八年级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提高_中学教育-中考.pdf
-
资源ID:94897918
资源大小:590.2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八年级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提高_中学教育-中考.pdf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知识点落实 一力及力的描述 1、力的概念:力是。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例如:沿圆形跑道匀速跑动的运动员,它的运动状态 5、力的三要素:力的、和。6、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 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7、画力的示意图时,涉及方向带角度时,应该按要求标明角度的大小;没有明确指明作用点时,可以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央。8、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牛,用 N 表示。多力受力分析时一般选取重心受力分析 二.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2、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3、非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非弹性形变。4、弹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 例如:用钓鱼竿拉出水中的鱼时,对鱼施力的物体是 5、力的测量:(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3)弹簧测力计:A、构造:弹簧测力计主要由、等组成。B、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 比,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C、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D、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的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还要注意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拉几下弹簧,以免弹簧被卡住。E、弹簧测力计倒置使用时要考虑壳子自身的重力。弹簧所测弹力只是一边拉力大小,弹簧的拉力大小与其形变量成正比。例如 三.重力 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 和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画力的示意图时涉及方向带角度时应该按要求标明角度的大小没有明确指明作用点时可以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 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非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弹性形变的形变叫做非弹力大小有关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弹力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个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2、重 力 大 小 的 计 算 公 式,其 中 g=9.8N/kg,它 表示。3、重力的方向:。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地面是否水平。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如果质量分布不均匀,用 找重心。注意:a.重心只是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如质量均匀的光盘。c.重心的位置会随着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5、稳度以及提高稳度的办法 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翻到。提高稳度的方法:增大支撑面;降低重心。重力常作为条件应用,结合牛顿第一定律。例如 四.摩擦力 1、定 义:两 个 互 相 接 触 的 物 体,当 它 们 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作摩擦力。2、分类:例如:摩擦力 动摩擦 滚动摩擦 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 和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画力的示意图时涉及方向带角度时应该按要求标明角度的大小没有明确指明作用点时可以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 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非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弹性形变的形变叫做非弹力大小有关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弹力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个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3、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b.接触面;c.两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或者有相互滑动的趋势;d.两个物体间要有 的作用。4、摩 擦 力 的 方 向:摩 擦 力 的 方 向 与 相 反,或 与 相反。5、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 求得。6、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7、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此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例: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重 100N 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50N,则物体所受桌面的摩擦力是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 研 究 采 用 了 控 制 变 量 法。滑 动 摩 擦 力 的 大 小 与 和 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等无关。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 和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画力的示意图时涉及方向带角度时应该按要求标明角度的大小没有明确指明作用点时可以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 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非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弹性形变的形变叫做非弹力大小有关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弹力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个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8、应用: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一.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伽科略斜面实验使用的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也称作)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物体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 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 有关,所以力 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 和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画力的示意图时涉及方向带角度时应该按要求标明角度的大小没有明确指明作用点时可以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 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非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弹性形变的形变叫做非弹力大小有关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弹力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个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3、惯性:(1)定义:的性质叫惯性。(2)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惯性大小只与 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二.合力 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 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2、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3、力的合成:叫做力的合成。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即 F=F1+F2;(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即 F=F1-F2(F1F2)。三.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 称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 和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画力的示意图时涉及方向带角度时应该按要求标明角度的大小没有明确指明作用点时可以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 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非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弹性形变的形变叫做非弹力大小有关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弹力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个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为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一个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3、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为平衡力。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 方向 作用在;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 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 性质的力。5、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 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零 力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 6、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哪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 用力;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例:推不动模型和拔河比赛模型 牛顿第一定律的典型例题:1、中央电视台转播围棋赛时,讲解人员所用的棋盘有的是有磁性的,而棋子就是一些小铁片,棋子放在棋盘上不掉下去的原因是 A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 B棋子对棋盘有吸引力 C棋子受到棋盘的摩擦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不受力 合力为零 静止 运 动状态 运动快慢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 运动状 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 和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画力的示意图时涉及方向带角度时应该按要求标明角度的大小没有明确指明作用点时可以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 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非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弹性形变的形变叫做非弹力大小有关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弹力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个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2、下面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跳高运动员跃到最高点时会立即竖直下落 3、体重为 490N 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A等于 490N,方向竖直向下 B等于 490N,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 490N,方向竖直向下 D小于 490N,方向竖直向上 4、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 多个物体或多个过程受力分析典型例题 5、如右图的装置中,甲物体重 5N,乙物体重 3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 是()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 和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画力的示意图时涉及方向带角度时应该按要求标明角度的大小没有明确指明作用点时可以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 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非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弹性形变的形变叫做非弹力大小有关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弹力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个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A 0 N,3 N B 0 N,5 N C 2 N,5 N D 2 N,3 N 6、将 B、A 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 A“悬浮”在空中,如右图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 G,则磁环 B 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 F 与重力 G 的大小关系是()A F G B F G C G F 2G D F 2G 7、如图所示:物体 A 重 10N,B 重 20N 两个相同的力 F=4N,同时作用在 A、B两个物体上,使它们在平面 C 上同步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B 间的摩擦力为多少 N?B、C 间的摩擦力为多少 N?变形 1:如图所示,木块 a 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 b 放在木块 a 上面,在水平拉力 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A 拉力 F 和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B b 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C a 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 a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b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变形 2:如图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砝码放在木块上。现用2N 的力 F 水平拉木块,木块、砝码、长木板均保持静止,此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 和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画力的示意图时涉及方向带角度时应该按要求标明角度的大小没有明确指明作用点时可以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 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非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弹性形变的形变叫做非弹力大小有关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弹力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个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A.木块对砝码的摩擦力为 2N B.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 2N C.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 2N D.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 0 8、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受到空气阻力作用,阻力小于重力且大小不变若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是 F1,下降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是 F2,则 F1_F2(填“小于”、“大于”或“等于”)9、用 20N 的力握住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 将手的握力增 加到 30N,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若再向瓶内加油,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选填“增大”或“减小”“不变”)1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重 200N的物体 以 1m/s 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那么维持这个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力是 A.0 B.100N C.200N D.300N 11、如图所示的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 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12、小红用 15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 3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小红改用 20N的水平推力沿同一水平面推着该物体运动,则此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 _N。13、一块重为 10N 的砖被 F 50N 的压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这块砖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压力 F除外)。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 和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画力的示意图时涉及方向带角度时应该按要求标明角度的大小没有明确指明作用点时可以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 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非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弹性形变的形变叫做非弹力大小有关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弹力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个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14、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 200 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为4 m/s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0 N,若速度为 1 m/s 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_N,合力为 _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30 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_N,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_N。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 和力的表示力的示意图用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画力的示意图时涉及方向带角度时应该按要求标明角度的大小没有明确指明作用点时可以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 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非弹性形变当除去外力后弹性形变的形变叫做非弹力大小有关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弹力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