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加减法的关系》说课稿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
-
资源ID:94898941
资源大小:254.1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西师版《加减法的关系》说课稿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加减法的关系。下面我会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加减法的关系,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加减法的关系 是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步和两步加减法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入进一步(简便运算)打下基础。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加减法的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体会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情况,我将本讲课的重难点定为:重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难点:加减法之间的互逆运算。三.说教法 根据本结果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所以需须坚持“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因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我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演示操作法等等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四.说学法 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和课堂中,提倡加强学法指导,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因此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创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五.说教学程序 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 在新课导入环节,我会以_创设一个故事_方式进行导入。向学生提问:森林王国里,一年一度的智力大赛开始了,动物们我积极参加,爱思考的小猪何小狗提出来什么问题?通过学生的猜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需要。这时老师再做适当的归纳,18+17=35、35-17=18、35-18=17,这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小松鼠怎么算的这样快?板书课题:加减法的关系 这样设计的原因是:这样导入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快速的集中到课堂上来,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下一个环节就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2.主动参与,探索新知。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与小组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我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小组。意在使他们能够相互学习,以优帮差,以生带生实现共同提高。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中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小组活动一:我让学生自学例 1,把算式写在答题纸上,小组交流列式理由,让 在讨论之后我会让学生轮流展示讨论的成果,汇报回答问题以及列的算式等等。展示完成之后,首先我会根据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然后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18+17=35 算式中,18 和 17 叫什么?35 叫什么?35-17=18,这个算式 35 叫什么?17 和 18 又叫什么?讨论: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算式里名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再总结:加法各部分之间和减法各部分之间存在着数量关系。加法中的和相当于减法中的被减数,加法中的一个加数相当于减法中的减数,加法中的另一个加书相当于减法中的差。小组活动二:尝试用关系式表达你的发现,小组展示交流讨论成果。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加减法的关系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加减法的关系是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步和两步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入进一步能掌握加减法的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体会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说教法根据本结果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所以需须坚持学生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差=被减数 师总结,从以上几个关系式看出,减法和加法是反着的,互为逆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可以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来进行验算。设计意图:运用小组合作的力量使学生发现加减法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重难点的适时点拨。小组活动三:多媒体课件出示 28 页算式,小组抢答实形式完成。评出获胜小组,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我这样设计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同学间的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并且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3.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有易到难,我设计了几道层次分明的练习题,满足于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起学习热情,有效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能,力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课堂活动 28 页和 29 练习 6 的 1.3 题,求算式中缺少的数,独立完成,抽取回答,并说说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法中的和是减法算式里的被减数,加法中的一个加数是减法算式中的减数,加法中的的另一个加数是减法算式里的差。4 总结反思 深化认识 我会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总结,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让他们说说,通过本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样的体验。是因为:知识的梳理总结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更重要的是完善认知结构、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5 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我为他们设置了两种类型的题。一种是需做题即基础性的题,要求学生_。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本课设置的教学目标和所布置的作业,力求让学生当堂完成,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加减法的关系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加减法的关系是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步和两步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入进一步能掌握加减法的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体会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说教法根据本结果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所以需须坚持学生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另一种是选做题也就是拓展性的题,针对学有余力,对本课学习有兴趣的学生,他们_。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能力、思维方式都具有差异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加减法的关系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加减法的关系是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步和两步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入进一步能掌握加减法的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体会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说教法根据本结果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所以需须坚持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