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届山东省济南历下区七校联考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x
-
资源ID:94941480
资源大小:505.3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届山东省济南历下区七校联考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x
2023-2023 学年九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留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 试题全部答案必需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局部必需用2B 铅笔作答;其次局部必需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 考试完毕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 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B. 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D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2. 如以下图是争论焦耳定律试验装置中的局部电路两瓶中的电阻丝是串联的,甲电阻丝的阻值小于乙电阻丝的阻值比较通电后两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U、U以及它们在一样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Q,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甲乙甲乙是 ()AU= U,Q= Q甲乙甲乙CU< U,Q< Q甲乙甲乙BU< U,Q> Q甲乙甲乙DU>U,Q< Q甲乙甲3. 以下工具、物品或设施中,使用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A. 天平B温度计C船闸D塑料吸盘4如以下图,闭合开关 S,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电源的 a 端是正极,则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 极B. 假设电源的 a 端是正极,则小磁针的 B 端是 S 极C假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增加D假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调整,电流表示数会变小5. 如以下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都有示数假设某时刻电路消灭故障,两表的示数都变大了,那么故障可能是A. 电阻 R1 短路C电阻 R2 短路B电阻 R1 断路D电阻 R2 断路6. 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钢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变 B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相互渗透,属于集中现象 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温存,是用热传递的方法转变物体内能的D陨石与大气摩擦生热是用做功的方法转变物体内能的 7以下物理量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7 C一名一般中学生的重力约为 55N D一般中学生身高约 17cm8. 如图,电源电压 18V 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是 116A,电压表量程是 115V,小灯泡上 标有“6V 3W”字样要求:开关闭合后两个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灯丝电阻不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变大B当电流表示数为 14A 时,电压表示数为 12V C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 9W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整的范围是 1861二、多项选择题 9如图为直流电动机的根本构造示意图。以下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B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同时转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可以转变线圈转动方向 D线圈能连续转动是靠A、B 两个电刷来实现的10关于温度、内能 、热量,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三、填空题 11读出以下仪表的读数B物体温度上升,内能确定增加D物体内能增加,确定吸取热量1体温计示数 ;2电流表示数 A;3电能表示数 kW·h。12如以下图,将一个试管放入适量的水,塞紧胶塞,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过一段时间看到塞子突然冲出试管, 同时试管口消灭“白雾”,依据现象答复以下问题(1) 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答复:水蒸气的转化为塞子的;(2) 问题:塞子被推出后,试管口为何产生“白雾”?答复:水蒸气对做功,自身内能变, 发生液化形成“白雾” 13如以下图,一张百元钞票似乎被一支笔“戳通”了实际上这张钞票照旧完好无损,这里应用了磁现象的有关 学问原来,这支笔的笔杆纸币的下方与笔头纸币的上方可以相互分别,笔杆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 磁铁,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 选填“铜”、“铁”或“塑料”假设想探究笔头内材料是否有磁性,现供给以下器材:小磁针、大头针、碎纸屑,其中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 填序号14. 在“怎样使两个灯泡都亮起来”的活动中,小明使用两节干电池,按如以下图的方法连接,结果两个灯泡都亮了这时,两灯的连接方式是 灯泡的规格均为“2.5V 0.25A”,则每个灯泡的电阻是 ,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是W15. 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A、B 两点高度一样,小球在 A 点的重力势能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B 点的重力势能,小球在 A 点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B 点的动能。16. 夏季,同学们在花园中闲逛时能闻到花香,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它说明白. 四、作图、试验探究题17. 请在图中的括号里标出小磁针静止时电源该端的“+或“-极及小磁针该端的磁极名18. 请依据图中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画出对应的电路图1910 分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试验中,器材有:蓄电池组电压为 6V、小灯泡铭牌上标有“3.6V”字样,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 10、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1) 图甲是连接的局部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 如图甲电路连接好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选填“最左端”、“最右端”或“中间位置”。(3) 某同学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觉察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较小偏转,则缘由可能是A灯泡与底座接触不良B灯泡被短路 C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太大D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松脱(4) 电压表示数 3.6V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五、计算题12206 分某款电热饼铛,如图甲,图乙为其加热原理电路图,R 、R 分别为上盘和下盘的发热电阻。某次烙饼加热和保温时的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当温度到达 200时 S1 自动断开,电热饼铛处于保温状态,在保温 2min 后, 断开 S。 R1= 55,求:(1) 该电饼铛正常加热时的总电流;(2) 通过计算确定 R2 的电阻;(3) 本次烙饼共消粍的电能。216 分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1、R2 是定值电阻,R110,滑动变阻器 R3 标有“200.5 A”字样,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 0.9 A;再闭合开关 S2、S3,电流表的示数变为 1.5 A,求:(1) 电源电压;(2) 开关 S1、S2、S3 都闭合时,R2 在 10 s 内产生的热量;(3) 只闭合开关 S3,移动变阻器滑片,电路允许消耗功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详解】A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即一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一样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让流 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故A 不符合题意; B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四周吸热而降低四周环境的温度,使人感到凉快,不是利用水的比 热容大的特点,故 B 符合题意;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一样质量的水和砂石吸取或放出一样的热量,水的温度上升或降低的温度少, 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故C 不符合题意; D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一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上升一样的温度,水吸取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循 环水冷却,故 D 不符合题意。2、C【详解】由于两电阻丝串联,流过它们的电流 I 相等,通电时间 t 相等,由题意知:R甲< R,由 U=IR 知:U乙甲< U;乙由焦耳定律 Q=I2Rt 知: Q甲< Q;应选 C。乙3、D【解析】A 项,天平利用的是杠杆原理,故A 项错误B 项, 温度计利用的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故B 项错误;C 项, 船闸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故C 项错误D 项,塑料吸盘利用的是大气压强,故D 项正确综上所述,此题正确答案为 D4、B【详解】AB假设电源的 a 端是正极,电流从左端流入,右端流出,依据安培定则知道,此时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N 极,左端是 S 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小磁针的 B 端为 S 极,故A 错误,B 正确; C假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减弱,故C 错误;D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左端移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会变大,故D 错误 5、C【详解】A. 如图,电压表与电阻 R1 并联,所以电阻 R1 短路后,电压表也被短路,不会有示数,故A 错误;B. 电阻 R1 断路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通过R 连接在电源两端,所以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但因2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电路中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示数会减小,故B 错误;C. 电阻 R2短路后,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依据IUR 可知,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 C 正确;D. 电阻 R2 断路后,电路断路,两电阻示数都为零,故D 错误; 应选 C6、A【解析】此题考察集中现象、转变内能的方式及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详解】A温度是影响内能的一个因素,钢水在冷却过程中,温度降低,对外放出热量,所以内能会减小,故A 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集中是指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铅片和金片长时间压在一起,切面相互渗透是集中现象,故 B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人体和热水袋接触,人体吸取热水放出的热量,即热水的内能转移给了人体,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变内能。故 C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陨石与大气摩擦的过程,是抑制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所以是通过做功来转变内能的,故D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7、B【解析】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故 A 错误; 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7左右,故 B 正确;C、中学生的质量一般 50kg 左右,可得重力 Gmg50kg×10N/kg500N;故 C 错误; D、中学生身高约 1.7m,即 170cm;故 D 错误;应选:B。8、C【解析】试题分析:观看电路图可见,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当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电流表示数变大;由题意知灯泡电阻不变,依据U=IR 可得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A 选项错误;由P=UI 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PI=L3W=R= 0.5 A,灯泡的电阻:U=L =6V= 12W ,当电流表示数为 14A 时,灯泡两端的电压:LU6VLLI0.5 ALU ¢ = IR= 0.4A ´12W = 4.8V ,电压表的示数: U= UU ¢ = 18V4.8V = 13.2V ,B 选项错误错误;串联电LL滑L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15A,电流表的量程为 116A,所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5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minU= I=max18V0.5 A= 36W,串联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R滑min= Rmin-R =36W-12W=24W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PLmax= UImax= 18V ´ 0.5A = 9W ,C 选项正确;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15V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 ² = UU= 18V15V = 3V ,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U ²U=L滑max ,即L滑maxU15VRRL滑maxR=滑max R=´12W = 60W ,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允许调整的范围是 2461,D 选项错误答案:C滑maxU ²L3VL考点:动态电路分析;串联电路规律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电路安全参数计算二、多项选择题9、AD【详解】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故A 正确; B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只有局部转化为机械能,还有发热发声等能量耗散,故B 错误; C同时转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时,线圈转动方向不变,故C 错误;D线圈能连续转动是靠A、B 两个电刷来实现的,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自动转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使线圈连续不停地转动下去,故D 正确。应选 AD。10、ACD【详解】A热量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多少的物理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A 错误,符合题意;B物体的温度上升,其内能确定增加,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运动状况与内能没有联系,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可以从外界吸取热量,也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D 错误,符合题意。应选 ACD。三、填空题11、37.80.32367.2【详解】1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0.1,体温计的示数是 37.8; 2电流表使用的是 00.6A,分度值为 0.02A,读数是 0.32A; 3图中电能表示数是 367.2kW·h。12、内能机械能塞子小【详解】(1)12对水持续加热,试管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膨胀做功,将软木塞顶起,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2)34水蒸气膨胀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13、铁【详解】磁铁能够吸引铁,不能吸引铜和塑料,所以说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铁;假设有磁性,那么小磁针靠近时会发生转动;大头针是铁材料做成的,能够被磁体吸引;而磁性物质对碎纸屑不起作用,故应选 14、串联;10;0.1【解析】试题分析:1如以下图的方法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故两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2) U=2.5V,I=0.25A,依据欧姆定律得:额额(3) 两节干电池串联,所以电源电压U=3V,两个一样的灯泡串联连接;依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可知每个灯泡分得的电压都是 1.5V 则灯泡的实际功率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实际功率 15、等于大于【分析】依据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可以解决此题,小球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这说明在势能和动能的转化过程中有能量的消耗,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一次比一次少。【详解】1小球在 A 点的高度和 B 点的高度相等,质量也没变,依据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可知:小球在A、B 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2由于小球在 A 位置的这次弹跳要高于 B 位置的这次弹跳,所以,小球在 A、B 两位置是的机械能的大小不同,A 位置的机械能大于 B 位置时的机械能,因此,在A、B 两位置重力势能相等的状况下,A 位置的动能大于 B 位置的动能。16、集中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章运动【解析】同学们在花园中闲逛时能闻到花香,这主要是由于芳香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章运动的结果,这种现象是集中现象四、作图、试验探究题17、【解析】螺旋管的左端为N 极,右端为S 极,利用安培定则,右手大母指向左握住螺旋管,则电流由右端注入,左端流出,所以电源的右端为正极;依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的右端为S 极,左端为N 极;如图:18、【详解】依据电流的流向,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通过开关S、电流表A2,然后分成两条支路,一条经灯泡L1, 另一条只经灯泡 L2、电流表 A1,集合后回到电源负极,如以以下图所示:19、最左端C11.25【详解】(1)1由题意可知,小灯泡铭牌上标有“3.6V”字样,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 10,由欧姆定律得,小灯泡的电流约为:I = U3.6V= 0.36AR10所以电流表的量程选择 0-0.6A,电压表的量程选择 0-15V 的量程,电路图连接如图:(2)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置于阻值最大处的最左端; (3)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都有较小的偏转,说明电路为通路,小灯泡不亮,说明电路中电流过小,缘由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太大;应选C。(4)4图乙所示的电流表的示数是 0.32A,由欧姆定律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UR=LLIL3.6V= 0.32A= 11.25五、计算题20、 (1)6A;(1)l10;(1)3.696×105J。【分析】(1)依据图丙可知电饼铛加热时的功率,依据 P = UI 求出该电饼铛正常加热时的总电流;(2) 依据图丙可知电饼铛保温时的功率,由题意可知,开关S 闭合、S1 断开时,电路为 R2 的简洁电路,电饼铛处于保温状态,依据P = UI = U 2R求出 R2 的电阻;(3) 依据图丙读出本次烙饼加热的时间和保温时间,依据P =【详解】(1)由图丙可知,电饼铛加热时的功率:Wt 求出本次烙饼共消耗的电能。P= 1.32kW = 1320W ,加由 P = UI 可得,该电饼铛正常加热时的总电流:P1320WI =加= 6A ;U220V(2) 由图丙可知,电饼铛保温时的功率:P= 0.44kW = 440W ,保SSRP = UI = U 2R由题意可知,开关 闭合、 1 断开时,电路为2 的简洁电路,电饼铛处于保温状态,由R 可得,2 的电阻;U 2(220V )2R=2P保440V= 110 ;(3) 由图丙可知,本次烙饼加热的时间:t= 4min = 240s ,加保温时间:t= 2min = 120s ,保由P =W 可得,本次烙饼共消耗的电能;tW = P t+ P t= 1320W´ 240s+ 440W´120s = 3.696´105J 。加 加保 保答:(1)该电饼铛正常加热时的总电流为 6A;(2)R2 的电阻为 l10;(3)本次烙饼共消耗的电能为 3.696×105J。21、 (1)9V;(2)54J;(3)4.5W,2.7W。【详解】(1)只闭合开关 S1 时,只有 R1 连入电路,电流I1=0.9A,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U=I1R1=0.9A×10=9V;(2) 开关 S1、S2、S3 都闭合时,R1 与 R2 并联,电流表测量总电流, I=1.5A,电阻 R2 中的电流I2=I-I1=1.5A-0.9A=0.6A,R2 在 10s 内产生的热量:Q=W=UI2t=9V×0.6A×10s=54J;(3) 只闭合开关 S3,R1、R3 串联,滑动变阻器 R3 标有“20 0.5A”字样,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值为 0.5A,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20,电路允许消耗功率的最大值P=UI=9V×0.5A=4.5W,最大最大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小,最小电流I 最小= R1U+ R3最大=9V 10+20=0.3A,电路允许消耗功率的最小值P 最小=UI 最小=9V×0.3A=2.7W。答:(1)电源电压为 9V;(2) R2 在 10s 内产生的热量为 54J;(3) 只闭合开关 S3,移动变阻器滑片,电路允许消耗功率的最大值是 4.5W 和最小值是 2.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