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课文.docx
中学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左丘明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 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 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 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 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日:“不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 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重点字词(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 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函陵,郑国地名。(5)氾(fà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辞:推辞。(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10)犹:尚且。(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 语气词,了。(12)用:任用。(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14)然:然而。(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16) M (zhu&i grave;):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17)既:已经。(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 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 敬称。(19)越国以鄙(b 丫)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 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20)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 呢?焉:何。用:介词,表缘由。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 也就相对减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 方道路上(款待过客)的主子。舍:放弃(围郑)。(23)行李:古今异义,出访的人。(24)共(gdng)其乏困:供应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 供应。其:代指使者。(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赐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 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赐予。赐,恩惠。为 · ;· ;·赐:施恩。(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27)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 修筑防卫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卫工事。版,筑土墙用 的夹板。朝,在早晨。(28)厌:通“展”,满意。(29)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疆。封,疆界。这 里作用动词。(30)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 图谋秦国。肆,延长,扩张。封:疆界。(31)阙(quC):侵损,削减。盟:结盟。戍:保卫。还:撤 军回国。(32)说:“说"同“悦"喜爱,兴奋。(3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气,我是不会 到这个地步的。微: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3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气,又返回来损 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损害。(35)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与,结交,亲附。知:通“智”。(36)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样,是不符合 武德的。易,代替。武,指运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 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样的步调。(37)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议或希望的语气, 还是。(38)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赏析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 不避险阻,只身去劝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平安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困难性。一、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缘由,是晋国 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折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 恩怨。这一事务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 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示意了这一事务的背景,这就为全文 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 可乘,这就简单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劝服秦君并不是偶然 的。全文正是根据开头的预示而绽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 立了晋国,晋师最终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示意的结果。文章 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务交待得很清晰,冲 突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非常圆满。二、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 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紧急之 际,佚之狐举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 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加了情节的戏 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 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 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 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惊慌起来。最终晋文公讲了一番道 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最终平静。这样一张一弛,曲折 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加作品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