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docx

    • 资源ID:94961957       资源大小:26.6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docx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工作经受住了新的挑战和考验。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粮食 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货币信贷投放过快,煤电油运紧张等一系列新相关 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做出了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综合运 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遏制了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出相关问题, 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2006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依然是十分艰巨的,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较 快增长,取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继续发展,又要进一步化解各种较为尖锐的矛盾,保 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我们必须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宏观经济的各项工作,争取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胜利完成十五计划,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 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本报告将在模型模拟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预测和分析2006年我国经 济发展的趋势和相关问题。一、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如果我们能够在2006年继续较好地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组织实施好 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坚 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做到有保有压,主动而及时地进行宏观 政策调整以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的变化,同时国际经济环境不出现 重大的突发事件的冲击,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中央提出的国 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预期目标完全有把握实现。据我们预测,GDP增长率将达到 8. 9%左右,继续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上由于需要继续抑制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 不健康因素,调整经济结构,加强薄弱环节,GDP增长率适度低于上年是合理的。第一产 业增加值增长率为5%左右,由于上年基数较大,增长率比上年有所降低;第二产业增加 值增长率为10. 4%左右,增速较上年也有所减慢,其中重、轻工业的增加值增长率分别 为10. 9%和9. 7%左右,重工业增长仍然快于轻工业增长,但是两部门增速的差距幅度将 小于上年。重工业增长继续快于轻工业,说明宏观经济运行在2006年仍将处于经济周1 .总量及产业指标GDP增长率8. 9%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5.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10.4%其中:重工业10. 9%轻工业9. 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7.6%其中:交通运输邮电业7. 3%商业服务业7. 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投资规模84400亿元名义增长率20. 4%实际增长率14. 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54. 4%3.价格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率2. 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率3.4%投资品价格指数上涨率4. 8%GDP平减指数8%4.居民收入与消费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7. 0%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5%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13. 3%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5.9%社会消费实际增长率6. 5%5.消费品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90亿元名义增长率12. 7%实际增长率10%6.财政财政收入30310亿元增长率16. 5%财政支出33310亿元增长率14. 0%财政赤字3000亿元7.金融居民存款余额138630亿元增长率16%新增贷款25600亿元新增货币发行2140亿元8.对外贸易进口总额7220亿美元增长率28. 6%出口总额7680亿美元增长率29. 4%贸易顺差460亿美元期的上升阶段;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7. 6%左右,因为GDP增长速度较上年减缓,第 三产业增速也略有减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06年将达到84400亿元,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 率分别为14. 9%和20. 4%左右。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将比上年有所降低,但 是仍将是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占GDP的份额将进一步上升。按现价计算,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 将达到54%,这一份额多年持续明显上升的势头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2005年我国各种价格指数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预计2006年各种价格 水平将仍然呈上升趋势。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的年变动率将分别为 2.蝴和3. 4%,投资品价格指数变动率为4. 8%左右。虽然价格指数上涨率略低于上年, 但是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如何保持价格水平稳定将是2006年和今后几年宏观调控 的重要合适的内容。2005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加,特别是农民收入 增长率是多年来最高的,而且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之差是多年来最小的。2006年居 民收入增加的势头将会继续保持下去。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6年将增长 7%,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在2006年为5. 5%左右,这将是农村居民多年来收入增长 第二高的年份。2006年,消费仍将保持较稳定的增长,成为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 一。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达到60790亿元,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分别为10%和 12. 7%,基本与上年的增长水平持平。2005年我国的对外贸易继续出现了出人意料的高增长局面,使得净出口增长 对GDP增长的贡献继续保持为正,对拉动宏观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2006年多数 有关国际机构预测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量会略有提高,有利于我国保持对外贸易的较 快增长。国内对进口初级产品的相关需求增长会低于上年,同时出口增长势头不减,对 外贸易仍将是十分活跃的一年虽然进口和出口的增长率可能不如上年那样高,但是仍 然可能接近30%0预计2006年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28. 6%和29. 4%,与前几 年相比,对外贸易顺差的数量将呈继续扩大的趋势(见2006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 测)0总的来看,我国国民经济在2006年中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但是我们 需要审时度势,认真应对国内外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努力不断加强和改善宏 观调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化解消极因素,力争在深化改革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的同 时,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稳定、协调的健康增长。二、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绩的根本保证,是党中央、国务院以科 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及时和果断有力地采取了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2005 年的宏观调控工作不仅保证了宏观经济的平稳快速运行,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宏观调控的经验,为我们在今后继续提高宏观调控的 水平开拓了道路。在过去的2005年中,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方 面:第一,GDP增长率达到9. 5%,这是自1997年出现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长率 最高的一年。第二,农业生产取得了重要成绩,扭转了过去多年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下 降的局面,粮食产量的增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 1991年以来最高,第一产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自2001年以来首次上升,达到 9. 2%,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同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6. 8%,农村居民收 入增长幅度也达到了自20世纪末以来的最高值, 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幅的提 高对稳定宏观经济全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增幅逐月加快,显示出较 强的增长势头。200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0. 2%,比上年提高了一个百分 点。虽然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在下降,但是消费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 成为宏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第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季度增长速度逐渐回落,全年投资增速比上年回 落了近两个百分点。虽然投资的增长速度仍然过高,但是在投资结构方面有所改善。全 年部分投资增长过快的行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例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速回 落了 38. 5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工业投资增速回落了 65. 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工业投资 增速回落了 43. 5个百分点。同时,与上年相比,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的投资增速明显 加快,由上年的下降19. 6%转为增长20. 3%,而第二产业的投资增速为38. 3%,回落了约8 个百分点。第五,虽然各种价格上涨因素形成的涨价压力十分沉重,但是全年各项总体价 格指数,特别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指数的上涨幅度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居民 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上涨幅度均控制在了较为温和的可承受的程度之 内。我们在总结2005年宏观经济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宏 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相关问题。对于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相关问题, 各方面的认识都比较集中和一致,主要有:粮食进一步增产和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 大;固定资产投资相关需求膨胀出现反弹的压力很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 煤电油运仍然相当紧张;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扬,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较大;就业状况 仍然严峻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相关问题需要改善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急需突破; 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相关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这些矛盾和相关问题有的是短期经济波动相关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和完善宏 观调控来进行调节;有的是深层次的体制性、结构性相关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优 化经济结构逐步加以解决。它们已经引起各方面越来越充分的重视。2006年我们进一 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必将为逐步解决这些相关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2006年尽管我们面临着许多更为艰巨复杂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国内外总体环境 还是比较有利,只要我们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已经取得的成果,国民经济可以继 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三、2006年宏观调控中需要注意的两个相关问题1、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数次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其中包括 19851986年,19881989年,19931996年的三次旨在治理经济过热的紧缩性调控。在 这三次经济过热中,都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失推过快的投资增长如果不加控制, 必然会造成经济过热,引起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及在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投资一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 力,又经常是引起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回顾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历史,投资一直存在着需要调整的相关问题第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一直偏高。2005年这一比例已经突破了 50%,达 到了 51. 5%。按照目前的惯性发展下去,2006年会超过54%,达到历史最高值。第二,在 经济过热时期投资增长率过高。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出现的三次经济过热 每一次过热之初,都伴随着投资的过高增长。1986年第一次过热时,19841985年 投资增长率为28. 2%和36. 8%; 1988年第二次“过热时,19871988年投资增长率为 21. 5%和25. 4%; 1993年第三次过热”时,19921993年投资增长率为44. 4%和61. 8%。 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的投资增长率也达到了 43%,某些过热行业的投资增长率甚至高 达100%以上。第三,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攀高。自1998年开始实施扩张 性的财政政策以来,由于这一政策的投资导向性,使得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对GDP增长 的贡献度的大小发生了逆转。在1998年时,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分别约为30%和66%o而据计算,到2005年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上升到67%,而消费 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到28% 2006年如果仍然维持投资增长率明显高于经济增长率的话, 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还将进一步上升。2005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个主要的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就是固定资 产投资膨月£经过一年多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工作,某些部门的盲目投资状况得到 了抑制,与上年相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了一定回落。但是2006年头几个月, 全国城镇投资增长率仍为25%左右,相比GDP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来说明显偏高,特别 是目前在建和新上本次项目过多,各地投资冲动仍然很强烈。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在 建本次项目超过7万个,2005年12月份新开工的本次项目就有2万多个。在建规模约 为20万亿元,为历史较高水平,差不多相当于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量。2005年在 总投资中,扩建和改建本次项目投资仅增长了 16%左右,而新建本次项目投资增长了 36%以上2003年总投资中新建本次项目投资比重为55%,而2005年这一比重上升到了 59%o这样大的在建规模加大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难度。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较快的同时,行业投资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的相关 问题。目前工业投资增长仍然较快,一方面,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投资规 模仍然偏大,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地方和企业违规开工建设电厂等新的盲目投资。投 资相关需求膨胀又造成了煤电油运更为紧张,引致有关行业的投资增加,导致新的投资 结构失衡。目前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仍然很高,具有投资反弹的内在动力,这是出现反 弹的制度条件。同时,国内各方面蕴藏着相当数量的资金,可以为投资反弹提供资金条 件。在财政方面,财政政策性质虽然已由扩张转向稳健,但是仍然带有一定的扩张性特 点,2006年将继续发行相当规模的长期建设国债,并且财政预算仍然安排了 3000亿元 的赤字,资金使用方向需要严格控制L在金融方面,银行仍然是存款增长快于贷款增长, 存贷差在扩尢而相对于中小企业和短期资金供应较紧来说,大企业和中长期融资较松。 此外,大量民间资本不断积聚,力量日益壮大,需要寻找出路 我们在作好防止投资反弹 的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这些制度条件和资金条件对可能形成的投资反弹产生的影响。 2006年宏观调控的中心任务是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及时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注意积极调整投资结构,控制过热 部门的投资,同时加强薄弱环节。2、化解价格上涨压力2006年我们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标志, 除了看GDP是否能实现8%的增长之外,最重要的标志是要看能否有效化解目前存在的 价格上涨压力,将物价上涨率控制在4%以内,并且减缓对下一年的价格上涨压力。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同时由于 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货币信贷投放过快,煤电油运紧张等新相关问 题的出现,价格上涨压力日益增强。形成2005年价格上涨压力的因素目前仍然存在, 而且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可能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第一,虽然2005年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仅为3. 9%,较上年的提高幅度只有2.7 个百分点,但是衡量总体价格水平的GDP减缩因子已经上升到6. 3%,较上年提高了 4. 3 个百分点。由于投资相关需求膨胀拉动的影响,200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上游产品的 价格大幅度上涨,必然要向下游产品传导,引起消费价格水平的上升。上游产品价格上 涨能在多大程度上向下游产品传导,受到下游产品相关需求的制约。目前下游产品相关 需求在上升,因而传导的可能性在增尢虽然许多制造业部门能够通过压缩自己的利润 空间,消化一部分上游产品的涨价,但是必然还会有一部分上游产品的涨价要传导下来。 现在正处于这种传导的过程中,这种价格传导的影响已经在某些制成品,特别是农业生 产资料的价格中表现出来。第二,目前生产资料价格依然在继续上涨。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了 5. 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 6. 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了 11. 4%,成本推 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十分明显,由于宏观调控的效应,年底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势头有所 缓和 但是2006年年初随着投资反弹压力的增大,生产资料价格又出现了上扬的趋势。 12月份虽然消费价格指数上升2. 9%,但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 7. 2%,原材料、燃料、 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了 9. 8%o就目前的投资相关需求形势来看,生产资料价格的这种上 升趋势,在短期内是难以根本遏制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仍然不可掉以轻心。第三,由于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下降,我国粮食 的生产与消费出现了缺口,造成粮食及相关产品价格上涨,2005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了 13. 1%0虽然2005年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粮食产量明显回升,但是依然与历史最高产 量水平有一定差距 粮食生产的恢复是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的,同时为了继续提高农民种 粮收入,2006年粮食价格仍然是上升趋势。第四,煤电油运和供水的紧张,以及相关的公共服务产品价格需要调整,是 2003年下半年以来价格水平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2006年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的局 面仍然难以完全改变 目前国内煤炭和发电的增长速度长期维持在两位数,短期内产能 已接近极限,同时铁路运力不足对煤炭供应和电力生产的制约短期内也难以根本缓解, 供求关系的紧张必然产生涨价的压力。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调整又受到多 种行政因素的影响,使得相关问题往往显得更为复杂,价格上涨压力更难缓解。第五,国际市场上原油的价格持续走高,对我国生产成本提高和生活费用的上 升将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据有关预测,油价走高的趋势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下 去,因此会对国内总体价格水平的上涨形成较长期的压力。上述5个相关问题是自2003年下半年就已经存在的形成价格上涨的因素。目 前我们还面临着新的可能形成价格上涨压力的相关问题。首先,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以及某些地方房地产泡沫的扩大。2005年全国商品 房平均销售价格上涨呈加速之势,第一季度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涨6. 7%,上半年上 涨11. 6%,前三季度上涨13%,全年上涨14. 4%其中,全年商品住宅平均售价上涨15. 2%, 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幅度。由于钢铁、水泥等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升,同时土地交易 价格也在继续上升,房地产价格的继续上涨是难以避免的,其对总体价格水平上升的影 响也将越来越明显。其次,近来一些地区出现的民工荒说明劳动力成本呈现上升趋势。据统计,2005年前三季度,城镇就业人员的平均劳动报酬分别增长了 12. 5%, 14. 1%和14. 5%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积极一面,同时也需要我们注意可能产生 的对总体价格水平的影响。再次,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越来越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 作,要求生产企业更加注重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也需要加大对 安全生产的投入这些新增投入都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 格水平。总之,2006年我们面临的价格上涨相关问题的程度可能不会比2005年更严重, 但是价格水平将继续上升的总的趋势可能对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产生的影响是必 须予以充分重视的。我们在2006年不仅应该保持当年的消费价格上涨水平不超过4%, 而且应该努力进一步化解通货膨胀因素,为2006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 环境条件。四、政策措施建议2006年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不仅 要做好当年的工作,还要为中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在进一步加 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工作中更要着眼于注重解决一些中长期相关问题。1、注重为解决中长期的经济结构相关问题创造条件目前除了投资与消费、居民收入差距、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关问题 之外,还需要注意工业内部的结构相关问题。2005年我国重工业增长速度高出轻工业 3. 4个百分点,在工业增加值的结构中,重工业所占比重高达67%,而轻工业产值所占比 重不足1/3O重工业成为目前工业增长的主导,也是造成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生产 资料价格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 重工业增长具有较强的自我循环特点,因而也具有较强 的惯性。工业内部结构比例失调,会加深经济波动对经济平稳增长的负面影响。重工业 增长一旦启动,会在一定时期内成为经济增长的带动力量。但是一旦重工业增长陷入萎 缩,又会形成螺旋式下降趋势,启动起来十分困难。工业内部的结构相关问题和投资与 消费的结构相关问题交织起来,在中长期内会造成供给相关能力没有足够的有效相关 需求支持,导致生产相关能力过剩,出现通货紧缩相关问题。2、落实好稳健的财政政策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转向为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 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新任务,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实 行方式,不同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也不同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它不是简单地单纯调控总 量,而是要在总量调控的同时承担和实现调整结构的任务。在实行过程中更要认真谨慎, 密切注意执行效果,防止各种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保证政策实行收到实效。第一,目前总的形势是宏观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稳健的财政政 策要防止经济运行出现重新反弹或经济硬着陆两方面的相关问题,财政政策的基调 应与宏观调控的大方向一致面对当前物价水平上涨压力,宏观调控更多的是要防止通 货膨胀。而继续发行国债的措施仍具有一定的扩张性特点,因此,稳健的财政政策在执 行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政策转向不能过猛,做好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 的转换衔接,实现较平稳的政策过渡另一方面,更要把握好财政政策扩张性的度,根据 形势变化,及时进行进一步调整,继续减少扩张性特点,弱化扩张性性质,以适应经济周 期上升阶段的总趋势。第二,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基本上是为了解决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波动相关 问题,但是根据中国目前的实际特点,以及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任务的需要, 我们应该注意在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将解决短期波动与长期结构调整相关 问题结合起来,使宏观调控能够产生更大、更充分的效果。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 投资率过高、投资增长速度偏快,以致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的相关问题日益严重。稳 健的财政政策的实行应该有效发挥其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推动在宏观调控中,积 极解决或改善投资率长期过高,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的相关问题,使此轮宏观调控能 够在解决当期宏观经济运行相关问题的同时,为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快速、健康 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奠定较好的基础。第三,虽然稳健的财政政策的主要合适的内容之一,是将继续适当发行的国债 资金用于三农、西部大开发和发展社会事业,但是从长期看公共财政对三农、西部 大开发和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和支持,主要还是应该通过正常的规范的财政预算中的 转移支付来解决。总的来看,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应该逐步继续减少并停止发行此类建 设国债,而把所需资金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中。第四,解决三农相关问题、西部大开发、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是需要全社会增加投入的事情。我们应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动员和争取各方面 的资金,包括政府的、社会的,国内的、国外的,而避免政府资金孤军奋战。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好三农和西部大开发相关问题,发展好各项社会事业。第五,自1998年开始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来,累计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 已近1万亿元,未来还本付息任务沉重,还本付息负担主要集中在中央财政。因此防止 出现财政状况恶化,避免财政风险也应该是在今后实行财政政策时必须注意的相关问 题。3.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在控制投资相关需求膨胀和缓和价格上涨压力方面,货币政策能够更有效地 发挥作甩在一年多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工作中,货币政策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宏观调控实践中,我国的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机制正在逐步形成,货币政策的导向作 用日益明显。为了控制投资反弹和有效抑制价格上涨压力,目前应考虑再次释放提高利率 的货币政策信号,更好地发挥利率杠杆作用。从货币供给和相关需求两方面,乃至宏观 经济的供给和相关需求两方面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由于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结构 性相关问题的存在,目前某些行业的投资成本相对较低,获利性较大,需要通过提高利 率进行调控。止匕外,实际利率,特别是居民存款的实际利率基本处于低利率、负利率状 蕊长期如此,不利于保护居民储户的利益,不利于理顺经济关系,不利于建立正常的市 场经济秩序。我们在提高利率的同时,也要采取其他必要措施解决中小企业及短期资金 供应偏紧的相关问题,支持那些应该发展的部门的发展。从进一步形成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要求来看,根据形势需要及时调整 利率可以使宏观调控具体政策成为社会可预期的目标,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宏观调 控中的作用。宏观调控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公众对可能出台的宏观调 控政策的理性预期,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是公众可预测的。调控政策只有建立在公众 可预测的基础上,宏观调控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有效和积极的作甩当 前多数宏观经济信号都预示着升息趋势,提高利率应该是宏观调控因势利导的必然结 果。我们在宏观调控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努力使宏观调控具体政策成为社会可预期 的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2006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 们具备的最大的有利条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加强和完善宏 观调控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全国各方面共同的奋斗目标。可以相信,2006年必将 是又一个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年。2006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指标预测结果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