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综合执法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docx
-
资源ID:94962811
资源大小:18.1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区综合执法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docx
区综合执法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今年以来,区综合执法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图三立 四景战略决策部署,以美丽杭州迎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 行动为总牵引,以争创人民满意单位为核心,持续抓好内外 两个统筹,扎实推进城市韧性、城市环境、精细管理、数字 赋能、执法效能五大提升行动,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具体情况如下: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一)聚焦一条亚运主线,助力建设品质富阳围绕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总目标,聚焦统筹、保 障、提升三个维度,全力推进美丽杭州迎亚运城市环境品 质提升工作。一是紧抓专班、行业、属地三个维度,做强 统的文章。坚持全区一盘棋。成立1办19专项组,建立健 全区级领导一专班统筹一行业牵头一小组负责一属地保障 的工作架构。坚持推进一张表。紧盯3月31日、5月31日、 7月31日三大节点,围绕亚运场馆、通勤线路、入城口等亚 运重点任务,制定美丽杭州迎亚运富阳方案。坚持亚运高 标准。围绕五个标准、五个干净、五个一新、五个规范迎 亚运高标准、高要求,深化推进迎展985行动,促进涉亚保 障大类项目整体提升,形成亚运城市富阳特色。二是紧抓 标准、清单、机制三个方面,夯实深的力度。做到标准细、 推进严。对标对表四个五细化制定富阳专项工作标准。 程制度,做强做专区镇两级执法队伍。(四)坚决打好效能提升整体战。一是抓党建。坚持党 建引领,持续深化勤廉城管、四色城管品牌创建。进一 步发挥好城区社区大党委制和东洲街道组团包联机制,把 昼访夜谈为民办事落到实处。二是抓队伍。打好强思想、 提能力、改作风、压担子组合拳,选树先进典型并做好宣传 推广。深化队伍、业务协同督查机制,继续推行考核成绩与 负责人个人考核成绩挂钩模式,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中队、 市政、环卫、园林网格一体化机制持续深入。三是抓数字赋 能。加快智慧城管2.0、垃圾分类、内涝一张图、燃气监管、 渣土治理等行业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提升内部协同、外 部联动的业务办理及行业监管、行政执法的工作效率。杭州市富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2023年6月24日抓实巡查检查、督查督办、问题通报,实践综合查一次, 强化重点区域环境的检查督查和环境问题联合执法。做到清 单明、漏项无。梳理责任、时间、任务、问题四张清单, 统筹统揽市级重点、区级拓展、各专项组自查三方面,确保 无漏项。做到落实快、机制优。优化周例会、周通报等机制, 定期督促、及时提醒。及时组织相关各方开展现场协调会, 力求把问题解决在现场。三是紧抓点位、线路、区域三个 重点,强化美的提升。注重精品建设。两个比赛场馆、两 个亚运酒店、两个高速入城口涉及环境建设全部完成,在全 市4月和5月赛马中,我区水上运动中心沉浸式夜游项目和 亚运山居景观带项目获评优胜。注重线性提升。全面开展市 级21条亚运通勤道路动态整治。截至目前,道路平整完成 18条,立面整治、标识改造、绿化提升全部完成。注重板块 突出。东洲、银湖两大场馆最后一公里涉及基础设施、人 居环境、国际化标识改造、慢行交通网络、特色文化氛围营 造等全部完成。(二)抓实两项重要改革,助力建设法治富阳三维一体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一 是坚持高度统一,突出顶层设计系统性。建立区委书记、 区长双挂帅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杭州市富阳区推进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完成 1综合执法+ 8专业执法执法队伍体系重塑,形成 1+3行政执法事项清 单体系。二是坚持平台贯通,突出指挥协调高效性。坚持 省级统建、市县应用,制定富阳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 法改革数字化建设方案,完善指挥协同、平台贯通等体制 机制。坚持一个平台全贯通为原则,精简基层一线平台、 提升基层治理效率,贯通连接110联动、数字城管、家和智 联与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指挥协同。抓实线上+线下监管 实践,深化监管一件事应用,截至目前,已完成49件涉及 行政检查事项1615项的认领。三是坚持基层一体,突出一 支队伍综合性。成立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结 合区域工业、农业等产业特色,全区70%执法力量全部下沉 到位,基本组建完成24支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实现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全覆盖。三位一体逐步推进城管领域数字化改革。一是持续优 化便民场景。先离后付应用场景体验持续推广,平均使 用率稳定保持在50%以上。深化推进店招店牌、户外广告、 占用(挖掘)道路、排水许可、园林绿化、渣土处置等领域 审批场景,半年共计办结1964件。二是持续建设管理场景。 上线城市治理有奖举报,推动社会群众参与城市治理,数字 城管问题及时解决率保持在96%以上。基本完成一幅画面 管广告、一把闸刀管亮灯。区级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启动试 运营。有序推进城市内涝感知系统建设以及车载智能识别系 统的综合应用。三是持续建设执法场景。实行互联网+监 管、浙政钉掌上执法、提高行政处罚等的精度和准度。推 动移动端一体化执法办案系统项目建设应用建设。半年来, 办结一般程序案件1958件,罚款444.07万元。办结简易程 序案件2366件,罚款31.07万元。人行道违停15913件,罚款239. 70万元。(三)紧盯三大领域治理,助力建设美丽富阳抓实环境治理。一是持续推进美丽杭州创建。涉及的 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城市道路、生态环境、公路铁路、住 宅小区、建筑工地、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秩序等9大类行业 环境治理工作。半年来共计发现整改各类环境问题35146件, 100%完成市级交办整改2591件。二是持续开展一巡多功能 综合巡查。坚持开展一月一主题整治督查行动,开展16 次联合执法行动,打击查处各类工程违法行为296起,有效 提升亚运通勤道路环境面貌。三是优化推进城区保洁模式。 深入实施环卫一体化,提升保洁定额标准,推行城区环卫 一体化特许经营,实施保洁与养护一体化试点。创建富春街、 郁达夫公园、江滨西大道3块席地可坐高标准洁美区域。深化垃圾分类。一是进一步强化源头分类。坚持实行 两点法和点长制,全域定时定点投放覆盖率达100%。 开展夜鹰行动,实行夜间非投放时段检查督查,整改问题 342个,立案20起。二是进一步强化分类收运。城乡两级市 场化分类清运持续推进针对村镇中转车辆混装混运工作开 展专项整治,立案22起。建立城区学校牛奶盒清运专线。 三是进一步强化设施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常运营, 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有序推进,欢坞岭垃圾填埋场一场一策 通过专家评审,中转站提标改造提前完成5个,东洲水上运 动中心及银湖体育中心集置点完成建设。总体工作排名全市 靠前,并获高兴夫副省长批示肯定。创优渣土治理。区级统筹协调、国企标化运营模式持 续深入,一站式审批服务、一盘棋统筹消纳、一体化 联合执法机制持续优化,半年来已完成消纳300万方。一是 首创推进场地立项审批制。重点推进大型消纳场建设发改立 项审批工作。完成富春街道石塔坞渣土消纳场建设项目工可 报告的论证及报批工作,取得工可和初步设计批复。二是首 创建筑垃圾处置规划布点制。印发全区建筑垃圾布点规划, 完成富春片、江南片、银湖片、鹿山片、万市片的9家申报 企业联合踏勘,确定7个处置点。三是执行渣土领域违法联 查制。持续开展工程渣土执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三进三查, 落实一案多查工作机制,从严打击工程渣土违规运输、偷 倒乱象,上半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619起,罚款226万元。(四)坚守四条安全底线,助力建设平安富阳坚守疫情防控安全线。调度全局30余人常态化驻守漕 郦、富春湾2处集中隔离点,高铁站、鹿山互通、富阳互通 等入城关口。保障所有核酸检测点防疫垃圾的专线清运。富 阳封城期间,全员进驻城西社区,圆满完成信息核查、扫楼 扫户、核酸检测、人员转移、后勤保障,以及银湖开发区隔 离点应急驻守任务。坚守应急处置安全线。重点围绕灾害性天气抓应急处置, 全力做好防汛防台、城区排涝、抗雪防冻等应急抢险工作, 做好树木倒伏、道路积水、游步道清淤、撒盐除雪等,维护 市民人身安全。坚守隐患治理安全线。推进地下隐患治理。常态化开展 道路巡查检测、深基坑项目隐患整治、废弃管线处置等工作, 及时整改土体疏松、空洞脱空、管道结构性缺陷等问题。推 进内涝隐患治理。坚持系统抓和重点抓相结合,积极组织开 展雨前准备、雨中应急和雨后治理工作,完善发现机制,明 确应急处置机制,落实长效治理措施,建立报送销号机制。 截至目前,已完成内涝积水点位销号15个,待复核18个。坚守燃气管控安全线。一是连续开展燃气场站、城燃企 业管理制度安全评估工作,发现整改问题35个。完成全区 非居用户3440户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工作。完成H万户 居民用户用气检查,整改隐患587处。二是持续开展燃气领 域安全生产检查800家次,以及高层建筑及连体裙房使用瓶 装燃气175处,发现整改问题隐患49处。三是开展燃气专 项执法18次集中整治,发现整改隐患问题9个,立案查处6 起。(五)坚持五项重要举措,助力建设文明富阳。坚持党建引领。一是深化品牌创建。以红领富春双建争 先为指导,持续深化勤廉城管、四色城管品牌创建。大 力推进社区大党委制和东洲街道组团包联机制,昼访夜谈扎 实推进,城管直通车载体效应不断放大。二是抓实廉政建 设。推进四责协同,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签订三级廉 政承诺书和廉政建设责任书,完成一岗双责延伸听。持续 推进作风建设。上半年共承办问题线索件7件、效能件5件、 自查案件1起。三是聚焦正面宣传。紧紧围绕大综合一体化 改革、贴心城管服务群众、市容秩序管控、环境卫生治理、 疫情防控、好人好事等内容,融合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 传,探索推进沿江景区女子巡逻队,打造柔性执法城市品牌, 城管队伍正面形象显著提升。坚持精细管理。一是网格一体持续推进。深化推进中队、 环卫、市政、园管网格一体化,每月开展网格互学互比机制, 做强单元网格内作业、管理和执法一体联动的城市环境综合 管控效应。二是六化并进持续深入。持续抓实硬化、序化、 洁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做好市政道路、三桥两隧、 市容景观、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城市照明等长效工作,保 障城市安全运行。三是重点区域持续提升。制定精品街区创 建三年计划,富春XX岸核心区域创建稳步推进。地铁沿线 市容秩序管控不断升级。达夫精品、江滨沿线、桂花西延、 重要商圈、河道景观等富春风貌日益凸显。坚持为民办事。省市级8个二次供水小区改造提早完成, 3个城市小公园改造稳步推进,9处地铁口非机动车泊位增 设全部完成。道路修缮、油烟治理、污水零直排、无障碍改 造、公厕服务大提升等民生小事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不 断完善,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东吴公园、森林公园等设施维 修及鹳山公园改造有序推进,智慧停车实时显示、共享车位、 分级诱导一张图逐步呈现,市民休闲出行体验感不断增强。坚持问题整改。抓七张问题清单整改销号。坚持点面 结合、举一反三,持续落实巡视、审计、信访、督查、安全 生产、生态环保、网络舆情等领域问题整改,半年来累计完 成5件销号。抓五大典型问题整改提升。深刻剖析全局在 管理理念、安全运行、执法效能、队伍建设、各类考核中的 不足,针对性推进周例会周小结周报告等制度执行,寻求 综合业绩新突破。抓四类关键矛盾重点突破。充分认清当 前城市运行标准与国际化大都市不对应、防疫背景下经济形 势与沿街商户商业经营氛围不融洽、市民群众高诉求与城市 功能板块设施不完善、行政执法事项划转与一线人员力量调 整不协同的突出矛盾,提前抓好谋划部署,工作推进更有针 对性。坚持重点推进。实行重点工作重点督。连续开展城市环 境综合治理专项整治联合督查、垃圾分类(收运)专项整治、 户外广告设施专项整治等行动,中心工作推进更加有力。实 行重点工作专项办。半年来累计下发12项重点工作交办单, 定时定责定人,现已全部完成。实现了在业务审核、现场踏 看、资源整合、内部监督等领域制度性优化。区政府工作报 告涉及20个重点任务正常推进。实行重点工作强运用。半 年来共发出督办单8份,对4个单位负责人实施领导约谈; 8期专项督查通报点名点人,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二、下半年工作思路围绕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一以贯之推进局 1125行动。 重点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坚决打好安全工作保卫战。一是严抓疫情防控。 做好富春湾隔离点的日常规范化、标准化防控;持续做好城 西社区卡口以及鹿山、富阳西高速卡口防疫检查工作;做好 各防疫卡口、核酸检测点垃圾包规范清运。二是严抓安全生 产。持续落实好户外广告、市政公用、环卫保洁、园林绿化、 垃圾清运、渣土消纳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三是严抓 内涝治理。继续督促有关单位未完成整改的17个积水点的 销号工作,完成排水井盖及防坠设施摸排整改工作。做好汛 期预防性部署,落实好人员、物资,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二)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持久战。一是继续开展城市环 境品质提升行动。抓好1办19组工作统筹。根据上级部署, 优化制定城市建设、环境整治与交通运行保障方面的实施方 案。专项推进扮靓家园及社区宣传设施整治行动。二是长效 推进美丽富阳创建行动。落实好8大领域比武行动,推进 重点污染源整改销号,压茬推进区内各行业领域、区域环境 治理自查自纠工作。三是持续推进垃圾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加快完成4处渣土消纳场地建设,积极拓宽资源利用渠道。 持续推进中转站提标改造,加快推进园林垃圾处置场、再生 资源分拣中心建设等。(三)坚决打赢执法改革攻坚战。一是紧抓考核完成度。 围绕上级牵头考核要求,牵头改革工作推进,完成执法人员 下沉、编制划转以及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建立 健全 1 + 8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的体制机制。二是紧抓内部 结构优化度。推进单位内部机构优化、人员下沉、城市管理 与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架构重塑等工作,确保事项划转和人员 下沉后,各项工作衔接有序、人员稳定。三是紧抓区内指挥 协同度。加快建设区级行政执法统一协调指挥中心并运行, 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和执法主体能力建设。完善执法执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