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奖”(住宅类)项目评价标准.docx
“广厦奖“住宅类)工程评价标准2023 年修订稿一、总 则1.1 为了科学、公正、公正地评比“广厦奖”住宅类)工程, 依据“广厦奖“治理方法,特制订本评比标准。1.2 申报“广厦奖”住宅类工程应当符合以下根本条件:(1工程配套完整,总建筑面积一般在 5 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旧城改造工程、小城镇建设工程、农村建设工程可依据具体状况适当降低。(2) 工程经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备案,交付使用一年以上。(3) 住宅类工程应符合国家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规定的 2A 级及以上性能等级标准,或通过验收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并符合国家对住宅小区配套设施的有关规定.(4) 建筑工业化技术应用水平高,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效果突出,符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关要求.(5) 住宅全装修比例按套数计算东部地区原则上为100%,中、西部地区原则上为 60。(6) 住户对工程质量满足度到达 95%;对物业治理满足度到达 80%;入住率到达 60。1。3 “广厦奖”住宅类候选工程参照此标准执行。二、评价标准与评定方法及要求2。1 “广厦奖”住宅类评价标准体系: 本评价标准包括七个评价指标体系:2.1.1 住宅适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250 分;2.1.2 住宅环境性能评价指标体系250 分;2。1.3 住宅经济性能评价指标体系200 分;2。1。4 住宅安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200 分;2。1.5 住宅耐久性能评价指标体系(100 分;2。1.6 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指标体系(200 分见附表1 );2.1.7 物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100 分见附表 2。2。2 评定方法2.2 。1 “广厦奖”住宅类)工程按综合得分评定“广厦奖”住宅类工程评比的综合分值,按本评价标准的七个体系,依据每项评价内容的标准分值和申报工程的实际状况, 打出“实际分值”,最终相加为综合评价分值.2。2.2 “四节一环保“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的评定分值为鼓舞企业推广运用技术、工艺,加强技术集成,要求申报工程的单位认真填写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表,并对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状况 ,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展分析,最终由专家组评定。2.3 评定要求2.3。1 住宅适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住宅环境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住宅经济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住宅安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住宅耐久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五局部应认真填写,并需另附文字材料按五个评价指标体系挨次具体说明.2。3.2 物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申报工程物业治理应当实行了社会化和专业化治理,重点评价社区效劳设施、设备的配套水平 ,文化生活场所的配置状况及物业治理规章制度完善程度。2。3.3 申报工程住户对工程质量满足度为 95,对物业治理满足度为 80.并须由以下机构供给相关证明材料:(1)有业主委员会的,由业主委员会对住户调查后出具书面意见;(2没有业主委员会的,可托付社会独立调查机构对住户调查后出具书面意见。三、综合评价3.1 依据上述总体要求,综合评价分为工程根底状况、综合评价指标见附表 3.其中根底状况用合格不合格评价,入选工程根底状况应到达合格;住宅性能综合评分应到达 720 分,住宅产业化技术应用分值应到达 100 分,物业治理评价应到达 60 分。评分指标按七个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合计实得分值加和最终得到该住宅工程综合评价分值。附表 1: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附表 2:物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附表 3:综合评价指标附件 1: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评分细则附表 1: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200 分序号1技术体系建筑体系技术分类1、承重构造体系2、围护构造体系分值30得分15103、内隔断构造体系52节能与能源利用1、能源合理利用40152、建筑构造节能系统153、设备设施节能系统54、运行治理系统53厨卫技术1、标准化设计2062、工业化部品集成应用103、排气通风技术44设备与管线技术1、管线集中设置1032、型管材应用43、设备及供电设施35室内外环境保障技术1、室内环境技术30102、水资源节约与利用103、垃圾收运及处理54、景观绿化56智能化治理技术1、安全防范20102、设备掌握与治理53、信息网络57施工建筑技术1、防水、涂料技术2032、高强钢筋与粗直径连接技术53、型模板、脚手架及其他工艺24、土建装修一体化住宅全装修技术108创技术1、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30102、建筑节能技术103、其他关键技术及部品材料10附表 2:分值合计200物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100 分)项 目主要评价内容标准分值实得分值组织机构与制度制定机构健全、规章明确、制度落实5房屋治理房屋外观干净,构件完好,有日常的维修养护10垃圾环卫清运和处理设备配置场地位置合理、运输及处理设备齐全10绿化道路维护设备配置和标识维护治理标识醒目、绿化喷灌设备齐全10供水供暖、制冷、水处理系统设备配置设备完好、节能明显、保障运行牢靠10电梯和照明系统设备配置设备完好、运行安全牢靠、节电效率高10消防系统设备配置和标识设备完好、标识醒目、满足消防要求15便民效劳与社区文体设施配置设施器材齐全、功能完善、场地干净、15智能化治理和安防设施配置设备配套、系统完善、保障运行牢靠15实得总分合计附表 3:综合评价表项目根底情序号根本条件标准实际状况合格与否1总建筑面积5 万2验收备案资料备案时间况住宅性能认定等级3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绿色建筑评价等级中、西部地区:60%5入住率60%6住户对工程质量满足度957住户对物业治理满足度80备注要求供给相关证明材料序号评 价 体 系标准分值评定得分1住宅适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2502住宅环境性能评价指标体系2503住宅经济性能评价指标体系2004住宅安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2005住宅耐久性能评价指标体系1006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评价指标200体系7物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1004 住宅全装修的比例2A是与否 是否符合东部地区:100%评分指标综合分值专家组推举意见入选 (不入选专家组综合评审意见:1300(待审备注评审专家组组长签字):年月日附件 1: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评分细则一、建筑体系1。 承重构造体系1承受工业化混凝土装配式构造、混凝土内浇外挂构造、钢构造、钢混构造、轻钢构造、SI 构造体系、预应力大开间构造、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工程构造等.15 分2)承受异型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等构造体系等。10 分(3)多层建筑承受承重砌块构造体系.包括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KP1 型多孔砖砌块、页岩多孔砖砌块、煤矸石砌块、淤泥砖及其他可承重的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等。10 分2. 围护构造体系1承受型复合墙板.包括纤维水泥板、岩棉板、玻璃棉板、膨胀聚苯乙烯板、装饰保温隔热复合外墙板等。10 分2)承受型砌体取代传统黏土烧结砖。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煤矸石砌块等。10 分3承受其他水泥基砌块。8 分3。 内隔断构造体系。(1) 工业化生产的各种轻质整体内墙板。5 分(2) 承受薄板龙骨隔墙、轻质条板隔墙、纤维水泥板、纸面石膏板等。5 分(3) 承受轻质块材隔墙.包括非黏土类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及其他各种工业废料块材等。5 分二、节能与能源利用1。 能源合理利用(1) 承受热电厂供热,热、电、冷联产技术;节能型燃气、燃油供热锅炉等。15 分(2) 承受热泵技术,包括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15 分3)承受太阳能光热、光电、光导及风能利用等。15 分2。 建筑构造节能1)外墙保温隔热到达当地节能标准要求。5 分(2) 门窗保温隔热承受断桥式节能窗、中空玻璃或 LOWE玻璃及其他节能门窗。5 分(3) 屋面、楼地面保温隔热措施,包括蓄水屋面、架空通风屋面、设保温隔热层屋面、倒置式屋面、种植屋面等及楼地面保温隔声措施.5 分3。 设备设施节能(1) 承受外遮阳技术.3 分2)冷暖供给末端承受高效散热器、低温辐射采暖、毛细管、电热膜等。3 分3)承受变频调速、电能反响型供水设备与电梯等。3 分4. 运行治理节能(1集中供热承受智能供暖系统调整、分户掌握与计量治理等。4 分(2) 公共场所灯具承受电子延时、声控开关等。3 分(3) 集中空调或户式中心空调承受热回收技术。2 分三、厨卫技术1。 标准化设计。厨房、卫生间承受整体设计方法,综合考虑操作挨次、设备安装、管线布置及通风要求等.6 分2. 工业化部品集成应用。1)承受工业化生产整体厨卫。10 分(2) 承受配套化的设备、部品和配件。6 分(3) 承受节水器具、同层排水技术。6 分(4) 卫生间地漏承受防地漏返臭技术. 2 分3. 排气通风技术。(1) 防止串味变压式排气道.2 分(2) 配置排气设施和设备。2 分四、设备与管线技术1。 管线集中设置.各类管线系统集中布置,设立集中管井和水平管区,管线不外漏并便利修理.3 分2。 型管材应用。1)供水承受铜质管材、不锈钢管材及管件.4 分2)承受其他塑料管材。4 分3)承受超薄壁不锈钢内衬复合管等型管材。4 分3. 设备与供电设施。(1承受箱式变压器、非合晶变压器等节能设备设施。3 分(2) 供水、供暖设施等。2 分(3) 老年人生活设施等。2 分(4智能停车系统。3 分五、室内外环境保障技术1. 室内环境技术。(1) 风系统技术。5 分(2) 环保建材应用。5 分(3隔声降噪措施.5 分2. 水资源节约与利用。(1) 分质供水技术。5 分(2) 雨水收集、中水回用技术。10 分(3节水浇灌技术、江河水处理循环利用等。5 分3。 垃圾收运及处理。(1垃圾分类、压缩集中转运技术。3 分(2) 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技术。5 分(3) 厨余有机垃圾机械粉碎及排放技术等。5 分4。 景观绿化。1)绿化种植系统。包括保存原有树木、垂直绿化、透水透气性地面铺装、乔灌草结合复层绿化技术等.3 分2)景观水体自净化、游泳池水净化循环利用。3 分3防光、防噪声污染技术等。3 分六、智能化治理技术1。 安全防范.住宅报警装置、访客对讲装置、周边防越报警装置、闭路电视监控装置、电子巡更装置等.10 分2。 设备掌握与治理.自动抄表装置、车辆出入与停车治理装置、紧急播送与背景音乐、物业治理计算机系统、设备监控装置。5 分3. 信息网络。掌握网中有关信息,通过小区宽带接入网传输到小区物业治理中心。5 分七、施工建筑技术1. 防水、涂料技术。3 分2。 高强钢筋及粗钢筋连接技术.5 分3. 型大模板、脚手架及其他工法工艺。2 分4. 土建装修一体化住宅全装修。10 分八、创技术1。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10 分2。 建筑节能创技术。高于当地节能标准一个级别。 10分3。 其他关键技术及部品材料创.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