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05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docx
-
资源ID:95006280
资源大小:11.7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南医大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05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docx
实验五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2) 了解根的异常构造。二、仪器用品和实验材料(一)仪器用品显微镜、解剖用具。(二)实验材料防风、人参、何首乌块根、怀牛膝根、黄苓根或甘松根 的横切制片。何首乌块根、怀牛膝根、防风根药材。三、内容与步骤(一)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1 .取防风根横切制片,从外向里避层观察(1)周皮为最外方的数层细胞,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 和栓内层组成。木栓层:为812列排列整齐、紧密的扁长方形木栓 细胞组成,常呈浅棕色。木栓形成层:是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而产生的,在切片中不易分辨。栓内层:狭窄,为23列呈切向延长的大型薄壁细 胞,其中分布有不规则长圆形油管。(2)次生维管组织为形成层活动产生的组织。次生韧皮部:为周皮以内,被固绿染成绿色的部分, 甚宽,有多数裂隙;包括筛管、伴胞和韧皮薄壁细胞,其中 散在有多数油管。在横切面上韧皮薄壁细胞与筛管形态相似, 常术易区分。韧皮射线多弯曲,由1一2列径向排列的薄壁 细胞组成,外侧常与韧皮部组织分离而出现大型裂隙。形成层:在次生韧皮部内方,由数列排列紧密、整齐 的扁长方形薄壁细胞组成。形成层只有一列细胞,但由于它 向内、向外分裂迅速,刚产生不久的衍生细胞,尚未分化成 热,故在横切面上看到是多列细胞成的“形成层区”。次生木质部;在形成层以内,包括导管、管胞和木薄 壁细胞。横切面上,导管最容易辨。认,是一些被番红染成 红色的、口径大小不一的类圆形或多边形的死细胞,作放射 状排列。木射线由12列薄壁细胞组成,在木质部中也呈放 射状排列,并与韧皮射线相连接,组成维管射线。在次生木质部的内方,根的中心部位,为初生木质部。 其导管口径细胞小,成类圆形。2 .观察人参根横切制片其构造与防风根相似,其特 点是次生韧皮部有树脂道。木质部导管多成单列,径向稀疏 排列。栓内层、木薄壁细胞和木射线中有草酸钙簇晶。(1)观察何首乌块根,在其呈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的横断 面上,可见皮部有411个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 “云锦花纹”。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何首乌块根的横切制片, 从外向里区分出周皮、薄壁组织细胞、排成一圃大小不等的 圆环状异型维管束和中央正常维管束。形成层成环状,异型 维管束多为复合型,少数为单个维管束,均为外韧型(也有文 献认为是周韧型)。根的中央为木型正常维管束,亦为外韧型, 中心部分为初生木质部。(2)观察怀牛膝根,可见其横断面平坦,角质样,淡黄色, 木部黄白色,其外有众多小点,排成24轮,即异型维管 束。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横切制片,其最外为木栓层,由 48列扁平的木栓化细胞组成,木栓层以内,为数层薄壁细 胞。维管组织占根的大部分,分布有多数异型维管束,断续 排成24轮,最外轮的异型维管束较小,异常形成层几乎 连接成环,内轮的异型维管束较大,均为外韧型。根中央为 正常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常为二原型。(3)观察黄苓老根横切制片或甘松根横切制片(示教),在 黄苓老根中央木质部中有木栓化细胞环。在甘松根的中央为 木质部,常有木栓环把它们分割成25个束,每个束由数 个同心性的木栓环包围一部分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四、作业与思考绘防风根横切面详图,示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绘何首乌根和怀牛膝根横切面简图,示异型维管束:根的次生构造和初生构造有何区别?(4)何首乌、怀牛膝根的异型构造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