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OH6sA6s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docx
-
资源ID:95013989
资源大小:47.29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OH6sA6s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docx
OHSAS 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本标准提出了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使组织能控制其职业安 全卫生风险,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卫生绩效。(本规范不阐述具体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标准, 也不对管理体系的设计提出详细的规范)本规范适用于任何有以下愿望的组织:(1)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效的控制和消除员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可能遭受的危 害及危险因素;(2 )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3)保证遵循其所声明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4)向社会表明其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原则;(5 )谋求外部机构对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和注册;(6)进行自我评价并公开评价结果。标准提出的所有的要求,旨在帮助组织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其适用的程度 取决于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业务活动的特点及其危险性和复杂性。(本规范乃针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而非产品和服务安全。)2.术语和定义1 .1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说明:(1)死亡:任何由于工作事故导致的死亡,不论伤、死之间时间多长;(2)伤害事故包括上下班事故;(3)其他损失事故包括停产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不造成本组织人员伤害的交通事故 等。2 .2审核判定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并适用(4)在满足有效性和效率的前提下,使文件保持最小化。345文件与资料管理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管理本规范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从而确保:(1)它们能够定位;3 2) 对它们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4 3) 凡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有关文件 和资料的现行版本;5 4) 及时将失效文件和资料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5)出于法律和(或)保留知识的需要而归档保存的文件和资料,要予以适当标识。说明:(1)文件与资料鼓励包括标识、分类、归档、定位、批准、发放、撤销、修订、作废、 更新、补发、确定保管场所和责任人等;(2)职业安全卫生重要或关键岗位都应得到现行有效的文件版本;(3)文件应方便阅读和获取。6 .4.6运行控制组织应确定与所识别的危险有关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和活动。组织应对这些 活动包括维护工作加以规划,以确保它们在下列特定的条件下进行:(1)对于那些没有程序指导就可能会偏离职业安全卫生方针、目标的情况,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2)在程序中规定运行标准;(3)对于已识别出的与组织购买和(或)使用的货物、设备和服务设施有关的职业安全 卫生危险,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应方和承包方;(4)对于作业场所、工艺过程、装、机械、运行程序和作业组织的设计,包括这些场所、过程、装置、机械、程序和作业组织对人的能力的适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 从根源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安全卫生危险。说明:(1)当缺少文件指导会导致事故或危险控制无法进行、导致偏离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和目 标时,就需要制定运行控制文件;(2)要规定职业安全卫生运行控制的程度和具体达到的标准,便于实施和检查;(3)各有关部门应将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要求(如采购、委托设计和加工等)通报 有关相关方(如供应方、承包方和客户等)。通常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运行控制的内容(1)采购或运输a.对危险物料、化学品和物质的选用、采购和运输的审批b.是否有关于在采购机械、设备、危险物料和化学品时安全搬运方面的要求,在书面情况下需要获取这方面的资料C.评估和定期重新评估供应方和承包方的职业安全卫生能力 d.对新装置或新设备的职业安全卫生设施的设计的审批(2)危险作业任务a.危险作业任务的识别b.作业方法的确定和批准c.进行危险作业人员的预备资格d.持证上岗制度和控制人员出入危险作业场所的程序(3)危险物料a.危险物料和化学品库存量、存储方法和位置的确定b.安全存储措施和人口控制c.物质安全数据(MSDS)和其他相关信息的获取和提供(4)安全装置和识别的维护a.安全装置和设备的供给、管理和维护b.个体防护方法和措施的确定,个体防护装备的供给、管理和维护c.人口隔离和控制7 .4.7应急准备与响应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计划和程序,确定发生事故或紧急状况的可能性和做出的响应, 以预防或减少事故或紧急状况导致的疾病和伤害。组织应评审其应急准备与响应的计划和程序,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状况发生之后。组织还应在可行的条件下定期测试这些程序。说明:(1 )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包括确定的事故和紧急状态、应急准备的注意事项和控制措施、 应急培训和演习、应急响应的注意事项和责任人、应急期间的必要信息(如装置布 置图、危险物质数据、应急程序和注意事项、联络人和联络电话、应急救援机构、 主管机构、法律机构、邻居和相关方);(2)应急还包括对危险物料采取合理措施、保护重要设施和文件、疏散等;(3)应急设备和器材包括报警系统、应急照明和动力、疏散和逃生手段和线路、安全避 难场所、隔离设施、消防设施和器材、急救设施和器材、通讯设备等,可能时,一 定要对应急设施和措施要定期检验和演习。3.5检查与纠正措施3.5.1 绩效监测与测量组织应建立和保持程序,对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绩效定期监测和测量。这些程序应该 提供:-适用于组织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测量;-对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目标达到程度的监测;-预防性的绩效测量,监测遵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运行标准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 情况;-事后性的绩效测量,监测事故、职业相关病症、事件(包括未遂事件)和职业安全卫 生绩效方面其他不良表现的历史证据;-足够的监测与测量数据和结果的记录,以便对以后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如果绩效监测和测量需要用到监测设备,组织应记录并保持对这类设备进行校准和 维护的程序,并应保存关于校准和维护的活动及结果的记录。说明:(1)需要确定反映组织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关键特性及其参数,监测测量其状态便可把 握职业安全卫生隔离情况;(2)职业安全卫生监测测量内容一般包括:a. “预防性”监测测量:- 各级员工对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职责和有关承诺的理解- 接受职业安全卫生培训的人员的充分性和理解情况- 员工对危害和危险控制的态度- 责任人员对职业安全卫生巡视的次数和效果- 工作场所危害的暴露水平或暴露情况- 整体和个人防护装置和用品的配置和使用情况- 不安全行为的比例b. “事后性”监测测量:- 伤害频率和程度- 暂时性和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的案例数- 财产损失事故- 未遂事件- 公众投诉- 执法机关的批评和处罚c-监测技术- 危害识别、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过程和结果- 职业安全卫生巡视检查-对新装置、设备、物料、化学品、技术、过程、程序和作业方式的预评价-特种机械和装置的检查、检查与安全相关的部件是否适合和正常-安全抽样:检查职业安全卫生的实际情况或绩效-环境抽样:监测在化学、生物和物理条件中(如在噪声、有机挥发物的环境中)的 暴露状况并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行为抽样:评估需要纠正的员工的行为,以识别不安全作业方式和因素-具有认可的职业安全卫生经历或正式资格的人员的数量,其资格和使用情况的有效 性-对相关文件和记录进行分析-与其他相似的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经验进行比较-调查员工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态度和评价(3)检查的过程包括设备、作业条件、检查结果的验证、相关记录和总结(4)监测测量的设备和仪器需要校准和维护(5)对相关方的有关监测测量也要按照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实施(6 )任何用于职业安全卫生监测测量的方法和技术都要科学合理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规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以便:(1) 处理和调查:- 事故;- 事件;- 不符合;(2 ) 采取措施减轻由事故、事件或不符合引起的后果;(3) 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完成;(4)确认所采取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这些程序应要求,通过实施前的危险评价过程对所有拟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评 审。任何旨在消除实际和潜在的不符合的原因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和 针对的职业安全卫生危险相适合。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引起对文件化程序的更改,组织应遵照实施并予以记录。说明:(1)需要规定参与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报告、调查、跟踪和监测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要求报告所有不符合、事故、事件、危害和财产损失;(2)本规定适用于组织作业场所中的所有人员,包括各级员工、临时工、承包方和访问 者;(3)确保员工不会因为报告了不符合、事故或事件而遭到打击报复;(4)对发现的不符合、事故、事件和危害所采取的措施应通知有关的相关方;(5)确定对潜在或实际事故的检查范围和责任者;(6)规定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记录;(7)对不符合、事故、事件和危害要采取原因分析、采访证人、收集证据和采取适当的 纠正预防措施,资料和证据收集和分析工作要持续进行直到获得适当、充分和合理 的结果为止;在分析时应考虑:- 确定不符合、事故、危害或伤害、职业相关病症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不符合、事故、危害或伤害事故发生地点、伤害类型、伤害部位、所涉及的活动、 起因物、日期、时间等任何需要说明的项目- 财产损失的类型和损失额- 表观原因和根本原因(8)纠正措施是为了消除所确认的不符合、事故、事件或危害的根本原因,以防其重复 发生而采取的措施。在制定纠正措施程序时应考虑:短期或长期的纠正预防措施的 确定和实施、评估对危害识别和危险评价结果的影响、记录由纠正措施的实施而导 致的程序的更改、采取危险控制措施或对现有的危险控制措施进行修改以确保纠正 措施和正常有效的实施;(9)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不符合、事故、事件和危害的发生,在制定预防措施程序时应 考虑:收集和采用适当的信息资源(“无损失事件”、检查结果和审核报告、记录、 危险分析的更新、关于危险物质的新信息、安全“巡视”结果等)、确定任何需要 采取预防措施的问题、提出所有应实施的预防行动并采取使其有效的措施、记录由 预防措施的实施而导致的程序的更改;(10)规定对纠正预防措施适宜性和有效性的跟踪检查和验证;(11)将纠正预防结果通报相关员工和相关方,必要时报管理评审;(12)对重要的纠正预防措施要进行记录,以便于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持续改进的实施; (13)纠正预防措施在实施前要进行危险评价,以确定其适宜性,以免不当引起新的危 险和事故。记录与记录管理组织应建立和保持程序,用来标识、保存和处置职业安全卫生记录以及审核和评审 的结果。职业安全卫生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清楚,使之可追溯相关的活动。保存和管理职 业安全卫生记录的方式,应是针对损坏、变质和丢失,使之能迅速恢复和得到保护。应 规定和记录入档年代。组织应保持记录,若保持的方式适合于组织及其体系,则也符合本规范的要求。说明:(1)记录要真实和有可追溯性,要对工作有意义和作用;(2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记录主要包括:a.培训记录b.各级检查记录c.审核记录和报告d.管理评审记录和报告e.协商记录f.事故和事件报告g.事故和事件跟踪报告h.会议记录i.健康和医学监测或检测j.个体防护设备和装备发放和维护记录k.应急演习记录1.危害识别和危险评价记录m.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收集和识别记录(3)各种记录要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和处置。审核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定期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方案和程序,目的是:(1) 判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否:1)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计划安排,包括本规范的要求;2)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3)有效地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2)评审以前审核的结果;(3)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的信息。组织的审核方案,包括时间表,应根据对与组织的活动有关的危险的评价结果和以 前审核的结果。审核程序中应包括审核范围、频次、方法和能力,以及开展审核和报告 结果的职责与要求。如果可能,应由与所考察的活动的直接责任人无关的人员来进行审核。说明:(1)组织内审的目的是评价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2)职业安全卫生内审包括编制内审计划(包括内审目的、内审范围、内审组组成、内 审内容)、文件和资料审核和现场审核、内审总结和内审报告编制、内审报告发放和 通报各级管理者、报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等;(3)内审内容一般包括审核职业安全卫生方针的适宜性、职业安全卫生职责的充分性和 称职性、目标的适宜性和实施情况、职业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和文件的适宜性和有效 性及其实施情况、日常检查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 性、以往不符合和事故及事件的纠正预防情况、持续改进的潜力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等。3.6管理评审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应定期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 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层做出这方 面的评价。评价工作应形成文件。管理评审应根据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情况和对持续改进 的承诺,指出对方针、目标以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可能需要进行的修改。 说明:(1)要定期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评审,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和高中层管理人员 参加,结果要形成文件并传达到各级管理者;(2)管理评审内容一般包括职业安全卫生方针的适宜性、现行危害识别和危险评价方法 的适宜性、目前危险水平和相应的危险控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资源的充分性和有 效性、监测测量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危害报告过程的有效性、已发生的事故和事件 的有关资料及其调查处理结果、职业安全卫生文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职业安全卫 生内审的结果、可预期的变化对法律或技术的影响的评价、培训效果、相关方的建 议和意见、各级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新的目标和方案的评审、持续改进的内容和方 向;职业安全卫生费用职业安全卫生费职业安全卫生立法体系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标准、国际劳工公约劳动过程安全卫生法律规定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法律规定设备和作业场所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法律规定土生产辅助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土劳动安全卫生设计期防止工业粉尘、毒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危害J防火、防爆、防毒物泄漏安全J机械电器设备安全期,,厂院和作业场所一般安全卫生职工伤亡事故与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处安全检查和隐患管理制土安全教育制W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土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制安全生产责任我国主要职业安全卫生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国务院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印发“关于卫生部门和劳动部门在劳动卫生监察工作上的分工协作纪要”的通知 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 劳动安全监察车管理办法 职业安全卫生检测检验站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的通知 劳动监察规定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劳动部关于开展受理群众举报劳动违法案件工作的通知 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于实现组织的方针和目标的一个系统化的验证过程。2.3 持续改进强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从总体 上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注:不要求从过程发生在所有的活动领域。2.4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说明:(1)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工作活动中物、人和管理几个方面;(2)当危害具有造成损失的可能时便成为了危险;(3)危害的概念与“隐患”相似,与危险源不同。危害源是指某些物质超过其临界量时 的状态。2.5 危害辩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说明:危害的特性是指危害的类别及其造成事故的类型。2.6 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注:未造成职业相关病症、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后果的事件被称之为“未遂 事件,术语“事件”包括“未遂事件”。说明:(1)事故也是一种事件,事件的概念包含了事故;(2)在本规范中,事故是指造成损失的事件,而事件则指未造成损失的事件,事故通常 是一系列有序事件的结果事件。2.7相关方关注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说明:(1)受组织职业安全卫生绩效影响的含义是:a.影响工作场所内、外人们的健康,可能受影响的有组织的员工、实习人员、参观 者、承包商和社区人员等;b.影响有关人员和团体的利益,可能受影响的有股东、供应商、承包商和顾客等。(2)组织职业安全卫生绩效可能涉及的方面有主管当局、银行、保险公司、法律机构、应急救援机构和认证机构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电子工业工业卫生与职业病管理暂行条例电子工业安全卫生条例电器安全管理规程电器安全工作规程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有色金属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工业生产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定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职工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建材工业劳动保护工作暂行条例轻工业劳动保护规定邮电劳动保护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暂行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厂长经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资格认证规定劳动保护专项措施项目计划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劳动保护专项措施经费管理办法 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劳动部关于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关于加强乡镇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规定 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乡镇煤矿安全生产若干暂行规定 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管理办法 私营企业劳动管理暂行规定 劳动部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领导防止企业继续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紧急通知 关于查处重大责任事故的几项暂行规定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GB 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12801-9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5083-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暂行管理办法 LD/T 75-96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与代码 严禁生产和销售无证产品的规定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锅炉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 HGJ 43-01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GB 8334-87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低压锅炉化学清洗规则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GB 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保健食品现金标准的意见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锅炉司炉工人安全技术考核管理办法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矿山安全监察条例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实施办法矿山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资格考核规定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劳动部关于对建筑企业实行安全资格认证的通知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GB 11638-89溶解乙燃气瓶溶解乙块生产安全管理规定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管理暂行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化工部搞好安全生产的必须和禁令化工部加强化工企业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规定化工部关于易燃易爆场所禁穿化纤织物的通知化工部关于在化工企业禁止吸烟的决定化工部关于加强对新入厂职工几项“三级安全教育”的要求化工企业劳动环境有害因素监测工作管理办法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 关于搬运危险性物品的几项办法 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关于对实施安全认证的电工产品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GB 8703-88辐射防护规定 TJ 8-74放射防护规定 GB 1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TJ 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 13746-92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 GB 11984-89氯气安全规程 GB车间空气中xx卫生标准(注:有九十几种卫生标准) GB 10437-89作业场所超高频卫生标准 GB 10435-89作业场所激光辐射卫生标准 GB 10434-89作业场所局部卫生标准 GB 10436-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 16203-96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GB 12331-90有毒作业分级 GB 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GB 68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 190-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14371-93危险货物运输、爆炸品分级程序 GB 4200-84高温作业分级 GB 4962-85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 8958-8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 3805-83安全电压 GB 2894-96安全标志 GB 16179-96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 13495-92消防安全标志 GB 7144-86气瓶颜色标记 GB 58-83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13869-92用电安全导则 GB 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4046-83电器设备安全设计导则我国参加的主要国际劳工公约如下: 工业企业中实行每周休息公约 本国工人与外国工人关于事故赔偿的同等待遇公约 确定准许使用儿童于工业工作的最低年龄公约 对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 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各种矿场井下劳动使用妇女公约 海员协议条款公约 确定准许儿童在海上工作的最低年龄公约 船舶装卸工人伤害防护公约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相关文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手可与环境管理、质量管理手册合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程序。件、作业指导书其他管理文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作业楮导书其他管理寸件可以与其他管理文件整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文件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相关文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相关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备注员工责任制管理程序可统一体系策划和运行管理程序可纸-方针和目标管理程序可统一组织机构与职责管理程序可统一资源配置计划管理程序年度资金预算中职业安 全卫生费用管理方法劳动组织管理方法程序可经尸组织及员工能力评价管埋程序 领导能力评价管理方法 管理人员能力评价管埋方法 操作人员能力评价管理方法 施,作业单位资质认可管理方法程序可统一培训管理程序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方法可统一采购产品管理程序可统一产品分承包方评定与监控程序可统一工程分承包方评定与监控程序可统一体系文件管理程序可统一技术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档案资料管理方法安全环保技术文件管理方法可统一记录管理程序可统一信息管理程序可纭-风险评价管理程序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管理方法固定作业场所风险评价管理方法施工作业风险评价管理方法设备管理程序可统一生产运行管埋程序可统一生产安全管埋程序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方法基层班组“三标”建设管理方法安措项目管理方法 锅炉安全管理方法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方法 特种设备、安全装置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用电管理方法 危险场所控制管理方法 重大隐患管理方法 职,劳保用品管理方法工伤事故管理方法 液化气使用管理方法 制冷装置管埋方法其他作业指导书可以整合职工健康管理程序有害作业管理方法职业病防治管埋方法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消防责任制管理方法 要害部位防火管理方法 建筑设施防火审核程序管埋方法 工业动火管理方法 消防设施及防雷避电装置管理方法交通安全管理程序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管理方法交通连章与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变更安全管理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可统一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可统一内部审核管理程序可统一2.8 不符合任何能够直接或间接造成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违背作业标准、 规程、规章或管理体系要求的行为或偏差。说明:(1)不符合的概念在本规范中含有尚未形成损失的意思;(2)不符合是形成事故的事件序列的开端。2.9 目标组织制定的为激发员工安全表现行为、并预期必须要达到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目的、 要求和结果。注:如可行,目标应予以量化。2.10 职业安全卫生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 因素。说明:(1) “作业场所内”包括雇主提供的活动区域内的生产和非生产(如后勤)场所; (2)职业安全卫生不包括产品和服务安全,也不包括一般的伤病医疗和卫生保健; (3)有关财产和其他损失,由于在“事故”、“危害”和“不符合”概念中均提及,所 以也属于职业安全卫生的范畴。2.11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组织全部管理体系中专门管理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 评审和保持职业安全卫生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制度、程序、过程和 资源。2.12 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团。注:对于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每一个单独的运行单位都可以定义为一 个组织。2.13 绩效组织根据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和目标,在控制和消除职业安全卫生危险方面所取得的 成绩和达到的效果。注:绩效测量包括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说明:绩效反映在职业安全卫生危险程度的降低方面,反映了组织职业安全卫生方针的 贯彻执行和目标的实现程度。2.14 危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说明:(1)危险是对有可能造成损失的事件而言的,危险的概念包含可能性和后果两个要素;(2) “后果”是指可能的后果。215危险评价评价危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说明:危险是否可承受是由组织自己确定的。216安全免遭不可承受的危险的伤害。说明:安全与危险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相对的概念。2.17可承受的危险组织根据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将危险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说明:(1)危险是否可承受,有组织自己判定;(2)组织判定危险是否可承受的依据,是有关的法律和其他要求以及组织制定的职业安 全卫生方针政策。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要素图1成功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要素3.1 一般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3.2 职业安全卫生方针管理评审审核绩效测量的 反馈信息图2职业安全卫生方针组织应有一个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以阐明整体职业安全卫生目 标和改进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承诺。方针应该:(1) 适合于组织职业安全卫生特点、危险性质和规模;(2)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3 ) 包括对组织应遵守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4)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5) 传达到全体员工,使每个人都认识到其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义务;(6 )可为相关方所获取;(7 ) 定期进行评审,确保其适宜性。说明:(1 )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要形成文件,并传达到全体员工和相关方;(2 )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要承诺遵纪守法和持续改进;(3 )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要适合组织特性,要进行定期评审。方针审核绩效测量的 反馈信息图3计划3.3计划3.3.1 危害辩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组织应建立和保持危害辩识、危险评价和必要的控制措施的实施程序,实施程序应 包括:-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作业场所内的设备,无论是由组织还是由外部提供的设施。组织应确保在确立职业安全卫生目标时,对这些危险评价的结果及控制的效果进行 考虑,并将此文件化并保持最新。组织所采用的危害辩识和危险评价的方法应该:一依据其范围、性质和时间安排绩效确定,以保证其方法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一确定危险级别;一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危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一为确定设备需求、明确培训需求和开展运行控制,提供适宜信息;- 提供必要的监测活动,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说明:(1)危害识别、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础;(2)危害识别、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的具体内容,在不同行业和单位是不尽相同的,组 织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非常规的活动包括异常和紧急情况;(2)在进行危害识别、危险评价时应考虑:a.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同时确定识别危害、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的性质、 时限、范围和方法;b.职业安全卫生方针c.以往的事故和经验教训,如关于最佳典范、与组织相关的典型危害、类似组织发生的 事故和事件的信息;d.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和评审和不符合;e.员工的信息和反馈;f.关于组织的设施、工艺过程和活动方面的信息,包括现场计划、工艺流程、危险物料 的库存量、相关物料的毒理学和其他职业安全卫生资料、监测测量数据、作业场所环 境数据等;(3)危害识别、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文件要包括识别危害、评估现有 的(或拟定的)控制措施下的危险和隐患、评估残余危险的可容许程度、确定所 需的附加危险控制措施、评估危险控制措施是否足以将危险降至可容许的程度;(4)明确复杂进行危害识别、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的人员的作用和权限;(5)危害识别、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的评审;(6)当危险轻微、控制措施和结果完全合法、控制措施丝毫不影响工作、危险程度和控制措施被每一员工都充分理解和掌握时,就不需要进行危害识别、危险评价和 危险控制。332法律及法规要求组织建立并保持遵守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和法规的程序。组织保存的法律和法规应是最新的,并应将其要求传达给全体员工和其他相关方。 说明:法规包括行业规范、上级规定、与相关方的约定和协议、组织相关的规章制度等。3.3.3 目标组织应对其内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并使之形成文件。组织在建立和评审职业安全卫生目标时,应考虑法律和法规要求、自身职业安全卫 生危害和危险的特点、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目 标应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并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说明:(1)目标要与职业安全卫生方针相一致,目标要合理合法;(2)目标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如可量化(或可测量)则需量化;(3)组织的目标不一定涉及其所属的所有部门;(4)目标的类型包括:危险水平的降低(如降低噪声)、引入附加特性(如制定应急计 划、持证上岗)、改善劳动条件、消除特定意外事件或降低其发生频率(如减少工伤 率、不用淘汰设备)等。3.3.4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组织应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职业安全卫生目标的管理方案。方案应包括:(1) 规定组织相关职能和层次实现职业安全卫生目标的职责和权限;(2 )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此外,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定期在计划时间内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进行评 审,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进行 修订。说明:(1)方案要与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和目标相一致,方案要科学合理和可实施;(2)方案的内容包括确定完成目标和任务的方法、确定相应的人财物资源、确定责任人 的职责和权限、确定完成任务的时间表、确定检查和验证方法;(3 )目标和方案的实施和完成都需要检验和定期评审。计划绩效测量的反馈信息检查与纠正措施图4实施与运行3.4实施与运行341机构与职责为便于实施有效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组织内各岗位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应予 以界定和文件化,并予以传达。职业安全卫生的最终责任由最高管理层承担。组织应在最高管理层任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