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繁昌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95023126
资源大小:1.10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繁昌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3届繁昌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一、认真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15.8+4.2 0.15×1000 125×8 15.5÷1007.52.5 3027×0 120×100 2010÷52用竖式计算。165×75 905×24 340×40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62+185+38 44×25 4211752518×45+18×55 630÷45 272×35-72×35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49和189的最大公因数是1。(_)5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另一条边至少是8厘米 (_)6三角形最大的角不可能小于60°。(_)7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08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0.008。(_)82.5和2.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_)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把64÷416,361652,52×12624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A(3664÷4)×12B64÷436×12C(64÷416)×12D(3616÷4)×1210小明在桌面上摆了3根小棒,小棒a垂直于小棒b,同时垂直于小棒c那么小棒b和小棒c的位置关系是()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相交D无法确定11把1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不是( )。A1cmB0.01cmCdm124个班植树,第一天植树132棵,第二天植树146棵,第三天植树118棵,这三天平均每个班植树多少棵?列式正确的是()。ABC13下列各数中,去掉末尾的“0”而大小不变的数是( )A80.3070 B35.700 C83700四、快乐填空。14到2019年年底,中国总人口大约是1405000000人,这个数据的最高位上的计数单位是(_),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人。15爷爷栽了2种果树(如下图),他栽的桃树有(_)棵,梨树有(_)棵。16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最低位是百分位,百分位和百位数字都是3,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_),读作(_)。17由3个“0”和3个“5”组成的数中,一个“零”都不读的有(_),读两个“零”的有(_)。(每空填一个数)18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_,如果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_。19小明骑白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可以表示成(_)20红红每天早晨起床后要做如下事情:洗漱5分钟,收拾床褥4分钟,听英语广播15分钟,吃早饭10分钟。要完成这些事情,红红至少要花费(_)分钟。21如果a÷bc,那么5a÷(_)c。22一个小数由2个十、5个十分之一、9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是(_),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是(_)。23把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可以制成(_)统计图和(_)统计图两种形式。五、作图题。24在下面直线上用点表示出908000和125(1)以直线MN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B。(2)将图形B向左平移7格,得到图形C。(3)将图形C沿正方形的右顶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D。26动手操作。(1)画出左图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2)将右图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六、解决问题27李叔叔买一套衣服共380元,上衣比裤子多60元,这套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元?28有一个正方形林场,如果用每小时步行4千米的速度绕林场一周,需要6小时,林场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29学校买来72套课桌(一张桌子配一把椅子),每张课桌135元,每把椅子65元,一共用了多少元?30怎样租车最省钱?(写出思考或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认真计算。1、20;150;1000;0.155;5;30;12000;18【详解】略2、12375;21720;13600【分析】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详解】165×7512375 905×2421720 340×401360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时要仔细、认真。3、285;1100;2211800;14;7000【详解】62+185+38 44×25 42117525 =(62+38)+185 =(11×4) ×25 =421-(175+25)=100+185 =11×(4×25) =421-200=285 =11×100 =221 =110018×45+18×55 630÷45 272×35-72×35=18×(45+55) =630÷9÷5 =(272-72)×35=18×100 =70÷5 =200×35=1800 =14 =7000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4、×【分析】先把9和189分解质因数,找出它们的公有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由此解答即可。【详解】93×31893×3×3×7所以9和189的最大公因数是3×39;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5、×【详解】略6、【分析】假设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小于6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一定小于60°×3,即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则这个假设不能成立。所以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不可能小于60°。【详解】根据分析得:“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不可能小于60°”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7、×【分析】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一个两位小数改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直接在小数的末尾加1个零即可。【详解】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08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0.080,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及小数的改写方法,应明确: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才不变。8、×【分析】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可知,2.5和5.50的大小相等。而2.5的计数单位是0.1,2.50的计数单位是0.0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2.5和2.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计数单位。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A【分析】本题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根据运算顺序及法则分析,根据运算顺序先算64÷416,然后用36加64÷4的商,最后乘12即可我们利用加括号的方法改变运算顺序。【详解】把64÷416,361652,52×12624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3664÷4)×12。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些数是运算出的结果,这些数不要在算式中出现,可以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10、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垂直,则这两直线平行作答解:因为在同一平面内,ba,ca,所以bc,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这一知识点,本题利用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垂直,则这两直线平行11、B【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把1m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m,也就是0.01m。再将0.01米换算成cm和dm。【详解】把1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0.01m,0.01m0.1dm1cm,0.1dmdm。故答案为: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每一份是0.01m。12、B【分析】把4个班三天植树的棵数相加,求出3天一共植树多少棵,然后用4个班三天一共植树的数量除以4,求出平均每个班植树多少棵即可。【详解】(132146118)÷4396÷499(棵)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数。13、B【解析】应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整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四、快乐填空。14、十亿 140500万 【详解】【分析】1405000000是十四亿零五百万,最高位是十亿位,计数单位是十亿,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40500人。【详解】1405000000的计数单位是十亿,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40500万。【点睛】此题考查对数位计数单位以及数的改写的理解。15、200 160 【分析】观察图可知:梨树比桃树少40棵,梨树和桃树一共360棵,可知两数之和是360,两数之差是40,根据和差公式“(和一差)÷2较小数”可求得梨树的棵数,再用总数减去梨树的棵树,就是桃树的棵树,由此解答。【详解】(36040)÷2320÷2160(棵)桃树有:360160200(棵)【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差公式的应用,即:(和差)÷2较大数,(和一差)÷2较小数。16、300.03 三百点零三 【分析】小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有几个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写出此数;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的读法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详解】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最低位是百分位,百分位和百位数字都是3,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300.03,读作三百点零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和读法,注意写法一定要补足0的个数。17、555000 505050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当零全部在后面的时候,读这个数字时不读零;当零不在末尾切隔着一个数级出现时,读两个零,把数字进行组合填空即可。【详解】当数字是555000时,读作五十五万五千,不读零;当数字是505050时,读作五十万零五千零五十,读两个零。故答案为:555000;5050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明确零什么时候读,什么时候不读是关键。18、缩小10倍 扩大1000倍 【分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详解】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如果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牢记移动规律是解答此类的关键。19、15千米/时【分析】根据行程问题中速度的表示方法,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可以简写成15千米/小时。【详解】根据分析: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可以简写成15千米/小时。故答案为:15千米/小时。【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的表示方法。20、19【解析】略21、5b【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详解】如果a÷bc,那么5a÷5bc。故答案为:5b。【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22、20.59 2.059 【分析】根据题意这个小数的十位上是2,十分位上是5,百分位上是9,据此写出这个小数。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也就是将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可。【详解】一个小数由2个十、5个十分之一、9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是20.59,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是2.059。【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掌握规律即可轻松解答。23、条形 折线 【解析】略五、作图题。24、如图:【详解】图中1个单位表示1万,第一个数是908000,超出90万的部分是8000,不足1万,也就是把一个单位长度平均分成10份,8份的地方就是8000;1是98万,根据每个单位表示的数确定98万的位置即可.25、【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MN的下边画出图A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涂色即可得到图形B。(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B的各顶点分别向左平移7格,依次连结、涂色即可得到图形C。(3)根据旋转的特征,图形C绕方形的右顶点顺时针旋转90°,此点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得到图形D。【详解】作图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特征、旋转作图以及画对称,关键是要学生真正理解轴对称、旋转以及平移的性质,掌握正确的作图步骤,才能正确作图。26、【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图形的关键对称点,连结即可;(2)根据旋转的特征,把图中的三角形与点O相连的两条边按顺时针旋转90度,再把第三条边连接起来即可得出旋转后的图形。【详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点睛】本题是考查作轴对称图形、旋转一定度数后的图形,关键是确定对称点(对应点)的位置。六、解决问题27、上衣220元,裤子160元【分析】总价减去上衣比裤子多的60元,上衣就和裤子一样价格,再除以2,就得到裤子的价格,总价减去裤子价格就是上衣的价格。【详解】(38060)÷2 320÷2160(元)380160220(元)答:上衣220元,裤子160元。【点睛】裤子的价格(两件的总价两件衣服的差价)÷2;上衣的价格两件的总价裤子的价格。28、36平方千米;3600公顷【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林场的周长,再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求出正方形林场的边长,最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即可求出林场的面积。【详解】4×6÷424÷46(千米)6×636(平方千米)36平方千米3600公顷答:林场的总面积是36平方千米,合3600公顷。【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的应用,解题时注意平方千米与公顷的进率为100。29、14400元【解析】72×135+72×65=72×(135+65)=72×200=14400(元)30、8辆大车1辆小车 共7700元(计算过程见详解)【解析】325+14=339(人)340(人)340÷40=8(辆)20(人)20÷20=1(辆)8×900+1×500=7700(元)答:租8辆大车1辆小车最合适,共7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