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汇总(含答案).docx
2023届新高考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汇总紫甘插秧歌(1)米苜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 9o(2)紫莒一诗中,“采采紫苜,。采采米莒," 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3)米甘一诗中,“采采米甘,o采采米甘,” 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1)诗经米甘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其 中,由“”到“",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 “”到“: 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2)杨万里插秧歌中“, ”两句,运用比喻手 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短歌行(1)短歌行中诗人感叹年华已逝,借酒解忧的诗句:",!”(2)在短歌行中,诗人用“朝露”作比,感叹年华易逝的句子:“, (3)短歌行中诗人运用设问形式回答了什么可以解忧的诗句:“? (4)曹操短歌行中“, ”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 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5)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6)短歌行中“, ”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 月,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7)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诗句:“,归园田居(其一)【点睛】虽然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但该如何识记 这些课内的名句,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4)要留意具体环境。(5)要留心语句顺序。(6)要注意语句 出处。短歌行(1)短歌行中诗人感叹年华已逝,借酒解忧的诗句:“, ! ”(2)在短歌行中,诗人用“朝露”作比,感叹留华易逝的句子:", (3)短歌行中诗人运用设问形式回答了什么可以解忧的诗句:"? (4)曹操短歌行中“, ”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 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5)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 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6)短歌行中“, ”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 月,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7)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诗句:“,【答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 衿 悠悠我心 鼓瑟吹笙 月明星稀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譬、唯、衿、悠、笙、稀、掇、厌。归园田居(其一)4.(1)归园田居中透过“,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2)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4)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归园田居中“,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 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答案】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 然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性本爱丘山 少无适俗韵【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颠”“返”“羁”“适”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 诗句的意思。梦游天姥吟留别(1F,“写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 求;“, ”写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 这四句,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山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 引人入胜。通过与五岳和赤城进行对比,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天姥山之高峻的诗句是“(3)“, ”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以天台山作反衬,更突出了天姥 山高大雄伟的气势,从而表明了诗人急欲神游天姥山之念。诗中“,两句承上启下,由现实转入梦境。从这两句起,开 始写“梦游”的幻境。诗中描写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句子是“,(6)“, ”两句,通过谢灵运游山的故事,烘托梦游,写开始登山。 (7)“,"两句写登山时的见闻,海上日出,天鸡啼鸣,声色并具。 (8)“, ”两句概括了诗人幻想中从早到晚畅游天姥山的游程,一 个“忽”字,充分体现了诗人纵情山水,流连忘返,浑然不觉时间流逝的游兴。(9)“, ”两句,是诗人到达山顶所见的第一幅画面:暮色中,熊 吼龙吟如雷震于山谷,让人感觉战栗,惊心动魄。(ior,"两句写洞天石扉打开时惊心动魄的声势,同时启下,引 到描写“洞天”的景象。(“)",”两句紧承上文,一俯一仰,写出洞天景象的壮观。(12)“, o , "四句,描写仙人盛会异 彩纷呈的场面。其中,描写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13)“, "两句回扣题目中的“梦游”,写诗人由梦中醒来,回到现 实。两句中连用“悸”“动”“恍”“惊”“嗟”五字,极写梦中仙境之奇幻。(14)诗中" ,”两句,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流露出诗人的消极情绪。(15)A.诗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B.卒章显志,揭示全诗主旨的句子是“, 【答案】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 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 镜湖月谢公宿处今尚在深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 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己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 巅洞天石扉匍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 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 车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 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注意以下重点词语的写法:“瀛洲”“茫”“睹”“倾”“度”“泳”“著”“屐”“壁”“暝”“殷”“栗”“层巅”“扉”“匍”“青冥”“霓悸”“摧眉”“事”。登高(1)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 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3)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4)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5)杜甫的登高诗中,“”写出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时长的境况,“” 更显得诗人形单影只,老病孤苦。【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 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 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渚清、作、繁霜鬓、潦、萧。琵琶行并序(1)琵琶行并序中的“,”两句,作者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 类比联想。(2)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3) “, ”是琵琶行并序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4)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并序中的“,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5)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以“”一句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以“”一 句直接赞美琵琶曲像仙乐般好听。(6)琵琶行并序中,“"一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同时也 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 艺高超。(7)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一句,写出琵琶女半夜醒来满脸泪痕的凄苦;“"一句,写出诗人听闻琵琶女遭遇后,泪洒衣襟。(8)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两句诗描写了琵琶女弹琵琶的手法 和弹奏的曲目。(9)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两句介绍了诗人送客时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10)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两句用比喻的修辞、对比的手法正 面描写音乐。(11)白居易在琵琶行井序中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句子:(12)琵琶行并序中作者多次寄情于月,以月传情。“”衬托了送别时的感伤之 情;""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之情。【答案】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 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小弦切切如私 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轻拢慢捻抹复挑唯见江心秋月白梦啼妆泪红阑干江州司马 青衫湿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潺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 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别时茫茫 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嘈、犹、遮、涯、曾、暮、啼、暂、拢、唯、阑干、青、霓 裳、潺、荻、钿、篦、污、茫、浸、绕。念奴娇赤壁怀古(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 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观的 句子:",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 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以美女衬英雄;再用“,以 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答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羽扇纶巾橘 橹灰飞烟灭小乔初嫁了 橘橹灰飞烟灭【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酹、纶、橘橹、初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词人登高望远,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 物时不禁发出感叹:",B.永遇乐凉口北固亭怀古中", , ” 三句思接千古,追忆英雄孙权,表达词人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2)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两句,回顾 刘裕生平,揭示他生活在蓬门陋巷,出身低微。B.永遇乐凉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上片缅怀京口英雄刘裕的句子是“,(3)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下片借用典故讽刺刘义隆的句子是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 失措的三句是“, ,C.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 望能够“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去r(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下片追忆自己当年南归的句子是“,(5) A.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 "三句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地,刻不容缓,如果北伐大业继续拖延,民 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B.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两句写人 们社日的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与前面的“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照。(6)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中,用典表现自己也想为国而战的句子是B.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结尾发出“:”的感叹,这是借廉颇自比,表达自己热切报国却无人问津的感慨。【答案】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斜阳草 树寻常巷陌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 北顾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 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祠下 一片 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胥,“赢,“仓”、“犹”、“烽”、“佛狸”。声声慢(1)A.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三句层层铺叙,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 漓尽致。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词人闷坐 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之态和悲凉心境的句子是“,(2)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使人难以调养身体的句子是“,"(3)A.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可见词人满心是愁,自觉淡酒压不住怨愁,真可谓“酒人愁肠愁更愁”。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 三句,用“雁''这一意象表达词人浓重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词人冷清孤寂的黯然心境。(4)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 三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词人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地枯萎 零落,词人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两句用雨点打 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词人不能自抑的痛苦。(6) A.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两句,写 凄苦的哀愁浸满了词人的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痛词人的愁太多太多了, 又如何包括得了,概括得尽?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答案】寻寻觅觅 戚乍暖还寒时候 心却是旧时相识 点点滴滴这次第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凄凄”、“戚戚”、“憔悴工静女1,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一个礼物的句子是:,2 .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二个礼物的句子是:,3 .静女中,描写约会时男主人憨厚痴情的句子是:,4 .静女中,描写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爱的句子7H , o5 .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对女主人所赠的管箫的喜爱的句子 , 。6 .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 , 。7 .静女中,“,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8 .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 是 , 。【答案】1.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首跑朋2.自牧归英,洵美且异3. 爱而不见,搔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搔首跑蹦5.彤管有炜,说怪女美 6. 爱而不见,7.彤管有炜,说怪女美8.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涉江采芙蓉(1)涉江采芙蓉中,“,",两句话写出了游子从眼前想到此后生涯, 想到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游子的情绪更加黯然销魂。(2)涉江采芙蓉中,", 这两句话,诗角度变了,转为从远在洛阳 求仕的游子方面写。在这样一个季节里,自然想起家乡采莲一事,只是举目远望,回乡的路 途绵延无尽。(3)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是:,o(4)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5) “, "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 高洁的意境。(6)涉江采芙蓉中描写了一副女子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 美好、欢乐的画面的句子是:,o(7)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 o(8)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答案】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 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 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顾”“漫”“浩浩”“涉”。虞美人1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O这其中包涵宁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2 .“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3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 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o4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o5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o6 .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7 .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8 .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9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 10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11 .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 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12 .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 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答案】1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 .小楼昨夜又东风,3 .小楼昨夜又东风,4 .小楼昨夜又东风,5 .雕栏玉砌应犹在,6 .雕栏玉砌应犹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只是朱颜改。只是朱颜改。7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L春花秋月何时了1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鹊桥仙(1)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2)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3)鹊桥仙巧妙表现牛郎织女临别时依恋怅惘的句子是:“! ”(4)鹊桥仙中,“”照应“银汉迢迢”,以景设喻,写两情相会温柔缠绵;“”写七夕佳期竟然像梦幻,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答案】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忍顾 鹊桥归路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1)归园田居中透过“,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2 )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4)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归园田居中“,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 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梦游天姥吟留别(ir,"写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 求;",”写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 这四句,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山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 引人入胜。(2)通过与五岳和赤城进行对比,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天姥山之高峻的诗句是“,(3)“, ”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以天台山作反衬,更突出了天姥 山高大雄伟的气势,从而表明了诗人急欲神游天姥山之念。(4)诗中“, ”两句承上启下,由现实转入梦境。从这两句起,开 始写“梦游”的幻境。(5)诗中描写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句子是“,(6)“, ”两句,通过谢灵运游山的故事,烘托梦游,写开始登山。(7)“, "两句写登山时的见闻,海上日出,天鸡啼鸣,声色并具。(8)“, ”两句概括了诗人幻想中从早到晚畅游天姥山的游程,一 个“忽,字,充分体现了诗人纵情山水,流连忘返,浑然不觉时间流逝的游兴。(9)“, ”两句,是诗人到达山顶所见的第一幅画面:暮色中,熊 吼龙吟如雷震于山谷,让人感觉战栗,惊心动魄。(ior,"两句写洞天石扉打开时惊心动魄的声势,同时启下,引 到描写“洞天”的景象。(U)“,”两句紧承上文,一俯一仰,写出洞天景象的壮观。(12)“, o , "四句,描写仙人盛会异 彩纷呈的场面。其中,描写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 “”令人叹为观止。(13)“, "两句回扣题目中的“梦游”,写诗人由梦中醒来,回到现 实。两句中连用“悸”“动”“恍”“惊”“嗟”五字,极写梦中仙境之奇幻。(14)诗中“,晒句,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流露出诗人的消极情绪。(15)A.诗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B.卒章显志,揭示全诗主旨的句子是“, 登高(1)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 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3)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4)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5)杜甫的登高诗中,“”写出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时长的境况,“' 更显得诗人形单影只,老病孤苦。琵琶行并序(1)琵琶行并序中的“,”两句,作者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 类比联想。(2)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3) “, ”是琵琶行并序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4)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并序中的“,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5)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以“”一句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以“”一 句直接赞美琵琶曲像仙乐般好听。(6)琵琶行并序中,“"一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同时也 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 艺高超。(7)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一句,写出琵琶女半夜醒来满脸泪痕的凄苦;“"一句,写出诗人听闻琵琶女遭遇后,泪洒衣襟。(8)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两句诗描写了琵琶女弹琵琶的手法 和弹奏的曲目。(9)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两句介绍了诗人送客时的时间、地 点以及环境。(10)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两句用比喻的修辞、对比的手法正 面描写音乐。(11)白居易在琵琶行井序中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句子:(12)琵琶行并序中作者多次寄情于月,以月传情。“”衬托了送别时的感伤之 情;""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之情。念奴娇赤壁怀古(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 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观的 句子:",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 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以美女衬英雄;再用“,以 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词人登高望远,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 物时不禁发出感叹:",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三句思接千古,追忆英雄孙权,表达词人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2) A.永遇乐凉口北固亭怀古中“, ”两句,回顾 刘裕生平,揭示他生活在蓬门陋巷,出身低微。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上片缅怀京口英雄刘裕的句子是“,(3)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下片借用典故讽刺刘义隆的句子是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 失措的三句是“, ,C.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 望能够“。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下片追忆自己当年南归的句子是“,(5) A.辛弃疾在永遇乐凉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 "三句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地,刻不容缓,如果北伐大业继续拖延,民 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B.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两句写人 们社日的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与前面的“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照。(6)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中,用典表现自己也想为国而战的句子是B.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结尾发出“:”的感叹,这是借廉颇自比,表达自己热切报国却无人问津的感慨。声声慢(1)A.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三句层层铺叙,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 漓尽致。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词人闷坐 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之态和悲凉心境的句子是“,(2)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使人难以调养身体的 句子是“,(3)A.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可见词人满心是愁,自觉淡酒压不住怨愁,真可谓“酒人愁肠愁更愁”。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 ” 三句,用“雁”这一意象表达词人浓重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词人冷清孤寂的黯然心境。(4)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三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词人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地枯萎 零落,词人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两句用雨点打 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词人不能自抑的痛苦。(6) A.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两句,写 凄苦的哀愁浸满了词人的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痛词人的愁太多太多了, 又如何包括得了,概括得尽?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静女1 .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一个礼物的句子ZE: , o2 .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二个礼物的句子 , 。3 .静女中,描写约会时男主人憨厚痴情的句子7H , o4 .静女中,描写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爱的句子 ,O5 .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对女主人所赠的管箫的喜爱的句子ZH: , o6 .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7H 9o7 ,静女中,“," 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8 .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7H , o(1)涉江采芙蓉中,“, ",两句话写出了游子从眼前想到此后生涯, 想到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游子的情绪更加黯然销魂。(2)涉江采芙蓉中,“, ",这两句话,诗角度变了,转为从远在洛阳 求仕的游子方面写。在这样一个季节里,自然想起家乡采莲一事,只是举目远望,回乡的路 途绵延无尽。(3)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是:,o(4)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5) “, ”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 高洁的意境。(6)涉江采芙蓉中描写了一副女子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 美好、欢乐的画面的句子是:, o(7)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 o(8)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 O虞美人1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O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2 .“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3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 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o4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o5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o6 .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7 .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8 .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9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10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11 .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 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 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12 .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 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 之感,这两句是“,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鹊桥仙(1)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2)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3)鹊桥仙巧妙表现牛郎织女临别时依恋怅惘的句子是:“! ”(4)鹊桥仙中,"”照应“银汉迢迢”,以景设喻,写两情相会温柔缠绵;“”写七夕佳期竟然像梦幻,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诗歌理解性默写(必修上全册)答案琴莒插秧歌(1)紫甘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 , o(2)茶甘一诗中,“采采米莒,o采采米甘,” 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3)茶甘一诗中,“采采茉莒,o采采米甘," 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答案】采采茗首薄言采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秸之薄言襁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 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 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 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米莒、掇之、捋之、秸之、裾之。(1)诗经米莒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其 中,由“”到“”,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到“" 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2)杨万里插秧歌中“, ”两句,运用比喻手 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答案】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秸之薄言蠲之笠是兜黎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 胛【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 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 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易错字:(1)掇,捋,秸,祜熊(2)兜, 黎,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