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
-
资源ID:95038885
资源大小:14.9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
课题6 .飞向蓝天的恐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 元第1课 时学校授课班 级授课教 师学习目标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注意“隧” “膨”“翼”的写法, 正确认识并运用易混淆生字“毫” “末”“辟”。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梳理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读懂课文 大忌。3 .尝试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4 .体会准确表达,品读课文中对比表达的语段,学习用对比方式介绍事 物学习重难点1 .尝试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2 .品读课文中对比表达的语段,学习用对比方式介绍事物。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 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学生对恐龙有着强烈的 好奇心,能提出许多问题。抓住这一兴趣点,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精选围绕课文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 案,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 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精神。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资料引题 初识恐龙【设计意图:以图片视频方式开头,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探 究。不同类型的词语的出现,更加剧学生的好奇心,恐龙和鸟儿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引导 学生读课文去找答案。】一、放视频和图片资料,初步了解恐龙的生活的年代及环境二、读词语,有什么发现?第一组:脑颅膨大 凶猛异常 笨重迟钝 茹毛饮血第二组:五彩斑斓凌空翱翔行动敏捷身体轻盈第一组形容想到恐龙,第二组想到飞翔的鸟儿,课文是怎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三、读句子,提出中心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提出问题【设计意图:初读环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字音读准,旨在把课文 读准确、读流利;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发散学生思维。】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圈画生字。2.检查初读情况,读词语迟钝不仅描绘崭新隧道繁衍十吨开辟公斤脑颅膨大树 栖敏捷“隧”:注意笔顺,整体宜写紧凑。“遂”字左收右放,平捺注意轻重,收笔干脆。“膨”:三部分写窄长。中部下面的“彭”横画书写时注意穿插,并写成提画。右部三 撇保持重心平稳,最后一撇应写长一些。“辟”:左窄右宽。撇画弧度把握好,先竖再撇,“辛”部三横分长短,中横稍长,与 左部成穿插之势。“翼”:注意上部两“习”字没有钩,“田”写小些,下部“共”稍 放,最后横长些以承托上部。二、朗读句子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 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 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三、默读课文,提出问题,作标记。> 整理提出问题1 .怎么知道恐龙是飞上蓝天了呢?2 .所有恐龙都演化成鸟类了吗?为什么要演化成鸟类?怎样演化成鸟类的?(指向内容)3 .恐龙飞向蓝天的看法哪种更合理?(指向思辨)4 .为什么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 后裔?学习任务三:联系语段,了解鸟类的起源【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研读课文,关注科学家的假说的提出,是逐层推进,环环相扣的, 体会科学家及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说明文严谨的表述方式。】一、读1、2自然段,思考:(1)科学家提出了怎样的假说?依据是什么?(2)科学家有怎样的发现?(3) “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这些发现为什么让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二、小组交流,汇报研究: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假说: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依据: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三、指导朗读1 .体会科学家们的激动兴奋之情,“我国科学家”感受作者的喜悦、自豪感2 .“欣喜若狂”原因: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 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3 .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过程和取得的成果,指导读出自豪之感。4 梳理假说提出的步骤,体会逻辑严密的表述注意相似一一研究化石一一提出假说一一发现证据学习任务四:借助资料,证实鸟类起源一、学生读资料袋,介绍了哪几方面内容?二、交流汇报:1 .鸟类源于:早期鳄形动物一一槽齿类的爬行动物一一兽脚类恐龙2 .发现了许多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一为科学界解答鸟类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依 据。【课堂小结】这篇科普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 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简洁明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探究的欲望。细读文章, 感受作者有理有据地表述和逐层推进的思路。让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感受到科普说明 文的逻辑严密,语言精练的表述。【作业设计】L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恐龙。3 .抄写词语。4 .完成分层作业。【板书设计】飞向蓝天的恐龙注意相似一一研究化石一一提出假说一一发现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