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关系.docx
论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指出:“幼 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 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 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了游 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幼儿游戏应受到幼教一 线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将从幼儿游戏的特点、对教育活动的 影响等方面,探讨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一、幼儿游戏的定义及特点(一)幼儿游戏的定义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思维和运动,借助一定的工具,探索 世界及自身,锻炼信息的外部输入和身体处理的能力,获得 愉悦感的活动。幼儿游戏具有自主性、愉悦性、想象与现实 结合以及社会性等特点。(二)幼儿游戏具有自主性游戏是由低龄儿童独立进行的活动,而非由大人强迫开 展的。幼儿是游戏的主体,要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内容、游 戏方式、游戏对象、游戏地点等。因此,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要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以了解幼儿的想法、尊重 幼儿的想法为前提,选择游戏的玩具、材料和规则。同时,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宜轻易打断游戏或直接给出指示,应 适当放手交由幼儿自主开展游戏,自主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 题和矛盾。(二)幼儿游戏具有愉悦性幼儿游戏是一项令人愉快的活动,主要包括游戏本身的 趣味性、娱乐性等方面的内容。趣味性是儿童游戏的重要特 点,是指游戏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帮助他们体验多样的 社会生活,给他们带来心灵和肉体上的舒适和愉悦,使他们 能够热爱并专注于游戏,具有丰富活泼的素材、形式和过程。 娱乐性是指游戏没有外在限制,不对幼儿的活动做出强硬的 规范和要求,使其能够身心放松、自由活动、充分表现自我, 感受自己的力量,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愉快感、成就感和满 足感。因此,教师在运用游戏开展教育活动时,首先要保证 游戏的趣味性和愉悦性,在快乐游戏的享受中帮助幼儿获得 知识、增强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游戏对幼儿“快乐成长”的 帮助作用。(三)幼儿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的统一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的统一主要表现在幼儿能够借助想 象在游戏中反映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但同时游 戏并不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照搬,而是幼儿对客观现实的主 观映像。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想象现实的情景,真实地再现和 体验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认识周围的事物,并且可以不受 现实生活的限制,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进行各 种他们所向往的活动。如“娃娃家”游戏,孩子们扮演的医生、警察、科学家 等角色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职业,但同时儿童根据个人 喜好来选择角色,根据日常的经验和想象来模拟角色的工作, 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游戏中,可以促进孩子们观察和感知现 实生活。因此,游戏的过程实际上是幼儿将现实生活与个人 想象结合的过程。(四)幼儿游戏具有社会性正因为游戏具有想象与现实统一的特点,所以游戏并非 幼儿的本能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只有当幼儿的体 力、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对外界的认知和感知达到一定程 度,游戏才能产生。一方面,人是历史性的、社会性的存在,幼儿对于世界 的认知会受到他们所处的时代、地域、文化、家庭、教育等 方面的影响,而游戏恰恰是幼儿对于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 因此,幼儿对于世界的认知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幼儿又 能够通过游戏能够进一步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其沟通交流等 社会性技能,帮助幼儿提高其社会化水平。在幼儿教育中, 教师应当鼓励幼儿观察生活,并在游戏中再现生活,促进儿 童成长,积极融入社会生活。二、幼儿园的游戏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方式游戏的主体是年幼的儿童,他们的心智功能还没有健全,对高强度的理论知识输入还不能适应,也不宜过早地承受正 规教育造成的压力。游戏的趣味性能够较好地激发幼儿兴趣, 同时其想象性与社会性又能够帮助儿童以具体形象的方式 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因此,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的教育方式,将游戏的乐趣融入到教育过程中,就能把枯燥 的说教变成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虞永平指出:“优质的幼儿园课程将生活和教育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让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可以在行动中引导孩 子学会J“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指幼儿 教师要把游戏贯穿于语言、音乐、美术、数学、体育等教育 活动中,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并作为各种教育活动的手 段,而不是仅仅把游戏看成在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才进行的 休息或其他活动的调节。在保证游戏愉快的前提下,通过各 种游戏获得知识,开发智力,达到全方位的发展,才能真正 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作用。(二)教育是幼儿游戏的目的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游戏与日常的游戏不同,此时的 游戏是以教育为目的,而非仅仅为了娱乐。幼儿游戏本身就 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而作为一项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的教育活动,游戏更要经过老师们的精心设计,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主动学习。幼教一线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游戏对幼儿成长发展的 独特价值和意义,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渗透 到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引导幼 儿在游戏中成长,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社会,开发智力, 强健体魄,达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三、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一)游戏促进幼儿的情感成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以 较为温和的方式帮助幼儿预演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从而使其获得类似的情感体验。同时,游戏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矛盾、取得的胜利等都 能够使幼儿产生情感产生激动、悲伤、快乐等相应的变化, 达到丰富情感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加以适时引导则能够 帮助幼儿控制、调节情绪,从而达到丰富和调节幼儿情感的 目的。(二)游戏推动孩子心理健康发育游戏被前苏联教育学家阿尔金(Alkin)称为“儿童的心 理维他命“(Psychological Vitamin),可见游戏对儿童心理 健康发育的重要作用。游戏对孩子心理的正面影响,主要表 现在社会性、成就感等方面。这是由游戏过程的特点所决定 的:游戏通常由两个及以上儿童参与,幼儿能够在游戏过程 中与人交流合作、解决矛盾,实际体会到友爱、团结、尊重、 谦让等美好的感受,从而帮助幼儿克服孤僻性和自我性,发 展其社会性。另外,游戏中产生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可以儿童感知 到自身的能力。游戏过程中。成功的经历能够提升孩子的自 信,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 状态。而适当的失败和挫折经历,可以增强孩子的意志,增 强他们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能力。(三)游戏对幼儿自身潜能的开发有一定帮助。游戏对幼儿潜能的开发主要表现在生理和智力两方面。 在游戏中,幼儿自主愉快地参与活动,其动作富有目的性和 积极性,运动器官能够得到灵活性、协调性等多方位的锻炼。 爬行、走平衡木、跳绳等活动,可以训练幼儿的手、脚等肢 体的协调配合;折纸、捏泥、穿珠等活动,对幼儿手部小肌 肉群的发育和手眼的协调十分有益。所以,教师在游戏的过 程中,应当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活动,更全面 地开发儿童的运动潜能。此外,游戏不仅意味着运动,还意味着思考。在游戏过 程中,幼儿需要不断地解决问题以达到目标,因此能够以自 愿、愉快的方式探究问题、锻炼思维。因此,游戏能够从肢 体和智力等方面开发幼儿潜能。综上,幼儿游戏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愉悦性等特性有助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成长情感、 发展心理、激发肢体和智力潜能,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