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古诗文阅读4).docx
小学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古诗文阅读训练4)一、古诗阅读。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注释】寒梅: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寒梅。迥:远。村路:乡间小路。发:开放。经冬:经过冬天。销:同“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一树寒梅白玉条”这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梅花比作,突出了梅花晶莹洁白的特点。2”描写了梅花的生长环境。(用诗句填空)3 .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4 .诗人笔下的梅花具有怎样的特点()(多选)A.洁白俏丽B.不畏严寒C.艳丽夺目D.品质高洁二、对比阅读。【甲】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 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耶?牛斗, 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 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乙】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T)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do)数小舟,曳(ye) 铁把(pa),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f0i),岂能为暴涨 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G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 颠乎? ”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 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 臆(yi)断欤?【注释】圮:倒塌。梓:名词作动词,划船。曳:拖着,牵引。是非木柿:这 不是木片。湮:埋没。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臆断,主观 地判断。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 )阅十余岁:( 2 )拊掌大笑:(3)尾搐入两股间:( 4)今乃掉尾而斗:2 ,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3 .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话说说句中的“笑”的具体原因。 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4 .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两篇文章后的启示。三、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问题。(-)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亮入口。或日:“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 否?”答日:“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北人:北方人。仕于南方:在南方做官。啖(d台n ):吃。或:有人。 护:掩饰。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并:一起。欲:想要。强(qiang ): 本文中指“勉强”。1.“北人”吃菱角时“并壳入口”的原因是什么?()A.想清热解毒。B.想换个吃法。C.喜欢这样吃。D.不认识菱角。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这个语句中的“坐”最可能是什么意思?()A.因为 B.坐下C.当作D.座位3 .我们可以从这篇文言文中获得哪些启示?()做人要善于变通,巧妙应对。我们应实事求是、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人人都有缺点,不必为了掩饰缺点而强行辩解。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贻笑大方。A.B.C.D.4 .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5 .假如你是那位“北人”有人提醒自己吃菱角的方法错了时你会怎样说?请联系文本信息, 展开想象,把当时你会说的话写下来。(-)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 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 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导读:在文辞上下功夫提炼,叫做炼字。一字的精当,往往流传千古。“柳絮因风 起”就使谢道福名垂千古。【注释】谢太傅: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官至宰相。1 .解释加点的词。(1 )俄而雪骤骤:*(2)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3)撤盐空中差可拟 差: 拟:2 .与撒盐空中差可拟”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差强人意B.参差不齐C.成绩差D.出公差3 .谢道福,东晋女诗人,王凝之之妻,世称“咏絮才”。请再举出一个古代炼字流传千古 的例子。4,写出出于本文的成语:o5 .用“ /”给划线句子断句,只断两处。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三)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注释】率:标准。苟且:敷衍了事。简札:书信。1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B.尝试C.经历B.有时C.有的人B.厌倦C.满足(1 )未尝苟且()A.曾经(2 )或答人简札()A.稍微*(3 )必再三易之不厌()A.讨厌*2 .文徵明书法“愈老而愈益精妙,的原因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到两处抄写下来。3 .读了短文后,我觉得文征明是个 的人。(四)狮熊争食山海经载:狮子与人熊,同争一小羊。二物皆猛兽,各逞其雄,劲敌终日, 卒之彼此皆受重伤,甚至各不能起。适来一饿狐,见二兽皆惫,顺手而得之,曰:“多 费二公之力扬扬而去。二兽眼睁睁无以为法,任其取去。1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顺手而得之B.多费二公之力C.有一牧童见之D.锤子期听之2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X”)(1 ) “各逞其雄”与“任其取去”中的“其”意思相同。()(2 ) “卒之/彼此皆受重伤”停顿正确。()(3 ) “三海经载“中的“载”读作“zW ,意为“记载”。()3 .下列俗语表达的道理中,与这个故事最相近的一项是()A.塞翁失马,焉知非福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鹤蚌相争,渔翁得利D.竹篮打水一场空4,面对这样的结局,狮子和人熊可能会怎么想呢?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多选)A.处理事情不要只顾与对手争强好胜,否则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B.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互相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C.钻空子往往可以得到好处。参考答案一、1.比喻 白玉条2.迥临村路傍溪桥3 .人们不知道寒梅靠近溪水而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过冬天而尚未消融的白雪。4 .ABD二、1.(1)经历(2)拍手 (3)抽缩(4)却2 .蜀地有个姓杜的读书人,喜欢书画,他珍藏的书画要用百来计算。3 .牧童笑杜处士珍藏的斗牛画把尾巴画错了,斗牛时牛的尾巴应当夹在两条大腿之间, 而画家画的牛的尾巴却是翘起的。4 .( 1 )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臆断,要实践出真知。(2 )做任何事情应当尊重事 实,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三、(-)1.D 2.A 3.C4 .我并不是不知道,边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5示例:哎呀,真是出丑了,我是北方人,不认识菱角这种食物,还以为连壳一起吃呢。 多谢这位兄弟指点,还请各位帮我介绍一下菱角吧。(二)1.(1)急(2)像什么(3)大致 形容5 .A6 .示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韩愈、贾岛鸣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中"敲'字。7 ,咏絮之才5,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三)1.(1)A (2)B (3)B2,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8 .勤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四)1.B9 .( 1 )x (2)/ (3)x10 C4,示例:早知道分着吃就是了,也不至于受此侮辱。5.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