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性别人力资本理论.docx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潘锦棠摘要:以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难以解释关于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差异, 比如: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向男性倾斜?人力资本投资额相同(比如学历相同)的劳动者, 为什么男性的工薪收入一般高于女性?为什么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中男女两性的投资回报 有所不同?从传统工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和工薪收入为什么在不断接 近?其原因是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缺乏对人力资本“投资对象”和“投资环境”的研究。性别 人力资本理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人力资本投资之所以向男性倾斜是因为在当下“人力环 境”中男性比女性更有投资价值;男性的工资高于教育投资相同(学历相同)的女性是因为 存在“性别租金”;男女两性相对投资价值的变化是因为“人力环境”的变化。关键词:性别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对象人力环境性别租金潘锦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引言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学中有了一席之地,但在继续发展过程之中依然面对各种理论难题, 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解释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即:投资的性别差异、投资回报的性别差 异、投资及投资回报性别差异的变动,等等。对此,人力资本理论也受到同行的批评I。人 力资本要完成“统一而全面的理论” Paula England “The Failure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to explain Occupational Sex Segregation,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7, no. 3 (summer 1982).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83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投资性别差异的问题(第一组问题)有: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向男性倾斜?比如同 样是自己的宝贝孩子,父母为什么会让男孩而不是女孩优先上学?女性继续深造的积极性为 什么不如男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女性的受教育水平都不如男性?为 什么男性求职迁移的规模和距离大于女性?等等。关于投资回报性别差异的问题(第二组问 题)有:人力资本投资额相同(比如学历相同)的劳动者、为什么男性的工薪收入(earnings) 一般高于女性?为什么会有收益率的性别差异?等等。关于投资及投资回报性别差异变化的 问题(第三组问题)有:纵向历史比较,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和工薪收入为什么在不断接近? 或者说,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传统工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对女性的教育投资量为什 么会较快地(相对于男性)提高,男女之间的教育水平会不断接近?为什么在不同行业不同 职业中男女两性的投资回报有所不同,比如男女“蓝领工人”的工资差距大于男女“白领工 人”的工资差距?等等。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一开始就已经发现人力资本理论忽视“女人资本”。舒尔茨对人力 资本理论“忽略”女性表示担心:“让我们转向讨论就人力资本而言的有关教育工作中的一 些忽略之处。如果有人想从现今所做的工作中作出判断的话,他的结论将是:人力资本是男 性人口的唯一财富;-一假如对人类的投资果真只限于男人范围,那么我们就最好不用人 力资本'这一术语而代之以'男人资本'了。应该宣布,人力资本是对特定性别而言的。尽 管女性也得到教育和其他花费,但这似乎在人力资本的核算中毫无地位。如果女性从她们身 上的花费这一角度看是资本免费的,那么我们在分析时就确实困难了,除非我们能够证明花 费是纯粹用于限期消费的。-不容否认,女性接受的所有这些教育的要素成本是真实且庞 大的,如果说所有这些直接和间接成本都是仅仅用于现期消费显然是没有道理的。投资成分 必然是大的。但如果拿不出多少有关证明的话,我们的作为教育投资基础的经济行为之假定 具为主的条件下,女性人力资本的实现值最高。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一项研究表明:“在 非体力劳动职业中女职工比男职工的收入少5.7%,而在体力劳动职业中女职工的收入少 9%。.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男女收入差距很小、男女工资收入受市场经济影响很小的中国, 也能看到不同职业中的男女职工不同的收入差距。在主要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民与农民工之间, 男女劳动收入的差距更大,根据李实等人1996年的调查数据,男性年收入为3339元,女性 为1677元,女性劳动收入占男性劳动收入的比例为50. 2%。22、就劳动作业环境而言,劳动作业环境越危险恶劣(比如高空、井下、有毒等等), 女性人力资本的实现值就越低,反之,劳动作业环境越具“人性化”,女性人力资本的实现 值就越高。劳动作业环境改善有赖于产品的转型、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机器人”不断取代“肉 体人”在恶劣作业环境中的工作。3、就作业制度环境而言,劳动工时严格固定,对同步化连续性劳动的要求很高,女 性人力资本的实现值就相对较低;反之,劳动制度宽松灵活,对同步化连续性劳动的要求很 低,女性人力资本的实现值就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女性有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其同 步化连续性劳动的“天赋才能”不如男性。但如果电脑联网,可以在家上班,自主工时,女 性的“四期”就不会再成为劳动的障碍。4、就职业产业环境而言,在需要较多体力劳动的“蓝领”职业中,女性人力的投资价 值较低,在需要较少体力劳动的“白领”职业中,女性人力资本的实现值较高;在第一产业 中,女性人力资本的实现值最低,在第二产业中,女性人力资本的实现值次低,在第三产业 中,女性人力资本的实现值较高。所以农村男女教育水平的差距大于城市,“全国的男女之 间教育水平的平均差异是2.3年,而农村的这一差异(2.5年)大于城市(1.8年)3职业产 业环境的不同使生理上不同的男女劳动力在各种职业间的配置上就有所不同,形成了所谓的 “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即使男女得到相同的职业培训,不同的职业环境依然会限制 其投资价值的实现。国际劳工局报告说:“一批曾试图鼓励妇女进入非传统就业领域的国家 的经验表明,仅仅依靠扩大培训机会并不足以导致劳动力市场形势的变化。例如,特别在 70年代,统一前的东德曾致力于鼓励妇女进入非传统领域。接受非传统领域技能培训的妇 女在培训后只有少数人留在了这些职业,而在女性主导型领域接受培训的妇女绝大多数都留 在了这些领域的生产线上。类似的试验也在西德的培训制度中进行了,尽管规模不大,但结 果完全一致。在男性主导型技能工种受培训的妇女比男性受培训者更容易被雇用为半技能工 或非技能工,或者她们就转向女性主导型领域就业。” 45、就人口生产环境而言。家庭规模的大小、子女的多少、结婚生子社会压力的大小、 家务劳动时间的多少、有无避孕技术、是自然母体生产还是人工母体生产等等,这都会在很 大程度上强化或弱化男女传统性别角色。人口生产环境偏于强化传统的女性角色,女性人力 的投资价值就低,人口生产环境偏于弱化传统的女性角色,女性人力资本的实现值就高。(二)、人力环境分等。由以上分析可见,男女两性人力资本的实现值在不同的人力环境中是不同的,或者说男 女两性“性别租金”的差距在不同的人力环境中是不同的。为了表述清晰与行文方便,且将 人力环境分等(表3)o以导致两性“性别租金”高低差距为准线,将人力环境分为高等、 中等和低等差距环境。人力环境分等表3高等差距环境中等差距环境低等差距环境AB1约翰奈特宋丽娜“中国城市工资差异的原因”载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2李实“农村妇女的就业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3约翰奈特 李实“中国居民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载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4年2月版第406-407页4国际劳工局世界就业报告19981999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 第132页劳动工具环境畜力、铜器铁器, 肩拉手扛重体力 劳动。手工劳动工 具。蒸汽机,机械化 劳动工具。生产 流水线式的技 术设备。开始使用电脑, 半自动化劳动 工具。电脑普及。自动化 劳动工具。袖珍劳 动工具。劳动作业环境恶劣环境(高空、 井下、冷水、有 毒。)普遍。室外。普通厂 房。恶劣环境常 见。室内。舒适厂房 和办公室。恶劣 环境少见。相当于居家环境。作业制度环境法定劳动时间很 长。人身自由受到 部分限制。法定劳动时间 较长。严格固 定。连续性同步 化要求高。法定劳动时间 较短。宽松灵 活。连续性同步 化要求低。法定劳动时间消 失。工时自主。居 家办公。职业产业环境第一产业,第二产 业。蓝领职业。第二 产业。白领职业。第二 产业,第三产 业。第三产业,自由职 业。人口生产环境无避孕技术,自然 生产。大家庭,子 女很多,家务劳动 繁重。有避孕技术,自 然生产。小家 庭,子女较多。 家务劳动社会 化程度低。有避孕技术,人 工生产技术引 入。核心家庭, 子女较少。家务 劳动社会化程 度较高。人工母体取代自然 母体。独生子女, 丁克家庭。家务劳 动社会化程度高。 家庭婚姻形式多样 化。在低等差距人力环境中,“性别租金”差距最小,女性人力资本实现值相对较高;在高 等差距人力环境中,“性别租金”差距最大,女性人力资本实现值相对较低。女性人力资本 相对实现值的高低首先是与自己比较,比如同样的女性、同样的教育投资,在不同的人力环 境下其收入是不同的,在高等差距人力环境下收入较低,在低等差距人力环境下收入较高。 其次是与男性人力资本实现值差距的比较,比如,在高等差距人力环境中,女性人力资本实 现值与男性人力资本实现值的差距最大,在低等差距人力环境中,女性人力资本实现值与男 性人力资本实现值的差距最小。(三)、当下人力资本处于中等差距人力环境当今世界,人力资本应处于中等差距人力环境,离低等差距人力环境尚有相当距离。我 们可以从人力环境的五个方面观察:就“劳动工具环境”而言,体力型职业依然占主导地位, 即使在先进工业化国家“体力型”职业也在50%以上,发展中工业化国家如中国“体力型” 职业则占80%以上(见表4),体力较强的男性依然有其天然优势。“劳动作业环境”中,还 常有“女工不宜”之处,劳动女工依然需要特殊的劳动保护,1980年有关国家劳动者的职业构成()表4类型国别JJf一智力型体力型美国44.255.8瑞典40.859.2澳大利亚37.562.5挪威34.765.3前西德36.763.3日本31.868.2中国(1990)18.481.6资料来源:郑林产业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为此,联合国与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各种类型的“女工劳动保护条例”。连续性和同步化依 然是当代“作业制度”的特征,这与大规模大批量标准化的产品生产相关。工厂内部各工序 各部门组成一条条小的生产流水线,工厂外部各企业之间组成一条条大的流水线。这对于需 要中断劳动的“四期”女工依然是一种障碍。从“产业结构”来看,全世界经济活动人口还 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表5显示:1994年,全世界每100名女性经济活动人口,1994年男女两性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的劳动参与率表5农业工业服务业男女男女男女全世界485223152932低收入国 家667615121912低收入和 中等收入 国家566220152323中等收入 国家322932213549高收入国 家6435185675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8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5月第72页就有52名工作在第一产业,15名在第二产业,32名在第三产业;每100名男性经济活动人 口,就有48名工作在第一产业,23名在第二产业,29名在第三产业。即使高收入发达国家, 虽然服务业已占主导地位,但那种由劳动者自主安排工作时间的自由职业时代还很遥远。从 “人口生产环境”来看,一夫一妻制家庭依然是绝对主流,人口生产仍需要女性亲自完成, “男主外女主内”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是主导模式。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男性“性别租金”将继续存在,男性人力资本投资 价值将继续高于女性。五、男女相对人力投资价值的变化人力环境在变化。回顾历史,综观社会发展,就能发现,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传 统工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从现代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人力环境正由性 别租金的“高等差距”趋向“低等差距”。劳动工具由石器木器、铜器铁器、蒸汽机向着电 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方向发展进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着第三产业(传统服 务业)和第四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方向发展进化;作业环境在工业化初期相对恶劣,随着 产品转型、劳动工具与工艺的改善、机器人在危险环境中不断取代生物人工作以及产业结构 的进化,作业环境也在向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止匕外,劳动工时在不断缩短,传统工业 社会单一固定的作业制度也正在被现代工业社会多样灵活的作业制度所取代,出现了越来越 多的所谓“非正规就业模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发展和普及,“小型/家庭办公室 (SOHO)”装备也开始出现,居家办公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非正规就业模式” 对“劳动中断”的宽容度大大提高;最后,人们也看到,小家庭在不断取代大家庭、少子女 在不断取代多子女,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上述人力环境的变化使体力大小的经 济意义越来越小、女工劳动保护的必要性越来越小、女性“四期”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越来越 小、传统性别角色对女性的束缚越来越小,从而使男女“先天劳动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小, “性别租金”也越来越小。于是,从各种历史统计资料上就可以看到,相对于男性,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在稳步上升 (表6、表7)、女性工资比率在逐步提高、女性人力投资价值在不断上升、对女性的教育投 资逐步增加,男女文化教育水平差距不断接近。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在不断提高 表6国家妇女25岁一54岁1965 年1973 年1983 年1993 年加拿大33.944.065.175.6法国42.854.167.076.0德国46.150.558.364.1日本53.059.565.2瑞典56.068.987.087.6美国45.152.067.174.7资料来源:转引自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潘功胜刘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 月版第160页男性劳动参与率()在不断下降(美国19001994年)表7年代分年龄劳动参与率1219161920242544456465岁以上190061.191.796.393.368.3191056.291.196.693.658.1192052.690.997.193.860.1193041.189.997.594.158.3194034.488.095.088.741.5195039.963.282.892.887.941.6196038.156.186.195.289.030.6197035.856.180.994.487.325.0198060.585.995.482.219.1199457.785.593.980.617.2资料来源:转引自伊兰伯格 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潘功胜 刘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159页国际劳工局报告说:“在过去的20年中,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妇女构 成了新增劳动力的主要部分。运用国际劳工组织的就业资料,自1980年以来,女性劳动力 的增长除非洲外在世界各个地区都明显高于男性劳动力的增长。-自1980年以来,在一 半以上的经合组织国家中,妇女就业的增长构成了整个劳动力增长的2/3以上,在欧盟成员 国中,妇女就业增长几乎占到了整个劳动力增长的80%。在爱尔兰、意大利、瑞典和英国, 80年代和90年代的整个劳动力增长完全是由于女性劳动力的增长。” 李京文、张国初等根据高洛普(Gollop)和乔根森(Jorgenson)等人建立的美国市场数 据库,发现美国自1948年一一1987年“大学学历的劳动者增长比例最大,男性几乎增长了 40倍,女性增长65倍。在各个学历水平上,女性增长的幅度均大于男性“相对而言,妇 女教育投资比男子教育投资增长得更快些。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的市场活动价值提高了 65 倍,与此同时女性高等教育投资的价值增长了 69倍。受过大学教育的男性的市场活动价值 的相应增长是初始水平的的40倍,与此同时男性高等教育投资也增长了相同的倍数。”2英 国的情况也是如此,“进入90年代以来,电脑使用增多,技能复杂程度加大。人们更加注重 使用交谈技能、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妇女技能提高得更为明显,已从1986 年的51%提高到了 1997年的66%。英国妇女所掌握的工作技能范围同男人是一样的,而且 长期以来男女工资差别正在日益缩小J至此我们可以解释贝克尔的“自相矛盾:贝克尔观察到男女两性自然生理上的差别, 曾导致人力资本积累上的不同的专门化,他指出“男女之间在生产和照料孩子方面存在着生 物学意义上的差别。生物学上的差别增强在市场和家庭技术的专门化投资。” 2即男性积累1国际劳工局世界就业报告1998/999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0年第117-118页2李京文张国初等现代人力资源经济分析一理论、模型、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69、174页1国际劳工局世界就业报告19981999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0年第43页2贝克尔家庭经济分析华夏出版社1987年11月版 第33页3贝克尔家庭经济分析华夏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28页市场人力资本,女性积累家庭人力资本。男女人力资本上投资的差别又会强化两性生理学意 义上的差别。按理,这种“恶性循环”将不断循环往复。可是贝克尔却又观察到现代社会“妇 女日渐减少在家庭中的专门化,而男人则日益把较多的时间花在家庭活动上”3变化的原因 何在?贝克尔并没有解释。本文的回答是:人力环境在变化。通过本节分析,本文就回答了本文“引言”中提出的第三组问题:男女两性相对投资价 值的变化是因为人力环境的变化。六、结语1,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对本文“引言”中三组问题的回答是:人力资本投资之所以向男 性倾斜是因为男性比女性更有投资价值;男性的工薪收入高于教育投资相同(学历相同)的 女性是因为存在“性别租金”,男女两性相对投资价值的变化是因为人力环境的变化。2,性别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它与舒尔茨贝克尔的传统人力资本理 论在视角与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是人力项目相对于物力项目的投 资价值,性别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是女性人力相对于男性人力的投资价值;传统人力资本理 论不重视对投资对象的研究,一般假设人力资本投资对象是同质的,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强调 对投资对象的研究,一般假设人力资本投资对象是异质的;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者的 先天劳动能力是固定不变的,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则认为男女先天劳动能力会随着人力环境的 变化而变化。例如,体力大小的经济意义(“禀赋的经济意义”与“先天劳动能力”的概念 相同)在“高等差距人力环境”里会凸现出来,在“低等差距人力环境”里就消退了;传统 人力资本理论没有“人力环境”概念,而“人力环境”概念是性别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3,性别人力资本理论目前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了人力环境与男女人力投资价值之间关 系。人力环境的五个方面(即:劳动工具环境、劳动作业环境、作业制度环境、职业产业环 境和人口生产环境)与男女人力投资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还需要有更精确的证明。4,性别人力资本理论的“人力环境”和“性别租金”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而不是全部) 解释了同学历的男女在工薪收入上的差距,该理论并不否认性别歧视也是造成两性收入差距 的重要原因。也不否认“公共政策”对于调节男女工资收入差距的巨大力量。性别人力资本 理论对人力资本性别差异的长期解释力高于其短期解释力;宏观解释力高于其微观解释力。5,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提高女性经济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政策建议是:发展科技, 发展经济,计划生育,改善人力环境。从长远来看,女性利益与科技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一致 的,也是和包括男性在内的全人类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只有人力环境不断改善,“性别租 金”不断变小,女性经济地位才能不断提高。实现男女两性在经济上的真正平等有赖于“性 别租金”的消失。性别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 of Gender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Human Capital Theory represented by Schulz and Beker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for example, why human capital invest more in man than in women? why women tend to earn less than man within each educational category? why the earning gap between man and women are different from occupation to occupation? why the gap and the returning of th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between man and women is narrowing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early industry society to modern industry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Human Capital Theory couldn't provide a clear consistent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or the gender difference due to its inobservant of " the Object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 the Environment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he answer of the Human Capital Theory of Gender to the gender difference is that the reason why human capital invest in man more than in women is the return of the investment of ma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women, that the earnings of ma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women in the same educational category is there are “ Gender Rent ”, and that because change of the “ Human Environment “the gap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between man and women is narrowing.又怎能自圆其说呢? ” I舒尔茨必须证明对女性的教育也是“投资”而不仅仅是“消费”。 他因此有如下判断:1,比男青年在受教育水平上有优势的女青年更乐意离开农场;2,经济 增长和生活富裕与女性受教育增加有一定的关系;3,妇女受教育增加带来了妇女时间价值 的上升,从而使妇女有酬劳动时间增加家务劳动时间减少。2从而说明对女性人力的投资也 是有回报的。但舒尔茨并没有说明教育“消费”在个人总教育费用中的比重是男人高还是女 人高。事实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并没有深入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在两性间的差异。贝克尔关于性别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论述也有令人不解之处。他一方面认可明塞尔 (Mincer)等人的文章,承认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不低于于男性:“女大学毕业生的 绝对收入差别要比男大学毕业生小得多,但收益率并不低,这是因为对妇女来说直接成本略 低一些,而机会成本却低得多J3另一方面又说:“唯一决定人力资本投资量的最重要因素 可能是这种投资的有利性或收益率J 4根据前者,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女性人力资本投资 收益率并不低,为什么对女性的投资大大少于男性呢?其实,承认女性“机会成本却低得多” 就等于承认女性的投资价值低于男性或女性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男性,机会成本是指由于接受 投资(教育)而放弃的收入,“女性机会成本低”意味着男女即使接受同量的教育,女性的 就业率和经济收入也会低于男性;根据后者,人们却能够以男性学历普遍高于女性的社会现 实为依据,推断男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高于女性。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也不足以解释 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国内外其他学者对男女两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比较也容易使人误解。国内外其他学 者对男女两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计算结果都显示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高于男性: 杰密森等(1987年)的计算结果为男性4.5%,女性5.5%;邹至庄等(1997年)的计算结 果为男性2.78%,女性3.46 %; 5李实和李文彬(1994年)的计算结果为男性2.5%,女性 3.7%;赖德胜(1998年)的计算结果为男性5.14%,女性5.99%。6如果这里的“收益率” 就是指导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收益率的话,以上学者都会陷于同一困境,即无法回答这样一 个问题:既然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更高,为什么世界各国人力资本投资不向女性倾斜却 全都向男性倾斜呢?为什么世界各国男性学历普遍高于女性呢?或许这里所谓的“收益率” 本来就不是能指导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收益率。发展至今的人力资本理论之所以不能充分说明人力资本的性别差异,是因为传统人力资 本理论并不注意对人力资本“投资对象”和“投资环境”的研究。要说明上述人力资本的性 别差异,需要有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将人力资本投资对象分为男性人力与女性人力并分别研 究其投资收益的理论就是性别人力资本理论。一、男性人力资本投资价值高于女性本文对上述“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高于男性”的判断表示疑义。所谓投资价值就是投资收益(2Bi/(l+r)t)与投资成本(C)之比,当Bi / (1+r) +B2/(l+r)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90年8月第152/53页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90年8月第153/54页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9页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2页转引自李忠民人力资本 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李实等“中国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的估计”载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第454页。赖德胜“教 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1伊兰伯格 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潘功胜 刘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260页。2 “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一项调查发现,尽管25岁以下的青年男子只有14%接受过公司的正式培训,但是 妇女的比例甚至更低,只有8% o在英国的劳动力市场调查中发现,尤其是青年妇女接受雇主出资培训的 机会比男子少得多。对印度尼西亚服装和食品加工业的女工的个案研究发现,雇主仅向女工提供最低限度 的培训,因为他们认为不能从强化培训中获得任何可能的增产效益,他们也不向女工提供机会以开发可转 移性的技能或者开发她们在本组织内未来职业发展的技能。许多雇主解释说,他们之所以没有向女雇员提 供更多的培训I,是因为妇女由于家庭责任而出现的较高的工作间断率。”国际劳工局世界就业报告1998 - 1999)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X)0年版第128页。3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2、75页4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126-127页5当然这一判断的假设前提是“人力资本供给成本男女相等,笔者基本认可这一假设,它在包括中国在内 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除少数极端保守国家)是真实的。女性不能得到较多的人力投资主要是当前女性的 投资价值低于男性,而不是因为在制度上和观念卜.存在性别歧视。相比较,“人力资本供给成本城乡居民相 等”的假设在当下中国却是不真实的,制度障碍显而易见。6见刘伯红“农村流动人口与性别一一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有关论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1996 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民流动与性别第160页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7"在所有有统计资料的国家中,妇女与男子相比较少参与劳动力市场国际劳工局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 体系1990年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译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8国际劳工局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体系1990年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译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年版第289页+ + Bl/(l+r)t> C即2Bi/(l+r)t > C 时,人力投资才是明智的。“大于”式左边表示某一时段(t)内的年收益流的 现值,I是利息率(贴现率),“大于”式右边C表示投资成本。I投资收益包括现期收益和 未来收益,投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收益是指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货币收益。 总收益(2Bi/(l+r)t )与总成本(C)之比越大,投资价值就越高。其实,根据经济学理论和经验常识都可以推断:男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或投资价值 高于女性。首先,投资者(包括家庭、企业、国家和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更愿意向男性倾斜说明 对男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更有利可图。否则,明知女性的投资收益率更高却偏向男性投资,投 资者就不符合经济学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了。其实,1、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多数家庭在财 力稀缺的约束下首先会选择让儿子而不是女儿上学;2、多数企业会对男职工而不是女职工 进行更多的职业培训2; 3、男职工参加企业职业培训或业余业务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于女性; 4、国家至少默许男性更多地利用国家的各种教育资源(如基础教育设施)。贝克尔自己就说 过:“投资量是预期收益率的函数”。3这就是说,收益率越高,投资量就越大。明塞尔(Mincer) 也有同样的观点:“如果我们承认各个人之间的人力资本分布会影响他们的挣得(工薪收入 一笔者注)的分布,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力资本分布在各个人之间存在差别呢?这是一 个有意义的重要问题。用一般应用于投资行为的经济分析术语来说,单个人对人力资本的投 资规模从需求方面是由此种投资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从供给方面则是由它们的成本决定的J 4因此,我们根据男性学历普遍高于女性、女性文盲率普遍高于男性的现实可以判断男性的 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应该高于女性。5其次,男性求职迁移的规模和距离大于女性。据农业部农研中心对75村的跟踪调查, 外出劳动力中男女性别比1988年为3.75比1, 1991年为3.22比1, 1994年为2.29比1。据 劳动部1995年对8省80个行政村的调查,外出打工者的男女性别比为2.7比1。6第三,男性的劳动参与率高于女性7°即使接受同等的教育,男性的劳动参与率也高于 女性。因为结婚以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女性多于男性,非全日制劳动的女性多于男性,女性 的职业寿命低于男性,女性就业竞争力也弱于男性,国际劳工局资料显示“对同是接受过高 于中等教育的人来说,相对于妇女,男性失业的可能性要小J 8有劳动参与才有经济回报, 男性的劳动参与率高于女性说明对男性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更小回报更高,对女性的教育投资低回报或无回报的可能性较大。第四,男性的收入高于同等学历的女性。这在当今世界是一个长期的极为普遍的现象。 国际劳工局报告说:“从每一级的教育水平看,妇女仍然比男子得到的报酬要少,-在整 个经合组织国家中,无论是教育水平高还是低,妇女的收入都比男子低】表1是1992年 美国统计署的数据。美国女性工资占同学历男性工资的比例()表1学历年龄高中毕业学士毕业硕士毕业2534777777354461686745546463665564536677资料来源: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392页美国还有一项调查表明,同一所法学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 Law School)毕业的律师,女 律师收入最初比男律师少约7%, 15年以后,女律师收入就比男律师少约40%。2中国的情 况也是如此。诸建芳等学者的结论是:“在同等学历、同等工作经历条件下,女性职工收入 要比男性职工低10.8%,从绝对额看女性职工收入要比男性职工少341.6元。” 3鹿立对山 东定陶县陈楼村、泰安市油坊村和胶州战太安村的调查表明:1999年末,三地劳均收入男 性为6169元,女性为4414元。按受教育年限分层的1999年收入,除受教育3年者外,其 他年限均呈女性收益低于男性的现象。一在样本量较充足的受教育年限5-8年组,各年限 组男性收益均比女性高出1500元左右(见表2)各受教育年限组女性收益普遍低于男性, 是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各受教育年限组女性收益普遍 低于男性”是因,“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是果。山东三地样本人口受教育年限与1999年经济收入表2单位:元上学年 限(年)三地汇总均值定陶均值泰安均值胶州均值男女男女男女男女041633765194538318600371225050303323003800505033417386723332175450052204355034002900340068005503838244427348949003244591247816501039591850251232505800497076027470754004656639146567000600085721450848624212595047449050560098100506455001272246096530524510110006300630011000115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