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团百年团史》团课心得体会建团百年感想.docx
-
资源ID:95059613
资源大小:11.92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建团百年团史》团课心得体会建团百年感想.docx
建团百年团史团课心得体会建团百年感想建团百年团史团课心得体会精选 建团百年感想篇一 100年前,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举步维艰,不得不俯下沉重的身躯,听一听来自青年人的呐喊。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珍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奇活泼细胞之在人身”1915年9月创刊的青年杂志上,一段热忱洋溢的文字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篇名为敬告青年的发刊词中,陈独秀满怀激情地讴歌青年的重要性,召唤青年“自觉其新奇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号召青年“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 随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参加,一场在近代中国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扩散开来,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为青年一代的爱国热忱和进步意识供应了精神支撑。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前途命运带来新的转机。 1920年,浙江义乌分水塘的一间茅屋中,微弱的烛光下,一位刚刚留日归来的青年全神贯注、字斟句酌,一本外文小册子正在一字一句地变成方块汉字。手中的粽子蘸在墨汁中,他浑然不觉,还对母亲说:“真甜!” 他叫陈望道,正在翻译的小册子就是共产党宣言。他用了大约一个月时间翻译完成,将译稿装入纸袋,窗外正是谷雨季节。 轻烟漠漠雨稀稀,碧瓦朱甍照水隅。一年之后,一只红船静静劈开了嘉兴南湖的波浪,舫中的年轻人意气风发,目光所及是整个中国。 近百年来,一代代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党的指导思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指引中国革命、建立和改革的根本遵循,也引领一代代青年学习科学理论、传播进步思想、坚决人生航向。 “我们青年月表回去,要向全国广阔青年农村、工厂、城市、解放区、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宣传我们代表大会的主见,发动和争取千千万万的青年群众跟着我们一道前进。”1949年5月,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发出建议。 人生的意义毕竟是什么?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上“潘晓之问”引发的人生观问题大争论犹在耳边,反映了那一代青年人盼望解放思想、公平沟通的集体心声,也解开了一些人心中奋斗目标迷失的“死结”。 “青年大学习”行动应运而生,“团团带你学”微信专栏、网上主题团课、青年讲师团、青年讲习所当代青年用最“潮”的方式来学习、解读、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他们看来,新思想很“炫酷”。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70余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社情相结合、与时代进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制造力、感召力。中国青年运动100年来的历史同样证明,一代代青年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睁眼观照世界,勇攀思想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