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95073493
资源大小:10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3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神奇小帮手。1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4×45180(_)(_)360÷2018(_)(_)2一个三角形,其中两个角分别是35°和45°,那么另一个角是(_)°。按角来分,这是一个(_)三角形。3认一认,写出下面的三角形是哪一类三角形。 (_) (_) (_)4计算一道除式算式,在被除数和除数后面同时去掉1个“0”后,算得的商和余数都是9,这道除式算式的商是_,余数是_52008年第一季度的天数占全年的(_)(用分数表示)6要反映蒜苗生长情况,应选择_统计图。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是50度,其他两个角的度数是(_)和(_)或者是(_)和(_)。8在括号里填上“”“”或“”。5.9(_)5.09 4.70000(_)4.7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9下图是由6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_)10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_)11数对和所表示的位置是相同的。(_)12在用简便方法计算53×9953时,运用了乘法结合律。(_)13x枝同样的铅笔共3x元“3x”既表示总价,也表示总价是枝数的3倍。 (_)14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_)15一本书约有560000个字,这里的560000是个近似数。(_)16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_)17屋顶设计成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_)18收费站转杆打开,旋转了180度。(_)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9拼成一个梯形,至少要用( )个相同的等边三角形。A2B3C420明明画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测得它的一个底角是45度。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 )度。A45B90C72D10021某自行车厂上半年生产自行车24万辆,平均每月生产( )万辆A24÷6×2B24÷2C24÷12D24÷622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算式是( )。A2.8×0.5 B2.8×0.999 C2.80.523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是8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D都有可能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一定是锐角B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C锐角三角形只有一个锐角D不管哪种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25读数时,每级末尾有0,都()A只读一个零 B不读 C读2656×25×456×(25×4)这是根据( )。A乘法分配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结合律27一个三角形中只有两个角相等,这个三角形一定不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28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3位,再向右移动2位,这个小数就( )A缩小到原来的 B扩大到原来的10倍C缩小到原来的 D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29直接写得数。80×40 810÷90 650÷50600×5 400×21 25×4÷25×430列竖式计算,并验算。7.088.026 50.537.131能简算的要简算0.125×4.7×8 (8+0.8)×1.25 12.5-1.68-2.32五、操作题。3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六、解决问题33一副羽毛拍25元,买4副送一副,一次买了10副,用去多少元?每副便宜多少元?34三(1)班一小组同学的身高统计如下:136cm 152cm 135cm 152cm 139cm 147cm 140cm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35红山动物园门票规格如下: 购票人数14041100100以上票价15元/人13元/人8元/人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四年级同学去红山动物园春游,一班有36人,二班有41人,三班有38人(1)每个班分别购票,各需要多少元?(2)三个班合起来购票,一共需要多少元?36在学校举行的“好书大家读”的活动中,四年级同学共捐书1620本,比二年级捐的本数的2倍少508本。二年级同学共捐书多少本?37一个双层书架共有图书176本,从上层取30本放到下层,那么下层图书的本数正好是上层的3倍。原来上、下层各有图书多少本?参考答案一、神奇小帮手。1、180÷445 180÷454 20×18360 360÷1820 【详解】略2、100 钝角 【解析】略3、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含义: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据此判断。【详解】第一个图有一个直角是直角三角形,第二个图有三个锐角是锐角三角形,第三个有一个角是钝角是钝角三角形。【点睛】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9 1 【解析】被除数和除数后面同时去掉1个“0”,即同时缩小十倍,算得的商不变,仍为9.余数缩小了10倍是9.由此可以倒推,原来除法算式商事9,余数是9×10=15、【详解】略6、折线【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反映蒜苗生长情况,应选择折线计图。【点睛】熟练掌握并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用折线统计图能更好的体现变化的情况。7、65度 65度 50度 80度 【解析】略8、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据此可解答。【详解】5.95.09 4.700004.7故答案为:;【点睛】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注意:小数尾部加0,不改变大小。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9、×【解析】略1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并结合题意“两个内角的和等于90"”可知:该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第三个内角度数)用“180°90°”即可可求出,进而判断即可。【详解】180°90° 90°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和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关键牢记“有一个角是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1、×【分析】要判断对错,只要说出两个数对所表示的位置,数对(5,4),表示在第5列,第4行;数对(4,5),表示在第4列,第5行;所表示的位置不同,即能得出结论。【详解】数对(5,4),表示在第5列,第4行;数对(4,5),表示在第4列,第5行;所以数对(5,4)与数对(4,5)表示的位置相同,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要进行判断,只要说出两个数对所表示的位置,然后根据所表示位置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12、×【分析】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cbc;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如a×b×ca×(b×c);据此解答即可。【详解】53×995353×(991)53×1005300在用简便方法计算53×9953时,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所以判断错误。【点睛】本题利用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理解。13、×【解析】略14、【分析】由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可知,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再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则可以求出每个内角的度数。【详解】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180°÷360°,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故判断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分类,要看是不是锐角三角形,一定要将其锐角求出来再进行判断。15、【分析】根据题干对数字的描述进行判断。【详解】因为560000前面有一个“约”,可以看出它并不是准确数,而是近似数,所以判断正确。【点睛】正确区分准确数和近似数在表述中的不同是关键。16、×【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所有的三角形中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它的一般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三角形不一定都是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灵活运用定义来判断轴对称图形。17、【分析】三角形稳定性是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将屋顶设计成三角形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详解】屋顶设计成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故答案为:。【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稳定性,生活中还有很多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比如自行车的三脚架、矩形门框的斜拉条、起重机的三角形吊臂和高压输电线的铁塔等。18、错误【解析】略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9、B【分析】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用两个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加一个可以拼成梯形。【详解】根据分析,拼成一个梯形,至少要用3个相同的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梯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与认识。20、B【解析】略21、D【解析】略22、A【分析】分别计算出三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详解】2.8×0.51.4,2.8×0.9992.7972,2.80.52.3,1.42.32.7972故答案为:A【点睛】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23、A【分析】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其中,三个角都是锐角的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是钝角三角形;因为80°是最大的角,80°90°,可以判断是锐角三角形。【详解】因为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是80度,所以该三角形中没有直角且该三角形中没有钝角,剩余两个角的度数之和是180°80°100°,可以分成两个锐角,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答案为:A【点睛】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C【分析】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详解】A,根据锐角三角形的特点,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一定是锐角;B,一个直角是90°,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所以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C,锐角三角形应该是三个角都是锐角;D,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有两个锐角,锐角三角形有三个锐角,所以不管哪种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性,要记住锐角三角形三个角一定都是锐角,只要有一个是钝角或者是直角,那这个三角形就不是锐角三角形。25、B【解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26、C【详解】考察乘法运算律。27、B【解析】略28、A【详解】一个数(0除外)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3位,再向右移动2位,最后结果就是向左移动1位,则缩小到原来的故答案为A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29、3200;9;13;3000;8400;16【分析】根据整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时,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有括号时,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计算得出答案即可。【详解】(1)80×403200;(2)810÷909;(3)650÷5013;(4)600×53000;(5)400×218400;(6)25×4÷25×4100÷25×44×416。故答案为:3200;9;13;3000;8400;16。【点睛】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得数要带上乘数后面的0,要注意运算顺序: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时,从左到右依次运算。30、15.106;13.4【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详解】7.088.02615.106 验算:15.1068.0267.08 50.537.113.4 验算:13.437.150.5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要先对齐小数点,再进行计算。31、4.7;11;8.5【详解】0.125×4.7×8=0.125×8×4.7=1×4.7=4.7(8+0.8)×1.25=8×1.25+0.8×1.25=10+1=1112.5-1.68-2.32=12.5-(1.68+2.32)=12.5-4=8.5五、操作题。32、解:如图所示:【解析】【考点】作轴对称图形 【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找到这个图形的各个点的对应点,然后把各个点连线即可六、解决问题33、用去200元,每副便宜5元【解析】试题分析:用买4副乒乓球拍的钱数,除以实际买的乒乓球拍副数,求出实际每副的价格,再用25去减,就是每副便宜的钱数据此解答解:因为买4副送一副,一次买了10副,可以赠送2副25×(102)=25×8=200(元)2525×4÷(4+1)=25100÷5=2520=5(元)答:用去200元,每副便宜5元【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实际每副乒乓球拍的价格,进而求出每副便宜的钱数34、143cm【解析】136+152+135+152+139+147+140=1001(cm)1001÷7=143(cm)答: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3cm。35、 (1)一班:540元 二班:533元 三班:570元 (2)920元【解析】(1)一班:36×15=540(元)二班:41×13=533(元)三班:38×15=570(元)(2)36+41+38=115100115×8=920(元)36、1064本【解析】略37、74本;102本【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双层书架共有图书176本,现在下层图书的本数正好是上层的3倍。这时上层图书的本数是1份,下层图书的本数是3份,把176本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是现在上层的图书。原来上层的图书把放到下层的30本加回来,剩下的就是下层图书。【详解】176÷(31)176÷444(本)原来上层图书:443074(本)原来上层图书:17674102(本)答:原来上层有图书74本,下层有图书102本。【点睛】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就叫和倍问题。和倍问题的主要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已知两个数中以一个数为一倍数,求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