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docx

    • 资源ID:95081434       资源大小:24.71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docx

    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最新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洁的有余数问题,会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育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题 (1)、17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可以装()盘,还剩()个。 (2)、每盒饮料4元,19元能买()盒,还剩()元。 看来大家把握的真的很棒!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例5) 师:同学们,图上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划船 师:从图上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师: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点不明白,谁能帮帮教师? 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师:哦,感谢你,解释的很清晰,你们听明白了吗?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 师:那这里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找到了吗? 生:问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你找的很对,你能帮教师解释一下这里的至少吗?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师:哦,就是最少要租几条船?现在谁能完整的说说这道题目? 生: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假如有6人去划船,每条船安排1人,需要几条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发觉了什么? 生:我发觉每条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师:那我们这里每条船上应当安排几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满,也就是坐4人 现在请你用画一画或者写一写的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1展现:我用了4个圆来代替4个人,共用了5条船还余两个人。 生2展现:我用一个大圆代替一条船,直接往里面写4,就代表坐了4人,还余下2人。 生3展现:我用竖式算的,22个人,每条船坐5人,坐了20人,还余下2人。 师:感谢你们为我们供应了这么好的解决方法!现在你们能依据她的方法来列算式吗? 生:22÷4=5(条)2(人)师:为什么用除法?生:由于四个四个的分,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四,所以用除法? 现在我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至少要租几条船?生1:5条生2:6条 师: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那么余下的2人应当怎么办? 生1:余下的2人应当再租一条船。生2:我也认为余下的2人要再租一条船! 师小结:余下的2人假如是你,不让你去,你愿意吗?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条船!所以我们要用5+1=6(条) 2、运菠萝 师:划船划累了,你口渴了吗?王叔叔为我们预备了菠萝,谁能读一下? 生读题。 生自由列算式! 学生展现:27÷8=3(次)3(箱)3+1=4(次) 师:为什么要加1?生:由于剩下的3箱还得单独再运一次。 师小结:像这种处理余数时,给商加1,我们称为进一法。 3、买面包 师:同学们,王叔叔还给我们预备了肉松面包。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面包3元一个。 师:出示问题。我拿10元钱最多能买几个?请你列出算式并说说理由 生:10÷3=3(个)1(元)由于剩下的1元买不了一个面包 师:像这样余数对商没有影响,直接去掉了,我们称为去尾法。 4、比照总结 划船和买面包这两种状况对余数的处理一样吗?为什么? 生:由于划船的余下的2人也得去,而余下的1元却买不了一个面包 师小结:也就是这两个是不同的实际问题,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处理余数。 三、稳固练习 1、推断(说明理由) 李阿姨缝制上衣,每件上衣钉7个扣子,38个扣子可以钉几件上衣? 38÷7=5(件)3(个) 5+1=6(件) 答:38个扣子可以钉6件上衣。() 2、下面各题是选“去尾法”还是“进一法” (1)做一张床单需要2米布,7米布最多做几张床单?() (2)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3、旋转木马8元玩一次,50元能玩几次?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生1:我知道了对余数的处理有“进一法”和“去尾法” 生2:我知道了处理余数时要考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 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 22÷4=5(条)2(人)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最新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受自主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究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 在自主探究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 课前预备: 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同学们,教师知道你们都喜爱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 请几个同学介绍。 师:谁认真观看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 生发言,教师对留意观看电影院座位的学生赐予表扬。 师:-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殊留意观看电影院的座位状况。今日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 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状况和问题。 二、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舞学生自主计算。 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 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察,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沟通学生共性化的计算方法,鼓舞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 (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36×10=360(个) 360×3=1080(个) (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所以,36×3=1080(个) (3)用竖式计算。 第(2)种方法假如没有消失,教师可以沟通,并接着列出竖式的简便算法。 假如消失,教师就结合学生的算法介绍简便算法。 3.介绍竖式计算的简便算法。 师:36乘30,可以把30看成3个十,这样写竖式。 边说边板书 师:计算时,先算36乘3,得108,也就是108个十,在108的前面添上一个0。 边说边完成板书 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简便算法,说简洁点就是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0。你们觉得这样写怎么样? 生:这样写很简便。 师:刚刚我们一起求出了原来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数。现在这个电影院为了便利更多的小朋友同时看电影,增加了一些座位,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现在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位?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 4.教师谈话,并说明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让学生列出算式,用口算,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谁来说一说现在这个电影院的座位状况? 生:这个电影院现在每排有40个座位,还是有30排。 师:谁来说一说怎么列式? 生:40×30。 师:口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结果1200。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答复 把40看成4个十,4个十乘30等于120个十,就是1200。 先算4乘3等于12,再在12的后面添两个0,就是1200。 教师重点指导口算方法。 5.教师介绍竖式计算,边说边写出竖式。 师:整十数乘整十数,可以直接利用口诀计算。先把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两个0。用竖式可以这样算。 教师介绍竖式的简便算法。 三、尝试练习 1.教师在黑板上写。 出试一试中的6道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进展沟通。 师:同学们刚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电影院的座位问题,而且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一下黑板上的几道题,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学生自主计算,请两个人到黑板上板演。64×30和99×99 10×10不要求有竖式。 全班沟通。 2.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启发学生依据三道题的乘数和积回答下列问题。 师:观看这几道题中乘数和积,想一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推断的理由。 学生可能答复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四位数。由于99是的两位数,99×99=9801,所以两位数乘两位,积最多是四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小是三位数。由于10是最小的两位数,10×10=100,100是个三位数。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小是三位数。 学生假如有困难,教师启发或参加沟通。 四、课堂稳固 1.练一练第1题。 (1)师生一起估量积是几位数。要给学生充分地表达不同想法的时机。 师:看来同学们不但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又知道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下面看练一练第1题,我们一起估量一下积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消失不同说法。 如 26×40可能消失两种意见 积最多是三位数,由于十位上的两个数2乘4等于8,不进位; 积最多是四位数。把26看成25,40看成4个十,25乘4个十等于100个十,就是1000,所以积肯定是四位数。 要给学生充分的争论时间。 74×36,也可以有两种算法。 由于十位上的两个数7乘3等于21,要进位,所以积肯定是四位数; 由于70×30=2100,所以,70×36的积肯定是比2100大的四位数。 (2)鼓舞学生自己计算,检验估算的结果。 使学生了解推断积是几位数的一般方法:先看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超过或等于10,积肯定是四位数。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下,看看估量的结果对不对。 学生计算后,再总结估量积是几位数的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进位,积肯定是四位数。 2.练一练第2题,口算竞赛。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特别棒,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口算竞赛,看谁是咱们班的“口算能手”! 3.练一练第3题,先读题明确图意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沟通解答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师:下面让我们运用新学问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吧!请看练一练第3题。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答复后,自己列式计算,然后沟通。 4.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再计算。沟通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推断的。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最新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熟悉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局部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拟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奇怪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八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教学预备: 课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猴山上有4只小猴子,玩得可快乐了,可是他们玩得满头大汗,向猴妈妈要水果吃。可是猴妈妈只有一个桃子,想一想:把这个桃分给四只猴子,怎样分才公正呢? 猴妈妈把这个桃平均分成了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1/4。(电脑出示一个1/4)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由于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猴子得到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4。 教师:那这一份呢?这一份,还有这一份呢?(对,每一份都是这个西瓜的1/4)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4。这节课我们连续熟悉分数。 二、教学例题 1、教师:桃子吃完了,可小猴们还觉得不解渴,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一盘桃。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读题,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帮猴妈妈分一分吗?(生分) 指明沟通,展现分法。 提问:这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在哪里?是几个? 指出:通常把4个桃子看成一个整体。(画O)问:要怎样分?(平均分) 师:我们用虚线表示平均分。 出示:把四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这盘桃的() 提问:这里的分母分4表示什么?(总分数)分子1呢? 2、8个桃。 假如这盘有8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8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生独立分一分,并且涂色。投影展现。说说怎么想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二)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是这盘桃的()。(齐读) 问: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1呢? 3、12个桃。 假如这盘有12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12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4、更多的桃。 猴妈妈拿来了更多的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齐读) 5、比拟。 争论:这4次分桃,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一个整体平均分) 6、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问:刚刚怎么都是这盘桃的四分之一,而现在怎么变成了这盘桃的二分之一? 7、小结:今日学习的分数和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稳固应用 刚刚的学习,同学们表现都特别好,小猴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闯观嬉戏,你们敢承受挑战吗? 1、想想做做1。 生独立填,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对后两个,师:你能看着这两个图,提一个问题吗?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说一说:刚刚我们分别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举例:你是一个小组的几分之一,是全班的几分之一,为什么分数不一样? 2、想想做做2。 生自己填写12个的四分之一、12个的三分之一、15个的5分之一、15个的三分之一 比拟:想个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出示16个,问:其中的一份还能用三分之一表示吗? 3、想想做做3。 你觉得先提示同学们留意什么?(画虚线表示平均分,再涂色) 出示:把()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个。 4、嬉戏:一堆小棒12根,你能表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5、线段图。 出示: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取一份。 (2)取2份。 (3)瘦身。 四、自我评价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熟悉? 最新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大事,知道大事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学生经受大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究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沟通中培育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力量。 3、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大事,知道大事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沟通名片。 1、展现。 指名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展现自己的名片,引导其他同学参加沟通。 师:刚刚小朋友们沟通的特别热闹,那你想不想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你先来吧,(一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片),我们认真看(教师示意其他同学和教师一块儿仔细看),你从他的名片上了解到什么内容?(生说)你看得特别认真,而且还在专心的记,很好。你是属牛(鼠)的,我也记住了, 请回。谁再来介绍?还有谁想来? 2、提问。 师:小朋友们,依据刚刚大家的介绍,你想不想了解我们全班的一些状况?想了解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 我想知道属牛的有多少人,属鼠的有多少人? 师:哦,你想了解属相问题。板书:属相。 我想知道爱好什么的多?板书:爱好 3、统计。 师:那怎么能知道?学生可能会说:统计一下 师:这个方法不错,那我们就分组做一下统一下吧。请翻开信封,教师为每个小组预备了三个表格,第一个是属相统计表,请统计出你们小组属牛的有多少张,属鼠的有多少张。其次个是爱好统计表,爱好唱歌的有多少张,假如还有其他爱好,可在后面的空格里填写。第三张是性别统计表,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张?(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介绍三个表格的使用) 属相统计表爱好统计表性别统计表 听明白了吗?下面开头统计吧,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又快又对。 (教师向学生介绍完统计表后在黑板上贴出三张大的表格,设计成折叠式,只出示左半局部) 师:都统计完了吗,各小组汇报一 下吧。各小组汇报统计的数据,教师记录在表格中。 二、摸名片(一)体会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1、激疑。 师:刚刚大家统计得不错,下面呢,我们就来玩这些名片。想玩吗?想玩得好吗?那你可得听好了,看好了。来,先把你的名片翻过来,都放到桌子中心,合到一块儿,(教师渐渐说,肯定要吸引住学生的留意力)不错,小朋友都跟着做了。看教师,我从这些名片中任凭摸一张,想知道是属什么的?(生猜想着说)你告知大家。(教师向一生出示结果),连续看,把这张放回去,重新打乱了,再摸一次,又是属什么的呢?你说说。假如这样重复摸许多次,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毕竟结果会怎样?想不想摸摸试试?那你会像教师刚刚这样摸吗?好,听清教师要求,每人摸一次,小组长做好记录,并统计出结果,开头吧。 2、嬉戏。 (教师出示黑板上属相表格的右半局部,然后巡回参加小组的活动) 3、汇报。 各小组汇报试验结果,教师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并做出标记。一般事先安排一、二、四组属同一种类型,如都是牛多鼠少,而三组则正好相反。当三组汇报完后,师可问:怎么你们小组摸到的鼠多?(和前二个小组不一样) 学生可能会说由于他们小组属鼠的多,别的小组属牛的多。 师:哦,原来是由于数量多少的问题,咱们一块儿看看是这样吗?一组二组,哦,果真是这样,你们说的还真有道理,(教师指着表格中的数据和学生一块儿分析,并做标记)来,该四组说说你们的结果)假如4个小组试验的结果都正常,师可问:你从这4个小组的试验结果,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验证偶然现象,可能四组消失了张数少的摸到的次数反而多这种偶然现象。(由于4组教师安排的两种属相数量相差小)也可能在别的小组消失这种偶然现象。 师:你们对这个试验结果有没有什么想法?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意见,哦,感觉不大对,不要紧,咱们再来重新做一次试验,这次咱们每人摸二次,谁到黑板上来做记录,其他同学认真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通过这次摸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精确,同时再一次说明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假如连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小组之间进展比拟,发觉问题。 师:再认真比拟一下这4个小组试验的这些数据,你能不能再发觉点儿什么?学生可能会发觉张数相差多的,摸到的次数相差也多,也就是摸到的可能性相差大,反之可能性相差小。 学生可能会说:某数和某数相差那么大,或我们组属牛(鼠)的一张也没摸到,由于属牛的张数太少了,只有一张 师:你是说你们组摸到属牛的和属鼠的次数相差很大,有相差小的,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相差大的,也有相差小的,这说明什么? 进展合计,再次说明问题。师:假如把全班同学的名片合到一块儿来摸,摸到属什么的可能性大呢?合计一下,看看结果怎样?(先合计张数,让学生猜测后,再合计次数) 上面的汇报教师要把握好这几个层次。 a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小组的试验结果,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 b引导学生对偶然现象再次验证,体会到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精确,同时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是大(也可能在这里没消失这种偶然现象) c引导学生比拟各小组的试验数据,发觉数量相差大的,可能性相差小。d引导学生进展合计,再次说明问题。 4、各小组猜测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大。 师:属相的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还统计过爱好状况,你能猜猜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什么最小,为什么?(学生猜测,教师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做标记) 5、猜测摸到自己名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师:刚刚同学们特别关注有没有摸到自己的名片,那你认为在你们小组里你的名片被摸到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假如放到全班里面来摸呢? 三、摸名片(二)体会数量差不多的,可能性也差不多。 1、猜测。 师:爱好的问题我们也讨论过了,下面我们来讨论男女生问题,你能猜一下你们小组摸到男生和女生的可能性各会怎样呢?(学生猜测,教师标记) 2、验证。 师:的方法还是摸摸试试,这次每人摸2次,小组长还是要做好记录,你知道这次为什么要摸二次呢?(假如前面没有重复做其次次试验,这里就不必提这个问题了)(教师出示性别统计表的右半局部)。 3、汇报。 各小组汇报结果,并同猜测的比拟,教师记录(学能会稍有差异,引导学生猜测只要相差不大,就算结果正常) 如消失偶然反常现象,要组织学生再做验证。 师:有的小组试验结果和猜测的相差挺大的,不要紧,我们再来做一次,这个小组每人摸3次,谁上来记录,其他同学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一般结果会是次数差不多,或比原来缩小差距) 师:通过这次试验,你又有什么体会?假如连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教师在家里也做过一个类似的试验,(教师边说边向学生出示一枚硬币)抛硬币的试验,我连续抛了许多次,将正面和反面消失的次数做了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大家看 (投影出示) 你从中发觉什么?(抛的次数越多,正面和反面消失的次数越接近,越能证 明正面和反面消失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 四、应用设计摸奖方案。 师:小朋友们,摸名片好玩吗?摸奖好不好玩?还有比摸奖更好玩的呢,那就是你设计一个摸奖方案,让别人来摸,摸什么你说了算,那多有意思。想不想试试? (投影出示)某商场玩具部要设计一个促销摸奖方案 凡购物满50元,即可参与摸奖一次。 兑奖规章。 红色珠子一等奖遥控汽车黄色珠子二等奖芭比娃娃蓝色珠子三等奖智力拼图。 白色珠子感谢光临。 用红黄蓝白各色珠子共100个进展摸奖,各种颜色珠子各应多少个呢?红色珠子()个,黄色珠子()个,蓝色珠子()个,白色珠子()个,小伙伴共同商议一下吧。 汇报评优(可能各有各的优点) 五、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今日我们通过摸名片活动是在讨论什么问题呀?(板书课题:可能性)你能关于可能性说一句话吗?(如: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等等)在今日的课堂上你除了把握了可能性的学问,还有什么体会? 【最新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1564****060)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