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题部编版.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题部编版班级: 姓名:1.古诗阅读。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O,家祭无忘告乃翁。1补全诗句。2此诗是陆游的一首 诗,他以 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的担忧和对 无限渴望。3判断对错。(1)诗中“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乃翁”的解释是我的父亲。()(2)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3)陆游是北宋爱国诗人,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4)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4陆游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呢?2 .古诗乐园。1 .默写望天门山2.这首诗的作者是3 ,后两句的意思是朝诗人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 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 .读古诗稚子弄冰,完成练习。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铮: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1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璨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比喻C.拟人2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球碎地声。3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O这首诗是他 所做,相当于遗嘱,我还知道他的另外一首诗 O2先解释带点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北定:乃翁:诗句意思:3诗人“悲”的什么?要儿孙们家祭时告诉他什么?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 .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回答问题。1理解“迎凉”,判断正误。(1) “迎凉”符合秋叶的季节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感到凉爽。 ()(2) “迎凉”既符合秋叶的特点,也与诗人心中的伤感相融合。 ()2诗中的7而二指, “岳”指 o “三万里”言河之,“五千仞”言岳之。这两句需表达了作者请;且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3本诗与陆游的一诗主题基本相同,表达了作者对的同情,对 的期应 同时暗含着对 的不满。7 .阅读与理解。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词。清平乐: 相媚好: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3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4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义”。清平乐:“乐”读建()清平乐村居中一个“卧”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子的天真活泼、顽皮 和盘托出。()5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的,词中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流露出作者那 的内心世界。8 .课内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o, O,o, o1 .默写诗句,并写出作者及朝代。2 .解释词语。之:宦游人:若:歧路:3 .田市最能袤现诗人开阔而襟,豪放胸怀的句子是:9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闺笛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 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10 .读古诗,再做习题。泊船瓜洲(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文学家,诗中强烈抒发了作者的之情。(3)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泊: 10 : 绿: 还:(4)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 得只是“一水” “只隔”呢?()A.因为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B.因为诗人已经回到家门口了。(5)写出三、四句诗的意思。11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乡村四月翁卷子规声里雨如烟。才了蚕桑又插田。(注)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1把诗人所处的朝代和诗句填写完整。2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子规声里雨如烟”所展示的优美画面。3第四句中的“蚕桑”照应上面“",“插田”照应上面的“”,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勾画出乡村四月农家的 O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2 .课内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O 风_更,雪_更,, 故园无此声。 1把词补充完整。2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的 o “长相思”是这首词的O3连一连。故园无此声路途之艰难山一程,水一程 气候之恶劣风一更,雪一更队伍之庞大夜深千帐灯思乡之情切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行军在外时强烈的思乡之情。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 情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13 .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甲)春望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 烽火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城春草木深。恨别鸟惊心。家书抵万金。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却看妻子愁何在,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 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 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 郁顿挫”的艺术风格。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 “巴峡”“巫峡” “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 “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 “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14.课内阅读。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 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 o2本诗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3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话。15.阅读理解,回答问题。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掘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几锄豆溪东, 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录莲蓬。1这首词描写了 O2词中写到的人物分别在干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