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资源ID:95088105
资源大小:16.7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了解欧阳修及新五代史;了解唐末五代及北宋的历史背景。掌握课文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理解文章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准确记忆文中的名言名句。学习重点了解欧阳修及新五代史;了解唐末五代及北宋的历史背景。掌握课文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学习难点理解文章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准确记忆文中的名言名句。学习过程导入新课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在王位十五年,南击后梁,北却契丹, 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日益强盛,中兴唐朝霸业。同光元年 (923年)四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并于同年十二 月灭亡后梁,尽取河南、山东等地,定都于洛阳。他是一位高开的皇帝。他沉湎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 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 怨愤、士卒离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四 十二岁。在位三年,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他又是一位低走的帝王。他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新五代 史伶官传。究竟意欲何为,让我们一起走近文本探究答案。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缘由一、文章涉及的背景知识1 .唐宋之间的混乱时期一一五代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割据于西蜀等 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为期五十四年,有八姓称帝, 共十四君。期间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北方草原上的契丹族兴起,北方屏障幽云十六州沦陷,对 中原正统王朝构成了巨大威胁。2 .危机四伏的王朝北宋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 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 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思振作,对不断进犯的契丹、西夏妥协退让、 屈辱求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 亡史进行讽谏。二、作家作品1 .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 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唐宋 八大家”之一,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 五代史,本文选自此。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2 .新五代史新五代史是我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 记载五代(907960),即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 五个朝代的历史。后人为了把这部书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 的五代史区别开来,就称为新五代史。三、解题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 人,叫做伶官。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 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 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后唐庄宗好俳优,宠幸伶人,伶人 因而用事,败政乱国,终至于国灭身亡。所写四个伶人敬新磨、景进、 史彦琼、郭从谦,唯敬新磨善于讽谏,颇有楚国优孟之风、无恶评, 其他三人皆擅宠乱政、谄媚奸邪之徒。学习任务二文本解读一、初读,正字音燕王(y a n)仇傩(ch d u)伶人(1 i ng)盛衰(shOng) 契丹(q i )所溺(n i )矢(sh I ) 盛以锦囊(ch e ng) 二、文本解读第一自然段1 .文言知识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理:道理岂:难道原:推究人事:古今异义,古义与“天命”相对,指人的作为。(之)所以:的原因2 .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引发思考;总领式点出拿庄宗兴亡的历史作为论据,引起下文,为下文的 叙事说理做铺垫。第二自然段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日:“梁,吾仇也;燕 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 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 之。1 .文言知识立:统治者确立即位约为:订立盟约,结为遗恨:遗憾,古今异义 其:语气词,表祈使,一定乃:你,你的 从事:官名,泛指属官;及:等到少牢:古代祭品,一猪一羊。补充:“太牢”,即牛羊猪全备。盛以锦囊:状语后置,“以锦囊盛2 .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作用。内容: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作用:承上叙事,为第三段的议论做铺垫。3 .晋王赐给庄宗的三支箭有什么含义?代指晋王的三个遗憾,分别代指对梁、燕王和契丹的仇恨,并借 此来激励庄宗要励精图强。第三自然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 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傩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 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 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1 .文言知识方:当/正的时候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灭:被灭 夜、四、东:名作状,在夜里,在四处,向东 及:等到所归:回到的地方抑:或者何其:表疑问程度,多么本:推究 兴,亡:使动用法2 .概括第三段的内容。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论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 .第三段和第二段综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正反对比论证。第二段正面叙说兴盛的原因,第三段反面叙说灭 亡的原因。4 .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用了三年,“盛” 与“衰”各是什么原因呢?庄宗“盛”的原因是“忧劳”,而“衰”的原因是“逸豫二从庄宗的盛衰史中,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敌人往往是自 己生存的必要条件。庄宗之所以“壮哉”,就是因为敌人存在,激励 他发愤努力,完成先王未成的事业,告慰先王在天之灵。当敌人被消 灭后,天下平定,庄宗就失去了警戒之心,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从 此便沉溺于声色之中,在“逸豫”中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国家。第四自然段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 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1 .文言知识于忽微:状语后置,忽微,形容词作名词,微小的事于:被所溺:所溺爱的事物为:被2 .分析第四段的作用。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的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含蓄地批评朝政, 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增强了文章的针对性,也使得文章更具现实意义。3 .在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强调“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 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因为本文是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以 扣住题目,又可以使事理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 性: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 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 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 训,意味深长。二、文本结构学习任务三 准确记忆文中的名言名句根据理解填写文本句子。1 .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 “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 定的句子是: ? ,?2 .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 93 .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 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4 .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5 .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9 9O6 .伶官传序中,从“ , 。"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7 .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 心论点的句子是:!, , !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参考答案: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皆自于人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