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默写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95088822
资源大小:13.0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默写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docx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默写练习题一部编版(含答案) 一、诗歌鉴赏1 .对谢跳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潘淡望长安, 白日丽飞薨, 余霞散成绮, 喧鸟覆春洲, 去矣方滞淫,河阳视京县。参差皆可见。澄江静如练。杂英满芳甸。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鬟不变?A.诗中第一,二句用典精当,对仗工整,道出了离京的原因和路程。这里的“濯埃”即“河阳”, “长安”即“京县”。B.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中的两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与谢胱诗中的“余霞散成 绮,澄江静如练”意思相同,不过形容过实,不如小谢的这两句诗鲜明空灵。C.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两句抒发了诗人延误佳期的惆怅,描摩出诗人追悔不已、泪下如 霰的情态。D.诗人以“有情知望乡,谁能鬟不变”收束全诗,写的仍是傍晚时登上三山回望京都的情景,与 开头相呼应。二、默写2 .补全下列句子。(1)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2)学而不思则罔,o (论语十二章)(3)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4)看,像牛毛,, ,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5)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畅想自己与朋友(或妻子)相聚聊天的名句 , 。(6)谭嗣同的潼关一诗中借景抒怀言志的诗句是:,3 .古诗文默写。(1),应傍战场开。(2)不知何处吹芦管,。(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ZE , 。(4)人们常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 ”两句表 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4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2)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达诗人虽年老体衰,仍想报效祖国的句子 ,O(4)刘禹锡秋词(其一)中,抒发奋发进取豪情的句子 ,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o (论语雍也)(2)树木丛生,o (曹操观沧海)(3)乡书何处达? o (王湾次北固山下)(4)杨花落尽子规啼,o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狼的作者是 代著名文学家,字,世称,其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2)文中写屠户放下担子,拿着刀子时狼的情形的句子是:o(3)文中描述一只狼离开后,另一只狼的动作的句子是:。(4)文中描述两只狼都被击毙之后,作者的感慨的句子参考答案1. B2. (1)自古逢秋悲寂寥(2)思而不学则殆(3)日月之行;星汉灿烂(4)像花针;像细丝(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3. (1)遥怜故园菊(2) 一夜征人尽望乡(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4. (1)学而不思则罔(2)终古高云簇此城(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5.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百草丰茂(3)归雁洛阳边(4)闻道龙标过五溪6. (1)清;蒲松龄;留仙;聊斋先生;聊斋志异(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3)其一犬坐于前(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