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二轮复习 51 交通与社会变迁 课时作业.docx
-
资源ID:95089318
资源大小:19.0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二轮复习 51 交通与社会变迁 课时作业.docx
课时作业51交通与社会变迁一、选择题1. (2022辽宁辽阳检测)魏晋时期的政权大都加强对秦岭巴蜀地区栈道的修造和 管理,巴山上的斜谷道不仅着眼于关中与汉中,更着眼于入蜀的通道,使“益州 为之充韧”。栈道的修造( )A.构建了通畅的交通网络B.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基础C.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产物D.使中原与巴蜀联系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巴山上的斜谷道不仅着眼于关中与汉中,更着眼于入蜀的通道”, 可知魏晋修建的栈道便利了巴蜀与关中地区的交流,从而加强了中原与巴蜀的联 系,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栈道主要在中原与巴蜀地区,没有涉及其他区域, 不能表明当时构建了通畅的交通网络,排除A项;“消除”地方割据基础,表述 过于绝对,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是指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江南尤其是东 南地区,材料仅体现了修建中原与巴蜀地区的栈道,不能表明栈道的修建是经济 重心南移的产物,排除C项。2. (2022山东泰安检测)唐代,大运河将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的漕渠、汴水和 淮南的官河连接起来,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 生命线。据此可知,唐代大运河()A.加强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C.推动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D.促进了全国政治的统一答案:B解析:根据大运河“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生 命线”可知,唐代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稳定,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大运河,不是经济重心南移,故A项错误;材 料强调大运河的经济意义,并未涉及其对各地文化交流和全国政治统一的影响, 排除C、D两项。3. (2022安徽合肥检测)在近代史上,有些西方国家故意模糊公司与政府部门之 间的区别,例如,俄国的东省铁路公司竟然获得了中国铁路沿线一定范围内的司 法会审权,日本的满铁竟然拥有在中国境内收税的特权。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列强驻华外交机构执行能力较弱B .近代西方企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C.上述公司成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D.侵华导致西方国家政企职责混乱答案:C解析:“有些西方国家故意模糊公司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区别,例如,俄国的东省 铁路公司竟然获得了中国铁路沿线一定范围内的司法会审权,日本的满铁竟然拥 有在中国境内收税的特权”表明上述公司成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故C项正确。 A、D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4. (2022天津滨海期中)近代以前的清江浦“舟车鳞集,冠盖喧阑,两河市肆, 栉比数十里不绝”;到清末民初,“自海道开通,河运失效,商业遂一落千丈。津 浦铁路通车后,出此途者益鲜”“昔之都会遂成下邑"。据此推断()A.外来侵略导致清江浦衰落B.清江浦兴盛衰落源于交通C.清江浦曾经是繁华的都市D.政府政策影响着城市经济答案:B解析:材料描述的是清江浦的兴衰历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江浦因运河 疏通而崛起,后因“河运失效”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由此可知清江浦的兴衰 源于交通,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过分解读,只根据“近代以前”“清末民初” 两个时间点无法得出该结论,且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是材料中的 表现,而非推断内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5. (2022.湖南邵阳模拟)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等。据该表可知项目借款次数总额经建借款额及占总额百分比铁路借款额及占经建借 款额百分比晚清政 府20813.1亿两(白银)3.7 亿两;28.2%2.8 亿两;76%北京政 府64615.7亿元(银元)4.5 亿元;28.6%3.2 亿元;71%南京政 府10845.0亿元(银元)6.0 亿元;13.3%2.2 亿元;37%( )A.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B .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D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交通。从表格反映的铁路借款额及占经建借款额百分 比在不同历史时期数额均较大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对外 借款有较大部分用于铁路建设,故选B项。6. (2022山东临沂调研)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 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 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 农工商学各界。”由此可见,新式公共交通的兴起()A.适应了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要求B.大大加快了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 度C.推动了报纸、广告等大众传媒的变迁D.宣告旧式交通工具彻底退出历史舞 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式公共交通的兴起。由材料可知,该广告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 提高效率,这适应了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要求,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 出科学转化为生产力,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大众传媒的变迁,故C项 错误;旧式交通工具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故D项错误。7. (2022江苏泰州检测)1938年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 中,决定“整顿交通系统,举办水陆空联运,增加铁路、公路,加辟航线”。国民 政府遂在后方各省迅速发展交通事业,赶筑多条省际和国际交通要道,同时加快 航运的整治和开辟新的空中航线。这些举措()A.表明了抗战相持阶段已经到来B.体现了国民党全面抗战的意图C.便利了外部援助的及时输送D.促进了后方经济建设良好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的交通。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38年”和“整顿交通系统, 举办水陆空联运,增加铁路、公路,加辟航线”并结合抗日战争的背景可知,这 些举措有利于外部援助的及时输送,C项正确。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 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与材料所述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民党 全面抗战意图,排除B项;“促进了后方经济建设良好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除D项。8. (2022河南洛阳调研)下表反映了 19091919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 况。时间事件1909年北京邮政首先使用自行车1912年北京至上海的火车邮路开通1917年上海邮政开始使用汽车取代马拉邮件1919年 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据此可以得出()A.邮政事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产物B.近代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交通与邮政事业发展的关系。依据表格中“邮政开始用汽车取代 马拉邮车”“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说明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 事业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显示是民族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项错误。“邮 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用词绝对,当时城镇乡村也有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 中没有体现出“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的信息,故C项错误。9. (2022.山东曲阜调研)1935年8月,东方杂志针对当时的交通运输状况 指出:“一面是人力与牲畜运输竞争的结果,一面又在抵抗机械运输的应用之中 挣扎着。”材料说明( )A.人力车的效率高于其他运输工具B.当时尚未出现近代的交通工具C机械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无法共存D.当时的中国新旧运输工具并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交通。“人力与牲畜运输竞争”说明当时存在人力与牲 畜运输的旧式运输方式,“又在抵抗机械运输的应用“说明当时存在机械运输的新 式运输方式,故选D项,排除B、C两项。A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一般情况下, 人力车的效率与机械运输的效率相比要低,故排除。二' 非选择题10. 交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秦朝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 通网,在驿传道路上设置固定的进食与住宿处,称为“邮”“亭”“驿”或“传舍”。而 汉代改邮为置,“驿”的称呼广泛使用。驿置指长途传递文书的设施,提供轻车快 马,速度较快。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罗马帝国建有一套完整的道路系统。主要道路上每隔 12千米设一个驿站,每个驿站都备有快马、信使以及供政府官员使用的马车和 马车夫。驿站有大、小之分,大驿站提供的服务设施很齐全,小驿站只是中转站。摘编自王云庆、毕牧秦汉与罗马帝国 文书驿传制度比较研究 真材料二 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一览表时间状况北京共有能使用的公共电汽车157辆,包括日本丰田客车、美国 1949 年道奇车,以及捷克的“布拉格”“克罗沙”“依卡路司”和“斯柯达”等随着“长春一汽”的第一辆国产卡车顺利下线,北京街头的公交车 1957 年才开始有了“纯中国血统”,但这些客车多是由卡车改装成的随着“一汽"“重汽''不断开发新车型,城市客车BK651、642、611 20世纪等车型不断开发,北京公交进入以国产汽车为主的时代;70年代 6070年代末,北京拥有将近3000辆公交车进入90年代,北京街头相继出现了双层公交车和空调公交车。2001 20世纪年研制成功了京华巡洋舰,车身长18米,核定载客145人,尾气 90年代以后排放能够达到欧HI标准,是300路这样大流量线路的理想选择摘编自张蕊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1)根据材料一,比较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的共同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变 化的原因。答案:(1)目的都是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建立了完整的道路交通系统;交通线 路上设置驿站;使用马匹进行信息传递。(2)特点:公交车辆不断增加;由使 用外国车到使用国产车;公交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载客量增大。原因:北京城 市建设发展,客流量不断增大;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 环保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