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案例----POS系统.doc
引例管理信息系统案例-POS系统大型综合商场POS系统开发者Fudan Kingstar Group1、系统方案2、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Windows NT 、Windows 9x 系统开发工具: Delphi3.0、 MS SQL Server7.0 、Borland C+ 3、系统应用实例-市百一店淮海店MIS系统采用的POS系统配置如下: 服务器采用Compaq PC服务器,64兆内存8G SCSI 硬盘,磁带机备份,使用Windows NT Server 4.0网络操作系统。 数据库采用MS SQL Server7.0,这是高性能的Client/Server型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电脑终端(工作站)采用Pentium 586/166以上PC机,16内存,操作系统为 Windows NT Workstation 4.0,后台应用系统开发工具为这是新一代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商场收款机采用第三代POS机,前台销售系统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9x,其开发平台采用Borland C+ 3.1开发。4、系统的主要功能:前台销售子系统的功能: 普通销售 。 退货处理。 删除销售单据(权限控制)。 折扣与改价功能。 支持VIP,针对不同类型的会员,享受不同的优惠。 支持多种付款方式,在同一笔交易中可采用现金、支票、信用卡、储值卡等不同的付款方式。 支持条形码激光扫描输入或键盘直接输入的方式。 数量可支持小数。 支持交易的挂起与恢复。 提供商品信息查询、收银员日收款汇总查询、热键帮助、口令修改等功能。商场进、销、存业务子系统:5、系统特点: 基于先进的管理思想: 操作亲切、愉快。 支持商场的各种促销手段(变价、奖励、VIP等)。 提供与多种财务软件(用友、金蝶等)的无缝接口。 支持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系统可根据业务的要求进行功能的配置与组合。 严谨的安全体系。超前性考虑:系统充分考虑了与EDI(电子数据交换)EOS(电子订货)的接口。第一讲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一、信息() 1、定义及涵义: 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是知识,有辅助决策的价值。 2、数据与信息的区别与联系: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对数据的铨释。 3、信息的特征: 事实性。 层次性:执行级信息,策略级信息,战略级信息。 执行级信息:票据、报表、报告等。 策略级信息:规章制度、管理控制决策等。 战略级信息:市场战略、投资决策、产品开发等。压缩性:存储反映本质的数据。 传输性。 共享性。 扩散性。 转换性:信息、物资与能源是人类利用的三大重要的宝贵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换。 4、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形成下面的链: 收集>加工>存储>传输>输出二、系统 1、定义及说明: 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说明: 两个以上的元素。 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具有特定功能。 2、系统的特性: 整体性:实现整体战略目标。 层次性:系统 子系统 功能模块 相关性: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 目的性:为实现特定目标而构建。 环境适应性:适应环境就能生存。 3、系统工程方法 霍尔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 说明:不同系统的目标不同、手段不同、采用方法不同,因此知识维的组成也不同,这是霍尔三维结构中唯一有变动的一个维。三、信息系统 1、定义及含义: 高登·戴维斯(G.B.Davis)给出了信息系统的经典定义: 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技术的人-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与决策功能。 高登·戴维斯给出的信息系统的定义具有下列三个层次的含义: 信息系统由下列四个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手工作业。 分析、计划、控制与决策模型。 数据库技术。 信息系统的功能是提供信息-它们是基础信息、管理信息、决策信息等。 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其基础信息与管理信息能支持企业和组织的管理活动与正常运行。 它的决策信息能辅助企业进行有效的企业决策。 2、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3、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金字塔结构) 4、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 5、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 中小型机的主机终端结构。 微机的网络结构(C/S/S或B/S/S的系统结构体系),网络的联结形式有: 星型结构。( ) 环型结构。( ) 总线型。( ) 四、企业(或组织)的应用信息系统的构造 1、纵向子系统(职能子系统)的构造。 2、横向子系统(管理层次子系统)的构造。 横向的Laudon Couple的分类法: Operational Level:作业层的:TPS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Knowledge Level:知识层的: KWS系统:Knowledge Work Systems:CAD&CAPP OAS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s Mangement Level: 管理控制层的: MIS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SS系统:Decision Supporting System Strategic Decision Level: 战略决策层的: EIS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3、TPS系统的特点: 单项功能或其集成。 按规则(程序)运行,因此处理过程高度结构化。 是初级的信息系统。 4、KWS与OAS系统的特点: 辅助专业人员工作的软件(CAD、CAPP、SPSS等)。 协助办公与行政管理的通用软件。 5、MIS与DSS的特点: 产生支持结构化问题与半结构化问题的决策信息,管理及控制作业层的管理活动。 处理内部数据为主(MIS)与处理外部数据为主(DSS)。 利用决策模型。 6、EIS的特点: 支持非结构化问题的解决(例如市场策略、R&D等)。 强调辅助而非代替,关键是人。 信息的多媒体形式(更具交叉冲击力-这是创新的原动力之一。) 7、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 低层次子系统是高层次子系统的信息源。 高层次子系统是低层次子系统的决策源与控制源。五、信息系统的企业环境及相互影响 1、信息系统对组织机构的影响: 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通过远程通信及网络获取信息,因此消除或减少了中层管理者的介入而形成“倒T型”结构的组织形式。 大量事务处理的信息化,缩减基层管理人员,形成“菱型”结构的组织形式。 2、企业文化对实施信息系统的影响: 任何威胁众人信奉的文化的技术必然会遇到巨大的阻力。 3、BPR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从对企业人工系统的模拟到对企业流程的BPR改造是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六、信息系统在企业确立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1、企业的基本竞争策略: 产品差别化竞争策略。 市场定位差别化竞争策略。 供应链竞争策略。 产品成本竞争策略。 2、信息系统是如何支持企业的竞争策略的: 产品差别化竞争策略的案例: Citibank 的ATM与信用卡。 利维公司(Levi Strauss)的Personal Pair服务系统。 市场定位差别化竞争策略的案例: 美国公司的顾客信息数据库 供应链竞争策略的案例: 联邦快递(FedEx)与顾客结成的紧密的同盟关系与UPS进行竞争。 国际巴克斯特医疗保健有限公司(Baxter Healthcare International Inc.)的“零库存订货系统”带给医院的方便与低成本。 产品成本竞争策略的案例: 沃尔玛零售公司(Wal-Mart)的“连续补充系统”第二讲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及业务流程重组一、业务流程重组问题的起源1、模仿人工系统的弊病: 信息系统的成功率低下,不能实现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目标。 2、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要求重建一个最优化的流程。 3、信息系统的进展提供了重组流程的可能性。二、业务流程及企业活动的两种次序的整合关系1、业务流程的定义 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企业活动的有序组合。 2、职能型群体: 将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人合在一起。这样所形成的业务流程有下列的特点: 完整的业务流程被人为地分割成若干部门的流程。 流程的运作是低效的。 部门局部流程运作可产生规模效应。 3、流程型群体: 将从事相关活动的人合在一起形成流程型群体,这个群体工作所形成的业务流程具有以下特点:流程的运作是高效的。 群体管理难度大。三、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企业流程再造的作用 1、顾客的变化: 产品的接受者 > 产品生产的决定者 消费符合个性的产品。 对企业产生的作用: 技术驱动与大规模生产模式的结束,开创了市场驱动与个性化生产的模式。 2、竞争的变化: 企业竞争 > 产业竞争 > 供应链竞争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量模型:对企业产生的作用: 白热化、多样化、全面的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地变革。3、科学技术革命: 第一次产业革命:产生了工场制度。 第二次产业革命:产生了生产流水线。 第三次产业革命:产生了柔性生产线。 第四次产业革命:产生了企业信息化。对企业产生的作用: 是对工业化时代(包括机械、电气及电子时代)的企业流程进行再造的根本契机。四、企业内部环境变化及对企业流程再造的作用 1、不同时代的不同工作方式: 工业化时代: 稳定环境、大规模生产、产品导向。 信息时代: 环境不稳定、需求多样化、顾客导向。对企业产生的作用:对工业化时代的企业工作流程再设计已十分必要。 2、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 在恩格尔系数日益降低之际,企业必须满足员工对工作的挑战性与成就感。对企业产生的作用:对企业的运作流程进行根本性思考与重新设计的必要-员工的有效参与及自我实现。 3、计算机技术的外在驱动: 数据库资源、计算机高速运行、网络的突破时空。对企业产生的作用:要真正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必须转变思维方式。五、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1、实例分析: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租赁服务公司实施的战略再造。 面对形势: 日益挑剔的顾客。 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 越演越烈的兼并风潮。 四个领域的再造: 营运流程的再造:重新设计信贷表格,提前获悉顾客具体要求,减少顾客询问同类问题的必要性、时间与精力。 组织模式再造:由于网络改变了时空,租赁服务公司将以前18个办事处减少到了4个,实现了集中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再造:公司职员被称为团队人员,享有广泛的培训权与决策权,能更好地服务于顾客。 企业文化再造:从等级森严的企业文化中脱颖成团队的企业文化。 绩效的飞跃: 一年之内销售量增加20%。 收益率增长42%。 信贷审批时间减少39%。 福特汽车公司采购业务流程重组。 面对形势: 20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实施办公室自动化将北美公司财务会计部500多人减少到400人。降低了成本。 不久,福特的主管发现,马自达公司的全部财务会计人员只有5名,即使按两者的规模比例计算,福特的人数仍是马自达的5倍。 问题归结: 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 流程再造: 福特公司原本的采购流程非常传统: 福特公司传统的财务付款流程图:福特公司业务流程再造后的财务付款流程图:新流程与传统流程的比较: 当采购部发订单给供应商的同时,将订货数据输入与电脑联网的数据库。 在供应商将货物送到验收部时,验收员利用电脑查询,如货物与数据库资料吻合,则将收货数据输入数据库。 电脑审核后提醒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据此签发支票。 整个流程根本不用发票。 整个流程只用125个人就足够处理整个业务流程。 班尼顿(Benetton)公司生产流程的重组 班尼顿公司服装生产的传统流程图:班尼顿公司服装生产流程改进后的流程图:2、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定义: 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定义为: 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当代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如速度、质量、服务与成本(TQSC-Tempo 、 Quality 、 Serve 、 Cost)。3、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技术: 横向集成:按流程跨部门压缩-取消、合并、或替代。 纵向集成:权力下放、分散,压缩层次-倒T型或菱型的组织结构。 减少检查、校对与控制的环节。 建立中心数据库,减少中间数据,实现信息共享-福特汽车公司的采购流程再造实现了数据库的信息共享。 设计平行路径(平行工程)-串行不能压缩的改为平行,缩短时间。 可改变流程的联结方式-如班尼顿生产流程的重组。4、再造流程的十大误区: 哈默(Michael Hammer)对大量再造企业的调查,总结出再造流程的十大误区:并非再造而自以为进行再造。 再造的着眼点并不是企业的流程。 花费过多的时间分析现有的流程。 再造中缺少强有力的高层领导的推动。 再设计中缺少胆识。 由概念设计直接全面实施,缺少试验期。 再造速度过缓。 配套改革没有跟上。 用传统的方法去执行再造方案。 未能唤起其他人的支持。 5、业务流程关键点的识别与突破 企业业务流程的构成要素: 活动。 活动的逻辑关系。 活动的实现方式。 活动的承担者。 流程重组的实质: 对流程的构成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产生更有价值的结果。 活动的整合与分散、撤消与代办。 活动间的关系由串联变为并联。 活动的实现方式: 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减少文件与传递。 信息系统介入:快速、正确、远程。 活动承担者由职能型比变为流程型,工作更富挑战性,实现成就感。第三讲信息系统与环境及企业信息化一、信息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1、管理环境的两大变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呈现的特点: 经济活动无国界-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运作。 依靠信息系统进行世界范围内的协调与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直接依赖于信息的生产、扩散与应用。 经济效益的产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 快速、正确的信息。 有效的管理控制决策。 有力的战略决策的信息支持。 2、信息系统对企业的三大职能-计划、组织、控制(P、O、C)的支持 对企业计划职能的支持: 采购计划、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销售计划等均需信息作为计划的基本数据。 支持计划职能的基础: 各类数据库。 劳动定额数据库。 设备利用定额数据库。 物资消耗定额数据库。 资金利用定额数据库。 管理费用定额数据库。 生产能力定额数据库。 各类计划指标数据库。 各类计划表格数据库。 支持计划职能的方法: 预测方法: 时间序列法。 趋势预测法。 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方法。 概率法。 德尔菲法。 因果关系分析法。 优化计划的方法: 优化的数学模型。 对企业组织职能的支持: 支持企业由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的组织结构转变。 对企业控制职能的支持: 控制职能的定义: 对管理业务进行计量与纠正,确保计划得以实现。 控制职能的分类: 质量控制。 库存控制。 生产进度控制。 成本控制。 财务预算控制。 信息系统的控制过程: 自动检测、计量、统计及调整。 二、现代管理方法与信息系统的发展 1、现代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关系: 现代管理少不了信息流。 信息系统支持现代管理方法的实现。 2、现代管理方法: 准时制生产(JIT-Just In Time) 日本丰田公司的看板管理(Kanban)。 追求零库存 。 实现“准时制”生产 最优生产技术(OPT-Optinized Production Technoledge) 优化瓶颈环节上的物流,大幅降低在制品数量。 敏捷制造(AM) 充分利用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 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 构筑虚拟化企业(Virtual Enterprise)。 3、ERP及其六大功能: ERP 由美国Gartner Group 于90 年代提出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有效管理并且支持企业的结构化与半结构化决策。ERP 由六大功能目标组成。 支持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研究与决策: 硬化基础管理。 集成管理控制。 提供快速、正确的决策信息。 实现企业信息集成与管理集成 信息共享。 从供应链整体上把握管理。 完善企业成本管理机制 对企业全部资源(物料、设备、人力、资金、信息)进行全面规划与优化。 对企业产、供、销、存进行全面成本管理。 采用先进的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构筑企业核心技术体系和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快速开发适应市场,满足顾客需求的新产品。 构建敏捷的后勤管理系统(Agile Logistics) 满足柔性供应,缩短生产准备时间。 构建优势互补的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 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方式。 将客户、供应商及协作单位纳入产品研发与生产过程。 保持产品的多样性、高质量和灵活性。三、企业信息化 1、企业信息化含义: 将企业的事务处理过程、管理控制过程、设计,生产过程、决策过程全部数字化。 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与人三结合。 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2、企业信息化的两大特点: 整体性: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有机整体。 社会性:充分利用社会信息化环境提供的信息资源。 3、社会信息化的成长过程: 诺兰(Nolan)阶段模型: 初始阶段:开发计算机应用程序。 普及阶段:开发数据处理能力,但数据冗余、不一致,数据不能共享。 控制阶段:单项应用系统普及,但缺乏全局,不协调。 集成阶段:全面规划,信息系统集成。 数控管理阶段:计算机数据控制。 成熟阶段:数据深层次加工,支持决策,优化管理。四、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1、CIMS的含义: 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 产品设计(CAD、CAPP)。 制造过程(CAM)。 经营管理及决策(DPS、MIS、DSS、OAS、EIS etc.)。 信息化人才 。 2、CIMS的集成内容: 数据集成:总体数据模型与主题数据库。 功能集成:总控模块调用子系统与功能。 界面集成:统一界面风格与处理方式。 3、CIMS集成方法: 通过网络将数据与功能集成在一起。 4、CIMS集成的意义: 实现系统内外资源的最佳配置。 实现人-机的完美结合。 实现计算机应用的质的飞跃。第四讲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一、信息系统开发失败的原因 二、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 三、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四、生命周期法LCA 五、原型法(Prototyping) 六、面向对象的技术(OOD) 七、系统开发方法的发展历程一、信息系统开发失败的原因 1、没有建立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体系: 仅仅想以计算机系统代替人工系统。 2、缺少“用户至上”观点: 仅仅作为一个技术系统开发,而不是一个管 理应用系统。 3、开发人员与用户无法有效沟通: 专业背景不同及无有效的沟通工具。 4、开发过程没有明确的阶段与分工: 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系统。 一着手马上开始编程。 5、不留开发文档: 导致系统修改维护工作无法进行。二、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三、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生命周期法LCA(Life Circle Approach) SSA&D (Structured System Analysis &Design) 2、原型法 Prototyping3、面向对象技术 OOD (Object-Oriented Design)四、生命周期法 LCA(Life Circle Approach)1、生命周期法的特点 、信息系统最常用的开发方法,也是目前开发 信息系统的主要方法。 、开发过程阶段请楚。 、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自上而下(TopDown),自下而上(BottomUp) 、文档资料齐全。 结构化系统分析报告(逻辑方案)SSA REPORT 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案(物理模型) SSD SCHEMA 程序文档资料。 调试验收记录。 操作手册。 运行纪录。 评价报告。 、适用于大型信息系统和大型 应用软件开发。2、生命周期法的开发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 目的:提交系统开发的可行性报告(feasibility Repor)给决策者。 调查: 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用户的需求。 实施的技术手段。 可投资金数量。 规划: 局部改进或全局开发。 手段: 、系统分析阶段 目的:提交系统开发的逻辑方案 (系统分析说明书)。 调查:现行系统的各项业务流程。 构筑: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 步骤: 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业务活动及其流程分析。 数据及数据流程分析。 功能/数据关系分析。 、系统设计阶段 目的:提交系统开发的物理模型(系统开发说明书) 使用:系统开发的逻辑方案与当代计算机处理技术。 步骤: 总体结构设计: 子系统划分设计。 系统配置设计。 计算机处理流程设计。 具体物理设计: 代码设计。 数据库设计。 输入/输出界面设计。 系统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系统实施阶段 目的:提交可实际运行的软件系统及文档资料。 要求:精心安排,合理调度。 步骤: 程序编写与调试。 设备配置与安装。 操作人员培训。 基础数据整理与录入。 模块、系统调试及验收。 系统切换。 、系统运行与维护 目的:充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过程:调整、维护、完善、替代。 背景: 系统存在尚未发现的问题。 用户业务需求扩大。 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进步。 管理理念、方法与手段的变化。 管理要求的提升。 、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新系统运行是否达到系统开发的预期目标。 指标: 达到目标的功能与性能的测定。 安全性、保密性评价 。 系统经济效益测定。3.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4、生命周期法存在的问题开发者与用户沟通障碍: 专业背景不一样。 用户难于描述系统的现状与未来的目标。 开发者理解的偏差甚至错误。不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用户:实践-认识-再实践- 系统:已经基本定型。 开发者:将立足点放在技术上。周期长、文档多: 不能适应变化,定性时与开发初衷存在差异。 用户难以真正理解这些文档。生命周期法基本前提的动摇: 由于用户需求的多变性与环境的不确定性。 五、原型法 PROTOTYPING1、原型的含义: 指开发对象可运行的早期的一个软件 系统版本。2、软件所包含的内容: 程序模块。 数据文件。 用户界面(输入/输出界面)。 与其他系统的接口。3、原型法开发流程4、原型法的特点 周期短,见效快。 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对企业内外环境变化适应能力较强。 对开发平台要求较高。 高性能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四代语言4GLs实现自动编程。 交互式、可视式工作环境。 数据字典管理系统(DDMS)。5、构造原型的方法: 组件式构造法。 构造规模较小的原型。 利用高效软件工具。六、面向对象的技术OOD:Object-Oriented Design1、面向对象的技术出现的原因: 传统开发方法的弊病: 程序的可重用性差及其原因: 数据与程序(过程)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 对不同的数据格式作相同处理,必须重编程序。 改变数据结构必须修改程序。 将程序与数据结合成对象有利于抽象思维。 (毋用考虑计算机处理细节。) 大大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2、对象的概念 对象: 是客观世界事物的抽象,任何相对独立的实体和研究目标多可以作为对象。 对象类 具有相似特性(属性)的一组对象。 操作 对象行为的抽象。 方法 继承性 类具有层次关系,分父类与子类。继承性是 对具有层次关系的属性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