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习题 高中历史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三 2022-2023学年.docx
-
资源ID:95099500
资源大小:30.8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习题 高中历史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三 2022-2023学年.docx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分层作业【基础达标】1.(2022秋重庆沙坪坝,高二重庆八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图是“1570年前后墨西哥和秘鲁地区人口变动(单位:万人)”,从这一变动可知()一 鹏四眼地区费占地区A.大批当地土著居民被卖为奴隶B.大规模洲际人口流动即将展开C.新航路开辟致使人口流动频繁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1570年前后墨西哥和秘鲁地区人口出现了急剧下降。结合所学,1492年,哥伦布 到达美洲,此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争相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在 此期间,屠杀、奴役以及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大约从16世纪开始,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可见,美洲土著人口的减少促进了黑奴 贸易,导致大规模洲际人口流动,B项正确;欧洲殖民者主要是屠杀、奴役美洲土著居民,被卖为奴隶的 主要是黑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美洲人口减少主要是由于欧洲殖民入侵,而非正常的人口流动造成的, 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 (2023秋北京朝阳高三统考期末)在欧洲定居者到来之前,美洲大平原上生活着约1000万-3000 万头野牛,印第安人狩猎野牛的历史超过一万年。到1879年,美国南部的野牛群已完全消失。下列选项中 与“野牛群消失”相关的有()横跨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制革技术进步对野牛皮需求的刺激印第安部族的资源和产业遭到破坏工业流水线改变了美国的产业结构A.B.C.D.【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69年,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建成,野牛群被分割成南北两边,为了 向筑路工人供应肉类,铁路公司开始雇佣猎手大规模猎杀野牛,正确;野牛的皮毛也进入了商业贸易之 中,制革技术进步对野牛皮需求的刺激,正确;野牛对印第安人至关重要,被誉为印第安人的“奔驰的百黑人的命运。【答案】(1)路径:美洲欧洲欧美之外;转折:地理大发现(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 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2)途径:殖民掠夺、屠戮(种族灭绝);不平等贸易;命运:成为黑奴;命运悲惨【详解】(1) “传播路径、依据材料一信息“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I、亚洲和非洲的产品, 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美洲欧洲欧美之外。“重大转折”,依据所学知识从 地理大发现、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等角度分析。(2) “重要途径、根据所学知识从殖民掠夺、屠戮、黑奴贸易、不平等贸易等角度分析。“命运。依 据材料二信息“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 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得出:成为黑奴、命运悲惨等。货商店",可见印第安部族的资源和产业遭到破坏,正确。正确,A项正确;工业流水线改变了美 国的产业结构与“野牛群消失”无关,错误,排除B项;错误,排除C项;错误,排除D项。故选A 项。3 .(2023春高二单元测试)1886年,杜库雷在文明简史中宣称:“在我们这个时代,欧洲人正在 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 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这一观点意在()A.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促进作用B.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C.掩盖欧洲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D.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答案】C【详解】题干所给材料“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 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体现出杜库雷 认为西方殖民扩张是传播文明的重要方式,联系所学知识,这混淆了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C项正确;根 据材料信息可知,“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促进作用”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问题,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 反映的是杜库雷试图掩盖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 体”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项。故选C项。4 . (2023秋江苏南通高二统考期末)在澳大利亚,英国人到来之前原住民人口达75万人,1901年只 剩下9万多人。在新西兰,18世纪原住民有25万,19世纪中叶只剩下5万多人。这一变化客观上导致大 洋洲()A.难民救助问题尤为突出B.华工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C.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D.主流文化出现替代性变化【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受英国殖民统治影响,人口结构发生 重大变化,原住民锐减,白人成为主要居民,客观上导致大洋洲主流文化出现替代性变化,D项正确;难 民救助问题尤为突出与原住民锐减等不符,排除A项;华工并非大洋洲的主要居民,排除B项;混血人种 成为最大族群与欧洲白人成为大洋洲主要居民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5 . (2023秋北京海淀高三统考期末)1860年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这是清政府首次明 确允许本国人民出洋务工。19世纪后期英国招募的华工,主要在澳大利亚、南非、东南亚等地采矿。美国 也大量引进华工,修筑铁路或在种植园从事繁重的劳动。以下关于华工问题的评论,正确的是()工业革命使西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补充奴隶贸易终止后劳动力的不足西方侵略势力掠夺中国劳动力资源A.B.C.D.【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 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正确,19世纪中叶之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正确,D项正确;工业革命使西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不是华工出国的原因,错 误,排除AB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招募华工,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6 .(2022秋.重庆.高三统考阶段练习)下表是根据1847年首批赴古巴华工的口供整理而来,这反映了 当时()古巴华工出洋方式统计表出洋方式人数比率()被拐骗出洋者39084. 97自己欲出洋者6714. 60未说明者20. 43合计459100A.存在奴隶贸易现象B.清朝政府积极组织华工出国C.出洋或因生活所迫D.华工为大洋洲开发作出贡献【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古巴华工出洋方式统计表”可知被拐骗出洋者比率高达84%,可见存在大量在家乡 走投无路者愿意远渡重洋前往古巴的中国劳工,出洋或因生活所迫,C项正确;奴隶贸易一般指大量的人 被强制地在市场上作为商品出售,其买主可以驱使其从事任何种类劳役的人口买卖活动,赴古巴的华工并 非是奴隶贸易,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清政府积极组织华工出国,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华 工为大洋洲开发作出贡献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能力提升】1 . (2023秋北京西城高三统考期末)1518年西班牙国王颁布特许状,允许本国在美洲的殖民者把非 洲黑奴输入加勒比海群岛,被视为欧洲各国"合法''从事黑奴贸易的起点。到1825年,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 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如下表。在此期间()项目西属美洲()葡萄牙殖民地巴西()欧洲人18.223.4混血种人28.317.8非洲奴隶11.949.8印第安土著41.79.1A.西葡两国的黑奴贸易远超他国B. 土著印第安人遭到种族灭绝C.美洲的人口结构产生显著变化D.非洲文化发展为拉美的主流【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洲的印第安土著的比例要小于非印第安种族的比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资方殖民国家在美洲大肆屠杀印度安人,并且将黑人从非洲贩卖至美洲I,使美洲的人口结构产生显著变化, 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西葡两国的黑奴贸易与其他国家比较,得不出西葡两国的黑奴贸易远超他国,排 除A项;西属美洲印第安人占比是41.7,材料无法体现遭到种族灭绝,排除B项;材料得不出非洲文化发 展为拉美的主流,排除D项。故选C项。2 . (2023春,高二课时练习)研究者发现,16世纪20年代以前,墨西哥地区的真实工资(注:实际买 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水平很低。但在16世纪20年代之后,真实工资开始上升,并在17世纪 中期上升至收入与最低生活开支大致相当的水平。这一转变主要是源于()A.墨西哥银矿的发现与开采B.西欧的早期资本主义扩张C.拉美地区原工业化的发展D.商业革命推动了外贸繁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16世纪,拉美地区遭到了欧洲的殖民侵略,本地土著人口大量死亡, 因而真实工资逐渐提升,并迫使殖民者进行了罪恶的奴隶贸易,B项正确;墨西哥银矿的发现与开采使财 富流入宗主国,并不能提升当地的真实工资,排除A项;殖民者在拉美地区移植了本国的生产模式,主要 是发展种植园经济,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拉美地区外贸繁荣,但其收入主要在欧洲殖民者手中,排 除D项。故选B项。3 .(2023春高二课时练习)1982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发动了一场反对西化倾向并捍卫、保持和弘扬 东方价值观的运动,在全国开展以“忠”、“孝”、“廉”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教育,取得显著成就。这场运动()A.确立东方文化的统治地位B.推动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C.适应美苏在文化领域的争夺D.应对了移民社会的文化冲击【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82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发动了一场反对西化倾向并捍卫、保持和弘扬东 方价值观的运动,这场运动有利于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新加坡人' 有利于应对 了移民社会的文化冲击,D项正确;东方价值观教育不一定就确立东方文化的统治地位,排除A项;李光 耀发动的这场运动,旨在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不是推动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排除B 项;题干没有体现美苏在文化领域的争夺,而是强调这场运动在应对移民社会的文化冲击的形势下捍卫东 方的价值观,排除C项。故选D项。4 .(2023春高二课时练习)16世纪,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极力推广天主教,排斥当地宗教信仰,遭到 当地人的强烈反对。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 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据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A.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B.摧毁了美洲本土文化C.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 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可知,材料以墨西哥的象征之一一瓜达卢佩圣母像叙述了 西班牙殖民者极力推广天主教与墨西哥本土宗教信仰,从冲突到兼容的史实。殖民势力的持续侵略改造着 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改变了墨西哥人口结构,A项正确;瓜达卢佩圣母像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 排除B项;材料与欧洲宗教改革没有关系,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征服墨西哥,时间不符,排除 D项。故选A项。5 . (2023春,高二单元测试)每逢国际重大比赛有新西兰队参加时,人们都会欣赏到新西兰运动员“毛 利战舞'的仪式表演。“毛利战舞''原本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战斗前鼓舞士气的仪式,经过与几代移民带来的 西方文化的融合,经过改造发展形成了具有现代新西兰风格的舞蹈。这反映出()A.西方文明具有先天的优等性B.本土文化在和外来文化交融中发展C.新文明的形成会伴随新移民D.外来移民的文化全部会带有侵略性【答案】B【详解】据题意可知,新西兰土著居民传统文化吸收了外来的西方文化后,形成了具有现代风格的舞 蹈,这说明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形成新文化,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西方文明具有 先天的优等性,排除A项;是新移民催生了新文明,而非新文明会形成新移民,排除C项;外来移民的文 化不一定都带有侵略性,排除D项。故选B项。6 .(2022秋.黑龙江哈尔滨.高三哈尔滨三中校考阶段练习)据统计,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移居海 外的中国人约有1000万人,主体是劳工,商业、政治性移民次之,文化、亲属团聚等又次之。他们主要分 布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大批前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等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C.西方列强侵略扩张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约有1000万人,主体是劳工, 商业、政治性移民次之”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人进行海外移民,输入劳动力到殖民地去进行了开发建设, 这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有关,C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然占据主要地 位,排除A项;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是列强殖民扩张的结果,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且世界的形成并非当时中国海外移民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7 .(2022秋贵州毕节高三统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30年之后的10年间,英属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先后有2万人抵达,其中有10%是仆人,10% 是没有技能的劳动者,上层贵族与最下层仅占1%,剩下的79%是有技能的劳动者,如工匠、技工、商人、 农民等。而在弗吉尼亚的切萨皮克,高达3/4的英国移民是契约奴,他们由卖身的贫农或流放的罪犯组成; 在南方的中大西洋地区,契约奴也占大部分。但1700年之后,前来北美的契约奴尽量避免去条件艰苦的南 方殖民地,他们更愿意去宾夕法尼亚州和纽约州等条件相对好一点、机会相对多一点的北部地区。摘编自钱满素、张瑞华美国通史材料二到18世纪,随着黑奴数量的增加,黑奴制度逐渐代替了契约奴的劳动制度,因为使用黑奴更有 利可图。蓄养黑奴,开支可减少一半,奴隶主能剥削奴隶一生,黑奴没有像契约奴那样有规定的期限,而 且黑奴的子女也是奴隶主的财产。使用印第安人为奴,需要防止印第安人部落的袭击和援助;使用白奴需要防止他们逃跑,且有使用期限;而使用来自远方的黑奴,他们既无处可逃,又比印第安人和白人强健、 耐劳,且他们世代可以为你所用。由此可见,黑奴制代替契约奴劳动制是必然的趋势。摘编自王铭欧美近代史专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17世纪英国移民北美殖民地人员构成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奴贸易兴起的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构成对美国文化的影响。【答案】(1)特点:存在地域差异;有技术者人数较多;契约奴占比较大;以底层民众为主。(答出两点 即可)(2)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的贪婪;非洲部落冲突提供大量黑奴来源;黑奴成本低;黑人更适应高强度的 劳作(或白人契约奴不愿前往南方)。(答出两点即可)(3)影响:白人欧洲文化成为主导;黑人移民文化占一席之地;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种族歧视观念逐渐 萌芽和发展。【详解】(1)关于17世纪英国移民北美殖民地人员构成的特点,学生根据材料中的“其中有10%是仆 人,10%是没有技能的劳动者,上层贵族与最下层仅占1%,剩下的79%是有技能的劳动者,如工匠、技工、 商人、农民等”“而在弗吉尼亚的切萨皮克,高达3/4的英国移民是契约奴”可得出“有技术者为数较多”“以底 层民众为主”“契约奴占比较大”等。(2)关于黑奴贸易兴起的原因,学生根据材料中的“因为使用黑奴更为有利可图。蓄养黑奴,开支可 减少-伴,奴隶主能剥削奴隶-生,黑奴没有像契约奴那样规定的期限”可得出“黑奴成本低”。根据材料中的“但 1700年之后,前来北美的契约奴尽量避免去条件艰苦的南方殖民地,他们更愿意去宾夕法尼亚州和纽约等 条件相对好一点、机会相对多一点的北部地区”可得出“黑人更适应高强度的劳作(或白人契约奴不愿前往 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非洲部落冲突提供大量黑奴来源等。(3)关于1718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构成对美国文化的影响,学生首先要知道1718世纪英属 北美殖民地的人口构成的特点中白人占据主导,黑人处于奴役的境地,根据这些知识可得出在当时英属北 美殖民地是白人欧洲文化成为主导,黑人文化占一席之地,种族歧视观念逐渐根植。8.(2022秋高三单元测试)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20会花会累人口大比6币会安从图中选取一组人口迁移路线,概括指出其路线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答案】(1)欧洲(第1、2、3条路线):西欧人向南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迁移。16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欧洲革命、 战争导致政局的动荡;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追求财富思想的推动;交通的进步,促使欧洲人口向美洲和大 洋洲、南非、北亚不断迁移。欧洲移民改变了南北美洲I、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人口格局;有利于文明的交融,推动文化 重构,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引起动植物的世界大交流;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欧洲移民伴随 着殖民掠夺,增加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给美洲和非洲带来了灾难,也给移民国家带来了文化认同 的新挑战。(2)中国(第6条路线):向东南亚、美洲、大洋洲迁移。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农耕经济发展,人地矛盾突出。受郑和下西洋影响,民众前往东南亚、印度 洋一带谋生。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 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招募华工。民众为生活所迫或被绑架欺骗,成为华工劳力,被迫前往东南亚、澳 大利亚、美国等地。中国移民促进了东南亚、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国文化,推动了当 地文化的多元发展。(3)非洲(第4条路线):非洲人向美洲迁移。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之后,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在美洲奴役屠杀印第安人,美洲人口大量减少, 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奴隶贸易兴起。非洲移民为美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加剧了 非洲的贫困落后。(4)印度(第5条路线):向非洲南部和东部海岸、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迁移。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法美等国先后废除了奴隶法令,为了弥补劳动力的紧缺,印度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被迫移民到英国殖民地。印度移民刺激了英国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财富,重构了当地的文化结构。注:此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案不拘所给答案的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师须酌情给分。【详解】根据地图信息,可选取非洲人口迁移路线,即第4条路线:非洲人向美洲迁移。阐释:结合 所学,从黑人奴隶贸易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可从新航路的开辟之后,欧洲国家在美洲奴役屠杀印 第安人,美洲人口大量减少,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奴隶贸易兴起;非洲移民为美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 力,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加剧了非洲的贫困落后等进行说明。(若学生答案 不拘所给答案的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师须酌情给分。)【直击高考】1 .(2021 .天津.统考高考真题)1937年4月,天津北宁足球队赴日本参赛。比赛前,领队结合时局激励 全队;比赛中,华侨和留日学生高呼爱国口号。北宁队迎战四支日本劲旅,获得全胜,归国后受到数万民 众热烈欢迎;大公报予以连续报道,称“为中华争得无上光荣: 这能够说明A.当时中国重视发展竞技体育事业B.体育比赛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大门C.国家综合实力影响体育竞技结果D.民族危机赋予体育更多精神内涵【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中国深受日本的欺凌,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全境 沦陷,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队在足球比赛中“迎战四支日本劲旅,获得全胜“,极大鼓舞了当时的中国 人民,因此,“民族危机赋予体育更多精神内涵”符合题意,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当时国家对体育竞技的 重视,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当时中日足球比赛并不是为了开启国际交往大门,早在1937年前, 中国的国门就已经打开,排除B项;国家综合实力会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但竞技结果是受到多方面影响, 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 .(2019全国高考真题)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 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 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答案】D【详解】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引领开辟新航路,但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 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I,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 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拉美移植了宗主国 旧的生产方式,故选D; A、C项是拉美和美国的共性,排除;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并不是主要原因所在, B项排除。3 .(2018全国,高考真题)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的数量(单位:百万)I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A【详解】柱状图中的数据代表的是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很明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大幅增加的,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反映的是黑奴贸易这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 中的对外殖民扩张的手段,故选A;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题干时间与之不符,故排除 B;题干反映的是整个欧洲,而“日不落帝国”只体现了英国,另外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不仅仅是依靠贩卖 黑奴,故属于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黑奴贸易的主要意图是满足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的需要,故D排除。点睛:这一题以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奴隶贸易为考查点,这既是所学的主干知 识,也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反思材料。选项对所学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合,知识的容量较大。 考生需要对重要的概念如黑奴贸易、早期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日不落帝国”等有正确的认知,再结 合时代特征才可以准确作答。同样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4. (2024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 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 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 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 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据吴于麾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材料二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 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 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 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 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