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至石角段改建工程路线说明.docx
1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上阶段意见:对回头弯道、高危路段增加防撞等级设计。执行情况:对回头弯道、高危路段采用混凝土护栏,详见安全设施篇章。2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说明2.1平面线形设计全线平面线形基本采用基本型和S型,基本型按直线一缓和曲线一圆曲线一缓和曲线一直 线线形进行组合。缓和曲线参数结合地形合理选取,尽量采用较长的缓和曲线。本项目共设交点128个,平均7.987个/km;平曲线最小半径20. 124m/2处(回头弯),平 曲线长度11663.73 m,占路线总长的72. 782%,直线最大长度231. 718m。2.1纵断面线形设计本项目共设变坡点86个,平均5. 366个/km;最大纵坡9. 0%/5处,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 700m/2处,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700m/l处。2. 3加宽、超高平曲线半径W250nl时,按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进行加宽设置,采用第2类加宽值,加宽 过渡方式采用线形过渡。平曲线超高按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回头曲线超高横坡值最大6%标准执行。2.4平、纵面设计技术指标运用情况根据本项目在蔡江区公路网中所起到的次要集散公路功能,结合蔡江区路网现状及规划要 求,结合工可设计中交通量预测结果,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有关规定,拟建项目推荐方案预测末年2037年年平均日交通量将达到2436辆/日,从预测交通 量来看适合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进行修建。所以采用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7. 5米的三 级公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见表1-3。主要技术标准及指标表表1-2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标准值采用值备注1公路等级等级三级公路三级公路2设计速度公里/小时3030字号指标名称单位标准值采用值备注3路基宽度米7.57.51行车道宽米2X3.252X3.255硬路肩宽度米-6土路肩宽度米2X0.52X0.57圆曲线最小半径米30308回头曲线最小半径米20209回头曲线最大纵坡%4.04.010超高横坡度%6611会车视拒米606012最大纵坡%8913最小坡长米10010014竖曲线最小半径米25025015竖曲线坡小长度米252516同向圆曲线最小直线长度米11.6817反向圈曲线最小直线长度米21.2616设计荷载公路-n公路-【17小桥、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1/2518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1/501/50论证说明:K62+675K62+990段为下陡坡段,如采用7.0%的纵坡,会导致K62+930以后段落左侧的挡 防工程量。K65+075K65+323左侧房屋密集,如进行降坡处理,将与周边房屋不协调,对部分房屋出 现造成影响。K73+220K73+355、K73+750K73+935、K74+035K74+180、K74+320K74+520、K74+620K74+860、K74+960K75+105处位于连续下坡段,如需进行降坡处理,需在外侧修建防护工程, 或者进行改线处理。K76+840K76+995段如进行降坡,需在外侧修建防护工程。所以本项目为了尽量最大化利用既有老路,减少土方及防护工程量以及减少对周边居民的 影响,节约造价,经济可行的原则,本次设计最大纵坡采用9.0*,同时加强相应路段的安全措 施设计。3施工注意事项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地面沉降和人为破坏等因素,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对沿线导线点进 行校核,尤其是采用的控制点必须相互联测,确认无误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使用。对于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既有房屋、通讯、电力设施、及其他建筑物,均应协助有关部门 事先拆迁或改移。公路用地界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竹林等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并将路基范围 内的树根、竹根等全部清除移置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并将原地面的坑穴分层填平夯 实,压实度不小于90乐弃土堆范围内的耕植土及树根应全部清除。对于路线穿过的水田地段,应首先彻底清除淤泥后,回填石渣至原地面。对路线范围内的主线部分须清除耕植土 30cm,并视原地而潮湿情况进行翻挖处理,弃土 弃到弃土坑内,同时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填前夯实。平面交叉施工时应注意不得破坏原有的排水系统,注意与主线排水系统的结合,简易交 叉口路面高程过渡切不可影响主线。做好施工便道的施工,确保施工运输通道的畅通。未列事项请施一匚单位严格按照部颁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规程进行。4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对发挥公路的交通效能,预防和减少 交通事故的发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本项目自身交通特点与线形指标,结合地理、气候、 环境以及考虑到建设资金的合理利用等因素,本次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交通标志、 交通标线、抗滑薄层、视线诱导标忐、突起反光路标、波形梁护栏、限高架、轮廓标、里程碑 等。4. 1交通标志设计(1)设计原则设置交通标忐,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保证道路交通快速、舒适、安全功 能的充分发挥。通过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使司机能够明确选择路线及方向,顺利、快 捷地抵达目的地,同时通过禁令、警告、指示等标志可保证行车迅捷与安全。(2)标志的布置本项目主线与等级道路相交时,在平交口驶入路段的适当位置设置方向地点标志,标志 所指示地名信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在被交道汇入主线后适当位置设置限速标志。本项目主线与低等级被交道路在平交口驶入路段的适当位置减速让行标志,在人行横道 处设置人行横道标忐。交通标志字体采用“交通标志专用字体”,根据面板尺寸大小及字体的排版,标志汉字字 高采用35cm。(3)标志的结构及反光材料在充分比较了不同反光材料的老化性能、使用年限以及反光强度的衰减等性能后,本项 目交通标志版而采用III类反光膜。为保证驾驶者有良好的视认效果,根据不同的道路横断面采用不同的标志结构设计。本 次结构主要采用单柱、悬臂、附着式。标志板:采用3003型铝合金板,并符合GB/T23827 200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的规定;圆形和三角型标志采用厚度为3. 0mm的铝合金板,大型矩形标志采用厚度3. 0mm的铝 合金板。高强螺栓:高强连接螺栓和高强地脚螺栓(包括相应的螺母、垫圈),应采用40B或45 号钢;并符合井12合一2006的规定。(4)标志的生产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颜色应严格执行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之规定。标志板须保证板的平整度、钾的质量,对接缝应进行严格的处理,板面的钾钉头应打磨 平滑:标志板边角要导圆。贴反光膜时要求底板平整、清洁、干燥,同时贴膜车间应保持清洁,温度、湿度控制在 一定的范围,否则将导致气泡和皱折的产生。凡钢管外径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和横梁可采用焊管,应符合GB/T700-2006的 要求;凡钢管外径152mm以上的立柱和横梁采用一般常用热轧无钢管,并符合 GB/T14976-2002, GB/T8162-2008的规定,标忐立柱不允许焊接。柱帽及横梁帽采用普通碳素 结构钢板。在焊接时应注意焊接质量,并应进行有效的打毛刺和修磨工作。标志结构件均采用 热浸镀锌进行防腐处理,镀锌应保证锌层的厚度及均匀性。(5)防腐处理标志的立柱、横梁、加劲肋、法兰盘、抱箍、抱箍底衬等钢构件,镀锌量为600g/nT2(相 应层厚度0.084廊)。螺栓及标志基础的地脚螺枪、螺母、垫片等坚固件的镀锌量为350g/nT: (相应层厚度0. 050mm)。所用锌应为GB/T470T997锌锭中规定的1号锌。螺栓连接件在镀 锌后应清理螺纹或作离心分离处理。镀锌工艺应符合GB/T470-1997镀锌的要求,保证镀锌 的厚度和均匀度。构件镀锌后,外表应整洁光泽,不得有明显的气泡、裂纹、疤痕、毛刺等缺 陷。(6)施工注意事项各类标志设置位置在施工前应根据现场情况进一步核实,如其设置位置与其它构筑物发 生冲突时,在征得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的同意后可调整标志的平面位置或结构形式。标志板与支架连接应牢固(或采用角铝形式加固),铝合金板与滑动槽铝连接要牢固,为 避免板面变形,其四周应卷边加固。标志牌面安装前应在牌面下缘卷边内打泄水孔,孔径为1 厘米,孔间距小于等于100厘米。各类标志基础中预埋的地脚螺栓外露螺纹部分需严格按照设计控制其尺寸,不得擅自更 改。基础法兰盘要与地脚螺栓点焊固,并配双螺母。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损伤标志板面;柱式标志的标志内边缘距路肩边缘225cm,标志下缘距路面高度为100250cm。悬臂式 标志的安装净空为550cm。路侧标志安装时应与道路中线成一定角度,指路和警告标志其安装角度为00。在浇筑混凝上基础时应每30cm-40cm用振捣器振捣一次,保证混凝上基础的密实度。标志基础混凝上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方可进行立柱安装。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对地点方向标志预告的地点方向信息进行核对,若与现场不一致,应 作相应调整。4. 2交通标线设计路面标线的设计应能正确管制和引导交通,确保车流分道行驶,加强车流行驶纪律和秩序, 合理利用路面有效面积。路面标线材料应具有耐久性、耐磨性、粘结力、施工性、经济性及保 证白天、黑夜都具有良好的可视性。本次道路设计标线类型包括:车行道边缘线、道路中心线、渠化标线、抗滑薄层等。(1)标线的设计路面标线的设计应能正确管制和引导交通,确保车流分道行驶,加强车流行驶纪律和秩序, 合理利用路面有效面积。路面标线材料应具有耐久性、耐磨性、粘结力、施工性、经济性及保 证白天、黑夜都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并应做到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轮廓分明。为保证公 路的安全畅通和良好运营,针对本路段的道路特点和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考虑到公 路建设资金的合理利用等因素。根据本道路的实际情况,标线设计如下: 项目车道标线在全路段范围内标划路面中心线和车行道边缘线,道路中心线采用线宽为 15cm的单黄色线,主线车道标准段边缘线采用线宽为15cm的白实线。同向行驶的车道线为线 段长2m,间距4m的白色虚线。与低等级路相交的平交路口,车道边缘线采用17白色虚线。在路侧护栏端头、隧道等设置立面标记,立面标记颜色为黄黑相间的倾斜线条,采用压 敏型铝基一级反光膜直接粘贴。(2)标线的施工划线施工之前应作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准备。标线的位置必须严格按设计图放样,对于渠化导流标线要求在划线前用粉笔按设计图在 路面放大样图,方可开始施工。施工前,应认真检查施工设备,要保证设备不发生泄露现象,玻璃珠能均匀喷撒。标线施工要注意材料的加热温度,并避免在已完工的路面上进行材料加热。划线前对准备划线的区域进行路面检查,路面划线前应先清洁路面,不能有起灰现象: 划线的当天还要注意天气情况,当有雨、雾、天气潮湿或气温低于4时不允许施工。在划渠化导流标线时,所使用的模具要平,以保证模具与路面紧紧粘住,使划出的线边 缘整齐。在划虚线时,要保证划线车行走匀速、直顺,划出的线形要美观。玻璃珠的撒布应经试验并获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实施。撒布玻璃珠应在涂料喷涂后立即 进行,以0. 3Kg/m2的用量加压撒布在所有标线上。标线在施工完后,要对其进行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4. 3波形护栏设计护栏设置的目的是阻止失控车辆越出路外,可使车辆回复到正常的行驶方向,减轻或避免 事故对驾乘人员及车辆的损害:同时保护路侧的构造物。护栏的设计应遵循安全、经济、美观 和诱导视线的功能。根据本项目特点,护栏一般采用打入式。无法打入时取得业主及监理确认后可采取机械钻 孔的方式,孔径0.2m,安装完立柱后回填12#砂架。挡墙段采用埋入式,混凝土基础尺寸为 50*50*50cm'0(1)设计原则设置原则参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中4. 2节执行。(2)防腐处理护栏的波形钢板、托架、端头、钢管立柱、柱帽等钢构件的镀锌量均为600g/nT (相应层 厚度0. 084mm)。螺栓、螺母、垫片等坚固件的镀锌量为350g/nf (相应层厚度0. 050mni)。所用 锌应为GB/T470-1997锌锭中规定的1号锌。螺栓连接件在镀锌后应清理螺纹或作离心分离 处理。镀锌工艺应符合GB/T470T997镀锌的要求,保证镀锌的厚度和均匀度。构件镀锌后, 外表应整洁光泽,不得有明显的气泡、裂纹、疤痕、毛刺等缺陷。(3)施工注意事项路侧护栏立柱的安装应在土路肩加固前进行施工,安装护栏之前应作出详细的施工组织 设计及施工准备。护栏施工时,应准确掌握各种设施的资料,特别是埋设于路基中各种管道的精确位置, 在施工过程中,不允许对地下设施造成任何损坏。立柱应根据设计图进行放样,并以桥梁、平交口等为控制点,进行测距定位,立柱放样 时可利用调整段调节间距,并利用分配方法处理间距零头数。立柱放样后,应调查每根立柱位置的地基状态。如遇地卜管线、泄水管等,或涵洞顶部 埋土深度不足时,应调整某些立柱的位置,或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方式,立柱安装应与设计图 相符,并与道路线形相协调,立柱应牢固地埋入土中,达到设计深度,并与路而垂直。采用打入法施工时,应精确定位,当打入过深时,不得将立柱部分拔出加以矫正,须将 其全部拔出,待基础压实后再重新打入,立柱安装就位后,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应形成平顺 的线形。护栏板应通过拼接螺栓相互连接成纵向横梁,井由连接螺栓固定于托架上。护栏板拼接 方向应与行车方向一致。立柱间距不规则时,可利用调节板、梁进行调节,不得采用现场切割,栏板的方法。波形梁的连接螺栓及拼接螺栓不宜过早拧紧,以便在安装过程中利用波形梁的长圆孔及 时进行调整,使其形成平顺的线形,避免局部凹凸。波形梁顶面应与道路竖曲线相协调。当护栏的线形认为比较满意时,方可最后拧紧螺栓。 其他未尽事宜,请参照相关规范。5其它本设计中的附注及说明,仅为必要的补充,未尽事宜应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及相关条款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