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6 将相和.docx
-
资源ID:95106684
资源大小:15.9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6 将相和.docx
6将相和教学目标1 .认识“璧、臣”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强、划”,会写“召、 臣”等12个字,会写“召集、大臣”等37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3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各自的美好品质。4 .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2 . 了解“将”和“相”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的原因。3 .结合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预习检测。1 .讲述和氏璧的来历。2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由“和氏 璧”引起的。(板书课题:将相和)齐读课题o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战 国时期。之后100多年,西汉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中记载了这个故事,(板 书:史记)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根据它改编而来的。板书课题,学生齐 读。3 .解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 “将”、“相”之间是怎样由 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 .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 .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3 .出示生字、词语:读准字音,指导字音、字形。随机展示图片“鼓瑟” “击缶”。指导书写“荆”,注意“荆”左右结构,左边的部分写短一些,收一些, 右边的“可以向下伸展一些。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1 .同学们都读过了课文,知道了课题中的“将”是指(廉颇),“相”是 指(蔺相如),题目是“将相和”,那么之前两人之间因为什么原因不和呢? 我们先来关注两个词语,这是战国时期两个官职的名称,谁来读一读:上大夫、 上卿,(指名读,正音、齐读)你们读了课文,知道这两个官职谁更高吗?(上卿比 上大夫级别更高,相当于宰相。)2.课文围绕着“将相和”讲了三个小故事,下面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 每个小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试着找出关键词概括小标题。(学 生交流)(1)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用小标题概括完璧归赵,看老师把这个词语写到黑板上,(板书:完璧 归赵)“璧”其实就是一种玉器,所以是一玉字底。在这个故事里的这块璧可 不是一块普通的璧,它是无价之宝和氏璧。(2)蔺相如在海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海池是一个地名。在这段课文中还有这几个词语比较难读,谁来试试鼓 瑟 侮辱 拒绝 击缶;(指名读,正音、齐读)第二个故事用小标题概括海池 之会(板书:海池之会或海池立功)(3)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 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用小标题概括负荆请罪。理解“负”(背着X板书:负荆请罪)(4)这三个小故事合起来就是“将相和”。请大家把这3个小标题端端正正地 写在相应的故事旁边,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照,写整齐,写美 观。3.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交流,师小结。(起因经过结果)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 .“将”指的是谁? “相”指的是谁?2 .将相和一课由哪三个小故事构成?二、深入阅读,感知人物。过渡:廉颇和蔺相如之间有和,那在这之前就有不和,快速浏览课文,找到 课文中直接描写两人不和的那段话。1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 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 他个下不了台!”廉颇说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他头上了,说说廉颇是什么样的人?蔺 相如又是什么样的人?指导朗读,读出廉颇的不服气。那蔺相如是不是只靠一张嘴就会耍嘴皮子呢?我们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 赵。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能告诉大家用什么方法学?(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 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2 .讨论、交流、整理:(1)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 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2)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 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3)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 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3 .看图讲述,训练表达。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 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不畏强暴、 机智勇敢的人。4 .小结: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 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 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5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6 .总结、扩展(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2)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 容。(3)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 .学生自主学习“濯池会见”和“负荆请罪”(1)学生按照以上学习方法,前后桌四人为小组进行学习。(2)组织交流学习情况。(3)小练习:师:廉将军为什么声声表示不服蔺相如,可最后为什么又负荆请罪了 呢?结合插图想象,廉颇背着精挑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会说些什么?蔺相如又会怎 么说?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言行写生动具体,符合人物 当时的心境。三、 总结。最终,蔺相如完璧归赵,“完”是完好无损,那完好无损的只有和氏璧吗?(引导学生回答)除了和氏璧,还有蔺相如自己,更为重要的还有赵国的尊严,蔺相如凭借自 己的勇敢机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封为上大夫。经过濯池会见和负荆请罪,最 终促成了将相和这一家喻户晓的大故事。本篇课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 相如列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阅读,去体会其中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四、作业设计。1 .小练笔:请用上“无价之宝,为难,理屈,完璧归赵”等词语,把蔺相 如完璧归赵这件事简写成100字左右的小故事。2 .搜集历史故事进行阅读。板屈殳计将相和完璧归赵起因:秦王企图骗璧经过:蔺相如智胜秦王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海池之会起因:秦王要求赵王鼓瑟经过:蔺相如挺身而出,逼秦王击缶结果:蔺相如又立功,被封为上卿蔺相如智勇双全负荆请罪起因:廉颇不服蔺相如经过:蔺相如顾全大局,回避廉颇结果: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将相和”蔺相如以国为重廉颇知错就改教后反思将相和是一篇叙事性课文。这篇课文的三个小故事中,表现蔺相如性格 特点的词句是教学重点,教学中抓住这些词句,就能让学生体会蔺相如的大智大 勇和以国事为重的品质,同时感性认识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在教学时一,我提出的问题是:蔺相如和廉颇为什么不和?学生围绕这个问题, 层层展开学习。他们从故事的发展中知道这两员大将之所以不和的最终原因是蔺 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那蔺相如又是怎么“爬到”廉颇的头上呢?学生通过阅读 很快会找到结果:是因为蔺相如聪明机智,以国家利益为重,帮楚王解了围。长文短教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不断积累经验、不 断摸索实践,最终用最短的时间上好较长的课文,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教给学生 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