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221-2023 日光温室草莓生产技术规程(天津市).pdf
-
资源ID:95112312
资源大小:273.7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12∕T 1221-2023 日光温室草莓生产技术规程(天津市).pdf
ICS 65.020.20 CCS B 31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 12212023 日光温室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rawberry production in solar greenhouse 2023-07-19 发布 2023-09-01 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 布 DB12/T 1221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仝雅娜、王俊杰、马洪英、郭锐、杨丽芳、刘莉莉、葛瑾、王晖。DB12/T 12212023 1 日光温室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莓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的园址选择、品种选择及种苗要求、整地、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草莓日光温室栽培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 26575 草莓技术生产技术规范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444 草莓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园址选择 草莓生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符合NY/T 391的规定。生产区域内灌溉水质量、土壤质量和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Z 26575的规定。5 品种选择及种苗要求 品种选择 5.1 选择适应性广、抗病虫能力强、休眠浅、丰产、早熟、商品性好、较耐贮运的品种。种苗要求 5.2 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具有4片以上功能叶,新茎粗0.8cm以上,根系发达的种苗。6 整地 清除草莓和其他作物残株,破畦,耙平土壤。土壤消毒 6.1 DB12/T 12212023 2 6.1.1 连作地块,宜根据土传病虫害发生程度,在每季生产前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土壤消毒:太阳能消毒: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用旋耕机深旋耕,灌透水。土壤表面覆盖 0.02mm0.04mm 的透明塑料膜,密闭温室 40d 以上;熏蒸剂处理:6 月至 7 月,采用棉隆等化学熏蒸剂进行土壤处理。土壤处理前 5d7d,浇透水,待土壤相对湿度达 60%70%时,旋耕。按推荐用量和方法使用熏蒸剂后,覆盖无渗漏薄膜,消毒时间 15d20d。消毒后,撤膜晾晒 7d 以上。6.1.2 出现重茬栽培选用熏蒸剂处理方式消毒,非重茬栽培选用太阳能方式消毒。施基肥 6.2 每亩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kg3000kg,氮磷钾复合肥30kg40kg,过磷酸钙30kg40kg做基肥,用旋耕机深旋耕(30cm以上)。肥料使用符合NY/T 394 规定执行。起垄 6.3 垄高35cm40cm,上宽50cm60cm,下宽70cm80cm,垄沟宽20cm30cm。7 定植 定植时间 7.1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种苗整理 7.2 定植前去除老叶和黄叶,种苗按新茎粗分级,以便栽时同一级别的苗相对集中。种苗药剂处理 7.3 定植前,裸根种苗宜使用广谱性符合NY/T 393规定的杀菌剂,进行浸根处理。定植方式 7.4 采取双行丁字形交错定植,植株距垄边10cm15cm,株距15cm25cm,小行距20cm30cm。每亩定植8000株10000株。定植时,根系顺直,深不埋心,浅不露根。栽植方向:栽苗时使草莓苗的弓背朝向两侧垄沟。定植10d15d后检查成活率,及时补苗。8 栽培管理 保温 8.1 8.1.1 棚膜覆盖 10月中下旬,外界平均气温降到15时,覆盖棚膜。8.1.2 地膜覆盖 扣膜后第6d,垄面和垄沟全部覆盖地膜,可选用黑色、银灰色或黑色与银灰色双色膜。盖膜前中耕除草,盖膜后立即破膜提苗。温湿度管理 8.2 DB12/T 12212023 3 8.2.1 温度管理 依据草莓生长发育阶段进行温度管理。草莓适宜生长的温度指标见表1。表1 草莓适宜生长的温度指标 草莓生育期 温度 昼 夜 现蕾前 2326 1015 现蕾期 2326 812 开花期 2225 810 果实膨大期 2025 68 成熟期 2324 610 8.2.2 湿度管理 整个生长期都应尽可能降低温室内的湿度。水肥管理 8.3 8.3.1 水分管理 宜采用膜下滴灌。定植时浇透水,一周内勤浇水,覆盖地膜后以土壤含水量45%65%为佳。可根据草莓叶片清晨吐水状况判断是否缺水。8.3.2 追肥 8.3.2.1 滴灌追肥 肥料使用应按NY/T 394规定执行,宜采用滴灌施肥。肥料浓度以0.2%0.4%为宜。肥料中氮磷钾应合理搭配。追肥时期见表2。表2 草莓追肥时间表 追肥次数 肥料配比(N-P2O5-K2O)幼苗期 15-15-15/20-20-20 平衡肥 开花期 10-30-10 高磷肥 幼果期 10-30-10 高磷肥 坐果期 15-5-40 高钾肥 8.3.2.2 二氧化碳气体追肥 12月至第二年的2月,晴天上午9时前,补充二氧化碳气体肥料,浓度以500ppm1000ppm为宜。植株管理 8.4 8.4.1 摘叶 及时去掉老叶和病叶。开花结果期,每株草莓保留6片10片功能叶。8.4.2 去侧芽 DB12/T 12212023 4 日韩系草莓品种在顶花序抽生后,每个植株上选留1个2个方位好且粗壮的侧芽,其余全部去除;欧美系草莓品种不去侧芽。8.4.3 除匍匐茎 在植株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及时去除匍匐茎。8.4.4 疏花疏果 及时摘除花序上的高级次无效花、无效果和畸形果,每个花序保留果实3个6个。辅助授粉 8.5 开花前一周在日光温室内放入蜜蜂。9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 9.1 9.1.1 主要病害包括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根腐病、枯萎病、芽枯病和病毒病。9.1.2 主要虫害包括螨类、蚜虫和蓟马。防治原则 9.2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物理防治 9.3 9.3.1 色板诱杀 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和白粉虱。悬挂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9.3.2 阻隔防虫 在日光温室放风口设置25目30目防虫网,防止害虫侵入。生物防治 9.4 根据温室内病虫害的种类,释放天敌或使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药剂防治 9.5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禁止使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禁用农药品种,见附录A。优先采用烟熏法和粉尘法,在干燥晴朗天气可喷雾防治。如果在采果期,应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规定,先采果后喷药,同时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在草莓上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安全间隔期应符合附录B。10 果实采收 采收标准 10.1 果实达到商品标准即可采收。DB12/T 12212023 5 采收操作技术 10.2 采摘的果实要求果柄短,不损伤花萼。果实分级包装和贮藏 10.3 果实分级包装和贮藏应符合NY/T 444。DB12/T 12212023 6 A A 附录A (资料性)草莓生产禁止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胺苯磺隆单剂、甲磺隆单剂,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溴甲烷,百草枯水剂,氯唑磷,苯线磷,氧乐果,水胺硫磷,灭多威,杀扑磷,磷化铝,硫丹,丁酰肼,三氯杀螨醇等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1)1)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农业部公告 2002 年第 194 号、第 199 号和 2003 年第 274 号、2017 年第 2032 号、发改委、农业部等六部委公告 2008 年第 1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 2011 年第 1586 号。DB12/T 12212023 7 B B 附录B (规范性)在草莓上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安全间隔期 在草莓上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安全间隔期见表B.1。表B.1 在草莓上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安全间隔期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农药名称 使用剂量(倍液)施药方法 安全间隔期 注意事项 炭疽病 发病初期 25%嘧菌酯悬浮剂 8001000 倍液 喷雾 710天 定植时药剂蘸根 发病初期 戊唑醇悬浮剂 30004000 倍液 喷雾 10天 发病初期 40腈菌唑 6000 倍液 喷雾 7天 灰霉病 发病初期 哈茨木霉菌 500 倍液 喷雾 7天 现蕾前15天开始定期预防 发病前或初期 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8001200 倍液 喷雾 10天 发病初期 50%啶酰菌胺 10001500 倍液 喷雾 3天 白粉病 发病初期 8%宁南霉素水剂 8001000 倍液 喷雾 7天 苗期定期预防,花果期以硫磺熏蒸为主 发病初期 嘧菌酯 1000 倍液 喷雾 7天 发病前期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2000 倍液 喷雾 3天 根腐病 发病前或初期 30%噁霉灵水剂 1000 倍液 喷灌 7天 铜制剂需单,定植后20天内是最佳预防期 发病初期 2 亿活孢子/g 木霉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灌根 7天 发病初期 100 万个活孢子/g 寡雄腐霉 750010000 倍液 灌根 7天 地下害虫 整地时 3%辛硫磷颗粒剂 10kg/亩 均匀撒施 发病前或初期 0.5%氨基寡糖素水剂 10002000倍液 喷雾 710天 禁与强碱性农药混用 蚜虫 发病初期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20以上使用)喷雾 14天 不可与呈碱性的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 发病初期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 喷雾 21天 定植至现蕾期重点防治 青虫类 2-3龄幼虫期 茚虫威 2500 倍液 喷雾 7天 清晨、傍晚施药效果更佳 害虫低龄期 苏云金杆菌 1000 倍液 喷雾 3天 不可与杀菌剂混用 二斑叶螨(红蜘蛛)发病前或初期 联苯肼酯 20003000倍液 喷雾 14天 最好先清除老叶,喷头插入植株下部朝上喷,使药剂喷布叶片背面 发病初期 5%噻螨酮乳油 1200 倍液 喷雾 30天 发病初期 34%螺螨酯悬浮剂 40005000 倍液 喷雾 21天 发病初期 110g/L乙螨唑悬浮剂 4000-7000 倍液 喷雾 21天 蓟马 发病初期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 喷雾 21天 苗期至现蕾防治,盖地膜前地表也要喷施 发病初期 1.5%苦参碱 10001500 倍液 喷雾 7天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