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2004湖北荆门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
-
资源ID:95113440
资源大小:29.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2004湖北荆门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
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1954年,考古学家在临汾地区的丁村,发掘出“丁村人”遗址。这发现,在古人类考古学上占有极重要位置。在此之前,【从5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周口店猿人到1万多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之间,我国尚缺少一道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的链环。于是有洋人便妄下雌黄:中国人的祖先是由欧美迁徙而来的,中国人是外域人的变种。】丁村遗址里发掘的10万年前的3颗古人类牙齿化石,齿为铲形,而铲形门齿恰是黄种人的重要特征,完全有别于门齿为勺形的白色人种。3颗牙齿出土,石破天惊,丁村的文化分量仅此就显得有些超重。在遗址里,人们还挖掘出旧石器时代A中、晚期的大批石器和上百件刮削器、琢背刀、雕刻器、锥钻等细石具。丁村文化遗存还告诉人们,2万6千多年前,丁村人就已会(饲养、驯养)动物,并学会了种植,初步结束了长期的迁徙狩猎,开始了半定居和定居的生活。在丁村遗址陈列室里,还摆放着披毛犀、大角鹿、转角羚羊等28种哺乳动物、5种鱼类及一批软体动物的化石。其中,那2.6米长的古象门牙,使今人不难想象,当时的大象躺下是一堵坝,立起是一座峰;那1米长的青鱼、鲤鱼的脊骨,如果将B还原,简直像一艘艘耕涛犁浪的飞舟;那脸盆般大的蚌壳,也可让今人猜度出它的肉体是何其丰厚近年来,考古学者又在丁村附近的陶寺,发掘出中国最古老的鼓,鼓身C树桩(镂空、凿空),鼓面为鳄鱼皮所制是丁村人最早将文明的种子播入沃土,让民族的智慧不断勃发;是丁村人的后裔最早把喜怒哀乐糅进鼓点,奏响了华夏民族的第一乐章!20、请将“之”“乃”“其”还原于文中的A、B、C三处。(3分)A、B、C、21、请填写出旧石器时代人类发展的链环图。(3分) 时代50万年前 人类 22、请把文中括号内使用不准确的词语划掉。(2分)23、请指出丁村人三颗牙齿出土的重大意义。(2分)答:24、先解释“石破天惊”的词义,然后再按成语接龙的形式,另写出三个成语。(3分)(1)石破天惊:(2)石破天惊:25、请写出与“丁村的文化分量仅此就显得有些超重”相呼应的句子。(2分) 26、文中从哪些方面说明了“是丁村人最早将文明的种子播入沃土,让民族的智慧不断勃发”的?(3分) 27、文中【】内的文字也可以放在文首作为文章开头,试比较这两种开头在内容的表达上各有什么侧重。(2分)答:原文开头:变换后的开头:28、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语言简洁明了,且有一定的新意。(2分) 【参考答案】20、A之B其C乃21、蓝田、周口店猿人10万年前丁村人1万年前山顶洞人22、划掉的词语是:“饲养”“凿空”23、有力地驳斥了“迁徙”和“变种”的说法24、(1)新奇惊人,不同凡响(2)惊天动地地大物博博大精深25、这发现,在古人类考古学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26、制造工具、驯养动物、种植作物、开始定居或半定居生活27、原文:强调了“丁村人”的出现意义重大变换后:提出问题,引起关注28、题目中应含有“考古发现”及对本次考古发现意义的肯定之意。如: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2004年 湖北荆门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