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时作业03.docx
-
资源ID:95145985
资源大小:165.1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时作业03.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B“小明,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妈。”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2下列对济南的冬天中“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薄”和“微微”描写出了冬日里小雪可爱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小雪的喜爱之情。B“害了羞”前加上“好像”和“忽然”两个词,就使夕阳下小雪的情态更生动了。C“粉色”既描摹出了夕阳照耀下薄雪的颜色,又表现出了薄雪好像害了羞的动人情态。D“害了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薄雪”的喜爱之情。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从感情色彩看,“毒”为贬义词。B“响亮”“温晴”不是动词。C“天气”“冬天”是名词。D“日光“宝地“是名词。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shì)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换醒。B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zháo)落,有了依靠。C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méng)发的叶予,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阴阴的波浪。D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yòu)惑着鼻子和嘴唇。5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就是比拟的一种,我们称之为拟人。在一些作品中,小鸟会说话,鱼儿会跳舞,小溪也能唱起欢乐的歌还有一种比拟,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我们称之为拟物。这曾经激发起我们多少美妙的幻想。A B C D6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澄清(chéng) 发髻( jì) 看护(kàn)B着落(zháo) 伦敦(dn) 镶边(xing)C贮蓄(ch) 狭窄(zhi) 暖和(huo)D害羞(xi) 水藻(zo) 更换(gng)7下列各组词书写全正确的一组是()A贮蓄唤醒水藻绿萍B括风地毯薄雪慈善C摇蓝响亮境界澄清D奇迹邪射狭窄宽敞二、填空题8文学常识对对碰。本文的作者是_,原名_,字_,北京人,作家,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_”称号。代表作品有小说_、话剧_等。9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_)(2)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_)(3)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_)10本文开头用了三组对比,即通过和北平的_,伦敦的_,热带地区的_对比,写济南的冬天_、_、_的“奇迹”“怪事”,这样写的好处是_。三、综合性学习11老舍笔下的山是秀气的,水是清亮的,多美的冬天啊。为此,七年级(1)班决定开展主题为“爱你济南的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拟写宣传语)2019年9月6日,济南泉水节开幕,请你为泉水节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设计导游词)济南泉水节将迎来五湖四海的观光者,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追随老舍的足迹,在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观光,请设计一段导游词。(3)(解读标志)下图是济南泉水节标志,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其构成与含义。(标志的三个相似图案颜色:上为蓝色,左下为绿色,右下为粉色。)12综合性学习。“绿色中国行走进济南”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在济南举行。为此,你所在的班级也开展了主题为“我为绿色济南添色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班级读报活动中,英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读完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一: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 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材料二:5月16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中国杂志社、济南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济南。众多明星在西区鹿鸣公园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拉开了“绿色中国行走进济南”大型公益活动的序幕。材料三:5月17日,由共青团济南市委、中国少年先锋队济南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保护地球·绿色行动”活动在市政广场进行,通过义卖环保作品、爱心捐赠、现场书画等方式,向市民倡导低碳生活。_(2)假如你被评为“绿色小卫士”,请你在班会上发表获奖感言。(60字以内)_四、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各题。济南的冬天(节选)老 舍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1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段文字的大意。14找出第段中的三组对比,并指出这三组对比在文中的作用。15第段中,第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16第段中,“暖”“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17请你用“济南的冬天,美在”的句式开头,写一段话。(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小题。故乡的风杨俊文锦州风大。童年记忆里的风,有时在耳际嘶鸣,双眼便旋即做出眯起的样子,像是担心那风里的尘沙,还会吹进我的眼里。我知道这是瞬间的幻觉。最初,我对风的色彩的识别是黄色。其实,风不该有颜色,即使有,也是人的赋予,比如,风从海洋上吹过,说风是蓝色;从森林吹过,就是绿色;从雪山上吹过,就变成了白色。而家乡的风,与其它地方的风明显不同它个性十足,生猛异常。那时,还没听过“沙尘暴”这个词,只知道“刮黄天儿”,风刮起,天空一片昏黄。故乡的风之所以气势恢宏,是其中的沙尘充当了风的武器。那时的风与沙尘,像是从未分开过。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偶尔看见骑自行车的人,在风里歪扭一阵之后,不得不屈尊下驾,吃力地推车前行。有时在教室里正聚精会神地听讲,风猛然用力,让玻璃飞出窗框,在书桌上和地上“哗”地破碎。我和同伴们对风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风镜。顾名思义,风镜就是防风的眼镜。玻璃镜片镶在细细的钢丝框上,四周有密织的布罩,两端用皮筋连接,套在头上拉至眼部,风便吹不着眼睛了。每副风镜五分钱,后来有了塑料的镜片,价格要高出很多。戴风镜并不完全是为了防风,重点是防风里的沙子。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戴风镜了。与书包一样,风镜是每个学生的“标配”。走进教室,摘下风镜,两眼周围湿湿的,时间久了,眼部泛出两个浅白的圈圈。在风大的季节,走在上下学的路上,自然躲不过风的袭扰。风从对面来,尘沙吹打在风镜上,会有“沙沙”的声响,眼前的路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何为“能见度”,只觉得路不在脚下。当我习惯地背过身去,风会把衣襟高高掀起,裤子突然变得异常肥大。沙粒打在后背上,能听见密密的“啪啪”声,仿佛是一阵暴雨的吹打。城南的小凌河岸,是放风筝的去处。小凌河在明朝开始有了好听的名字,称之为“凌川”“锦水”。童年时听老人说,锦州有“八景”,其一便是“锦水回纹”。我没看过有回纹的锦水,只看过它在雨季里咆哮,而雨季一过却干涸得滴水皆无。河的南岸几乎没有人烟,无水的河道与河岸连在一起,放风筝则视野开阔。我仅放过一次风筝,地点就在那里。记得那只风筝是用牛皮纸糊成的很大的“鹰”,父亲为之花费了多半天的时间。放风筝前,我找来好几个伙伴,想在他们面前炫耀一番。乘着晚秋的偏北风,“鹰”很快飞起来了,飞到河道的上空,颇有搏击长空的英姿,伙伴们开始欢呼。年少不懂气象知识,也不知道其它地方,风是否也是这样的刮法。故乡在渤海湾处,气候本该沾个湿润才是,但在记忆中,却是年年风干、风大、风多。冬天刮大北风,能把厚厚的棉衣打透。好不容易盼来春天,万物复苏之时,却正是大风恣肆之日。夏季虽闷热,但风小,算是快乐时节。秋天一来,风比春天更甚。那时,没读过清代学者孙星衍的“莫放春秋佳日过”,要是读过并懂其意,定会说他胡言乱语。长大后,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便从心底仰羡江南,忽然觉得自己“生不逢地”。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了。但故乡人却不甘心,坚持数年植树造林。上小学时,老师带学生植树,边植树边说,树多了,长高了,风就跑了。一种向往久了,便会跑进梦里。我多少次做过江南的梦,虽然是文字里的江南,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茂林修竹、碧水微风,着实让我兴奋一阵。当然,故乡是变不了江南的。故乡的人也许和我一样,少不了做江南的梦。梦做着做着,故乡竟然有了梦里的轮廓,大概是经过了四十年的光景,那轮廓渐渐清晰,渐渐现出了树,现出大片大片的密密的林,覆盖在城的周围,漫过山峦,漫过村庄,一直漫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数不清的风筝,还在空中飘飞。河岸,确切地说是河的两岸,已被装点出缤纷的色彩。弯曲的小路,顺着河流蜿蜒伸展,间或有大片的绿草和好多种树。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几层水色。看得出来,流水不再是河道上的匆匆过客。鳞次栉比的高大楼宇,被纵横交错的黑色路面,分割成鲜亮的组群。梦里有的,连连飞来眼底;梦里没见过的天鹅,竟也成群飞来,栖落在城区偏北一座新建水库的上游。因此,那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鹅湖。灰鹰、苍鹭、鸥鸟、秋沙鸭、赤麻鸭追逐着从水库里流淌出的小凌河的浪花。故乡的风,依然在四季里行走,从未停歇,但它已失去身披黄色的凶猛。穿过绿树荫荫,送来阵阵洁净的清爽,露出透明的形态。记忆中和现实中,故乡的风究竟形态如何,又会带来怎样的回味和感受,也许,只有故乡人知道(选自2018年8月4日人民日报)18文章以“故乡的风”为题,有什么作用?19删去第段加点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20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21联系上下文,从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子。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几层水色。22概括选文主旨,并探究其中反映的时代精神。参考答案1B2D3A4D5D6D7A8老舍 舒庆春 舍予 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 茶馆 9(1)拟人 (2)比喻 拟人 (3)拟人 10多风 多雾 炎热 无风声 无重雾 毒日 对比衬托,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 11(1)(示例1)感恩泉城,幸福济南。(示例2)泉水嘉年华,泉城邀天下。(2)(示例)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济南的冬景非常美,天蓝水绿,温暖如春。这里的水把水藻映衬得更绿,天越晴,水藻越绿。水边还有许多柳树,柳枝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白了。一眼望去,一片蓝绿白相接的景色,是多么迷人啊!(3)(示例)济南泉水节标志运用传统水纹组合而成草书“泉”字;三个相互交融的旋涡状代表的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类似手印纹的效果代表济南人的纯朴和诚信,充满人文色彩;水墨效果彰显泉城的文化气质之美;颜色上运用蓝、绿、粉,分别代表泉城的蓝天、绿柳和荷花。标志整体立意独特,形式上富有延展性,深刻传达了美丽泉城的文化内涵。12示例:各地都十分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以倡导低碳生活。 示例:我很高兴获得这个荣誉称号,感谢大家给我的鼓励,今后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当好“绿色小卫士”,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绿色环保。13说明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14三组对比:北平刮大风与济南没有风声作对比;伦敦阴天与济南响晴作对比;热带的毒日光与济南的温晴作对比。作用: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引出对“济南是个宝地”的描绘。15过渡(或承上启下)。16运用拟人的方法,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7(示例)济南的冬天,美在温晴的天气,没有呼呼的风声,没有浓重的灰雾,没有毒辣的烈日,真是一块宝地。18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作者情感寄托的载体。19“漫天”表示风沙范围的广泛,“席卷”展现风势的恢宏,突出了故乡的风强劲有力的特点。若删除,不能表现出故乡的风沙个性十足、生猛异常(汪洋恣肆、气势恢宏)的特点。(意近即可)20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故乡风大,引出下文写故乡的治理。内容上:为下文写故乡经过治理发生巨变作铺垫。(抓住关键词“铺垫”即可)21示例一:(表达方式)景物描写。本句描写了波光泛动、绿荫倒映的小凌河河水,反映出故乡的人们通过对风沙的治理,环境发生了惊人的转变,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意近即可)示例二:(表现手法)对比。“过去的一切”即第段记忆中小凌河河水的“干涸”“咆哮”的景象,与现在小凌河河水的“平静”、“安谧”的景象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故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意近即可)示例三:(表现手法)动静结合。“泛动”“倒映”和“平静”“安谧”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小凌河的美景图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意近即可)22(1)主旨:作者通过“风”这一特有的元素,展现出故乡的变化,歌颂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巨大成就。(2)“时代精神”要点:改革开放带来福祉;绿水青山就是(胜过)金山银山;绿色环境带来幸福生活;建设美好家园。(抓住任意一点,语意连贯,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