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六大”行动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95159637
资源大小:12.7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深入推进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六大”行动实施方案.docx
深入推进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六大”行动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 彻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精准对接 广大农村农民帮扶需求,动员引导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发挥专 业、资金、技术优势,面向我市重点帮扶地区,聚焦产业发 展、人才培育、困难群体关爱、乡村治理等领域,推进落实 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社会组织帮扶合作重点项 目,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特色品牌,为持续巩固脱贫 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二、帮扶内容“产业助农”行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调动行业技术和 信息资源,帮助建立乡村产业发展基地,助力开发乡村特色 产业,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就业岗位,促进镇村联动发展。“人才培育”行动。鼓励培训类、科技类、学术类社会 组织围绕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大众创业,开展科技服 务、法律服务、社会服务等人才培育和教育培训,帮助农民学习掌握职业技能,致富技术,以人才振兴助推进乡村振兴。“善行乡村”行动。鼓励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 社会组织和农村社区社会组织,为农村残疾人、留守儿童、 受灾群众、低保及特殊困难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救助帮扶。鼓 励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对低收入家庭子女收费给予优惠。鼓励 医院、康复机构、医药类社会组织为困难群众适度减免费用, 提供义诊、健康知识普及等服务。“村社共治”行动。鼓励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城乡社区 服务类社会组织和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持续优化社区、社会 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机制,根据生产生 活需求、本地风俗、兴趣专长等,推动组建农村社区社会组 织,搭建完善农村事务协商平台,助推乡村“三治融合”。“文体兴村”行动。鼓励文化体育类社会组织围绕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推进 乡村体育健身指导,推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文化、村 镇文化,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文化、体育振兴。“消费帮扶”行动。鼓励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消 费帮扶行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鼓励餐饮、食品等商协会 发动会员企业购买帮扶地区农产品,视情签订长期合作协 议,帮助拓展销售渠道,助力消费助农兴农。三、实施步骤采取帮扶地区按需“点单”、民政和乡村振兴部门帮助 “派单”、社会组织自愿“接单”、受益对象“评单”方式实 施,确保帮扶工作靶向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动员部署阶段。市民政局、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社会 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六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主 要目标、帮扶内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并向全市社会组 织发起倡议,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组织实施阶段。1 .摸排帮扶需求。市乡村振兴局牵头,引导帮扶地区突 出问题导向摸底帮扶需求,对服务需求进行梳理细化,围绕 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确定帮扶需求清单。围绕促进“农业增 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目标,社会组织可自主与乡镇、 村居对接,自行选取帮扶对象和内容。2 .精准供需对接。市民政局会同市乡村振兴局进一步完 善供需对接机制,推动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利用部门公众 号、政府官方网站等载体发布乡村振兴需求。按照“自愿参 与、合作共赢”的原则,市民政局鼓励引导社会组织自主认 领服务需求,独立实施和牵手合作服务项目。市民政局视情 指导组建“1+N”帮扶志愿服务团队。内部治理规范、党组 织作用发挥较好的社会组织优先担任帮扶团团长单位。3 .有序推进行动。突出帮扶清单需求,支持引导具备一 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基础的社会组织自主认领项目并独立开 展帮扶活动,有序实施形式多样的助农兴村帮扶活动。鼓励 社会组织视情组团实施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满足帮扶村和 困难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鼓励有认领帮扶意愿 且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社会组织,按照慈善法等相关规 定,与具备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开展慈善项目。对照XX 年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需求摸底表,鼓励社会组织采取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申报认领或参与乡 村振兴帮扶项目,所认领或参与的项目请于9月底前报备市 社会组织管理局。总结提升阶段。市民政局、市乡村振兴局适时召开项目总结交流会,集 中进行成果展示、宣传交流、经验推广,积极推荐优秀的社 会组织和优秀项目参加中央和省级有关评先评优活动。通过 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助力打造一批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培树一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 振兴的典型案例,助推健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长效机 制。四、保障措施提高政治站位。各地要把发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摆 上重要工作日程,统筹部署,加强协调,协同作战。推动民 政部门、乡村振兴部门和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利用政务服 务平台,建设集中统一、开放共享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 互联网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乡村振兴相关规划、政策、项目 等需求信息,推动供需精准对接,提高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 兴供需对接成功率。优化支持政策。市乡村振兴局要优化服务保障,结合乡 村帮扶需求,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为社会组织参与行 动提供有利条件。市民政局要积极发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 村振兴,在社会组织评估、评优等工作中增设社会组织参与 乡村振兴指标,创新工作机制、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 机制等,加大有关分值比重,激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活 力。各业务主管单位要注重业务指导,在信息共享、资源互 动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加强协调服务。市民政局负责社会组织乡村振兴行动的 统筹协调和调度,协同市乡村振兴局、各业务主管单位帮助 社会组织协调解决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持续推行 “1+N”组团帮扶机制,结合商协会“五个一”行动、社会 组织微公益项目创投活动等,定期开展社会组织业务培训、 交流,加强跟踪指导、服务,不断提升社会组织服务乡村振 兴的能力。加强总结推广。适时举办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经验交 流会,挖掘培育先进典型,及时报道社会组织的帮扶成果, 及时总结提炼创新经验做法,形成可借鉴可复制长效机制。 通过表扬通报、典型选树、案例宣传等方式,提高社会组织 助力乡村振兴的广泛性、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工作取得实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