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屏障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中国铁建宁启复线电化工程n标三分部声屏障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声屏障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目的明确声屏障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声 屏障混凝土施工。二、编制依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宁启复线电化工程声屏障施工图设计文件三、合用范围合用于DK173+270DK173+530段声屏障混凝土施工。四、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1、混凝土搅拌(1)搅拌混凝土前,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 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普通情况下,含水量每工班抽测2次,雨天 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2)采用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搅拌时,先向搅拌 机投入细骨料、粗骨料、水泥、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 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但 也不得超过3min。(3)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 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或者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 模温度不大于30c(截面只寸很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大于25)。(4 )冬季搅拌混凝土,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合物温度(水的加热温度不高于 80),以满足最低入模温度10的要求。2、混凝土运输(1)混凝土运输选用能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运输能力与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能力相 匹配的运输设备。不采用机动翻斗车、手推车等工具长距离运输混凝土。(2)运输混凝土过程中,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整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 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拥落度和含气量等 王作性能。中国铁建宁启复线电化工程n标三分部声屏障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3)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 (夏季),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分进入运输容器或者蒸发,严禁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向混 凝土内加水。(4)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 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5)采用搅拌罐车运输混凝土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 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者混凝土料斗。(6)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肘,除应按JGJ/T1095的规定进行施工外,还应特殊注 意如下事项:在满足泵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泵送混凝土的拥落度应尽量小,以免混凝土在振捣过 程中产生离析和泌水。当浇筑层的高度较大时,尤应控制拌和物的坍落度,并且使用串筒 浇筑;普通情况下,泵送下料口应能挪移:当泵送下料口固定时,固定的间距不宜过大, 普通不大于3m。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5me除出口处可采用 软管外,输送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输送管路应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 与模板和钢筋接触。高温或者低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分别用湿帘和保温材料覆盖。向下泵 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小于120,以防止混入空气引起管路阻塞。因各种原因 导致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5 min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两个方向的运 动,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斗中混凝土离析。3、混凝土浇注(1)浇筑混凝土前,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设计浇筑方案,包 括浇筑起点、浇筑发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事先确定的 浇筑方案。(2)浇筑混凝土前,指定专人子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貉、数量及其紧固程度。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 护层垫块的只寸及形状(宜为工字形或者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当采用细石混凝土 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当采用塑 料垫块时,塑料的耐碱和抗老化性能良好、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3)混凝土入模前,按规定测定其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拌合物性能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中国铁建宁启复线电化工程n标三分部声屏障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4)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m;当大于2m时,采用滑槽、串筒、漏斗 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浮现分层离析现象。(5 )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浇筑间隙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 间(普通不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谿施工缝。(6)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一次摊铺厚度不大于600mm,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一次摊铺厚 度不大于400mm。浇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底部先浇入500mm厚的水泥浆(水灰比略小 于混凝土)。(7)在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时,避免范本和新浇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 入模前范本、钢筋及附近的局部温度均不超过35。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或者夜间浇筑混凝土。(8)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时,采取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 失水过快,此时应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9)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前,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预先采取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 主要有搭设遮阳棚、预设循环冷却水系统等。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按要求在混凝土表面和内 部埋设测温组件。(10)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者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4、混凝土振捣(1)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附着式高频振捣器、表面平板高频振捣器等 振捣设备。振捣时不得碰撞范本、钢筋及预埋铁件。(2)混凝土振捣按规定的工艺路线和方式进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将浇筑的混凝 土均匀振捣密实,不得随意加密振点或者漏振,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者不冒大气 泡为准,普通不超过30s,避免过振。(3)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若需变换振捣棒 位谿,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然后再将振捣棒移至新的位珞,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 合物内平拖,也不得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合物。(4)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加强检查范本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安排专人 负责监视模板、管道、钢筋、和预埋件,防止螺栓松动、范本变形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 理。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子细将混凝土表面压实抹平,抹面时严禁洒水。5、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并用塑料薄膜密切覆盖,防止表面水中国铁建宁启复线电化工程n标三分部声屏障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分蒸发。待混凝土初凝先后,卷起塑料薄膜,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 覆盖。(2)混凝土终凝后,撤除薄膜继续进行潮湿养护。现浇混凝土应有充分的潮湿养护时 间,尽可能采用蓄水或者浇水潮湿养护。普通混凝土结构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大体积混 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小于28d。(3)在整个潮湿养护过程中,根据混凝土温度与气温的差别及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控制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速率。配筋混凝土不得用海水养护。(4)采用塑料薄膜或者喷涂养护液养护时,确保薄膜搭接处密封,或者不漏喷养护液。(5)混凝土养护期间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 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0。根据混凝土内外温差监测情况和 环境参数变化,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速率,及时调整养护方式。对于带模养护的混凝土结构,应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稍微松开范本,并浇水养护直至下道施工工序为止。(8)对于严重腐蚀环境下采用较大掺量粉煤灰的结构构件,应进一步适当延长潮湿养护 时间。(9)在任意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 问温差不得大于15。(1。)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 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 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6、混凝土拆模侧模应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面受损进,方可拆除。(2)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 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者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4)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7、混凝土缺陷处理xssatoi/中国铁建宁启复线电化工程II标三分部声屏障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混凝土拆模后,如表面有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或者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时报告项目部,不得自行处理。当混凝土表面缺陷经分析不危及结构或者构件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时,可按项目 部技术交底进行修补。(3)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修补或者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表面密切结合,在 填充、养护和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无收缩开裂或者产生鼓形区,表面平整且与相 邻表面平齐,达到工程技术规范要求。修补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五、质量控制(1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序号原材料名称允许偏差()1 :K泥、矿物掺和料±12粗细骨料±23 :小加剂、拌和用水±1注:1 .各种衡器应定期检定,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证计量准确;2.当遇雨天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 量。检验数量: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1次。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复称,监理单位见证检验。(2)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 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1次: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测试结果。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砂、石含水率测试,提出施工配合比: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确认施工配合比。(3)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现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 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拌制50m3或者每工作班测试不应少于1次;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测试结果。口匚匚中国铁建宁启复线电化工程n标三分部声屏障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坍落度测试:监理单位见证试验。(4)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含气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含量应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含气量环境条件混凝土无抗冻要求混凝土有抗冻要求D1D2、D3D4含气量()工2.0工4.0叁5.0三5.5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拌制50m3混凝土或者每工作班测试不应少与1次: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测试结果。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含气量试验:监理单位见证试验。(5 )混)疑土自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下表规定o混凝土养护的最低期限碎类型水胶比大气潮湿(RHN50%)无风、无阳光直 射大气潮湿(RHN50%)无风、无阳光直 射日平均气温T()潮湿养护期限(d)日平均气温T() J见湿养护期限(d)胶凝材料中掺有 矿物掺和物>0.455<T< 10215<T< 1028io<r< 2014io <r< 2021>200>204<0.455<r< io145<r< io21io<r< 2010io<r<2o14>207>200胶凝材料中未掺 矿物掺和物>0.455<r< io145<r< io21io<r< 2010io<r<2o14>207>200<0.455<r< io105<r< io14io<r< 207io<r<2o10>207>207注: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宜小于28d。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测温检查。(6)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实验龄 期为56d。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中国铁速宁启复线电化工程n标三分部声屏障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样与留谿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loo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现浇混凝土的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谿一组试件。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珞组数应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求确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规定的取样与留谿频率所需要数量制作试件: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者平行检验的次数为施工单位制作试件检验次数的20%或者10%,但至少一次。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者平行检验。(7)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珞组数应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8 )混凝土结构表面的非受力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9)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散、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10)混凝土的结构外形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貉基础20每边尺量不少于2处梁、柱、板、墙102表面平整度82m靠尺、塞尺测量不 少3高程基础琰3处尺量不少于2处梁、柱、板、墙±104垂直度rl/10U05截面尺寸+20, 0用数尺量6预留孔洞中心位谿131 1 n n尺量尺寸7预埋件中心位珞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