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六国论》群文阅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一)- 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资源ID:95166679
资源大小:23.8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阿房宫赋》《六国论》群文阅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一)- 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16.阿房宫赋六国论群文阅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 计(一)-统编版必修下册阿房宫赋六国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了解“赋”和“论”这两种不同的文体;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课文运用的比喻、排比、铺陈、夸张等艺术手法;学习六 国论始终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方法,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作者“借古讽今”手法并体会作 者借古讽今的用意。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生死的 罪恶;并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课时安排 五课时教学重难点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2、体会课文运用的比喻、排比、铺陈、夸张等艺术手法。学习 六国论始终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方法,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 特点。3、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手法; 了解苏洵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4、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生 死的罪恶;并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示范精读教学要点分析鉴赏阿房宫赋教学时间三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一起的?(2)这篇文章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3 .师生共同归纳。明确:(1)本文是一篇辞赋,“赋”的特点在于“体物写志”,即 铺叙事情,抒发情志。本文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2段; 第二部分是第3、4段。第一部分是叙事,第二部分是议论。(2)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巧妙。先写阿房宫的排场建筑及如云 美女,暗示着秦统治者的荒淫和奢侈并暗示着他们的前途。再写秦的 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暗示人民 愤怒的火山即将爆发。最后写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同时 也是在告诫当时的统治者如不以秦为戒,会有什么后果。4 .学生齐读第3、4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赋” 的文体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在叙事基础上议论的写作方法,提高 写作能力。)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2、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状物散文,要有意识地使用对偶、排 比等句式。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 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说:“君者 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颠 扑不破的真理:国富民强必以民为本。秦王不爱其民而大肆奢侈以致 亡国的事实,在后代的著作中多有论及。在唐代,杜牧又在阿房宫 赋中提起,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读这篇赋。二、作家作品及相关知识杜牧(803 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 人,晚唐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二杜牧的 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 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他的散文质朴清新,其中的阿房宫赋 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声誉,长期流传,成为脍炙人口的名 篇。背景资料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 聊生,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当时的皇帝一一唐敬宗李湛, 年少即位,嗜好游猎,追求声色犬马。为了一己的享受,他穷奢极欲, 大兴土木,生活放纵,不理朝政。杜牧有感于当时的政局,写下了这 篇阿房宫赋,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 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示,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 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 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 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 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作 “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 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 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阿房宫简介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一秦朝修建的新朝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 212年),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 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 实物标识。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泮东新城王寺街道。阿房宫名称的由来: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 后“更择名命名之二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 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这样, 人们就将它称为阿房宫了。这座宫殿为何名叫“阿房”历代记载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 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 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 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慢回、屈曲簇拥”的建筑 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 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素引中解释此官为何称阿房宫 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 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 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 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第四种观点是长安志解释为“阿”是因宫殿与山相邻,未有 名,先称在阿房。这种说法出自史记中,阿房未成,宫成就会命 名的说法。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一)初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1、重点字正音:阿(。)房(p d ng)宫蜀山兀(w在) 骊(1 i )山廊腰缎(m d n)回 困(q 6 n)困焉辇(ni d n)杳(y b o)鬟(hu a n)椽(chu a n)嫔(pin) 媵(y i ng)媾(qi d ng)椒(ji G o)兰 鼎铛(ch e ng)辎(Z i )铢(zh u )妍(y G n)珠砾(1 i)霁(j i)妃(f e i)剽(pi a o)掠 迪(1 i )迤(y在庾(yS )之直栏横槛(jidn)2、文言语法现象:(1)古今异义词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古义:遮蔽。今义:断绝接触,断绝往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古义:一直通到。今义:沿着路笔直地向前走。3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 互相排挤、攻击4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指天气(雨雪阴晴)的意思。今义: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 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义:明亮的星光。今义:称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等。5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企业、活动 等)。7 .齐楚之精英古义:指金玉珍宝等物。今义:指优秀人才。8 .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2)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辇来于秦(乘坐辇车)朝歌夜弦(唱歌;奏乐)鼎铛玉石(看作铁锅;看作石头)金块珠砾(看作土块;看作石子)族秦者秦也(灭族)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云;出现龙)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2.名词用作状语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廊腰绒回,檐牙高啄(像人的腰部)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天天地)3、动词用作名词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珍宝等物)4、名词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3)文言句式1 .判断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 .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3、定语后置有不见者,三十六年钉头磷磷瓦缝参差管弦呕哑4、状语后置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5.省略句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几世几年,剽掠(于)其人谁得而族灭(秦国)也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二)品读鉴赏第1段。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三遍课文,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仔细自读,着 重点是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自读结束后,教师对一些重点词语和疑 难语句进行点拨。第二遍,借助教师提供的内容提纲仔细自读,着重 点是弄清本段的内容层次。第三遍,借助教师提供的韵脚轻声朗读, 着重点是通过朗读体味文辞的优美和整散兼行的和谐的韵律。2 .分小组交流讨论:(1)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分几层?(2)本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作者描写阿房宫采用了什么顺序?3 .师生共同归纳。明确:(1)第1段主要写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六王毕阿房出”)总写秦统一六国的气概,阿房宫 的规模以及建造的艰难。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不知西东”)从建筑方面写阿房宫的 雄伟壮观,宏伟瑰丽。第三层:(“歌台暖响”至段末)用歌舞之盛,衬托阿房宫的宏 大宽广。(2)使用了夸张、对偶、排比、虚实结合等手法。”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是夸张手法,总写阿房宫的宏伟规模。“覆压”言其广, “隔离”言其高。“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慢回,檐牙高啄;各 抱地势,钩心斗角。”“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 低冥迷,不知西东。以大量的对偶,排比等骈句,极力描绘,渲染了 阿房言内楼台殿阁的宏伟、豪华,桥梁复道的奇丽、壮观。“五步” “十步”,夸张地写出楼阁之密:廊腰飞檐,指出官室之美。“廊腰缎 回”突出曲线美,“钩心斗角”突出结构美。实写楼阁、廊檐,描写 细致人微,虚写长桥,复道,想象神奇瑰丽。(3)采用了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顺序逐一介绍阿房宫奇观的。 文章开篇用两个简短的三字句“蜀山兀,阿房出”,以万钧之势引出 阿房宫,接着就概说阿房宫之雄伟高大,占地之广,然后写阿房宫内 部的亭台楼阁。然后写宫内的歌舞。4 .学生先自读课文,然后齐读。读的过程中要读出阿房宫雄壮的 气势。并试着背诵第1段。(三)品读鉴赏第2段。1 .齐读课文。(要求同第1段)2 .分小组交流讨论:(1)第2段主要写了什么?分几层?(2)作者铺陈阿房宫美女之众,珍宝之多有何目的?(3)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这句话使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3、师生共同归纳明确:(1)第2段主要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 者奢侈的生活。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妃嫔媵嫡为秦宫人)写供秦始皇享乐的歌舞者,是 六国的“妃嫔媵媾,王子皇孙”。第二层:(“明星荧荧有不见者,三十六年”)写宫人梳妆打扮, 渴望被临幸,揭示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第三层:(“燕赵之收藏”至段末)写珍宝之多,进一步写秦始 皇骄奢淫逸。(2)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为了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 根本原因。(3)使用“互文”修辞手法。本应合在一块儿说的词,因对偶、 押韵或字数的限制,临时拆开来使用,理解时又应合在一块儿。可译 为“燕、赵、韩、魏、齐、楚六国之统治者的无数的金玉珍宝”。写 出了六国掠夺人们珍宝之多,为下文写秦掠夺之后不珍惜作铺垫,揭 露秦统治者骄横纷奢。4.教师指点学生跳读课文,试着背诵第2段。(四)诵读品赏第3、4段。L指定学生朗读第3、4段。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疏通文意。3 .教师强调重点文言知识。4 .指定学生翻译第3、4段。5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1)第3段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层次?(2)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四句话中,包 含几个历史事件?(3)第4段,“呜呼” 一词用在段首,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 “呜呼”之后的几句话说出了一个什么道理?(4) “嗟夫”后用假设语气要说明什么?(5)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 人而复哀后人也” 一句中的四个“后人”,各指什么?这句话有什么 深义?(6)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请概括第4 段段意。(7)文章的第3段与第4段是否能对调?为什么?6、师生共同交流归纳。明确:(1)第3段由描写转向议论,表明作这篇赋文的本意。可 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嗟乎”到“用之如泥沙”),对秦统治者 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第二层从(“使负栋之柱”到“日益 骄固”),用六组比喻句形成排比,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 的深重灾难,也写出了郁积人民胸中的愤怒和仇恨。第三层(“戍卒 叫”到段尾),写秦王朝灭亡。(2)写了三件史实:“戌卒叫”写陈涉、吴广起义,“函谷举”写 刘邦破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写项羽火烧阿房宫。它们共同表 现了貌似强大的秦王朝在人民起义的怒涛中迅速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的可耻可悲下场,突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6) “呜呼”一词领起全段,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 加强感彩,起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的作用。“呜呼”之后的儿 句话闸明了兴亡自取的道理。(7) “嗟夫”后用限设语气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的息息相关。(5)这句话中第一、二、四个“后人”指秦以后的人,包括作者 当时的唐统治者,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人(统治者)。这句话 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6)作者认为秦与六国灭亡的原因都是不爱其民段意:总结六国 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7)两段之间不可对调。第3段的感慨是由第1、2段宫殿的奢华 引申出来的。第4段的议论则穿透了历代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表面现 象,直逼其压迫人民掠夺人民的政权本质。“眼光”更深远,将“史 实”与“现实”联系起来,生发成一条规律。7.学生齐读第3、4段,抓住语句特点,试背两段。(设计意图:问题设计,便于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本文借古讽喻 的目的。)四、合作探究,品读结构之妙1 .指定学生分段朗读课文。2 .分组讨论探究:(1)根据内容,文章可分几大部分?它们之间是怎样有机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