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教学设计(江苏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
-
资源ID:95169010
资源大小:13.4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鸟啼》教学设计(江苏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
一、教学目标:1、知道“鸟啼”的象征意义,理解其给人的启示;2、体会劳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3、丰富情感体验,深化热爱生命的情怀。教学重、难点:1、分析“鸟啼”的启示;2、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描写鸟的诗句。(媒体展示)空山的鸟啼,与幽雅相伴,与美好相随,鸣唱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给人以许多深刻的启示。 同样,鸟啼也唱在外国文学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劳伦斯这篇鸟啼(板书), 看看鸟如何鸣唱,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二、研习文本,师生共同探究讨论1、大家课前已作充分预习,大家能不能说说文中那几段描写鸟啼的?能不能找到具体的句 子呢?(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将其展现在媒体上。)2、学生齐读描写鸟啼的语句,思考:鸟啼声是如何变化的?(可讨论)能否用简洁的语言 概括鸟啼变化的过程?明确:“吃力”、“微弱”一一“隐约而清越”一一“含糊”、“若断若续”一一“明快”、“悦 耳二由弱变强,由少变多。3、文章2.5段集中写了鸟啼,那么第1节呢?(齐读)这一节中给你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哪 几个词语?(板书:“鸟尸”)明确:严寒持续,鸟尸横陈,到处充斥着死亡的气息。(环境)4、写“鸟尸”的作用?明确:与“鸟啼”形成对比。(板书:对比)5、在严寒持续,鸟尸横陈,到处充斥着死亡的气息的情况下,鸟啼声却由弱变强,由少变 多,想想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明确:这一变化说明了春天这一新世界的即将来临,显示了生命本身的力量。6、生命充满神奇的力量,在你的经历中,有过这样的发现和体会吗?学生举例:战胜死亡,战胜挫折,走出逆境,创造奇迹的事例都行。如:植物中的草, 在石缝中顽强地生长,创造生命的奇迹;动物中的蚂蚁,在火海中惨烈地求生,展示生命的 悲壮;人物中的史铁生,在厄运中艰难地奋进,用笔敲开写作的大门。 教师体会:说说自己的例子。当你面对这些生命的神奇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作者又想到了什么?7、一面是“生”(鸟啼),一面是“死”(鸟尸),(板书),劳伦斯在这篇文章中对生与死有 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请大家在6-15段中作者论述生与死的语句。(找到之后,谈谈对它的理 解。)明确:(1)、生一一生命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生命的冲动是无法遏制的。(2)、死一一不必畏惧死亡和痛苦,我们要坦然面对死亡。(3)、生与死一一生与死全不相容,二者不可兼得,但生又孕育着死,死又孕育着生;“我 们要像鸟儿那样向死而生”8、介绍海德格尔的哲学理念“向死而生”(PPT)海德格尔提出的“向死而生”不失为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心态。正视现实,直面人生,这种 “向死而生”的生命解读,实际暗含了知死守生、视死而生、轻死重生的哲学理解和积极用 世的人生态度。正像海德格尔辩证分析的那样:理解了死,才能理解了生;看清了人生的有限,才能看清人 生自身发展的无限。3、劳伦斯怎么会有如此深刻的生命体会?让我们一起了解作者。展示作者简介课件:劳伦斯:英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20世 纪英国文学史上最独特、最有争议的作家。一位难容与时世,难容于常人的特立独行的鬼才、 怪才、奇才。他的散文是一个孤独者在他那个喧哗的时代和骚动的文化氛围内发出的生的感 叹,字里行间渗透着哲学的思辨和诗的意境。他曾说过,我的文章是写给50年后的人看的。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小结:这些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正是作者对鸟啼的一种心灵感受。那困境中的鸟儿分明就是他自己, 漫长而残酷的严冬则是他当时所处的困境惨境。当作者诅咒死亡诅咒寒冬时,当他倾情讴歌 生命讴歌春天时,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新生命、新世界的强烈的渴望与追求,能真切地触摸到 一颗不屈的灵魂。鸟啼这一动物的本能行为由此获得了意义的升华。三、写作技巧1、生与死的问题是一个抽象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读来并不觉得枯燥?学生交流:作者运用拟人、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将鸟人格化,把自然当人看待。如:“当大地仍在束缚中时,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无论 人们情愿与否,月桂树就要飘出花香,绵羊就要站立舞蹈,白屈菜就要遍地闪烁,那就是新 的天堂和新的大地”等语句。学生交流:将自然人格化,是人与自然建立生命对话的有效途径。如:“当大地仍在束缚中时,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它们的啼 鸣,虽然含糊,若断若续,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苍穹;无论人们情愿与否,月桂树就 要飘出花香”等语句。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句式整齐而抑扬顿挫,在素朴纯粹的文字下面,跳跃着诗意。或白描, 或比喻,或拟人,使人们从鸟儿美妙的清音中听到自然的消息,听出欢乐和自由,感悟到生 活的哲理。它记录了作者对于生命惑悟的心路历程。2、:色彩及含义(冬一一春)同学们,色彩本身是没有灵魂的,但人们却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这是因为色彩会在人的心 理上引出某种情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 青天”,这些色彩都使诗句更能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那么,你能凭借文中的色彩来把握 作者的情感吗?(请学生找出文中涉及色彩的语句并进行分析。)1、黑色与红色“有一天,黑色的浪潮番红花就会胜利地摇曳。”学生分析交流:黑色是毁灭与绝望的象征。而红色是热烈、冲动的色彩,是胜利、希望与生命力复活的象征。 在这里,红色与黑色是两种对立的颜色。2、银色(学生可能会找到一处或几处,引导学生将5、6、10、11、12段中有关语句找出。)作者为什么喜欢用银色来修饰泉流呢?银色有什么象征意味呢?在西方社会中,银色有其代表的含义,是纯洁、博爱、美德和富裕的象征。银色在作者眼中, 不单单是纯洁的象征,它还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是一种纯洁的生命力的展示。当春天来临, “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喷涌而出”,展现了强大的生命的活力,谁也无法阻挡它蓬勃而茁 壮的成长。3、其他颜色:“血色”“黄色”“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棕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1段)“白屈菜总要遍地闪烁,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9段)第一句中的“血色”是死亡的象征。第二句中白屈菜花的“黄色”是亮度最高的色,灿烂、 辉煌,在这里是生命力复活、生命力强盛的象征。都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象征,也是作者所要 表达的“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与追求”。想象着这些五彩的颜色,感受着生命的绚烂多姿,我们也会象作者一样坚信:冬天必将过去, 春天定会到来,生命的冲动谁能阻挡?让我们随作者一起礼赞生命吧!四、看来大家对这篇文章有了很深的理解,下面我们再来做一项工作。大家试着从文中找出 一句你比较欣赏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并作适当改写,以用来劝勉自己或朋友。(写好之后, 请学生读一读。)(附:课后把本题制作成小卡片,形式:“格言:欣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