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2003课标版《7-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
资源ID:95169607
资源大小:14.7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教2003课标版《7-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信息安全和保护教学设计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题信息安全和保护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七章(信 息技术与社会)第三节信息的安全和保护的内容。信息安全和保护知识在整本教 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 一些困扰。本课题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 人网络行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使用网络。在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 素的同时,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二、学情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正在不知不觉 的遭受着信息安全的威胁,如:来自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等,学生信息安全 的意识淡薄,针对这问题,本节课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有助于培养 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学会信息保 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在使用因 特网的过程中,能鼓励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病毒的概念、本质、分类和特点。(2)学会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计算机病毒。2、过程与方法:(1)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黑客、病毒、盗版软件等对信息安全有影响的人或事物形成符合道德 规范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培养学生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树立起针对 信息安全“以防为主,以杀为辅”的思想。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病毒的概念、本质、分类和特点。(2)学会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计算机病毒。(3)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2、难点:(1)掌握病毒的概念、本质、分类和特点。(2)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五、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六、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七、教学课时一课时八、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巩固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病毒基础知识)。2、提问引导法。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新知识时,在完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我通过“提出疑问”来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一一解决问题”,学生从“学会知识”转 变为“会学知识”。九、教学过程_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_初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播放视频(个人观看视频,思创设情境导入_信息安全)提出问题考问题_引出课题:信息安全和保解释课题:认识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通过解释课题,让学生明护的保密性等,要学会个人信息保护白本节课研究的问题_引出要点:计算机病毒的含讲解计算机病毒了解什么是计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义的含义算机病毒机病毒,为后面的课作铺垫。详解威胁计算机病介绍大家“耳目思考计算机病让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信息安全的 毒特性 能详”的计算机病毒毒的五种特性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最大元凶”五种特性,为学生创计算机病毒造情境计算机病学生自主合作小组合作讨毒种类 完成计算机病毒的 论,完成计算机病I分类毒种类的表格_重点讲解讲解计算机病毒学生思考,聆让学生掌握对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病毒的的防治听防治防治 我们怎么预防攻击,保护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联系威胁信息安全的常息安全呢?见因素,进一步突破本节课难点课外提升一中毒的诊断课堂总结教师介绍几种 中毒的诊断方法说明(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学生会简单判断 是否中毒让学生归纳 出本节课的主要 内容:(2)病毒的概 念、本质、特点。(3)判断计算 机是否感染计算 机病毒。(4)关于计算 机病毒防护和信 息安全防护的基 本措施。提升学生的能力通过总结,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全貌有更彻底的了解课后作业1、回去后查一 下自己家的电脑有 没有病毒2、查找一下哪 一款杀毒软件最实 用,为什么?可以从查杀率、 检测率、清除率、误 报率、易用性、可靠 性等来评价)通过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作业通过课后作业,不但可以 扩充本节课的相关知识,而 且让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 习探究能力。十、教学反思高中新课程强调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本节课基于学生对计 算机病毒造成的后果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本质等了解只是 停留在表面。因此我采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安全的浓厚兴趣,引导学 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讲授法和问题式教学 法,也就是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梳理出本节课的一些知 识,如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本质、特点,以及信息安全的防护的基本措施。 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友好交流,在思考和回 答问题的时候,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思路,使认识信息安全知识的内涵得到提升,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观念,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