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6《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4).docx
-
资源ID:95170125
资源大小:17.2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语文:2.6《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4).docx
同步练习一、课文阅读训练(-)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 一项。答:()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C.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 表达了 “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 望。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三)古典诗词讲究炼字,作者往往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字词,表达十分丰富的内 容。阅读时须处处留意,字字咀嚼,才能有所得。1 .雨霖铃上阕描写了送别的典型环境。试按要求摘引原文词语作答:送别的季节是送别的时间是送别的地点是,送别时.的天气是,送别的心绪是送别的表情是,2 .扬州慢(包括小序)写景很有特色,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心态等各个角度, 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描绘了金兵劫后扬州凋蔽、残破的图景,抒发了悲怆之情。试将这 样的词语找出来.按下面类别摘录:写视觉形象的:写听觉形象的:直抒胸意的:(四)借景抒情是古典诗词常见的写法。作者不言情,而情在景中。阅读时首先要准确地理 解“景”,然后再进一步弄清从“景”中传达出来的“情”。对下面两句话所表现的“景” 与“情”怎样理解才正确?试挑选正确的答案。1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话描绘的“景”是()A.幽静的B.清凉的C.凄冷的D.明丽的这样的“景”表达的“情”是()A.凄苦的B.烦恼的C.恬淡的D.空虚的2 .过春风十里,尽养麦青青。这句话描绘的“景”是()A.单调死板的B.富有生机的.C.赤地千里的D.荒凉空旷的这样的“景”表达的“情”是()A.惊诧的B.得意的C.悲伤的D.愤慨的二、基础知识检测1 .下列词人按豪放派和婉约派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李煜柳永苏轼秦观李清照辛弃疾姜夔A./B./C./D./2 .名句衔接问君能有几多愁? o,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江山如画,O,又岂在朝朝暮暮。此情无计可消除,, O但愿人长久,O帘卷西风,O莫等闲,O3 .指出下列丕是以号为名的作家集著()A.淮海集B.白石道人歌集C.稼轩长短句D.白氏长庆集4 .姜夔扬州慢的开头“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及上片结尾的“都在空城”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选出正确的一项()A.指扬州扬标州附近一处风景区泛指一般的城市B.和均指扬州泛指一般的城市C.都指扬州D.指南京指瓜州指扬州5 .阅读下列句子完成以下两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过春风十里,尽为麦青青。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1)上述句子全出自唐人作品的一组是()A.B.C.D.(2)上述句子出自不同作品,对这些作品分类正确的一组是()古诗绝句词律诗AB.C D 6 .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人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D.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7 .选出对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烟波微茫值难求(实在、的确)8 .秋天漠漠包昏黑(渐近)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长诗)D. 一尊还鳌江月。(把酒洒在地上)E.都门帐饮无绪。(京城门)F.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创作)8.下列诗句各表现什么季节的景色?顺序号写在横线上过春风十里,尽养麦青青。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四顾萧条,寒水自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A.春 B.夏 C.秋 D.冬【创新能力训练】整理学过的知识,学会在比较中鉴赏文艺作品。1 .下面各句均摘自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古代诗词。请写出每句的出处和作者,这些诗句有 何共同之处?试用雨霖铃中的一句词加以说明。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 .某同学对扬州慢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行一番比较,发现了一些很有意 思的地方。他还没有很好地进行概括,请你与他合作,得出恰当的结论:两位作者的生卒年: 姜夔11551221年 辛弃疾11401207年 这说明两人这两首词都涉及到作者的见闻经历: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说明两首词都涉及到 这一重要历史背景。这两首词都借历史人物抒发现实情怀:扬州慢中提到杜牧。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孙权、刘裕、廉撅。这种写法都属于,结论(要求指出这两位词人的不同风格)。【学科渗透训练】对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而言,保持自身的体温并非易事,而水生动物要保持体温则更为困难。 为使新陈代谢保持在低水平,迄今全世界绝大多数的鱼类都是冷血动物。根据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对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而言,保持自身的体温并不是太难的。B.冷血动物是全世界绝大多数的鱼类。C.水生动物都是冷血动物。D.迄今为止世界绝大多数鱼类的新陈代谢都保持在低水平。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课文,阅读训练(一)D (二)C (三)1.寒蝉凄切 晚 长亭(都门)骤雨 初歇 帐饮无绪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2.夜雪暮色,青青、寒水、冷月。 清角次寒,戍角悲吟。悲、怆然、感慨、厌、惊。(四)1.CA 2 .DC 二、基础知识检测1. D 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多情自古伤离别 一时多少豪杰 两情若是久长时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千里共婵娟人比黄花瘦 白了少年头,空悲 切3.D 4. C 5.(1) A (2) C 6. B 7. C 8.八BCD【创新能力训练】1 .送友人李白。孔雀东南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 二使安西王维兵车行杜甫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赋得古原草送别白 居易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这些诗句都表现了离别 的悲伤,即“多情自古伤离别”。2 .生活在同一时代宋金军事对峙用典虽然姜夔和辛弃疾都生活在民族矛盾异 常尖锐、社会十分动荡的南宋时代,虽然池们的作品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但由于 两人的经历不同,精神境界不同,因此作品的格调也就不同。例如,对敌人的侵扰破坏;姜 词说“废油乔木,犹厌言兵"只是抒发悲痛之感;而辛词则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充满了战斗之豪情。姜词感慨昔盛今衰,再三提到杜牧;辛词则壮心不已,连举孙权、刘 裕、廉颇。综观全词进行比较,姜词的基调是“悲”,而辛词的基调是“愤”。【学科渗透训练】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