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夯基提能作业 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95170286
资源大小:29.7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夯基提能作业 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应用1 .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D )A.你好啊,欢乐的精灵!B.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C.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D.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一一侧耳倾听。【解析】A项将“云雀”比作“精灵”,比喻。B项将“云雀”比作“烈火的轻云。 比喻。C项将“犀利无比的乐音”比作“利箭”,比喻。D项虽然有“像”字,但该句并没 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峨口朵雪峰之侧中的蜘蛛和致云雀中的云雀都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描写蜘蛛的形象主要用了对比的手法,对云雀的描写则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等多种手法。B,红烛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都是五四时期激情澎湃的青年的热血表白,这两首 诗都使用了反复、呼告等修辞手法以表达强烈的感情。C.红烛的情感表达激越直接,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具有浓重的抒情色彩。峨 日朵雪峰之侧是昌耀先生的抒情短诗,与红烛的抒情方式相同。D.致云雀是雪莱的抒情长诗,云雀是贯穿全诗被诗人赞美的对象,该诗和红烛 一样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解析】 “与红烛的抒情方式相同”错。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抒情方式是含蓄 而深沉的,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朵之雪和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 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 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 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与红烛的激越直接的抒情方式不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推开窗,呀,漫天皆白,落雪了。难怪黎明窗上亮得早。今冬多雪,一场接一场,不厌其烦落下来。昨天预报似乎还是小雪,并未引人留意。因 为多少次关于小雪的预报都落空了,有时只星星点点,飘下几粒,算是应付差事,地皮上不 白不湿,太阳还淡淡地在天空,透露着一些讥讽似的不屑。这次, ,地上白茫茫的一 片,空中的雪仍扯棉絮一般飘落着。较起雨来, 。一种恬适、宁静、纯净、明朗的情感,一瞬间就随那雪浮动起来。 站在窗前,望着远远近近的屋脊,白生生覆盖着棉被一样,先前那些黑黑白白、沟沟洼洼的 差异,都被一只神奇的手,一夜间抹平了。道边,光秃秃、黑黝黝的杨树也变得年轻丰满了。我的须髭如同箭毛而我的爱情却如夜色一样羞涩啊,你自夜中与我对语的朋友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24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放逐的诗人啊/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这似是对他者的诘问,又如同喃喃自语; 既点出了诗人被放逐的处境,又表现出对命运的思索。B. “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写在一个小雨霏霏的夜晚,青草散发着清香, 诗人受伤的心灵被大自然拥抱着、安慰着。C. “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爱 情”不会因放逐而心灰意冷,诗人经历了命运的折磨,仍能在空气和阳光中获得新生。D.本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诗,诗人所抒发的不仅是爱情的情感,也是借“爱情” 表达自己对当年被流放所遭遇苦难经历的回忆与哭诉。【解析】“表达自己对当年被流放所遭遇的苦难经历的回忆与哭诉”表述错误,作者 所表达的情感是由放逐生涯对爱情的渴望,到面对困境时刚毅不屈、不甘沉沦,最后转向了 对自己命运的更高呼求。25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一连用了四个否定词,对浪漫的 想象进行了否定,再次暗示了自己身处困境的遭遇。B.“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是的,全部属于我”,对白是本诗的主要形式,诗人面对“朋 友”的又一次提问,给出了更坚定更豪迈的回答。C. “我的须髭如同箭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以华丽清新的笔调,表达了 诗人不屈服于命运的刚毅情怀。D. “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化用古诗中的“纤纤擢素手”,这既是诗人对 爱情的真挚与渴望,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更高呼求。【解析】“以华丽清新的笔调”表述错误,昌耀的诗歌笔调大多是沉雄遒劲、苍劲恣 纵的,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26 .本诗在抒情时,多次进行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人称变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 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 诗歌多次进行人称变换,让对白在诗人和“朋友”之间自然展开,使行文富有 变化;便于自由地抒发内心情感,更好地感染读者;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使得诗歌变 得多兀而充满矛盾。27 .本诗在网上的通行版本中,没有“这在山岳、涛声和午夜钟楼流动的夜是属于你的 吗/这使月光下的花苞/如小天鹅徐徐展翅的夜是属于你的吗”三句。你认为这三句话的存在 是有必要的吗?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看法。答:观点一:有必要。这三句话与诗歌第三句所写都是“良宵”的组成部分,起到 呼应标题的作用,而且这三句话与下文之间的过渡也更加自然;突出了想象中良宵的浪漫 美好,与放逐的诗人受伤的心灵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美好的想象来抚慰自己痛 苫、孤独的灵魂。观点二.:没有必要。这二句话放在“朋友”前面问出的两个问题之后,显得铺排过多, 有刻意刻画、过度修饰之嫌;如果删去这三句话,诗人与“朋友”之间的问答更简短有力, 情感的变化起伏也更加跌宕,这既符合昌耀诗歌“崇高苍劲”的风格,也有利于抒发诗人内 心强烈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浮云俄国莱蒙托夫天空的浮云哦,永恒的流浪汉!恰似一串珍珠项链在碧原上飘荡,你们也和我一样,如同一群流放犯,由可爱的北国匆匆地奔向南疆。是谁把你们驱赶?难道是命运的决断?是出于私下的嫉妒?还是公开的怨望?是因为你们蒙受触犯刑律的灾难?还是因为朋友们用心狠毒的诽谤?不,是荒芜的田地使你们感到厌烦你们不知道什么叫激情?什么叫忧伤?你们永远冷漠无情,永远自由自在,你们没有祖国,你们也不会有流放。【注】这首诗创作于1840年5月初,即诗人第二次被流放去高加索的前夕。28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珍珠项链”“碧原”形象地描绘了在夕阳的金黄色光辉照射下碧空彩云的画面, 美丽的景色排遣了诗人胸中的愁闷。B.诗人在“北国”前加上“可爱的”的修饰语,以表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对亲人 和朋友的怀念。C. “是谁把你们驱赶? ”这种设问具有双关的含义,既指风儿把浮云驱赶,又指沙皇 将诗人流放。D.末段通过替云回答,使云恢复到自然状态,刻画了云的冷漠无情,从而烘托出诗人 热爱祖国、渴望自由的感情。【解析】 “美丽的景色排遣了诗人胸中的愁闷”错误,“珍珠项链”是被穿起来的, 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如同一群流放犯”景色也不美丽,因而诗人的愁闷并未被排遣。29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B )A.诗人通过“浮云”这个形象,抓住浮云与诗人身世中某些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用 正比和反衬的手法,寄寓了自己不幸的遭遇,抒发了自己爱祖国、爱自由的情怀。8. “浮云”本来是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诗人在这里用呼告的手法, 把“云”人格化了。移动中的“浮云”尚有自己的自由,可“我”却是缺少自由的“流放 犯”,通过对浮云的向往反衬出诗人对自由的渴望。C.全诗没有正面抒发自己爱祖国、爱自由的感情,甚至不正面谈诗人自己,只是用大 量笔墨来描绘浮云的冷漠,可字里行间却处处有诗人的存在,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D.全诗三节十二行,语言精练,内容丰富。既描绘了浮云的形象,又叙述了诗人的身 世,两者结合得非常巧妙;加之使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诗的主题十分鲜明,形象极为生动。【解析】“对浮云的向往”错误,由诗中“你们永远冷漠无情”“你们没有祖国,你 们也不会有流放”可知,浮云在作者眼中冷漠无情,因而作者不会向往浮云。30 .在诗中作者连续五次发问,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答:诗人连续提出五个联系自己命运遭际的诘问,从中透露出诗人所蒙受的种种苦难, 由自己推及浮云,却发现浮云的漂泊是因为荒芜的田地使它们感到厌倦。诗歌写到这里,整 体的感情基调起了变化。31 .在这首诗中作者认为浮云和自己的命运有何差别?答: 浮云是自由的,但这自由如同它们的流放一样毫无价值和意义。它们冷漠无情, 不知道激情,不知道忧伤,哪里会有如诗人一样的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呢?更谈不上因此而招 致的被流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孤独的收割者(节选)华兹华斯你看!那高原上年轻的姑娘,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你听!你听她的歌声,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疲惫的旅人憩息在绿荫旁,夜莺在这时嘀昉啼唯,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32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你看!那高原上年轻的姑娘,/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既点出诗歌主人公的形象, 也饱含诗人的赞美之情。B. “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中,“割” “捆”写收割者的动 作,诗句展现了她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的情景。C. “你听!你听她的歌声,/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写收割者的歌声具有空谷传音 的效果,高亢而欢乐,扣人心弦。D. “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形 象地写出了收割者的歌声激动人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解析】“欢乐”错,根据前面“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 一句可知,收割者的歌声应 是凄凉的。33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诗人运用第三人称,以旁观者的视角写收割者的孤独及其歌声的优美,并选取情绪 化的词语抒发了强烈的情感。B. “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 一句营造了辽阔的空间感,以“荒凉”修饰“沙漠”, 充满冷色调,衬托了旅人的疲惫。C. “夜莺在这时嘀吻啼喉,/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了收割者 歌声的美妙动听,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安慰。D.全诗视听结合,勾勒出一幅视野辽阔、层次分明的乡村图景。语言流畅自然,诗人 在普通人身上挖掘出独特的美。【解析】 “象征”有误,应是衬托。用夜莺的叫声衬托收割者歌声的美妙动听。(衬 托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来陪衬或对照的一种修辞手 法。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象征是借助具体形象表现抽象的思想情感等 的一种表现手法。如以冰雪象征高洁品质,以月亮象征乡愁,以柳树象征别离等。)34 . “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中的“唤醒了春光”该如何理 解?答: 杜鹃的啼叫声打破了沉寂,宣告冬天结束,春天即将到来。被唤醒的春光与 沉寂荒凉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35 .诗歌是如何塑造收割者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 交代劳动环境,如“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表现了收割者的孤独。通过“一 边收割,一边在歌唱”的特写镜头,从正面写出了收割者的勤劳和乐观。以夜莺的啼啜和 杜鹃的啼叫衬托出收割者歌声的优美动听和强大的感染力。调动视觉和听觉,融入臼我心 理感受,以极富形象感的画面展示收割者的内心世界。枝条上厚厚地堆着雪,也很像卷上了一层棉花。那样子,难免让人想到时尚的中年女士,多 用了一些填充皱纹的粉底,多涂了一些增白皮肤的霜剂。白了,也嫩了。道路上也白了,是 并不很实的白,时时裸露出一些遮掩不住的黑湿。3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C )A.夸张、比喻、排比B.借代、比喻、排比C.比喻、叠字、比拟D.叠字、借代、夸张【解析】“站在窗前,望着远远近近的屋脊,白生生覆盖着棉被一样”使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远远近近”“白生生”“黑黑白白”“沟沟洼洼”“光秃秃”"黑黝黝”等使 用了叠字。“太阳还淡淡地在天空,透露着一些讥讽似的不屑”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4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改写成“站在窗前,望着远远近近的屋脊,覆盖着棉被一样, 白生生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 改后的句子语序发生变化,强调的内容由“覆盖”变为“白生生的"。下文 的“抹平”与“覆盖” 脉和承,强调的也是形态,前后形成照应,原句表达效果更好。5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 小雪居然成了大雪 雪更能勾起人的诗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意象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意”就是心中的情志,“象”就是 客观的事物。 ,就形成意象。 ,诗歌就会产生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如在闻一多 的红烛中,诗人通过对红烛这一核心意象的层层渲染和开掘,赋予了红烛丰富的内涵, 寄寓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再如雪莱的致云雀以云雀为中心组成密集的意象群,表达了诗 人奔放的激情和坚定的理想。创作诗歌时,最好不要,而要通过具体的意象,运用比喻、象征等方式来抒发心 志或暗示情感。总之,要婉转曲折地表达,才能耐咀嚼,有诗味。如下面这首小诗,借“蜡 烛”来表达对奉献精神的礼赞。蜡烛你注定一生与火焰为伴时时为别人送来光明却燃尽了你自己6 .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相融合通过意象来表情达意直接说出你想表达的思想感情7 .请另选一个事物,仿照文中蜡烛的写法和形式,写一首小诗。答:雨伞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时时为别人遮挡风雨却湿透了你自己二、拓展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红烛(节选)闻一多红烛啊!/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一一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一一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 灰,/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一一/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一一/也 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本诗写于1938年)8 .下列对木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红烛第节赞美烛之红,第节先困惑于红烛之燃烧,再找到其燃烧的理由, 最后希望它尽情燃烧,赞美了红烛的牺牲精神。8 .红烛一诗中“是谁点的火一一点着灵魂?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两个“灵魂” 表达的含义和情感是相同的。C.我爱这土地中关于“土地” “河流” “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 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D.我爱这土地中“一一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句诗形象而充 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献身之意。【解析】“两个灵魂表达的含义和情感是相同的”错误。此项中两个“灵魂”虽 然都是与“肉体”“躯体”相对而言的。但从情感态度来看,其表达的含义不相同。根据语 境可以推知,前者是褒扬肯定的,后者由后文语境的“监狱”可知,是贬抑否定的、平庸的 灵魂。9 .下列对本题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红烛选段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继之以自问、自 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求的心迹,有很强的感染力。10 红烛节选部分每一节都以“红烛啊! ”开启,以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第节 以排比的手法歌颂了红烛的力量,既是寄语,也是自勉。C.我爱这土地一诗,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 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 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解析】“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理解错误。艾青在诗里通过对“鸟”的 形象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情感。“鸟”的形象与诗人形象是合二为一的。10 .诗歌红烛第节说“一误再误”,第节则说“不误,不误”如何理解这种矛 盾?答: 说它“一误再误”是因为“躯体”和“灵魂”本应互相依存,但燃烧却让两者 分离,因而迷惑不解。说“不误,不误!”是诗人经过深思,终于理解了红烛燃烧自己照 亮他人的奉献精神。前后两种回答截然相反,看似矛盾,其实正是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 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奉献精神的可贵。11 .有人说我爱这土地的艺术魅力之一是来自“巧妙转换”,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答: 抒情(写作)视角作了转换。诗的第一节是从虚拟的视角,即从鸟儿的视角去想 象,去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显得形象含蓄。第二节却换成实写的视角,即从诗 人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是直抒胸 臆。这样,虚境和实境的结合与对应,由外到内、由物(鸟)到人(我),构筑了 个完整的 艺术空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神女峰舒婷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注】神女峰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城以东,是巫山十二峰之一,传说神女是一个忠贞于爱 情的贫家渔女,盼夫未成化成石人。12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神女峰引得人们驻足瞻望,诗人选取了向神女峰挥舞花手帕的游客,将镜头对准他 们。B.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说明诗人被神女峰的神奇秀美震撼而非常激动。C. “江涛/高一声/低一声”指江水的澎湃,其实指的也是诗人内心的澎湃,引出了下 文的反思。D.诗歌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对女性生命价值的思考,批判了约束女性的 旧道德。【解析】“说明诗人被神女峰的神奇秀美震撼而非常激动”错误,诗人捂住眼睛是因为她在为神女所代表的被封建思想桎梏的女性伤心。13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全诗写景与抒情完美融合,基本不着标点,形式自由,“江涛/高一声/低一声”展 现了十足的韵律感。B.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中,对衣裙这个意象的描写凸显了诗人独处时环境 的安静、冷清。C.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一疑问发人深省,正表达了诗人对神女峰传说中蕴 含的价值的批判。D.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中的“金光菊”和“女贞子”既指长江两岸的植物,又 象征着新时代女性新思想的觉醒。【解析】“凸显了诗人独处时环境的安静、冷清”错误,此处的描写是为了表现诗人 的心潮澎湃。14 .请简要分析“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表达的情感。答: 表达了对封建道德的强烈批判;表达了对真正的爱情和自由生命的追求。15 .善于把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举出两例并分析这种 组合的作用。答:组合:众人对神女峰的狂热和诗人一个人的痛心反思,对远天的杳鹤的眺望和 对春江月明的错过,悬崖上可笑的千年展览和在爱人肩头的一晚痛哭。作用:这种组合, 使形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强烈,更能反映诗人的态度。一。阅读提升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霁月郭沫若淡淡地,幽光;浸洗着海上的森林。森林中寥寂深深,还滴着黄昏时分的新雨。云母面就了般的白杨行道,坦坦地在我面前导引,引我向沉默的海边徐行。一阵阵的暗香和我亲吻。我身上觉着轻寒,你偏那样地云衣重裹,你团鸾无缺的明月哟,请借件缩素的衣裳给我。我眼中莫有睡眠,你偏那样地雾帷深锁。你渊默无声的银海哟,请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1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第一节描写了一幅清幽秀美的情景:幽光清淡,森林寥寂,海岸沉默,自然之美令 人陶醉。B.第二节写白杨行道在“我”面前导引,浮动的暗香跟他亲吻,这时,诗人完全被自 然吸引住了。C. “我身上觉着轻寒”写诗人对霁月的感受,“请借件缩素的衣裳给我”是诗人对霁 月的请求。D. “你渊默无声的银海哟,/请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是写诗人对霁月的不理不睬感 到不满。【解析】“是写诗人对霁月的不理不睬感到不满”错。“你渊默无声的银海哟,请提 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是写诗人与霁月(自然)已经融为一体。1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云母面就了般的白杨行道”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细腻,为下文的“导引” 做铺垫。B.诗歌借助拟人的手法,诗人与自然通篇互动,有助于诗人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表 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C.诗歌描写细腻,堪称清新、秀丽,体现了温柔含蓄的风格,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也 不失其浪漫主义的风格。D.诗歌四节的安排颇具逻辑性,前两节主要写诗人对于美景的欣赏,后两节写诗人和 美景的交融与互动。【解析】“诗人与自然通篇互动”错,诗歌后两节写诗人和这些优美情景的契合、将 景象拟人化、和明月交谈、和银海唱和等才是诗人与自然的“互动”。18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任孚先评霁月诗“反映心灵对自然美的契合”,对此, 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诗歌简要概括。答: 郭沫若的霁月反映了诗人的欢乐心情与美丽自然的高度契合。前两节写诗人 向情景的投入,后两节写诗人和情景的契合。自然景象和“我”的高度融合使自然拟人化了, 诗人不仅和明月交谈,和银海唱和,还要他们给白己温暖,使内在的生命之流与外在的万有 生命成为一体,这种浑然一体的化境令人向往。19 .诗人精心采撷了一系列意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这些意象有何特点。答:本诗的诗境由一系列意象构成,这些意象组成一个意象系统,这个意象符号系统 既是动态的,又是特定的。首先,是动态的。幽光浸洗的森林,是说黄昏时分的新雨已停而 残留着点滴,月光照着,才闪着幽光;白杨行道坦坦导引着人前行;暗香在一阵阵亲吻。同 时又是特定的。这样一个森林寂寥、暗香浮动、月光闪烁、波音幽渺的大自然,只是诗人无 意间遇到的,是不可重复的,诗人捕捉到并亲自感受它,又有序化地将其组合成一个过程, 构成了一个具有独创的审美意义的美的形式,促进了抒情意象的完满表达。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色彩闻一多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20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绿”是小草发芽的颜色,“黑”是人生的辉煌,由“绿”到“黑”,生命正好经 历了由生到巅峰的过程。B.色彩代表美,有了美,生命才可爱、珍贵,值得“溺爱”,该诗高唱为艺术而献身 的精神。C.正视“黑还要加我以死”,对生命可谓既珍惜又豁达,使读者切实体会到对生命的 感悟。D.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诗,赋予颜色各种意义,揭示色彩的价值,表达了对生命的 热爱之情。【解析】 黑色是灰烬、煤炭的色泽,由绿到黑,生命正好经历了由生到死的过程。21.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诗人将抽象生命予以不同色彩,完善了生命内涵。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重视生命 价值。B.作者运用了比喻、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把生命的白纸色彩化,具体化。C.诗人注重语言的色彩感,他把绘画色彩作为创造诗形美的一种手段,使诗更具有直 观性。D.诗歌将各种色彩都引入诗中,每一种色彩构成一个声部,全诗则成为一个色彩的大 合唱。【解析】 运用反复修辞手法错,运用了象征的手法。22.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试举例加以说明。答: 诗人丰富的想象主要表现在前面九行诗中,把生命的白纸色彩化,将抽象的生命 予以不同的色彩,完善了生命的内涵。将绘画中的颜色由绿到黑,自然巧妙地排列起来,正 好经历了生命由生到死的过程。让人思考,给人启迪。23.既然“灰白赠我以悲哀”“黑还要加我以死”,诗人为什么在结尾却说“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答: 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辩证看法:苍白的生命、单调的生命不是完整的生命,只有 将正义与不敢、热烈与忠诚、博大与希望集于一身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生命。 告诉人们要正视生死,珍爱生命。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良宵昌耀放逐的诗人啊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这新嫁娘的柔情蜜意的夜是属于你的吗这在山岳、涛声和午夜钟楼流动的夜是属于你的吗这使月光下的花苞如小天鹅徐徐展翅的夜是属于你的吗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但即使是这样的雨夜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是的,全部属于我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