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神经调节作业湖南专用.docx
-
资源ID:95170327
资源大小:21.3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神经调节作业湖南专用.docx
2022届新高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神经调节作业湖南专用(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1.武汉市调研)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的向光性现象属于反射活动B.膝跳反射有2个神经元参与C.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D.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答案B解析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可能发生反射活动,A错误;产生感觉,要通过感 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到达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 没感觉产生,可能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或感觉中枢出了问题,C错误;效应器是 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D错误。2 .(2021.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模拟)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 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 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 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答案D解析静息电位主要是未受到刺激时细胞内外K+的浓度差造成的,适当降低溶 液S中的Na+浓度,K+的浓度不变,因此,静息电位不变,A、B错误;动作电 位主要和细胞外的Na+在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的快速内流有关,适当降低溶液S 中的Na.浓度,通过Na卡通道进入细胞内的Na*减少,导致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C错误,D正确。3 .(2021.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联考)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 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肌肉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B.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D.细胞膜内外K 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答案D解析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方式单向传递,A错误;刺激图中 1、2、3处时,兴奋可传递到肌肉引起肌肉收缩,而刺激4处,由于突触处兴奋 传递的单向性,兴奋不能传递到肌肉,B错误;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 电位为外负内正,C错误;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 的基础,D正确。4.(2020.北京等级模考,9)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如图 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光寸<、/、*原一一一高级中枢有关上述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B.信号传递过程中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D.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答案D解析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A正确;兴 奋从上一个神经元经过突触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在突触部位,电信号转变为化 学信号,然后再转变为电信号,B正确;视觉在大脑皮层产生,大脑皮层为高级 中枢,C正确;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 应器,图中缺少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故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不包括完整的反射弧, D错误。5.(2021黑龙江大庆质检)关于人脑及其高级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中有140多亿个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B.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C.若某人言语区的H区受损,则听不到别人讲话,但可以讲话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答案C解析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A正确;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 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正确;若某人言语区的H区受 损,能听见声音但不懂意思,C错误;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 的建立有关,D正确。6 .(2021河南省九师联盟联考)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在突触间隙处的移动均需消耗能量B.兴奋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C.神经递质的本质都为蛋白质,因此能被灭活神经递质的酶分解D.突触小泡起源于溶酶体,能与神经递质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答案B解析 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在突触间隙处的移动属于扩 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释 放神经递质,由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B正确;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一般为小 分子物质,如乙酰胆碱等,C错误,突触小泡起源于高尔基体,D错误。7 .(2021安徽安庆联考)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 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 眼等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涉及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8 .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 c.该过程涉及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双向传递D.此过程涉及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答案C解析 该过程有神经调节,有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识别的过程,A正确;该过程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心跳加速是激素 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B正确;兴奋在神经元间 的传递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调节中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涉 及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D正确。8 .(2020安徽阜阳期末)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细胞中Na+、K*跨膜转运的机制,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电位状况可表示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B.该图体现出钠钾泵的催化作用和物质转运双重功能C.内环境中的Na+不足会引起脑细胞水肿D.神经细胞兴奋时,Na+从膜内侧主动运输到外侧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该细胞膜内侧为负电位,外侧为正电位,则可以表示神经细胞 的静息电位,A正确;由图可知,钠钾泵既可转运Na+、K+,又可催化ATP水 解,因此具有双重功能,B正确;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因此内环境中Na +不足时,组织液渗透压降低,更多水分进入脑细胞,导致脑细胞水肿,C正确; 神经细胞兴奋时,Na+内流是被动运输,D错误。二' 不定项选择题(题中四个选项中,不只有一个符合题意)9 .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星形胶质细胞能够摄入神经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过 多的k+,以保证神经元的正常活动。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星形胶质细胞参与了神经活动的调节B.神经元兴奋后的恢复会导致细胞外K+浓度升高c.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异常会导致正常神经元不容易兴奋D.神经元的正常活动离不开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答案ABD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星形胶质细胞参与了神经活动的调节,A正确;神经元兴 奋后的恢复过程中,细胞膜上K+通道开放,K+外流,细胞外K+浓度升高,B正 确;星形胶质细胞若功能异常,则可能无法摄入外界过多的K+,会使神经细胞 膜内外K+浓度差降低,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神 经元更容易兴奋,C错误;神经元的正常活动离不开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理 化性质的相对稳定,D正确。10 .图1为某反射弧模式图。对图1中a点施加强度逐渐增大的刺激S8),测 得的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膜电位VWVA.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B.若给a点适当强度的刺激,则该效应器能出现反射活动C.神经纤维可以传导的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D.SiS4范围内细胞膜上有钾离子外流答案CD解析在S5S8期间,电位有变化,产生了动作电位,此时电位表现为外负内 正,A错误;a点位于传出神经,b点位于传入神经,刺激a点效应器有反应, 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是反射活动,B错误;兴奋的大小与局部电流的大小 呈正相关,而局部电流的大小由膜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决定,因此只要刺激强度 在“阈值”以上就能产生动作电位,且产生的局部电流大小恒定、速度恒定,C 正确;SiS4范围内细胞表现为静息电位,因此有钾离子外流,D正确。11 .在突触小体内,Ca2+与突触囊泡上的SNARE蛋白结合形成Ca2+-SNARE蛋 白复合体,该蛋白复合体作用于突触前膜后。能促进乙酸胆碱(一种兴奋性神经 递质)的快速释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含有与Ca2" SNARE蛋白复合体结合的特异性受体B.释放的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突触后神经元内Na+浓度升高 C.SNARE蛋白的合成增多.可能会减弱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 D.抑制Ca2+SNARE蛋白复合体的形成不能减缓乙酰胆碱的释放 答案CD解析Ca2+SNARE蛋白复合体能作用于突触前膜,可推知突触前膜含有与 Ca2+SNARE蛋白复合体结合的特异性受体,A正确;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 递质,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膜上Na+通道打开,Na +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从而传递兴奋,B正确;SNARE蛋白的合成 增多,会促进乙酰胆碱的快速释放,增强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C错误;抑制 Ca2+SNARE蛋白复合体的形成能减缓乙酰胆碱的释放,D错误。三、 非选择题12 .(2019江西南昌一模)中长期的太空飞行可导致宇航员肌肉萎缩,出现平衡障 碍、无法站立等情况。研究发现,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肌梭自发放电减少,传向 中枢的神经冲动减少,肌紧张减弱,肌肉活动减少。肌细胞内出现钙离子浓度明 显升高。回答下列问题:(1)宇航员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 o肌梭在反射弧中属于 o除肌梭外,反射弧还包括的结构有实验中发现肌细胞内出现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但肌细胞内外的电势差未出 现明显改变,分析可能与CT的被动运输有关。据此分析,细胞内C厂的浓度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细胞外C厂的浓度。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肌肉的结构是神经肌肉接点,该结构与突触类似。肌肉的 兴奋(填:“能”或“不能”)通过神经肌肉接点传到神经中枢,原因是答案(1)小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小于不能 神经肌肉接点与突触类似,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 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解析(1)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反射弧的组成是感受器一传入神经一 神经中枢f传出神经一效应器。“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肌梭自发放电减少,传向 中枢的神经冲动减少”,这说明肌梭在反射弧中属于感受器。(2)由“肌细胞内出 现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但肌细胞内外的电势差未出现明显改变,分析可能与C1 一的被动运输有关”可知,。一应是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进行了被动运输,才使肌细 胞内虽然出现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但肌细胞内外的电势差未出现明显改变的现 象,故细胞内C厂的浓度应小于细胞外C的浓度。(3)神经肌肉接点类似于突触, 而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兴奋在突 触处只能单向传递,所以肌肉的兴奋不能通过神经肌肉接点传到神经中枢。13 . (2021-1月八省联考辽宁卷)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元,能够分泌抑制 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C1 一内流、K+外流,从而造成突触后膜膜电位的 改变,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图1是与膝跳反射有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 中表示细胞或结构)。发生膝跳反射时,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回答下 列问题: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填图1中序号)是传出神经。在膝跳反射过 程中,兴奋在该反射弧中(填“单向”或“双向”)传递。图2表示膜电位变化曲线。在膝跳反射过程中,A点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为甲曲 线,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F点时膜电位表现为时间(ms)时间(ms)时间(ms)图1中(填图中序号)是抑制性神经元。在膝跳反射过程中,位置的 膜电位变化曲线是图2中的(填“甲” “乙”或“丙”),位置的膜电 位变化曲线是图2中的(填“甲” “乙”或“丙”)。(4)若要检测图1中M点在膝跳反射过程中的膜电位变化,理论上正确的操作是 (单选)。A.将电表的两极连接于膜外M点两侧,刺激N点B.将电表的两极连接于膜外M点两侧,刺激感受器C.将电表的两极分别连接于M点膜内和膜外,刺激N点D.将电表的两极分别连接于M点膜内和膜外,刺激感受器答案和单向(2)钠离子内流外负内正(3)(5)甲乙(4)D 解析(1)根据A上有神经节,确定是传入神经,同时发生膝跳反射时,伸肌 收缩,屈肌舒张,由此推断和为传出神经。在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 感受器产生,然后依次经过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最终由效 应器做出反应,因此兴奋在该反射弧中单向传递。(2)图2表示膜电位变化曲线。 EF段表示产生动作电位,此时钠离子内流,使膜电位发生逆转,F点时膜电位为 动作电位,即外负内正。(3)发生膝跳反射时,屈肌舒张,表示未兴奋,故图1 中是抑制性神经元。在膝跳反射过程中,处神经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抑制细胞兴奋,出现屈肌舒张,故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图2中甲, 接受到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C内流,K+外流,从而导致静息电 位的绝对值增大,故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图2中的乙。(4)完成膝跳反射, 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同时M点兴奋会发生膜电位的变化,故要检测图1中 M点在膝跳反射过程中的膜电位变化,理论上应将电表的两极分别连接于M点 膜内和膜外,刺激感受器,观察指针的偏转,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