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考历史知识点教师教案七篇.docx

    • 资源ID:95227306       资源大小:27.3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历史知识点教师教案七篇.docx

    中考历史知识点教师教案七篇 教学目标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觉及生活状况;旧石器时代、氏族与氏族公社。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初步把握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相貌与生活的状况。以教材为蓝本并附以一些课外内容,如:考古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记载、本地遗迹等让学生见识到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从而开拓眼界。 引导学生分析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不断进化、演化的过程,帮忙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制造世界和人类本身。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介绍我国是世界目前发觉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建议 重点分析 北京人及其生产、生活状况是重点。由于北京人的考古资料非常丰富,得到了完整的头盖骨和较多生产生活遗迹,可以充分证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自然火等状况,区分人和动物,证明劳动制造了人。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的生活地域与北京人一样,与北京人相比拟,在体质和脑容量方面与现代人更加接近,把握的生产技术等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从比照中可以了解到人类的演进过程。 难点分析 对一些专出名词的理解是难点,如: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等。由于学生年龄小,以前接触历史学问很少,加之时代长远理解起来比拟困难。 劳动制造了人是难点。初一的学生尚未接触到社会进展史,对于人类进化的学问几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话对于初一的学生理解起来肯定很吃力,需教师循循善诱。 教法建议 教师让学生思索“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井引导学生从体质特点、制造工具、使用火、社会组织形式、观念等几个方面进展比拟,初步学会通过比照熟悉、理解历史学问的方法。 教学设计例如 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制造了人 教法设计: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争论相结合;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如北京、陕西)可以参观原始社会遗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仆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上帝造人的传奇(讲上帝造人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奇(让学生讲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困惑。随着科学的进展,人们最终熟悉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进展来的。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一、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1、元谋人 建议教师先让学生看书第一页“我国遗址分布图”同时告知学生我们的祖国地域宽阔,肥沃的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潭,众多的江河给我们浇灌之利,纵横的山脉,茂盛的森林隐藏着丰富的宝藏。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富裕、漂亮的土地上。提出问题“在这些远古人类中,谁是我国最早的人类?他的发觉时间和地点?”学生读书,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在确定学生的答复后,简洁补充一些有关元谋人的学问。教师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看完我国遗址分布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的答案中会有分布较多或匀称的说法,教师少作补充后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觉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骄傲感和爱国热忱。 二、 北京人 关于北京人建议教师先介绍有关贾兰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发觉、失踪的经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告诫他们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引入一个考古学学问即只有发觉了头盖骨才能复员古代人类的面貌。这就是为什么元谋人的相貌不能够复员而北京人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1929年,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发觉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学上的坚实根底。以后,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又先后发觉了五个比拟完整的北京人头骨,还有152枚牙齿、10多块上、下肢骨。同时出土的文化遗物,有石器和经过打击的石片10万多件,有用火的遗迹,还有虎类、鹿类等100多种动物骨化石,其中肿骨鹿和鬣狗就各有20_多个个体。 2、距今年月 约70万年至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建议教师让学生观看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学生可能答复不全,教师补充。(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 4、生活状况: 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的生产工具北京人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把树枝砍成木棒,作为狩猎和采集的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分。当年,北京人就是用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茎和果实,捕获动物,还用石器来剥割动物的皮和肉。学生看课本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图上左边的石器为砍砸器,边缘经过打击,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棒;右边的为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已经使用自然火。指导学生自习教材有关使用自然火的内容并且看课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图,并描述途中的景象(四个人在烧火取暖,一个人两手抱着双肩,好像身子还在发冷,洞口一人人右手举着火把,左手搂着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远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教师提问:北京人会使用自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削减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进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加了制服自然的力量。) 过着群居生活。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争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状况怎样?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学问,应较简单地答复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洁粗糙,只靠个人力气,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气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果实,生活艰难。)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状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洁粗糙的工具去猎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进展。假如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消失了。所以说:劳动制造了人。 5、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区分: 名 称 时间 相貌 用 火 工具 社会生活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填写,不但加深了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了解,而且对于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是的进展、进步的有了比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教师总结:人类历史的进展是漫长的也是困难的,在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之后又有哪些人类活动,让我们连续去学习去探究。 中考历史学问点教师教案【篇2】 远古的传奇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 古 传奇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奇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力量和方法:培育从传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力量、帮忙学生把握以传奇印证历史的根本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育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 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农业起源的传奇 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奇。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预备】 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引言。 2.教师引入:历史讲究真实牢靠,传奇难免夸大虚构。但不少传奇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上一课 时,我们从 考古开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奇来熟悉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长远的传奇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二、新课讲授 (一)二、炎帝和黄帝的传奇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奇(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黄帝、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禅让的传奇 1.简要讲: 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禅让的含义。 2.让学生简洁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三)治水的传奇 1.禹之所以在 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奇。 2.要求学生叙述大禹治水的传奇。然后问,禹治水为 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然后小结:禹治水胜利,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3.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四)情感升华 学习了本课内容,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生答,教师简评),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五)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 中考历史学问点教师教案【篇3】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的奉献。培育学生综合归纳的力量;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熟悉。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育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争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成功。 3)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沟通,作出了重要奉献。 4)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成功。 三、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1)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成功; 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沟通作出了重要奉献; 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成功。 四、作业: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附:板书设计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成功。 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中考历史学问点教师教案【篇4】 三国鼎立 学问与力量 以教材中课文消失的根本人物、大事、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把握学问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力量;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力量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育; 3、口头表达力量的熬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缘由。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制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争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日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日我们共同争论这课的内容。 3、叙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晰,请翻翻 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照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也许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月。(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预备,后由学生发言,叙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 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进展状况。 4、小结。展现课件学问点汇萃 5、课堂争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分。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绽开争论。 最终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辩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疼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绩是不行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领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正的。) 6、作业 中考历史学问点教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及稳固统一的措施。 2.使学生理解归纳“秦朝完成统一的缘由”和“秦始皇稳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育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秦灭六国的挨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评评价秦始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熟悉到:统一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心集权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进步作用。 通过对秦始皇为统一全国,创立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熟悉,评价秦始皇为“千古一帝”。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学生朗读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概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聘望琅琊台”。诗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指什么?有何影响? 生: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板书课题 多媒体展现课件 完成统一 争论:战国时期有七个国家,为什么秦能灭掉其他六国, 统一全国呢? 生: 师:(1)商鞅变法,封建改革彻底(2)长平之战,赢得肯定优势(3)秦王嬴政,擅长任用人才(4)统一大业,顺应人民愿望 秦灭六国 师:秦王嬴政灭六国的起止时间、挨次? (1)时间:前230年前221年 (2)挨次:韩、赵、魏、楚、燕、齐 过渡:秦王嬴政统一后,建立了什么国家?定都在哪里 秦朝建立 (1)时间:公元前221年 (2)都城:咸阳 (3)人物:嬴政(秦始皇帝) (4)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稳固统一 1、建立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 师:俗语说“创业简单,守业更难”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那么如何稳固统一? 生:建立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 历史小品(朝会) 师:结合课本和历史小品的介绍答复:秦王嬴政在政治上实行了哪些措施加强自已的权力? 生: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心集权 师小结: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心集权 (1)皇帝:至高无上,大权独揽 (2)中心:丞相(行政)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 (3)地方:郡县制 师:这种统治制度叫什么?它来源于战国的啊一思想家的主见? 生: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法家 展现图片:三公六制 中考历史学问点教师教案【篇6】 课题 第14课大一统的汉朝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教师 宋艳红 单位 唐山市其次十八中学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生梳理了汉朝兴衰的根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进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 目标 1、学问与力量:归纳汉初的统治政策,理解“文景之治”的含义。把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政治、思想上的措施,知道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培育学生归纳力量、表演力量、探究力量、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2、过程于方法:通过汉武大帝的主题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理解汉武帝减弱诸侯国力力,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通过表演历史剧,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熟悉“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初步把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熟悉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第一学期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拟积极地与教师进展互动学习。 缺乏:刚刚接触历史不久,还没有积存肯定的学习阅历和学习方法,所以需要教师进展正确的引导。 依据学生的学情,我运用了以下的教法。 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谈话法和讲解法,对于重点内容将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的方式,加上多媒体的帮助,着重培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力量。 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 手段 多媒体课件 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 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汉武大帝的主题歌最终的倾诉 第14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1、西汉初期的经济形势及缘由 2、主要措施: 轻徭薄赋 重视农业 嘉奖农桑 提倡节省 以德化民 播放歌曲 提问:歌曲中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出示歌曲中对汉武帝评价的三句话。 解释“大一统”: 大一统,就是中心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心集权的政治局面。 投影:“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设疑:(1)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2)这种形势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假设你是汉初的皇帝,该怎么办? 提问:(1)汉文帝、汉景帝恢复、进展经济的主要措施? (2)文帝景帝的这些措施使西汉消失了什么局面? 投影出示图片汉文帝霸陵与秦始皇陵 设疑:相对两幅图片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如何理解文景之治 仔细倾听、观看 答复:汉武帝 感悟 理解 阅读 分析投影的史资料 答复(经济萧条,处处是荒芜的景象。) 找出缘由。(秦的暴政和长期的战乱。) 畅所欲言 阅读教材、自主探究 归纳文帝、景帝实行的进展经济的措施。 答复:文景之治 观看图片,比照分析 启发:成由俭,败由奢。 结论:为汉朝经济的连续进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根底。 通过这首气概恢弘的歌曲来渲染气氛,使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使学生学会从史料中了解史实。(论从史出) 培育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培育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力量。 培育学生用比照的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力量。同时树立勤俭节省的良好品质。 自主 学习 合作 探究 二、汉武帝大一统 1、缘由: (1)客观: 文景之治 物质根底 (2)主观: 汉武帝雄才大概,擅长用人。 2、措施: (1)政治上: 减弱诸侯国的势力。 (主父偃) (2)军事上 北击匈奴 (卫青、 (3)思想上: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过渡:汉武帝就在这个时候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历史的天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多媒体展现:汉武帝的画像 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汉武帝。 介绍诸侯国问题的由来。 播放视频:汉武大帝诸侯谋反片段 中考历史学问点教师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 (1)把握两汉时农业进展的表现:水利的兴修,农具的改良,农作物的种植。 (2)把握两汉时手工业进展的表现:丝织技术的提高和冶炼技术的进步。 (3)把握两汉时商业富强的表现;城市的兴盛,交通的进展,商业场所的消失(特地),商品种类的增多以及了解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4)通过思索和概括两汉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培育学生综合归纳的力量。 (5)通过思索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富强的缘由,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育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力量。 (2)通过列表形式培育学生比拟、概括、归纳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促使经济快速进展。国家的稳定,民族间的亲密交往,是社会经济进展的必要条件。 (2)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后世的经济进展有深远的影响。 (3)以两汉时兴修水利和城市中的一些规定为切入点,对学生进展环保教育。 (4)两汉时的手工业进展水平世界领先,这是值得傲慢的,这与两汉长期的政治统一是分不开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2、难点:两汉时期经济进展的缘由。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法 1.联系讲解法。对于黄河在两汉时常决口的缘由要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讲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 对问题有一种追本溯源的精神。 2.图示讲解法。这一课涉及到一些农具名称、手工业生产工具名称。因时间长远,学生平常接触又不 多,只能用投影或电脑注示,教师边演示边讲,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 3.归纳法。对于两汉农业和手工业进展的表现,可让学生用看书归纳的方法,这样可使学问更系统、条理一些,有利于增加记忆效果。 4.争论法。对于西汉盐铁官营和在城市里的一些规定,可采纳争论法。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 五、授课类型:新授课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复习提问以导入新课) 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了疗养生息的政策,详细的政策有哪些?于是消失了什么局面? 汉武帝时消失了大一统的局面,那么他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上实行了什么措施呢? 东汉初年,光武帝减轻农夫的赋役负担,惩办贪官污吏,消失了一个什么局面呢? 由于两汉初期的统治者重视经济,使得当时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的进展,那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 两汉经济的进展”。 (二)、新课教学 我:首先,请同学们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课本,同时思索: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分别产生了什么效果? 两汉时期农具的改良表现在哪些方面?汉武帝怎样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1、农业的进步 (1)水利的兴修 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她一方面用她宽广的胸膛哺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制造了光芒绚烂的华夏文明:一方面她又桀骜不驯,在历史上曾经屡次决口、改道,给两岸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仅在汉朝,就屡次决口,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峻破坏。因此,治理黄河、使黄河变害为利,就成了两汉进展水利工程建立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那么哪位同学能告知我们: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分别产生了什么效果?(汉武帝治理黄河。由于黄河水患影响了财政收入,汉武帝转变态度,亲临黄河督工,命令随行官员背柴草堵塞决口。此后,黄河80多年无大灾;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经过几十万人一年的筑堤、疏河,使得被淹土地又变成良田,并维持黄河800多年不改道。汉朝农夫为兴修水利做出了巨大奉献。) 生:略。 (2)农具的改良 我:两汉农业的进展,除了水利兴修之外,它的另一个表现为农具的改良。通过阅读课本,哪位同学能告知我们:两汉时期,农具的改良表现在哪些方面?(耕作工具:犁壁消失;播种工具:耧车;耕作技术也有进步,那就是消失了二牛抬杠法) 生:略。 我: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的进展,农耕技术和农具随之进展了很大的改善,汉代农作物的种植也广泛起来。 (3)农作物的种植 汉朝水利事业的进展,有利于小麦的推广,汉朝时候,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汉代以前桑麻的种植只局限于某些地方,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树,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桑麻的广泛种植,促进了丝麻织业的进展。 桑麻的进展促进了丝织业的进展,农具不断改善,促使了冶炼技术的提高,也就是说农业的进步为手工业的进展制造了有力的条件。 2、手工业的进展 (1)丝织业的进展 下面哪位同学能依据课本列举出丝织业进展的表现,提示同学们可以从丝织工具、丝织技术及染色技 术三方面来考虑。(工具先进:提花机;织技超群:花纹精致;染技非凡:颜色多样)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历史知识点教师教案七篇.docx)为本站会员(1564****060)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