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济南的冬天》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95235350
资源大小:11.4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2课《 济南的冬天》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1 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课文抓住景色描写得特点。教学重点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景色描写得特点。一、导入新课老师问:说到冬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雪,老师提问:描写雪景诗句有哪些?引导学生说出:1、忽如一些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等等二、教学新课1、认准字音和词语解释安适dn shi :安闲舒适。单单dGn dan :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肌肤jifu着落zhu6 lud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依托;靠头;指靠。贮蓄zhu xu :储存,积聚。慈善ci sha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宽敞kuGn chang :指宽大、开阔、宽阔。3、梳理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回答:总分总结构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像雪覆盖下的 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三、仔细研读(一)第一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 天气特点?有何好处?老师引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 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 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 个“宝地”。(二)课文写了哪些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 特点?1、阳光照耀下的山一一舒适温暖。2、白雪覆盖下的山一一娇美秀气。3、城外远山一一素淡雅致,安适宁静。4、济南的冬水暖绿、清亮。(三)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老师引导:对比:1、北平冬天几乎天天刮大风和济南冬天不刮大风对 比2、伦敦冬天多雾、看不见日光和济南冬天(天空)晴朗高爽对 比3、热带的毒日、十分响亮的天气和济南冬天的温晴对比(四)再读第3节,思考:作者何以能把这幅雪后初晴图描绘 得如此细致而传神?老师引导:(1)作者描绘得如此细致,首先源于作者观察的 细致:选准了观察点,写出了层次。另外,作者观察时,不仅看到了 自然现象,还透过现象,进行了联想和想象。比如,作者由矮松树尖 上的白雪联想到了头顶白帽的日本看护妇,由雪色草色相间的美景想 到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样写出来才形象、才动人,画面也才更美。 (2)描写时注意了颜色的配搭:“青黑”的矮松、“全白”的山头、 镶着“银边”的“蓝天”、露出“草色”的山坡、“微黄的阳光”、 “粉色”的薄雪,各种景物色彩鲜艳明丽,恰到好处,构成了一幅轻 灵、隽逸的水墨丹青画。(3)用词富于变化:同样是写雪,落在树 尖上是“顶”,落在山尖上是“镶",山坡上则用“穿”,山腰上的 则是“露”,用词传神,而且符合各自的特点。(4)巧用各种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如:“山上的看护妇。”把无生 命的雪、静止的松树全都写活了。又如把夕阳斜照下的粉色的薄雪, 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给人以美感。(5)写景时融入了作 者的情感:比如一个“太”字,蕴含着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五)第四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 法,请你简要分析。老师引导: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山上的矮松写到山尖、 山坡和山腰的薄雪,自上而下,把雪的光、色、态逐步展现在读者面 前,表现济南冬天的秀美。四、小结作者写济南的冬天,但处处洋溢着春意。此皆因作者心中有“春 天”,故能用春天般的感受写冬天。如此,这种冬天也就有了灵性, 有了生机。英国诗人雪莱的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正是本文 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