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E级检测题(二)(原卷版).docx
-
资源ID:95259649
资源大小:47.8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E级检测题(二)(原卷版).docx
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E级检测题(二)(原卷版)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评卷人得分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各位代表:大家好!很荣幸作为青年代表在此发言。我发言的主题是“让东方超环点亮绿色生活”。能源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工业社会对化石能源极度依赖。然而,过度使用化石能源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带来了大量温室气体。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63亿吨。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据了89%的碳排放量。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空前严重,开发新能源已势在必行。于是人类的目光转向了我们最为熟悉的太阳,力图模仿太阳上的核聚变反应为人类供能。托卡马克装置是可以实现磁约束核聚变的装置。1954年,世界上第一个托卡马克在苏联建成,由此揭开了人类对“人造太阳”的研究序幕。1965年,在四川乐山郊区,中国建起了当时国内最大的核聚变研究基地西南物理研究所。众所周知,在第一枚核弹爆炸后数年,可控核裂变反应堆就建起来了。反观氢弹爆炸后,过去了60多年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都没有成功。因为可控核聚变实在是太难了。为什么人类面对如此渺茫的研究,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它呢?这就要从目前的能源结构说起了。目前国际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化石燃料。但是化石燃料不仅效率低下、储量有限,而且长久使用污染严重,不适应低碳减排的要求。其他能量来源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例如核能会产生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放射性废料;风能、太阳能时常受到天气因素的制约。而核聚变不仅能释放出难以想象的能量,而且反应的产物对环境毫无污染,其原料在地球上也可谓无穷无尽。所以我们认为,“人造太阳”是人类追求的终极能源。如果“人造太阳”能够成功,那么人类的能源危机一去不复返的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将大幅减少。可惜的是,热核聚变需要达到108以上的高温。由于地球上不存在能承受如此高温的材料,为了承装这样一个“大火球”,就需要形成一个能使带电粒子悬浮的超强磁场。形成超强磁场需要使用通电线圈。为了减少线圈消耗的功率,又需要使金属导体置于-269的温度下实现超导。在这些要求下,科学家们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将上亿度的高温与-269的环境结合在同一个装置中。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中国的科学家独立设计制造了世界上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东方超环于2000年9月正式动工,并于2006年9月26日第一次放电成功。东方超环第一次成功实现了将-269环境和上亿度的环境有机结合,在“服役”过程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2012年,东方超环获得超过400秒的2000万摄氏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并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打破世界纪录;2016年,东方超环获得超过60秒的完全非感应电流驱动高约束模等离子体,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2017年,东方超环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又一次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2021年,东方超环再次创造记录: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7千万摄氏度1056秒等离子体运行。这些成就,进一步证明了“人造太阳”的科学可行性和工程可行性,为“人造太阳”迈向商用发电奠定了基础。东方超环投入使用后,一定会成为达成“双碳”目标的有力助手。东方超环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清洁的电能。它的功能是全方位的。例如,东方超环堆芯产生的高温可以裂解水为氢气一种无污染的高能燃料。虽然东方超环目前还做不到商用发电,但凭借着科研人员的努力,相信最终会获得成功。在节能环保的时代大背景下,绿色生活在当今已经成为各国广泛推崇的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各位代表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当代青年要积极地践行绿色生活。这就需要我们过好简单生活。“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购买和使用一次性物品,避免过度囤积,合理利用资源,杜绝浪费;绿色生活的实践方式很多,关键在于我们的行动。当然了,绿色生活并不是要求我们刻意节俭。只要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不用刻意放弃生活中的一些享受也同样能过好舒适的绿色生活。无数科学家正在为减排不断努力。作为青年,我们应该从自己的行动出发去维护头顶的蓝天。此时此刻,科研人员仍然面对着东方超环不分昼夜地奋斗着。在这个领域,中国早期的科研工作者们筚路蓝缕,开荒拓土,奠定了中国“人造太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基础。长期以来,一代代中国聚变人都心怀一个梦想:未来如果有一盏灯能被聚变能点亮的话,这盏灯一定要、也必须在中国。也许一个国家的力量太过渺小,也许在科研攻关时偶有力不从心,但聚变人能够坚守心中的信念和底线,哪怕路途崎岖坎坷,哪怕结果渺茫未知。我相信通过代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第一盏由核聚变点亮的灯一定会在中国。我也相信通过各国人民的不断努力,“温室效应”在不久的将来会不再令人望而生畏。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摘自让东方超环点亮绿色生活)1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东方超环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清洁的电能。它的功能是全方位的。在已然实现商用发电的同时,也可以裂解水产生氢气,提供清洁能源B东方超环主要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知识产权。期间,外国科学家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C“未来如果有一盏灯能被聚变能点亮的话,这盏灯一定要、也必须在中国。”体现了中国聚变人对我国科技水平的自信和伟大的愿景D此时此刻,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们仍然在努力奋斗,奠定了中国“人造太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基础。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超环”装置是可以实现磁约束核聚变的装置。1954年,世界上第一个“东方超环”在中国建成,由此揭开了人类对“人造太阳”的研究序幕。B氢弹爆炸后,过去了60多年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才实现了成功,这与核弹和裂变核电站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C目前我国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化石燃料。但是化石燃料存在效率低下、长久使用污染严重等问题,与我国“双碳”的理念相违背。D本文从文体上看是一篇演讲稿。全文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使用了大量事实事例作为论据;同时完美保留了作为科普文的科学性、严谨性。不失为一篇完美优秀的科普说明文性质的演讲稿3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聚变科研工作者精神的一项是( )A不畏强权、维护主权。B勇于改革、全面开放。C维护边疆、守护祖国。D自立更生、艰苦奋斗。4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中国的“东方超环”所解决的核聚变反应的难题。5绿色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请你结合材料。写出至少3条有利于实现绿色生活的实用高效的措施。评卷人得分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火线外·窗边萧红M站在窗口,他的白色的裤带上的环子发着一点小亮,而他前额上的头发和脸就压在窗框上。同时那机关枪的声音似乎紧急了,一排一排地爆发,一阵一阵地裂散着,好像听到了在大火中坍下来的家屋。“这是哪方面的机关枪呢?”“这不是吗炮也响了”我就这样散散杂杂地问着M,而他回答我的却很少。“这大概是日本方面的机关枪,因为今夜他们的援军必要上岸,也许这是在抢岸也许”于是那在街上我所看到的伤兵,又完全遮没了我的视线;他们在搬运货物的汽车上,汽车的四周插着绿草,车在跑着的时候,那红十字旗在车厢上火苗似的跳动着。那车沿着金神父路向南去了。远处有一个白色的救急车厢上画着一个很大的红十字,就在那地方,那飘蓬着的伤兵车停下,行路的人是跟着拥了去。这时候我也正来到了莫利哀路,在行人道上走着。那插着草的载重车,就停在我的前面。两个穿着黑色云纱大衫的女子跳下车来。她们一定是临时救护员,臂上包着红十字。这时候,我就走近了。跟着那女救护员,就有一个手按着胸口的士兵站起来了,大概他是受的轻伤,全身没有血痕,只是脸色特别白。还有一个,他的腿部扎着白色的绷带,还有一个很直地躺在车板上,而他的手就和虫子的脚爪般攀住了树木那样紧抓着车厢的板条。这部车子载着七八个伤兵,其中有一个,他绿色的军衣在肩头染着血的部分好像被水浸着那么湿,但他也站起来了,他用另一只健康的手去扶着别的一只受伤的手。女救护员爬上车来了,我想一定是这医院已经人满,不能再收的缘故。所以这载重车又动摇着,响着,倒退着,冲开着围观的人,又向金神父路退去。就是那肩头受伤的人,他也从原来的地方坐下去。他们的脸色有的是黑的,有的是白的,有的是黄色的,除掉这个,从他们那里什么也得不到,呼叫,哼声,一点也没有,好像正在受着创痛的不是人类,不是动物静静地;静得好像是一棵树木。人们拥挤着招呼着,抱着孩子,拖着拖鞋,使我感到了人们就像在看“出大差”那种热闹的感觉。停在我们脚尖前面的这飘蓬的人类,是应该受着无限深沉的致敬的呀!于是第二部插着绿草的汽车也来到了,就在人们拥挤围观的当中,两部车子一起退去了。M的腰间仍旧是闪着那带子上的一点小亮,那困恼的头发仍旧是切在窗子的边上。宁静,这深夜的宁静,微风也不来摆动这桌子上的书篇只在那北方枪炮的世界中,高冲起来的火光中,把M的头部烘托出来一个圆大沉重而安宁的黑影在窗子上。八月十七日(有删改)文本二:火线外·小生命和战士萧红“你看那兵士腰间的刀子,总有点凶残的意味,可是他也爱那么小的孩子。”我这样小声地把嘴唇接近着L的耳边。其实渡轮正在进行中的声音,也绝对使那兵士不会听到我的话语的。其中第一个被我注意的,不是那个抱着孩子的,而是另外的一个,他一走上来,就停在船栏的旁边。他那么小,使我立刻想到了小老鼠。两颊从颧骨以下是完全陷下来的,因此嘴有点突出。耳朵在帽子的边下,显得贫薄和孤独,和那过大的帽遮一样,对于他都起着一种不配称的感觉。从帽遮我一直望到他黑色的胶底鞋,左手上受了伤,被一条挂在颈间的白布带吊在胸前,他穿着特为伤兵们赶制的过大的棉背心,而这件棉背心就把他装饰成一只小甲虫似的站在那里。等另外两个兵士走近前来的时候,他就让开了。这两个之中的一个,在我看来是个军官,他并不怎样瘦,有点高大,他受伤的也是左手,同样被一只带子吊在胸前。在他慢慢地踱着的时候,那黑色皮鞋的后半部不时地被黄尼裤的边口埋没着。当他同另外的一个讲话的时候,那空着的,垂在左肩的军中黄尼上衣的袖子,显得过于多余地在摆荡因为他隔一会就要抬一抬左肩。我所说的挂着刀的兵士,始终没有给我看到他的正面,因为那受伤的军官和他谈话总是对立着,我所能看到的是他脚上的刺刀针,腰间的短刀,他的腰和肩都宽而且圆。那在怀中的孩子时时想要哭,于是他很小心地摇着他,把那包着孩子的军外套隔一会儿拉一拉,或是包紧一点。不知为什么,我看他好像无论怎样也不能完全忘掉他腰边的短刀,孩子一安静下来,他的左手总是反背过来压在刀柄上。渡轮走近一个停在江心的货船旁边的时候,因为那船完全熄了灯火,所以好像一座小城似的黑黑地睡在江心上,起重机上还有一个大皮囊似的东西高悬着。我是背着锅炉站着的,背后的温暖已经增加到不能忍耐的程度,所以我稍稍离开一点,可是我的背后仍接近着温暖,而我的胸前却向着寒凉的江水。那军官的烟火照红了他过高的鼻子,而后轻轻地好像从指尖上把它一弹,那烟火就掠过了船栏而向着月下的江水奔去了。我一转身就看到了那第一个被我注意的伤兵就站在我的旁边,似乎在这船上并没有他的同伴,他带着衰弱或疲乏的样子在望着江水。前边就是黄鹤楼,在停船之前,人们有的从座位上站起来,有的在移动着,船身和码头所激起来的水声,很响地在击撞着。即使那士兵的短刀的环子碰击得再响亮一点,我也不能听到,只有想象着:那紧贴在兵士胸前的孩子的心跳和那兵士的心跳,是不是他们彼此能够听到?十月二十二日(有删改)相关链接1934年,萧红、萧军等左翼作家从青岛流亡到上海。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侵略上海,淞沪会战打响,4天后,萧红写下了散文火线外·窗边。9月,萧红、萧军撤往武汉,“火线内”的情况到底如何,萧红无从知道,10月22日她只能再以火线外为题,写下了她于轮船上看到的三位为国负伤的战士的情景。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线外·窗边是作者在夜里听到机关枪声后对白天街道上看到的场景的记录,表达了作者对淞沪会战的关切和对受伤士兵的同情、敬意。B火线外·窗边中,载重车上的伤兵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因为红十字医院已经人满为患,这些伤兵没有呼叫,只是静静地承受着创痛。C火线外·小生命和战士记录的是作者在武汉长江渡轮上的所见:一名军官两名兵士,腰间挂刀的兵士怀抱着孩子,在极力地保护着小生命。D火线外·小生命和战士中,战士腰间的刀与他怀里弱小的婴儿是一种不配称,瘦小伤兵贫薄、孤独的耳朵与他的大帽遮是一种不配称。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线外·窗边中,M腰间的“一点小亮”首尾照应,开头的机关枪声与结尾的“高冲起来的火光”形成呼应,可见作者离火线很近。B“他的手就和虫子的脚爪般”“军衣在肩头染着血的部分好像被水浸着那么湿”,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受伤士兵的伤情。C火线外·小生命和战士中,战士一面小心地爱抚着怀中的小生命,一面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表现了战士既柔又刚的内心世界。D文本一和文本二选取战争间隙短短的一瞬,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具有真挚朴实的情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创伤。8请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1)停在我们脚尖前面的这飘蓬的人类,是应该受着无限深沉的致敬的呀!(2)(我)只有想象着:那紧贴在兵士胸前的孩子的心跳和那兵士的心跳,是不是他们彼此能够听到?9这两篇散文写的都是抗战的伤兵,哪一篇更能触动读者的心弦?请谈谈你的理解。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王斗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选自史记·孟轲荀卿列传,有删改)材料二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 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选自战国策·齐策三)材料三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驎騄耳,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注】稷下,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这里指稷下学宫,当时汇集了天下贤士如孟轲、淳于髡、荀子、王斗等。騄耳: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韩子A卢B逐C东郭D逡E环山者F三G腾山H者五I兔J极于前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淳于髡等人著书立说“以干世主”的“干”即“干仕”,是战国时谋臣策士的一种通常的做法,意为“干预朝政”。B谒者,官名,原为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后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材料三中“谒者”就是齐宣王传达近侍。C“尺縠”为古代一种丝织品,做帽子的布料,质地轻薄纤细。文中用“尺縠”类比,说明齐宣王所爱非当。D便辟亦作“便嬖”,指阿谀逢迎受君主宠爱的近臣。材料三中“左右便辟”和齐桓晋文之事中“便嬖不足使令于前”的“便嬖”是同一类人。1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直言进谏,或著书立说,稷下先生们用自己的方式“以干世主”,是齐国强大的原因之一。B齐王听了淳于髡的劝谏,就下令停止出兵,因为一旦发兵攻打魏国,秦楚两国就会坐收“田父”之利。C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安定周朝王室内乱,所以周天子赐给封地,承认他为诸侯领袖,成为春秋五霸之首。D从亲自迎接王斗、向王斗道歉、听从谏言休养将士等行为,可以看出齐宣王是个爱惜人才、愿听谏言的明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2)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14稷下学宫的先生勇于谏言,针砭时弊,但彼此的论说之术又各有不同。请结合上述材料,比较淳于髡与王斗论说的不同之处。评卷人得分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汴河怀古(一)唐·皮日休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描写是写当年的浩然盛大的场面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实质是暗示当时的唐帝国早已衰落。这是对当政者的警告,意味深长。B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把隋朝速亡的原因归咎于大运河的开通,视大运河为祸根,认为大运河一无是处。作者皮日休赞同这种说法。C诗人一句“共禹论功不较多”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这就大大增加了对隋炀帝的讽刺和批判。D全诗从隋朝大运河展开描写和议论,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唐代怀古诗中的佳品。16两首诗尽管都命名为“汴河怀古”,但两者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首诗的异同。评卷人得分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里,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暗用这一典故的两句是:“ , 。”(2)屈原离骚中,“ ? ”两句用榫头和榫眼不能相合来比喻自己无法和奸邪小人共处的思想。(3)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写出了曹操面对大江饮酒赋诗的豪迈气概。评卷人得分六、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游泳的起源虽无法考证,但我们可以略为窥探。在战国时代,游泳运动()。论语中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记述,大意为鲁人沂水游泳后迎风歌唱。有的史料记载,在一些地方,婴儿刚降世,便需要学习游泳的技能。那远古时候,人们怎样渡过宽阔的河流呢? ,人们把抓着葫芦过河这种创举算在他的身上,按照古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拜情结来看,倒也是()的。“匏”,就是葫芦之类的飘浮工具,庄子中有载,“今子有五石之匏,何不虑以为樽而浮于江湖”,说明当时这样的“装备”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了。类似于这种借简易的“救生圈”泅渡,在急流之中是行不通的,环境是促使人们提高游泳能力的一个条件,在中国,水网(),仅水经注记载的大小水道应有一千二百余条,我们的老祖宗学习游泳的环境可谓是( )。(取材于煮酒君中国古代的游泳运动)18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崭露头角 无可厚非 交错 独具优势B蔚然成风 无可厚非 密布 得天独厚C蔚然成风 毋庸置疑 交错 得天独厚D崭露头角 毋庸置疑 密布 独具优势19在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据事物纪原记载:“燧人以匏济水。”燧人氏是华夏有文字记载、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B据事物纪原记载:“燧人以匏济水。”燧人氏是第一位华夏有文字记载、可以考证的祖先C据事物纪原记载显示:“燧人以匏济水。”燧人氏是华夏有文字记载、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D据事物纪原记载显示:“燧人以匏济水。”燧人氏是第一位华夏有文字记载、可以考证的祖先评卷人得分七、选择 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简单说,阴历以月亮为参照,先有月,后有年;阳历以太阳为参照,先有年,后有月。 ,用阳历可以看季节的春夏秋冬。早期人类文明大多采用阴历,比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因为月亮比较容易观测,30天左右就能观测一个轮回。不像太阳, 。中国古代最初也用阴历。但阴历有一个问题:十二个朔望月是354天,比一个回归年的365天少了11天。这样的话,每过一个阴历年,时间就会提前11天。月份就会越来越提前,和季节对应不上。不过这难不倒聪明的中国古人,他们将阴历和阳历相结合用朔望月来确定月,也用回归年确定年,二者差的天数通过设置闰月的方式补齐。比如说我们用农历时会出现“闰四月”的情况,就是过完了四月 。这个临时加入的闰四月,就是为了凑齐阴历与阳历差的天数。20下列各项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 )A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B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C像梦一样,我踏上了前往联邦德国的旅途,到了海涅的故乡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D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评卷人得分八、语言表达22阅读论语选段,请依据乡土中国中的相关理论,分别以叶公和孔子代言人的身份写一段话,阐释支撑各自观点的理由。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叶公:孔子:评卷人得分九、材料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朝背井离乡去,故乡再无春夏秋。以上材料蕴含深意。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试卷第11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