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docx

    • 资源ID:95267325       资源大小:40.21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和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当用一样的工具来量。 2熟悉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拟短的物体的长度。 3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力量。 4培育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感知量物体可以用一样的工具来量 导入:同学们,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就放在盒子里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请把盒子翻开,拿出来相互看一看,并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翻开盒子观看并进展沟通) 1用学具量同样长的边。 教师请学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爱的物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物体的长。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测量结果,同时用多媒体显示测量结果) 师:莫非你们数学书的短边不一样长吗?请动手比一比。 (学生相互动手比数学课本并答复“一样长”) 师:一样长的边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由于量书时用的东西有的长,有的短。 师:假如都用同样长的工具来测量,结果会怎样呢?请小组再用正方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小正方体的长呢? (学生动手操作并分小组汇报,使学生知道,假如都用同样的物体量书的短边,得到的结果一样。) 2用学具量长度不同的边。 (电脑出示数学课本和文具盒这两幅图,并演示用曲别针测量书的短边,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边。) 测量后教师问发觉了什么(小刀比曲别针长,文具盒的边比书的边也长)。 师:假如把小刀换成曲别针,让我们来看一看会消失什么状况。 (多媒体演示用曲别针量文具盒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文具盒的长度比书的短边多用了6个曲别针。) 小结: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和观看,知道了量物体应当用一样的工具。 3实践活动。 (1)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 (学生都用新铅笔量所想量的物体的长,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几人合作,最终相互沟通并汇报测量结果。) (3)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 (多媒体显示题目内容,说明题意,让学生估算,电脑验证。) 二、知道量物体的长度也可以用尺子来量 1熟悉尺子。 师:刚刚我们用铅笔来测量物体时,量了一次又一次,多麻烦呀。用什么去量比拟便利呢?(尺子) 教师请学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发觉什么(数字、刻度线、cm),教师介绍刻度线和“cm”;并向学生说明“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2熟悉长度单位“厘米”。 (1)熟悉1厘米有多长。 (电脑演示从0到1中间的长是1厘米) 师: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小组活动) (2)感知厘米有多长。 测量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长。 感知1厘米有多长(教师带着学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正方体,右手渐渐把它拿走,告知学生拇指与食指中间的空隙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把它记在脑子里)。 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睁开眼睛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 (3)查找生活中的“1厘米”。 举例(电脑出示图钉,请学生认真观看,并演示它的长度是1厘米)。 学生自己查找生活中的“1厘米”。 (自由活动,可以用尺子量,也可以目测) 汇报沟通。 3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 师:请同学们拿出黄色纸条,试着量一量它的长是几厘米。 (动手测量之后,让学生在展台上演示,并说出测量的方法。同时教师提示学生,在测量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再量一遍黄色纸条的长。 三、课堂总结 1指导学生看书。 2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先让学生总结,教师最终进展归纳) (1)要知道物体的长,可以用一样的物体量。 (2)要知道物体的长,可以用尺子量。 (3)用尺子量物体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四、稳固练习 1进一步把握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处理课本练习一(第6页)第1题。 2通过学生用长度单位(厘米)量物体的实践活动,来体验用厘米量物体的过程。处理课本练习一(第6页)第23题。 (学生自己量,之后同桌互查,小组沟通) 五、完毕语 师: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短边有多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 师:数学的短边长是14厘米多一点,究竟多多少呢?这要用到另外一个长度单位,咱们以后再学。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看活动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看物体,看到的外形不一样,并且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 知道哪是物体的正面,哪是物体的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识别从上面、侧面、反面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 3. 进展空间观念、合作意识和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能结合详细事物识别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外形。 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外形是不同的,并且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具预备: 长方体、正方体几何模型各一个;各种几何形体的实物。 学具预备: 小长方体、正方体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日我们要来学习第三单元(板书:引导学生读一读) 同学们可能会猜测:教师叫我们看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激起兴趣。) 教师坐在小凳子上,分别请三位学生站在教师的正面、侧面和高处拍照。 在电脑上展现刚刚拍的照片。 生:这些都是教师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师: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确定都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教师也离不开讲台。今日,教师就请同学们来观看这张讲台,看一看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张讲台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外形。 小结:刚刚我们用相机当成自己的眼睛让同学们发觉在不同的位置进展观看,所看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看一看。 二、观看、沟通(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讲台。 (1)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看这张讲台,然后相互说说 观看到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看、沟通。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学生活动。 留意: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序的观看。如,可以先引导某个小组的学生站在一个角度观看,再帮忙他们调换位置,使其他小组的成员知道观看的方法。 (3)汇报沟通。 师:刚刚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了讲台。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 么样子的? 生:我站在左侧面,看到了桌子的上面和这里(指了指侧面) 师:哦。看到了两个面,这是左面。 生:我站在讲台的前面,也看到了两个面,是上面和前面。(让学生指一指) 生:我观看到的讲台的外形和某某同学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是站在这边(指了指右侧面) 师:同学们观看的很认真,还有哪位同学是怎样观看的? (学生可以从一个角看到三个面,或者趴在上面看到一个面,又或者在每个面前蹲下来,看到一个面。) 总结: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已经发觉,站在不同的位置观看物体,所看到的外形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三、稳固练习。 1. 出示课本的观看讲台图。 2. 说一说图上的三个人可能分别看到讲台的哪几个面? 3. 想一想,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思索一下,图中的三个人可能分别看到讲台的哪几面? 生:我先说图上的教师。我认为教师可能看到讲台的上面和前面。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教师很高,他只能看到上面。 生:笑笑看到桌子的上面和她前面的一面。(左面) 生:调皮是站在右角边,他可能看到上面、前面和右面三个面。 师:为什么? 生:我刚刚在观看物体时体会到的。假如不是站在桌子的一个面的正前方看,而是站在桌子斜的方向,就能看到三个面。 小结:通过上述验证活动引导学生发觉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观看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4. 连一连 (1)根据刚刚争论的结果,让学生连书上的图。 (2)沟通。(让学生说说哪幅图是谁看到的。) 四、认一认 1. 自己看书,熟悉长方体的上、侧、正面。 2. 沟通、体会长方体的上、侧、正面。 (1)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分别指着上、侧、正面,让学生说说是哪个面?同时板书。 (2)再将一个长方体不停地变换着摆,每次都让学生指出上、侧、正面,从而加深理 解:一般朝上的那个面叫上面,对着观看者的那面是正面,两侧的面称侧面,最终让学 生自己说说,只要意思说对即可。 (3)拿出不同的长方体,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上、侧、正面。 (4)拿出一些长方体外形的实物,让学生指着说说它们上、侧、正面在哪里? 小结:通常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朝上的一面称为上面;面对自己的那一面称为正面;两侧的面称为侧面。 五、完成练一练 1. 第一题。 (1)引导学生审题,独立完成,同桌沟通。 (2)反应:说一说你的同桌对了没有,假如错了帮他订正过来。 2. 口算 学生独立计算,小组沟通反应。 3. 连一连,说一说。 4. 观看一个物体,小组内说说他们的上、侧、正面各是什么样的? 六、全课总结 今日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回家观看一个物体向家长说出你看到的面。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科书P74-7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详细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观看、思索、推理的活动中,经受7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过程。 2、培育学生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的力量,并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经受7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过程,并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独立整理7的乘法口诀。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7的乘法口诀的整理。一星期正好是7天,本设计通过创设情境,在体育用品商店中的几个同学的对话进展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机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调动起学生主动的参加意识,制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其次环节是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先是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并说出为什么填得这么快,特殊是7个星期、8个星期、9个星期各有多少天的算法,让学生充分的沟通。然后依据所填表格的数据小组合作整理7的乘法口诀,学生很简单就能完成了。接下来是引导学生对口诀进展整理和记忆。为了帮忙学生记忆,设计了对口令的嬉戏,使枯燥的记忆变成了好玩的数学活动。 最终是7的乘法口诀的应用。通过看口诀写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和看算式编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培育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力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教师告知大家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我们学校再过四个星期就要播送操竞赛了,你们想参与吗?有谁知道2个星期有多少天? 同学们,再过4个星期就是元旦了,你们快乐吗?有谁知道4个星期有多少天? 2、知道了2(4)个星期是14(28)天,那3(5)个星期、4(6)个星期呢?算才最简便呢?假如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就能很快的算出来了。 提醒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表格,师:认真观看你发觉这张表格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独立把这张表格填完吗? 学生同桌沟通后,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填写完了,而且完成得很好,说说你的窍门好吗? 生:我按每次都加7算的。 生:从1个星期到6个星期的填写,可以运用前面学过的乘法口诀来算,从7个星期到9个星期的填写,是按每次都加7算的。 生: 师:真棒!你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且问题都解决得很好。那你们能依据自己填写的表格的数据,四人小组合作,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2、理一理 (1)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进展7的乘法口诀的整理,写到小组记录单上。 (2) 全班沟通编写的7的乘法口诀。 (3) (师在黑板上出示从学生编的口诀中整理出来的一张大的7,8并排的乘法口诀表。)师:你们认真观看,发觉7的乘法口诀中有哪些隐秘?师:你们认真观看,发觉7的乘法口诀中有哪些隐秘? 3、记一记 (1)口诀意义的理解 师:(指口诀:六七四十二)谁知道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生:六七四十二表示6个7相加是42,也表示7个6相加是42。 师再指两个口诀让学生进展练习。 (2)引导学生记住口诀,让学生沟通如何记得又快又准的? (4) 对口令 同桌进展如:四七二十八的对口令嬉戏。 三、联系生活,稳固应用 师:口诀记熟了吗?教师来考考你们行吗? 1、抢答竞赛 如:7( )=( ) 2、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全班沟通。 3、编好玩的数学故事 电脑显示:78 师:同学们,这是一道一般的乘法算式,但它隐藏着好多好玩的数学故事,你能看算式编出一个好玩的数学故事吗?比一比,谁编的故事最悦耳。 四、情境沟通、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 学会正确快速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 提高学生的计算力量以及归纳、迁移、类推的力量。 3. 能结合详细的情境发觉并提出数学问题及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阅历。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漂亮的动物乐园,长颈鹿正在跟小动物们开会。 长颈鹿说:春天到了,大地开头复苏,南方的小鸟又回来了,我要为他们预备几间房子。 小猴子说:我们也参与盖房子的劳动。长颈鹿伯伯,飞回来多少只小鸟?几只小鸟住一间房呀? 二、争论计算方法(独立尝试) 观看画面上飞来了多少只小鸟?假如每间房子住6只小鸟,需要预备几间房子? 三、体验乘、除法的关系 1. 动物乐园飞来了一些小鸟,假如每间房子住6只小鸟,有7间房子可以住多少只小鸟? 怎样列式计算?用哪句乘法口诀? 生:67=42(只) 六七四十二 2. 动物乐园飞来42只小鸟,每6只鸟住一间房子,需要预备几间房子? 动物乐园飞来42只小鸟,平均住在7间房子里,每间房子住多少只小鸟? 观看以上三题,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正确快速地进展除法口算的关键是什么? 四、变式练习 假如来了48只小鸟,长颈鹿需要预备几栋房子? 五、稳固练习 完成书上练一练的题目。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一样加数和的计算。 2、借助一样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受几个一样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依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表达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 教具预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魔术表演吗? 生:喜爱。 师:今日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术表演吧。 (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画面。 师:多奇妙的魔术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许多奇异的数学学问,不信大家认真的观看一下。 2、提问题。 师:小朋友观看得很认真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沟通一下。学生可能答复 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条鱼? 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2+2+26(朵) 其次题:4+4+4+416(条) 第三题:3+3+3+3+3+315(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看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觉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连加 生1:加数一样。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一样。2+2+2是几个2相加? 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 生动手写:3+3+3+3 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 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 生:用乘法。 师:你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 三、稳固练习 1、出示图:生说,师推断 2、出示图:师说题意,生填写,集体订正。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熟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查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引出多种不用的解决方法,然后着重熟悉几个几连加。引导学生充分经受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样对学生思维的进展和解决问题力量的提高都是特别有益的。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P8-P10例1、例2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究并把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把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娴熟的计算。 3、 培育学生仔细、认真、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理解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把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娴熟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看:同学们预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认真观看这幅图,你发觉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觉。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沟通汇报。 二、合作沟通,把握算法 1、 依据学生的沟通状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索,小组沟通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争论总结列竖式应留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沟通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察、指导。 三、练习,实践应用 1、 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沟通算法并汇报。 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察、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根底上学习的内容,假如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简单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根底上优化算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敬重学生共性差异的表达。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学问阅历不同,所以对于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肯定一样,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确定、鼓励和引导。最终让学生自主地去比拟、选择和完善自我。 在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计算教学,转变了原由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景动态化,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和实践力量。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和生活实际动身,通过观看、沟通、质疑亲历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个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从中体验了胜利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的情感,注意算法多样化。 课堂中我把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索、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等活动方式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实的情境再现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表达了新课标理念。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索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联想到的方法也不一样,在教学中充分敬重学生的主题地位,敬重学生的想法,鼓舞学生算法多样化,并在沟通中内化计算方法,完善自己的方法。同时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屡次的验证,从多种算法中选取学生认为简便的”计算方法。 在动脑筋猜一猜()+()=43,有多少种答案,你能有序地写出来吗?学生喜爱猜一猜的活动,课堂气氛立刻活泼起来,可是由于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充分的激发。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把自己放在 合、引导者、组织者的位置学生成了学习的仆人,并准时深入到学生中间准时了解学习状况,准时捕获信息,使教与学真正容为一体。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7 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30-31页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 借助乘法的意义编制乘法口诀。 3. 培育社会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把握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教学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 教具: 挂图、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教学新课。 1. 数松果(出示松鼠数松果图)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依据同学口述:每堆有5个松果,在表格中板书。 堆数 1 松果的个数 5 那么两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们能连续将这个表格填完吗?同桌两个同学相互说一说。 汇报,填表。 从这张表格中你们发觉了什么? 2. 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你能把松果的个数用乘法算式计算出来吗? 板书:1个5是5,1×55或5×15。 2个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写,你们会吗?请你们在本子上接着往下写,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齐读所写的算式。 有谁知道10×4的积是多少?独立计算,小组沟通。 依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还能算哪些乘法题? 大家所说的这些算式都是依据黑板上这9个算式推算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观看一下这些算式,它们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便利我们应用,我们将这些算式改编成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 强调几个编写要留意的问题。 齐读5的乘法口诀。 给3分钟记忆口诀。 你是怎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 查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事情还有许多,教师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 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 你还能编出其它的儿歌吗? 三、稳固练习。 请你用今日所学的口诀,解决问题。 1. 5的乘法口诀口算题。 2. 填一填:P11第3题。 3. P11第4题。 四、全课小结。 今日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读、背有关5的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一五得五, 2×5=10,二五一十 3×5=15,三五十五, 4×5=20,四五二十 5×5=25,五五二十五, 5×6=30,五六三十 5×7=35,五七三十五, 5×8=40,五八四十 5×9=45,五九四十五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比拟娴熟地利用6-9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体会乘法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育学生提问题的力量,进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不同学生都能学到所需要的数学学问,让思维灵敏的学生能拓展应用学问,培育学生初步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轻松运用关于6、7、8、9的乘除法综合学问。 教学难点: 使学生运用6、7、8、9的乘除法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预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和谁一块儿去的? 师:在游乐场里,你看到了哪些嬉戏工程? 二、问题探究 1、观看主图,明白图意。 今日,我们玩的第一个工程是小火车。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小火车的四周,同学们,你们观察什么? 2、确定学生观看仔细,现在丁丁和丽丽要考考大家,你们承受挑战吗? 请一位学生说说丁丁提出了什么问题?谁能情愿解答这个问题?确定这位学生说得好,再请一位同学说说丽丽的问题。谁能情愿解答这个问题。确定这位学生解答得好 3 让学生同桌互动 4 反应 我们先请大家来提出问题。谁情愿先说呢?谁能解决这个问题?确定解答学生做得,再请一个学生提出问题。 5、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6、有9个人坐碰碰车,够吗? 三、体验感悟 今日的飞行塔和同学们平常玩的不一样,教师在飞行塔里的每一架飞机上都贴上一道算式。只有把算式的得数计算出来,飞机才能真正起飞。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1、第1题 同桌同学相互竞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2、第2题 独立完成。教师指导。 3、第3、4题:小组同学一起完成。 五、小结 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足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游乐场 提问: 答复 买5张碰碰车的车票需要多少钱? 55=25(元) 24人能坐满几节车厢? 244=6(节)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经受观看、发觉、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根本性质的过程,积存肯定的审美体验。 2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根本性质,把握平行四边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根本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以魔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通过扑克牌魔术的演示引出讨论课题,激发学生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兴趣。 【魔术设计】:师取出若干张非中心对称的扑克牌和一张是中心对称的牌,按牌面的多数指向整理好(如上图),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任意抽出一张扑克,把这张牌旋转180O后再插入,再请这位同学洗几下,绽开扑克牌,立刻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 (课堂反响:学生特别宁静,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师做动作。每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学生就进入深思状态,接着就是小声谈论。) 师重复以上活动 2次后提问: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缘由吗?教师手中的扑克牌图案有什么特点? (2)你能说明为什么教师要把抽出的这张牌旋转1800吗?(小组争论) (反思:创设问题情境主要在于下面几点理由:(1)实行从学生最熟识的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熟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进一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全部新学问的学习都以对相关详细问题情境的探究作为开头,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新学问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活泼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扑克魔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获得的答案将是丰富的。在最终沟通归纳时,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活动中“讨论”的成果,对最终形成标准、正确的结论是有奉献的,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留意学习方式和“讨论”方式。这也是对他们从事科学讨论的情感态度的培育。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进展学生实践应用力量和创新精神成为可行。) 2.教师提醒谜底。 利用“Z+Z”课件嬉戏演示牌面,请学生找一找哪张牌旋转 180O后和原来牌面一样。 3.学生通过动手分析上述扑克牌牌面、独立思索、探究、合作沟通等活动,得到答案: (1)只有一张扑克牌图案颠倒后和原来牌面一样。 (2)其余扑克牌颠倒后和原来牌面不一样,因此,教师事先按牌面的多数(少数)指向整理好,把任意抽出的一张扑克牌旋转180O后,就可以立刻在一堆扑克牌中找出它。 (反思:本环节是在扑克魔术揭密问题的详细背景下,通过学生自己的观看、发觉、总结、归纳,进一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特点,进展空间观念,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从而培育了学生观看、概括力量,让学生尝到了胜利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发觉思维的火花。) (二)学生分组争论、思索探究: 1.师问: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与这张扑克牌一样,旋转180O后和原来一样? 生举例:线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飞机的双叶螺旋桨等。 2.你能将以下各图分别绕其上的一点旋转180O,使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吗?(先让学生思索,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利用 “ Z+Z”演示其旋转过程。)3 .有人用“中心对称图形”一词描述上面的这些现象,你认为这个词是什么含义? (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力求让学生实行发觉式的学习方式,通过“想一想”、“议一议”、 “动一动”等多种活动形式,帮忙学生克制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明晰,建立模型 1给出“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O,假如旋转前后的图形相互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2.比照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列出表格,加深印象) 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线有一个对称中心点沿对称轴对折绕对称中心旋转1880O对折后与原图形重合 旋转后与原图形重合 (四)解释、应用与拓广 1.教师用“Z+Z 智能教育平台”演示旋转过程,验证上述图形的中心对称性,引导学生争论、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利用计算机Z+Z智能教育平台技术,通过图形旋转给出中心对称图形的一个几何解释,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有一个更直观的熟悉。) 2.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板书: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3.师问:怎样找出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 (两组对应点连结所成线段的交点)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是,请找出其对称中心,你怎样验证呢? 学生分组争论沟通并答复。 争论:依据以上的验证方法,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学生分组争论沟通并答复。 争论:依据以上的验证方法,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5逆向问题:假如一个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四边形肯定是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争论答复。 6你还能找出哪些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反思: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追求的一种学习方法,但合作学习必需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探究的根底上,否则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于我在上课时强调学生先独立思索,再由当天的小组长组织进展,并由当天的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活动状况(每个小组有一张课堂合作学习参考表,见附录)。) (五)拓展与延长 1中国文字丰富多彩、含义深刻,有很多是中心对称的,你能找出几个吗? 2.正六边形的对称中心怎样确定? (六)魔术表演: 1.师:把4张扑克牌放在桌上,然后把某一张扑克牌旋转180o后,得到右图,你知道哪一张扑克被旋转过吗? 2.学生小组活动: 以“引入”为例,在一副扑克牌中,拿出若干张扑克牌设计魔术,相互之间做嬉戏。 (新教材的编写,着重突出了用数学活

    注意事项

    本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docx)为本站会员(1513****11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