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智模式 塑造本质安全模板范本.docx
改变心智模式塑造本质安全心智模式是人们心中对自己、别人和整个世界的某种熟悉和假设, 它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而形成。而这些理解和认知日积月累后,会潜 移默化地根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打算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对世界的 看法,被形象地比方成心灵地图心智模式一旦形成会自觉、不自 觉地成为一种固有模式,但从本质上都有缺陷,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现代平安理论认为:本质平安是设备、系统和人所具有的最佳平 安品质,其实质是构建长效平安生产机制,把事故率降到最低直至零。 20世纪初,美国科学家海因利希提出了闻名的海因法则,从理论上 揭示了事故发生的根本缘由在于人的担心全行为和物的担心全状态, 而且人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分析人的担心全行为,改进人的 固有心智模式,对于实现生产本质平安具有重要意义。担心全行为的几种表现一是思维局限,缺乏大局意识。这种抑制型的心智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角色定位不精确 ,过于强调部门分工、岗位分工,认为 平安工作是平安部门的事,各扫自家门前雪,推诿扯皮。另一种是目 标定位错位,不能熟悉平安工作的艰难性、长期性、简单性,工作规 划不清,方向不明,力度不够,监管措施不到位,工作碰运气。二是消极参加,缺乏有效沟通。现在从中心到地方、从政府到企 业,都对平安生产高度重视。一方面,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 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了平安资金、技术等方面投入,加强了平安生 产的监督力度。可另一方面制度的落实状况却令人担忧。分析其根本 缘由,就是沟通上出了问题,这也验证了管理上闻名的双70%理论, 即日常工作生活中70%的时间都用在沟通上,70%的问题都是由于 沟通不畅造成的。这种松弛型心智模式在平安管理工作中表现得非 常突出,如:在工作落实中,习惯于用会议传达会议,用精神贯彻精 神;到基层检查和调查过程中,高高在上,蜻蜓点水;在问题处理和 整改中,轻描淡写,习惯于“等、要、“靠。三是归罪于外因,制度执行力差。主要有两种表现,第一种是主 观不努力,客观找缘由。出了问题不冷静,想当然,不能反省自己, 把问题统统归因于外部环境和他人错误,怨天尤人。其次种是心浮气 躁,疲于应付,习惯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口号多,方法少,工作 有布置无检查,有检查也不考核,导致“三违问题频繁发生。固有心智模式障碍分析据讨论:人一天的行为中,只有5%的行为属于非习惯性的,而 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许多工人从事的工作往往是一些 单调、重复性的劳动,久而久之,大脑就可能消失感觉上、视觉上的 麻痹,从心理上不愿接受新事物产生排斥。而且从近几年事故统计规 律来看,每年3、4月份和8、9月份是各类工伤事故的高发期,春困 秋乏,很简单使人消失精力不集中,体力不支。身心两方面的疲惫, 打破了原有平衡的生物钟,从而导致新旧心智模式的激烈碰撞,易发 各类事故。对此,各级领导和平安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找出相应 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