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一届“味知香杯”预制菜创新竞赛规则说明.docx
-
资源ID:95349770
资源大小:85.4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一届“味知香杯”预制菜创新竞赛规则说明.docx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一届“味知香杯”预制菜创新竞赛规则说明一、竞赛目的2023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与苏州市味知香食品股 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一届“味知香杯”预制菜 创新竞赛。旨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机会与展示平台,鼓励食品 及相关专业学生,开展预制菜创新研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 能力,为预制菜行业培育创新型人才,促进行业的创新发展。二、主办单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苏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竞赛主题(一)主题方向2023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 业”,将预制菜产业推向了新的发展高潮,明确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人均GDP的上升,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追求在日常饮食生活中也占 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CIFST第一届“味知香杯”预制菜创新竞赛,以 “不止要鲜,更要有味'"为主题,具体说明如下:从八大菜系中任一种,主创一款即烹类预制菜产品。以肉类(牛、羊、猪、家禽)、水产等为主要原料,可搭配其他辅 料,创作出一款具有营养、健康特征的新型即烹类预制菜品,创意不限。产品应满足如下要求:1)包括至少一个及以上的创新点,如营养成分、功能性(如低脂等)、产品形态、口感风味、使用场景、产品包装设计等;2)低温(0-4)产品保质期27天(技术上保鲜)或冷冻(-18) 产品保质期三9个月;3)在技术创新上需要具备:原料解冻技术;水产保水技术等。(二)创意要求及说明1、所有创意产品需满足健康化和差异化要求,保质期需符合相应 命题要求;2、参赛团队产品设计应突出优势,如在工艺、配方、场景、品牌故 事、包装设计等方面,既能吸引消费者,又能给消费者带来新体验;3、在原辅料、技术配方、生产工艺、营养健康、包装或技术特征 等方面具有独创性;4、以上均需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法规要求,保证食品安全,市场 上有消费需求,或对企业来说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四、参赛团队要求1、参与高校本届大赛面向全国食品院校开展,其中:高校定向(排名不分先后):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海洋 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哈尔滨商业大 学、云南农业大学。非定向高校:向OFST单位会员开放,非单位会员可于6月30日前提交入会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参赛(会员单位申请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请各参赛高校于2023年7月5日前,将学校信息登记表电子版及盖章 扫描件发送至。2、参赛资格(1)大赛面向在校学生开展,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人数不得超 过7人,团队应包括至少1名食品专业的学生和1名非食品专业的学生(如市场、管理、设计等专业)。CIFST学生会员有资格参与学会组织的关于 学生创新大赛的技术讲座2次,具体时间和形 式以主办方面向学生会员通知为准(学会会员申 请可扫描右方二维码)。(2)同一个参赛团队可以提交多个创意计划书,每个计划书单独参与评审。(3)每个参赛团队需至少有1名指导教师。参赛作品须具有创新性 和独立性,参赛学生可与指导教师讨论,但学生应是参赛方案的主要创 意者,参赛作品应当是参赛者独立研究构思得到的结果。(4)校方应确保参赛作品的原创性,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商标 权、专利权、著作权、名称权等权利。(5)同一作品不可重复参与其它类似食品创意竞赛,一经发现立 即取消参赛资格。各参赛高校负责人须监督作品是否符合参赛要求,以及 是否为作品方案的原创者。五、竞赛流程及注意事项 1、初赛阶段(6月20日-7月31日)L1竞赛组织与报名(1)参赛高校需做好竞赛的组织工作,每所定向高校提交的参赛作品计划书不少于10份;(2)参赛团队的报名信息需按照主办方提供的统一表格(附件3- 2)进行登记,并由各参赛高校进行汇总(附件3-1) , 7月10日前将汇总 表发送至竞赛主办方指定邮箱()。1.2参赛作品计划书要求(1)计划书的书写、内容及格式等要求请参照附件2;(2)计划书中不得出现参赛者的姓名、学校、班级、联系方式及指 导教师等个人信息。L3校内初评及专家评审(1)参赛团队按照各校规定时间向负责老师提交参赛作品计划 书。各定向参赛高校需自行组织来自不同领域的评审专家,按照初赛计 划书评分标准(表1)进行校内初评,并于7月20日前将电子版参赛作品 计划书及初评成绩打包发送至竞赛主办方指定邮箱()。非定向高校无 须校内初评,由主办方统一安排专家评审。(2)竞赛主办方邀请来自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专家组,按照初 赛计划书评分标准(表1)对创意计划书进行书面评审,以评分高低筛 选出30份入围计划书;表1.初赛计划书评分标准评分指标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计划书内容完整性(10分)9-107-85-63-41-2创新性及市场定位(30分)26-3021-2516-2011-156-10配方合理性(20分)15-2013-1411-129-107-8健康属性(15分)13-1510-127-94-61-3技术工艺创新性(15分)13-1510-127-94-61-3商业化可能性(10分)9-107-85-63-41-2(3)竞赛入围结果将于7月31日前后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官方 网站(.cn) “学生竞赛”栏目公布。2、决赛阶段(8月1日-9月15日)2.1作品研制(1)凡有计划书入围的参赛学校都将代表参赛团队与中国食品科 学技术学会签订协议以确保创新作品的完成;每个入围团队可获得预付 人民币1000元实验经费进行作品制作。该实验经费的用途包含实验原 料、辅料的购买以及实验器材的使用费用等;(2)入围团队应根据计划书中所描述的作品概念进行试制,最终 作品配方及包装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3)所有参赛团队必须确保作品试验、制作过程符合食品安全相 关要求,所用包装材料必须确保作品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不会受到污 染,到评审品尝时仍可安全食用。2.2作品及创意报告书的提交9月15日前,以学校为单位,每个入围团队提交两份快递及一份电 子文件夹,具体如下:(1)快递1:不少于6份可供品尝的终产品。其中,需至少提供1 份与报告书中描述相符的创意作品及产品包装(不限制份量,用于展 示)。(2)快递2: 11本参赛作品创意报告书,其中1本需装订有参赛团 队所有成员手签姓名的原创声明。报告书需使用A4纸打印胶装,不可 用抽杆夹等文件夹。同时,附上由指导老师出具的证明信,以保证作品质量、制作工艺等内容与报告书描述相符。【注】快递1和2必须分装在不同包装箱中同时寄送至指定地址。(3)电子文件夹:每个入围团队需提交3-4张作品照片及1张团队 成员全体合照,以及pdf格式的产品报告书,由各参赛高校负责老师统 一发送到指定邮箱()。2.3终评在线答辩(1)主办方组织来自食品科技、产业界和媒体等领域的专家代表 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决赛作品评分标准(表2)进行现场评审。(2)入围团队按照竞赛主办方通知的时间进行线上答辩。(3)相关要求:以团队形式进行答辩;每个团队3分钟,聚焦产品 的创意、创新点、产品配方、工艺流程、营养和风味等要素,可同时展 示PPT;答辩过程中不得出现任何个人、团队及高校信息。表2.决赛作品评分标准评分指标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报告书装订规范及线上答辩(10分)9-107-85-63-41-2产品创新性(30分)26-3021-2516-2011-156-10产品商业价值(20分)15-2013-1411-129-107-8技术可行性(工艺、设备、 成本、原料的稳定性等)(20分)15-2013-1411-129-107-8终产品完成度(包装设计、美观度、产品 口感、品质保持性)(20分)15-2013-1411-129-107-83、其他注意事项(1)若参赛团队人员组成、排顺等有变更,须在获奖名单公示结 束前,向主办方出具指导老师签名、学院盖章的文字说明。(2)对于食用前需要特殊加工或准备的作品,参赛团队应当提供推荐食用方法,以便作品能以最佳方式展示与品尝。六、奖励方式 获得前3名的团队及优秀组织高校将受竞赛主办方邀请,分别选派1名代表参加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相关学术会议及表彰仪式。名称数量奖励第1名1队10000元/队第2名2队5000元/队第3名3队3000元/队优秀作品5队1000元/队最佳指导教师1名3000元/名优秀组织高校1校5000元/校最佳单项作品每项各1队:最佳包装设计 最佳风味2000元/队【注】如果所提交方案未达到竞赛相关要求及规则,主办方有权对入围的创新方案个数以及奖励数量有所调整。最佳指导教师、优秀组织高校评判标准见表3、表4。表3.最佳指导教师评判标准评分指标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报告书书写规范性(25分)20-2516-1911-158-105-7产品技术含量(如产品配方、加工工艺、 包装工艺等)(25分)20-2516-1911-158-105-7创意与食品工业发展趋势相吻合(25分)20-2516-1911-158-105-7产品稳定性(如产品保质期)(25分)20-2516-1911-158-105-7表4.优秀组织高校评判标准评分指标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按时完成各项工作*3025201510活动组织与推广201714118产品入围率15121075入围产品获奖率15121075综合评价2015-1910-145-90-4*作为硬性指标,达不到25分者不参与优秀组织奖评审。1、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相关工艺和配方的所有权、 专利申请权、相关图片的著作权等)归主办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和苏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参赛者三方共有。如果参赛作品 因抄袭或其他侵犯他人权利而导致任何第三方向主办方索赔,法律责任 由参赛作品提供者承担。2、主办方有权在市场开发或相关活动中使用参赛作品的有关配方和 图片资料等,有权邀请食品生产机构按报告所述内容试制部分或全部样 品,入围参赛者有义务提供相关技术支持。3、参赛者在未征得主办方同意前,不得向其它方转让参赛作品的创 意或相关技术。4、若入围参赛者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按规定提交报告书及作品等相关 成果,应及时通知主办方并书面说明原因,主办方有权追回部分或全部 配套实验经费。5、相关所拨经费税款及奖金的所得税由学校或个人自理。6、本规则未尽事宜,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苏州市味知香食品 股份有限公司协商决定。7、本规则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苏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 司负责解释。8、本竞赛详情查看,请登录 八、主办方联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系人:王妍电话:转813 传真: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三街8号9层邮 编:100048邮箱:苏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李金云电话:地址: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旺山工业园兴东路7号邮编:215103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