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期学校工作方案.docx
2023年暑期学校工作方案填报单位:哲学社会学院(盖章)负责人签字:一、本年度暑期学校工作概况哲学社会学院根据关于做好2023年暑期学校安排的 通知工作要求,在2023年7月9日7月29日设置暑期 学校。本次暑期学校主要包括“名家面对面“、实地参访活 动、社会实践与实习、国际课程与实践周四大类,旨在进一 步拓展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实习实践能力 和科研创新能力。根据暑期学校安排,2021级、2022级学生需要参与暑 期学校,2020级同学根据个人意愿参加。参与的学生,请提 前向学院申报所参加项目,通过学院认定之后,可计算相应 生产劳动时长。参加暑期学校并协同进行后勤组织、新闻宣 传的学生,记6小时生产劳动时长。(根据哲学社会学院 “生产劳动”课程专业实施细则,“生产劳动”课程总共 2个学分,每个学分为18学时。其中1个学分由学校统筹实 施,另1个学分由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统筹实施。每位学 生须满36学时即认定劳动课程合格。)二、本单位暑期学校工作内容(一)名家面对面/暑期课程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然在70多年的工业发展史中,众 多依赖不可再生资源而崛起的工业城市,因为资源的枯竭而 日呈现衰退之象一一产能下降、环境污染、人口外流及随之 而来的资产闲置、老龄化及城市文化与精神消弭等问题。在 此背景下,如何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探讨此类工业城市的文化 遗产发掘与保护、社区建设及新型发展等,成为一个具有重 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议题。为此,本次“走近社会行者无 疆”调查活动,将通过带领学生走进“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和曾号称中国“第一石油城”的玉门,在对其历史与现实的 多层面、多角度的考察之上,深入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 型发展议题,使师生一起在田野中行走与成长。时间:2023年7月9日一2023年7月29日(1)前期准备与培训讲座共7天:7月915日(2)前往实习地点玉门镇调查10天:7月16-25日(3)总结与交流:7月26-29日(4)成果分享与汇总:2023年9月。地点:甘肃省酒泉市玉门镇成员:带队教师+部分社会工作研究生+部分2022级社 会学本科生形式:调查资料准备/培训讲座+实地调查+过程总结+成果交流与汇总成果提交:(1)每名学生提交若干田野调查过程记录图片,学院 以暑期学校兼“走进哲学走进社会”主题活动名义,开展 为期1周的田野调查过程记录图片展。(2)学生根据调查实践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设计、论 文等,学院组织专业评委针对本次暑期田野调查成果进行评 审,对优秀报告、研究设计、论文等进行评奖评优。(3)以上材料作为教学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开 展最终修订、汇编及转化。具体计划:(1)报名与录取:6月12日-20日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7名22级社会学本科生:20名(2)调查准备/培训讲座阶段:7月9日-15日调查资料准备:7月9-14日,在带队调查教师指导下, 分组搜集玉门镇区位、历史与人文等的相关资料(研究类、 档案与史志类视频类、文学类),整理相关研究成果。调查培训讲座:7月9日:本次调查学生参加学院协办的“第二届人类 学教学论坛”7月10日:张应强/台文泽一一如何开展田野调查工作?7月H日:钟耀林一一社区建设7月12日:刘宏涛一一从调查记录到研究成果撰写7月13日:参与学生一一玉门镇的区位、历史与人文7月14日:周亚平一一我的玉门研究及展望7月15日:台文泽一一实地调查阶段的相关安排说明 (3)赴玉门镇实地调查阶段:7月16-25日带队教师:周亚平、台文泽、刘宏涛调查助理:XXX、XXX、XXX在带队教师组织下,参加本次调查的社会工作研究生和 本科生前往玉门镇围绕本次议题开展实地调查。此阶段,参 与的研究生除开展调查研究外,还要承担带调查助理的职 责,协助带队教师组织本次活动。具体过程和要求如下:7月16日,集体实习的学生在带队教师组织下前往玉 门镇,至25日返回。进入实习地点后,以组为单位进行。根据议题拟分为 5个小组,每1组均由1名教师或研究生领队。带队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同时做好交通、食宿、 安全以及各种意外情况的处理等管理工作。学生必须严格遵 守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外出活动须服从团 队的统一组织安排,保护自身安全。遵守田野点的地方风俗 习惯,友好行动。在实习期间,参与学生要坚持进行田野调查训练。每 位学生每天坚持记录田野调查笔记;当日调查结束后,当晚 进行小组间分享与讨论;各组每天汇报、讨论后,撰写当日 田野调查实况记述,交由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微信公众号 平台发布。每位/组学生在田野调查结束后,必须根据自己田野 调查的主题,写出1篇不少于8000字的调查报告/研究论文 或研究设计,每人提交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调查心得。(4)过程总结:7月26-29日返校之后,参与师生就本次调查过程和经验进行分析和 总结,并探讨基于本次调查的研究成果撰写思路与分工及最 终成果分享汇报等议题。2.兰州大学2023年度“知行杯”暑期社会调查大赛社会学是既重视书斋中的文献和理论研究,又重视研究 者实地调查的学科。兼在这样两个场域中从事研究,使社会 学在社会科学中,有其突出的特色。学生在学期内在学校主 要进行书斋文献学习,本次暑期学校鼓励学生进入田野开展 实地调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向社 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过程中增长才干,培养兰大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 全院甚至全校范围内开展2023年度“知行杯”暑期社会调 查大赛。“知行杯”暑期社会调查报告大赛由兰州大学哲学社会 学院主办,哲学社会学院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同开展,社会 学系主任唐远雄教授负责。“知行杯”暑期社会调查报告大赛活动主要面向兰州大 学哲学社会学院在读各专业各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自 愿参加,对科学研究有兴趣和爱好,基本掌握社会调查的理 论与方法;有明确的负责人,可以个人名义参赛,也可以团 队(团队成员可以来自校外院外,但负责人必须为本院,团 队成员不超过3人)名义参赛,每支参赛队伍,都必须联系 一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选题要求:调研选题原则上根据政策需求、知识积累、 生活经历、实践经历、学术偏好而自行确定,建议立足国家 重大需求、社会热点问题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强调前 沿性、特色性和可及性;鼓励结合暑期实习、社会实践和其 他生活经历、工作经历开展选题,强调调查选题的在场感和 现场感;鼓励结合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和院级培育项目开展选题;鼓励走进企业和企业家进行调 研;鼓励结合本科生导师和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并在导师 的指导下开展选题。参赛要求:参赛形式必须为调查报告。要求:(1)主题明确,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观点突出,立 论充分,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简练;(2)调查方法科学,技术路线合理,有数据、有图表、有案例,能够对所调查的对象开展深度调查;(3)强调调查报告的朴素性和原创性,注重学术规范, 对一经查实属于抄袭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和获奖资格,并 追究相关人员责任;(4)提交的调查报告主体部分不得少于10000字,调 查问卷以及其他辅助调查材料必须作为附带附件;(5)提交的调查报告体例要求简洁,格式统一,正文 部分使用五号宋体,访谈案例用五号楷体,图表采用小五号 宋体,同时提交纸质版3份和电子版;(6)毕业论文以及已获奖励的调查报告不得参赛。奖励办法: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 员会,依据公正、公开和科学原则进行遴选、排名和奖励, 设奖若干名,分别颁发获奖证书。所有获奖调查报告经过答 辩和修改,汇集成册,留作纪念。时间安排:暑期调查在暑期进行,提交调查报告的截止 时间后续具体通知。(四)“国际课程与实践周”1 .高阶认知与心理生命Higher Cognition andPsychological Life主讲老师:杨英锐助教:张言亮授课时间:7. 10-7. 15 (周一至周六)19: 00-21: 35授课地点:腾讯会议线上直播课程门户链接:课程简介:高阶认知是认知科学的重要领域,它有三个 主要的子领域,即推理、决策与博弈。本课程将以整合科学 的方式,将这三个子领域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做介绍,称为 心智决策逻辑。本课程将介绍应用高阶认知而构造的各种动 力学系统。本课程还会介绍心理生命的特征期理论以及三种 理性论,即经济理性,有限理性与普通理性。课程设是概念 自足与工具自足的。2 .科技与社会工作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 work主讲老师:Iris Chi助教:王英授课时间:7. 9-7. 20 (周一至周五)09:00-11:00授课地点:城关校区*课程门户链接:课程简介:科技与社会工作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 会工作借助科学技术开展的有意义且易于使用的社会工作 服务。这些服务涉及理论、方法和实践内容。科学技术环境 不仅影响社会工作的教学方法,还影响诊断和社会干预技 术。与此同时,科技领域正在发生社会排斥过程,这要求社 会工作者变得更加专业化。这门课程利用实证研究结果来展 示如何实践科技社会工作,批判性地分析这些实践方法和政 策对问题的应对与处理,并为社会工作系统提供了新概念, 帮助学生理解科技时代社会工作的变化、发展和数字社会工 作的新性质。3 .社会工作论文写作 Academic writing of social work 主讲老师:Serge Lee助教:张庆宁授课时间:7. 10-7. 15 上午 09:00T2:00授课地点:线上课程门户链接:课程简介:社会工作论文写作旨在使学生了解并熟 悉社会工作学术论文的写作机制,包括期刊论文、毕业论文 的写作。学生重点学习社会工作论文写作要包括什么,不要 包括什么,以及统计方法。4 .急造性舆自亵性在心理治瘵中的鹰用The Application of Creativity and Spontaneity in Psychotherapy主讲老师:JI事馨助教:彭贤授课时间:7. 19-7. 22 09:00-12:00; 14: 30-17: 30o授课地点:城关校区课程门户链接:课程简介:课程理典伊行。介貂盒J造性和自彝性 的概念,列聚在心理堂、蓼衙治瘵中的鹰用。指醇擘生在 瞬中擘雪了解抽象的概念,或在日常生活中穗曾使用,以增 迤自我的深度了解。(五)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活动1.哲学社会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参与人员:全院教师时间:2023年7月4日上午地点:齐云楼304室议题: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总结、期末考试材料归档、 暑期学校、本研贯通计划、2023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说明等2.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研讨会(各系所)参与人员:各系所教师时间:2023年7月4日下午地点:齐云楼304室议题: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编制,2023版本 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所有课程(含必修课、选修课、 不计学分的必修环节等)以及通识教育、跨学科贯通、在地 国际化等课程,包括实习实训I、毕业设计等,均需编制教学 大纲。以上课程按照归属,各系所组织编写并审定课程大纲。 审定完成后,大纲经教指委和党政联席会进行论证,向学校 报送。编制完成的大纲原则上不得变动。若需必要的调整、 修订,需要向学院申请,报送学校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执 行。学校将于9月份,在网络教学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公开课 程教学大纲。编制大纲工作重点:(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2)优化课程教学内容(3)完善课程考核方式(4)贯彻全过程育人:课程思政(5)更新实践教学内容(6)选用优秀教材和资料3.大疆无人机操作方法培训会参与人员:全院师生时间:2023年7月5日上午、下午地点:齐云楼304室、天山堂A307室议题:邀请大疆公司技术人员开展基础教学,现场为师哲学和社会学应聚焦于目前科学暂时无法回答、社会尚 未形成共识的交叉空白领域问题,聚焦于人类过去、当下、 未来注定会关注的共同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邀请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开设暑期课程,以科学、认知、 解释和沟通为关键词,教导学生学会新的理解和表征世界的 视野与手段。具体课程安排如下:1 .课程名称:德国古典哲学专题主讲老师:张荣教授授课时间:2023年7月10日一15日,共计18学时上午 13 节,9:0012:00授课地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10课程简介:本课程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哲学 为中心,讲述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演进和发展过程,重点 有两个:(1)围绕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奠 基这两部文本,介绍康德的认识论和伦理学基本思想。(2)围绕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小 逻辑),介绍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真理是全体”这 些基本思想以及概念辩证法思想。在18节课里,会重点讲清楚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线索, 各个哲学家的独特贡献,尤其是勾勒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性 生进行操作演示,提高师生的航拍水平,落实国家和地区关 于加强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的要求。三、才艮名方式有意愿参加的同学,请在6月26日前向哲学社会学院 申报所参加项目。哲社本院学生请填写腾讯表格2023年哲 学社会学院暑期学校项目选择登记表,其他学院学生请将 个人信息(学院、年级、专业、姓名、联系电话)以及选择 的项目发送至。概念的演变史。特别推荐阅读的文本是康德的道德形而上 学奠基。教师简介:张荣,甘肃天水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飞天学者讲座教授。主要从事中世纪 哲学和德国哲学研究。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轮值理事长等。在哲学研究等期刊 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部。入选哲学社会 科学成果文库1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获教育 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果奖二三等奖多次。获南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贡献奖。2 .课程名称: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专题:从哈贝马 斯的交往到福斯特的正义之语境主讲老师:孔明安教授授课时间:2023年7月16日一21日,共计18学时上午 13 节,9:0012:00授课地点:榆中校区天山堂A304课程简介:本课程选择以现代辩证法为线索,从黑格尔 的小逻辑的讲解开始,进而分析黑格尔的逻辑学的本质 在先和逻辑在先的哲学命题,试图沟通近代黑格尔与当代西 方左翼学者齐泽克对黑格尔几个命题,如“实体即主体”、 “精神即头盖骨”和“朕即国家”等命题的精神分析解读, 借以沟通德国古典哲学与当代精神分析之间的内在关联。课 程也将同时会涉及马克思早期的哲学辩证法和晚期资本 论等问题,以此把握近代辩证法到当代辩证法的精髓和核 心,并在从基础上推动和发展马克思的当代辩证法。教师简介:孔明安,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杰出教授, 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飞天学者特聘计划讲座教授;全国当 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 委员会访问学者(2014-2015);博士生思政课中国马克思主 义与当代主讲教师。业务专长: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 主义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 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首席专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论文100 余篇。3 .中国哲学导引:古典时代的经验、概念与说理主讲老师:李巍教授授课时间:2023年7月17日一22日,共计18学时上午 13 节,9:0012:00授课地点:榆中校区天山堂A101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哲学方法论课程,目的是使学生 在哲学通史的学习外,对中国哲学本身的内涵与性质形成宏 观性的理解。因此这门课程的开设将为通史教学提供必备的 理论辅助,尤其有利于即将进入通史学习的本科新生打开学 术视野。在教学安排上,本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分经验模 型、概念语言、论证思维三大模块来讲授古典中国思想中的 重要问题与关键文本,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思想研究的不同层 次及其要求,并由此向学生引介中国哲学作为现代学术的理 念与研究方式。教师简介:李巍,1982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致力从 概念语言、论证策略与修辞方式的角度揭示古典中国思想的 新面向,并尝试探索作为现代学术的中国哲学的新路径。代 表性成果有“公孙龙子:一个哲学样本的确立”“相似、 拣选与类比:早期中国的类概念”“合法性还是专业性:中 国哲学作为方式”等论文及专著从语义分析到道理重构一 一早期中国哲学的新刻画。同时承担并完成多项相关主题 的社科项目。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有“中国哲学导引”“中 国哲学与学术史专题”等课程。4 .课程名称:什么是科学主讲老师:吴国盛教授授课时间:2023年7月24日29日,共计18学时上午 1一3 节,9:0012:00授课地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n教师简介:吴国盛,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大学理学学士(1983)、哲学硕士 (1986),中国社会科学 院哲学博士 (1998) o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科 学史系系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 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主任。曾任第七、八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 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获第六届“中 国青年科技奖”,2002年获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奖”,2004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被增选为国际科学 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出版有科学的历程什么是科学 时间的观念等。“名家面对面”考核方式:学生从“名家面对面”课程 讲授内容中,根据所选课程写论文或报告(每个课程撰写一 份),字数不少于3000字,并于9月1日前发送至规定邮 箱。学院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未通过者不予计算生产 劳动时长。(二)多元文化教育参访活动1 .法门寺佛学院参访暑期学校中,特设多元文化教育参访活动,旨在提升学生们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达 到这一目的,学院计划参访法门寺佛学院,了解佛教基本知 识,了解佛教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参观佛教胜地。时间范围:2023年7月9 016日路线:兰州一一法门寺佛学院带队教师:彭战果、金涛参访内容:(1) 了解佛教基本知识(2) 了解佛教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3)参观佛教胜地报名要求: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在读本科生及研究 生均可报名,原则上不超过20名队员。考核方式:参加本活动的学生每人提交参访报告和个人 分享报告各一篇。在活动结束后,学院组织答辩、评奖评优 活动,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本次活动的优秀作品将由学院 联系出版。附:法门寺佛学院简介法门寺佛学院坐落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是由 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的高等佛教院校,也是西北地区唯 一的汉传佛教高等佛学院。佛学院有男众部和女众部,专职 教学教师29名、外聘客座教授10名,教务工作人员20名。教授课程有印度佛教史禅宗史天台入门佛教 概论百法明门论止观禅修天台四教仪因明 学基础中论教观纲宗等,开设的公共课有思想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宗教文献选国学经典导读语文与写作宗教学概论中国文 化概论中国史纲大学语文等。2 .河西走廊沿线研学活动本次暑期学校项目以“探寻历史文化、领略发展成就、学习艰苦奋斗”为实践主题,赴河西走廊沿线开展社会实践 研究学习活动。时间范围:2023年7月17日26日路线:兰州一武威一张掖一酒泉(嘉峪关)一敦煌 带队教师:彭必生、杨慧茹活动内容:(1)重走丝绸之路,亲近历史文化(2)感受现今变化,领略发展成就 (3)总结实践内容,发扬艰苦奋斗报名要求: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在读本科生及研究 生均可报名,原则上不超过20名队员。考核方式:参加本活动的学生每人提交研学报告和分享报告各一篇。活动结束后,学院组织答辩、评奖评优活动,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本次活动的优秀作品将由学院联系出 版。说明:(1)若报名人数超过预计人数,由带队教师进行选拔;(2)所有参加外出活动的学生,必须遵守兰州大学哲 学社会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外出活动须服从团队的统一组织 安排;(3)参加法门寺佛学院参访活动的学生交通费自理、 住宿费由法门寺佛学院承担,资料费等由哲学社会学院负 责;参加赴河西走廊沿线开展社会实践研究学习活动的学生 交通费及住宿费自理,资料费等由哲学社会学院负责。(4)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 权。(三)社会实践、实习活动L “走近社会行者无疆”调查活动 活动概要:主题:工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文化遗产、社区建设及转型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令人骄傲的 成就,建成了全球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产量跃居 世界前列,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贸易规模多年创世界 第一,工业结构逐步优化,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