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范文(8篇).docx
-
资源ID:95359861
资源大小:27.59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范文(8篇).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范文(8篇) 一、说教材、学情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学问,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根底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学问的开头。把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也是小数的化简、改写和四则运算的根底。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把握小数的性质。 (2)数学思索:培育学生观看、分析、比拟、抽象、概括的意识以及简洁的推理力量。使学生学会主动思索问题。 (3)问题解决: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理解和把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学问进展推理的力量。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经受小数的性质探究过程,获得胜利的体验,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针对上述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根底,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如下: 1、教学重点:理解并把握小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探究小数性质的学问形成过程。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本节课我预备采纳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引导发觉法,多媒体帮助法等教法。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究”的环境里,主动参加,主动探究,主动发觉小数的性质。 2、学法 预设的学习方法是:观看发觉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沟通法、练习法等。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主动探究,主动发觉,主动提高,有效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 3、教学预备 为了更好地帮助课堂教学,顺当完成教学任务,到达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具、学具上我预备了米尺,正方形方格纸,多媒体课件等。 五、说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了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激趣引思;体验操作、探究新知;稳固深化、学以致用;课堂总结、回忆反思和作业布置。 (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1、多媒体出示超市情境图,将学生带入到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去:教师昨天想去买一只中性笔,可是两家超市的标价不一样,我要去哪家买更廉价一些呢?(出示中性笔价格图片:一家是2.5元,一家是2.50元) 2、学生会依据已有的学问阅历答复:去哪家买都一样。教师在这时追问为什么,并引导学生说出:由于2.5元表示2元5角,2.50元表示2元50分,5角=50分,所以2.5元=2.50元(教师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两个小数的区分,学生会发觉:小数的末尾多了一个0,大小还没变。 4、教师提出质疑: 那是不是全部的小数都有这样的特点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吧,让学生带着奇怪心开头新学问的探究。 设计理念: 通过超市价格标签的详细生活情境引出小数性质的教学,利用学生熟识的人民币直观感知相等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对学问的奇怪心走进学问的殿堂。 (二)体验操作,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让学生进展大小比拟。 (1)我为每个学习小组都预备了米尺,让学生在尺上先找一找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并与小组成员说说你是怎么找的,然后在纸上画出来,比拟他们的大小。(教师进展随堂指导) (2)小组探究完成后进展展现沟通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别展现他们找到的0.1m,0.10m,0.100m的长度,并说说是怎么找的,也就是小数的意义。 学生们得出探究结果:由于这三个长度都相等,所以这3个小数的大小是一样的。 (3)教师让学生观看0.1m,0.10m,0.100m这3个小数,引导学生发觉三个小数的区分:三个小数末尾的0不一样多,但是大小一样。 看来像这样大小相等但末尾0不一样多的小数确实存在。 设计理念: 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小数的性质,让学生动手在米尺上找出0.1m/0.10m/0.100m的长度,使学生直观感受到0.1m,0.10m,0.100m的长度相等,所以大小相等,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 2、大胆猜测,独立验证 教师板书0.3和0.30这两个小数,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小数有什么关系?学生依据刚刚的探究会说“相等”。 (1)这时我为学生预备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另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让学生独立验证自己的猜测。(教师进展随堂指导) (2)学生独立验证后进展汇报展现 找学生投影展现涂方格的方法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的意义,由于涂的面积一样,所以两个小数相等) 设计意图: 利用直观图比拟0.3和0.30的大小,通过观看,引导学生借助小数的意义发觉0.3和0.30的异同点,进而脱离详细的量,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 3、观看比拟,发觉规律 (1)教师引导学生观看3组算式:我们先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呢?他们的大小呢?你有什么发觉?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觉: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教师强调并解释:末尾指的是小数点后面最终一个非0的数。帮忙学生区分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教师强调课题:我们把这个小数所共有的特点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探究验证之后,尝试自己总结规律,培育学生对学问的概括力量。 (三)稳固深化、学以致用 1、对口令嬉戏:教师说一个小数,学生对出相等的小数。 2、哪些数可以去掉末尾的0(重点区分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整数与小数的区分,强化小数的性质) 3、连线 设计理念: 注意练习设计的层次性,满意不同层次的需要,表达新课标中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进展的要求。 (四)课堂总结,回忆反思 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课的结尾,通过提问:今日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获得新知的?你还有什么怀疑?来回忆所学学问,梳理学问。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学问和猎取学问的方法进展总结和反思。 (五)作业布置 小嬉戏:你能只动三笔,使5,50,500,5000四个数相等吗?既检查学生对学问的把握状况,又带好玩味性,激发了学生在课下探究数学学问的兴趣。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素有“微型教案”之称,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艺术性和指导性的特征。本节课的板书是随着教学进度依次呈现的,它能表达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学生整堂课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小数的性质 2.5元=2.50元 0.1m=0.10m=0.100m 0.3=0.3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测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究、去发觉,使学生体验探究、发觉数学规律的根本策略和方法。我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带着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本到达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根底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学问的开头。把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根底。依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转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把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把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展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利用学问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让学生理解和把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学问进展推断、推理的力量。 (3)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加数学活动。 二、说教法 1、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沟通,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纳故事导入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把握一些根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比拟、归纳,最终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育他们用已有学问解决新问题的力量。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沟通活动,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和合作沟通的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故事导入,激趣揭题。通过西游记故事引入数学问题0.1米、0.10米、0.100米谁长谁短?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再通过学生观看思索、教师引导概括出小数的性质。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根底之上。这局部教学就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根底上的,是小数意义的运用。紧接着学生明白了小数的性质,开头用性质去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这就是例2与例3的教学,通过这局部教学为以后小数四则计算做预备,小数性质理解了,在应用过程中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有些细节问题需要教师做以提示,所以这局部主要以学生自学、自讲、自练为主。 最终的练习是必不行少的,稳固学问,形成技能,进展智力,所以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尤其是安排了一个思维拓展题,以嬉戏的形式消失,让学生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品尝到思索的乐趣。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拟”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小数,形成了肯定的概念。本节课主要是帮忙学生在原有的小数根底上建立小数性质这个概念,为今后连续学习小数学问打下根底。 2、教材地位:本节是让学生正确把握小数、加深对小数的理解,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预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2)力量目标:利用学问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理解和把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学问进展推断、推理的力量。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把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B、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5、教具、学具预备:直尺(10厘米以上) 多媒体课件(以帮助教学) 二、说教法 1、采纳创设故事法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2、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经过比拟归纳,最终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到达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稳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3、采纳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鼓舞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参加到探究新知的旅程中来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以教育学生学会怎么学习为己任,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把握的学习方法: 1、学会借助直观图理解、把握新知的方法。 2、学会有挨次地观看问题,比照分析问题,概括学问及联想的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育他们用已有学问解决新问题的力量以及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同学们,喜爱蜡笔小新吗?今日教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新的故事:有一天,小新跟妈妈一起到超市买东西,小新跑到熊仔饼的货架上拿熊仔饼,突然,小新叫起来了:“妈妈,妈妈,快来啊!熊仔饼怎么涨价了?”小新妈妈,跑过来一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标价上写着“5.00元/盒”,可是之前买的时候是5元钱一盒。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新妈妈为什么哈哈大笑吗? 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神秘了。” (二)主动参加、探究新知 1、出例如1,比拟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1)复习: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预备好的直尺(10厘米以上),比比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引领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距离,说明: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并出示课件) (2)请同学们看着课件认真观看思索: A、1分米是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 B、10厘米是10个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 C、100毫米是100个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3)依据学生答复,我会出示上面三道题的答案,并与同学们共同推导出0.1米0.10米0.100米。 2、观看0.1米、0.10米、0.100米,概括小数的性质 从左往右观看、比拟这三个数,你们发觉了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从右往左观看、比拟这三个数,你们发觉了什么?(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你发觉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归纳)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牢靠性,出示做一做:比拟0.3和0.30的大小。 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涂色并前后四人一组争论问题: 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份)涂色局部占几分之几? 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0份)涂色局部占几分之几? 提问:从图上可以看出0.3是三个,0.30是30个,也是3个,那么0.3和0.30是什么关系? 学生思索答复:0.3=0.30 这里运用了什么规律? 3、照应课始,引导学生提醒神秘:(出示课件,唤起学生的记忆)由于小新妈妈把握了小数的性质,知道5元=5.00元,所以才会哈哈大笑的。 提问:那么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呢?(让学生运用学问)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 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本书标价:4.50元/本。 设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样写,不但没有转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晰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提问:4.50元中的“0”可以去掉吗?3.05呢? 引导学生再次说出小数的性质。 这时我让学生尝试做题(出例如题,从旁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猎取新知): (1)把小数化简 0.70=0.7 105.0900=(105.09) 提示:依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2)不转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 4.08= 3= 提示: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三)稳固深化,扩展思维 按要求说出一个数 全部“0”都不能去掉 全部“0”都能去掉 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四)全课小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共享? 2、我们是怎样探究小数的性质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所学学问,到达准时整理思路、稳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目的。 五、作业布置 练习十第一题 【设计意图】:这一道题能让学生充分运用这节课学到的学问,更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六、说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1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 0.1米=0.10米=0.100米 做一做: 0.3=0.3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熟悉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头,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预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测、验证以及比拟、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把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受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等方式,积存数学活动的阅历,进展数学思索的力量。 4、教学重点:把握小数的性质。 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拟归纳,最终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到达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稳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把握新学问,学会有挨次地观看问题、比照分析问题、 概括学问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1、出例如5: (1) 读题 (2) 分组预备,争论。 (3) 说出结果。 0.3元=0.30元 (4) 为什么? 学生说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 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局部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局部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拟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 学生自主填空。 (2) 沟通自己的看法,并说明观点。 (3) 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看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五、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 课件出例如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答复。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依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转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 3.16=( ) 10=( ) 学生自主改写。 沟通:(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学问?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沟通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拟,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展说明。 六、稳固练习 练习六的15题。 第1、2两题稳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需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局部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这些练习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把握小数的性质。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性质,本课时是青岛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二其次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熟悉并且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拟的根底上进展学习的,是深入学习小数有关学问的开头。学好这局部学问可以为今后学习“分数的根本性质”、“比的根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学问打下一个比拟好的铺垫。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测、验证以及比拟、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把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理解和把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学问进展推断、推理的力量。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把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学具预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课程标准告知我们,数学学习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展观看、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与沟通,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加学习活动。 2、表达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洁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现学问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看、猜想、操作、验证,发觉、分析、归纳和稳固运用。 3、坚持面对全体,以学生进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表达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共性进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供应进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依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拟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想“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习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学问聚拢动力。 二、 猜测验证,探究性质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在猜想0.9=0.90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测正确吗?小组合作,选择喜爱的工具,通过量一量,涂一涂,验证自己的猜测。然后让学生“观看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觉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索,然后小组内沟通)(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争论的根底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加活动,以合的身份与学生公平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敬重学生的意见,鼓舞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进展验证,培育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总结性质初步验证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测是不是对全部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展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沟通,最终引导学生“观看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觉?”,通过沟通,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觉规律之后,举例验证,表达了从特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表达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供应时机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看、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与沟通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把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展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关键性问题“这个0可以去掉吗?”“怎样把5改写成三位小数呢?”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13.040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5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供应充分的独立思索和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三、练习反应,稳固内化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根本题,综合题和拓展题。根本题的设计面对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稳固根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进展,拓展题关注进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让学生沟通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学问,总结学习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把握学问和记忆打下坚实的根底,板书如下: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测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究、去发觉,使学生体验探究、发觉数学规律的根本策略和方法。我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带着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本到达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6 一、说教学内容。 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例1、例2、例3及“做一做”和练习十第1至3题。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2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拟”的内容。本课为这一小节第1课时,教学P5859页例1例3,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十的第13题。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根底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学问的开头。把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运算的根底。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讨论在什么状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根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根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识的十进复名数来进展教学。这局部内容安排了3个例题。例1教学小数的性质,例2、例3教学小数性质的应用。例2是依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例3是不转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和直观图,使学生理解和把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小数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通过小数性质的概括,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力量。通过应用小数性质,培育学生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通过理解小数的性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3、教学重点。 小数性质的推导和理解,真正把握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4、教学难点。 把握在小数局部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5、教具预备:教学课件。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导入新课时,采纳创设故事法导入,在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即教学例1及下面的“做一做”)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出示实物图和直观图,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经过比拟、归纳,最终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应用小数的性质(即教学例2、例3)的教学中,主要采纳了讲练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鼓舞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质疑,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力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借助直观图理解、把握新知的方法,学会有挨次地观看问题,比照分析问题,概括学问的方法。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四、说教学程序: 1、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爱听故事吗?今日教师给大家讲一个西游记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1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标有 “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当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由于大师兄悟空把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神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学问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正确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学问聚拢动力。 2、教学例1 (1)课件演示0.1米、0.10米、0.100米。 0.1米、0.10米、0.100米分别可以写成哪个比米小的单位表示? 用分数又怎样表示 你发觉了什么? (2)小组汇报得出:(师板书) 0.1米是1/10米1分米 0.10米是10/100米10厘米 0.100米是100/1000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都是指米尺上同一段的长度。(课件出示) 又由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依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1米、0.10米、0.100米”动身讨论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熬炼了运用已有学问解答新问题的力量,培育了运用数学学问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根底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根底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洁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3)观看得小数的性质 这三个数从左往右有什么变化?(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三个数从右往左有什么变化?(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你发觉了什么规律?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点题) 照应课始,提醒神秘:由于悟空把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吵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把静态的学问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坚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育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力量。 (4)练习:(课件出示) 区分下面各数中的“0”,哪些“0”是属于小数末尾的“0”(按数位说) 0.080、0.6030、0.50、0.00000 58页做一做(出示课件)(学生先在书上练,再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到达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通过看书沟通,培育了学生的自学力量和合作意识。 五、小数性质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依据需要,有时要把某些小数化简,有时则要把某些小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怎样才能满意这些需要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做下面两道题: 1、教学例2:化简下面的小数。 0.70= 105.0900= 10.000= 练一练:下面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59页做一做1。 2、教学例3:不转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4.08= 3= (留意: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练一练、59页做一做2。 六、探究练习。 1、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有变化吗? 4.08去掉0会怎样? 0.31可以填0吗? 2、小结:添“0”或去“0”只能在小数的末尾。 七、稳固练习 1、64页1题。(出示课件) 2、推断理解:(“末尾”能否说成“小数点的后面”) 把0.50、0.0600的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5.3的末尾添上三个“0”,它的大小不变。() 一个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大小不变。() 3、64页第3题。(课本练习) 八、拓展练习。 1、你能在下面三个数中各点一个小数点使它们相等吗?试试看,信任你肯定行。 602060260200 2、试试看你能写几个与30.200相等的数。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中不行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稳固学问,形成技能,技巧,进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殊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展了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思索的方向,为探究和提炼改写规定小数局部位数的方法供应了很好的方法指导,同时也为各个力量阶段的孩子供应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机。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九、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对自己或同学有什么评价 十、作业布置 1、化简以下小数 0.502 5.300 0.009010 8.000 2、不转变数的大小,按要求改写以下小数。 1.5改写成两位小数是_ 29.5改写成三位小数是_ 8.0改写成三位小数是_ 0.400改写成一位小数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