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篇).docx
-
资源ID:95365120
资源大小:17.6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篇).docx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篇)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绿线内的两个只识不写,联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缘由,初步领悟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雪松在大雪重压之下生存的缘由。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由自然现象所得到的启发。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提醒课题,引导质疑。 1、理解什么是“谜”、什么是“谜底”。 2、质疑。如:山谷中有什么谜?谜底是什么?是谁揭开了这个谜底? 二、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联系课文想想新词的意思,在不懂之处做上记号。 3、读完后思索一下刚刚提出的问题。 三、检查学生初读状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文简介“加拿大”、“魁北克”等词,视学生状况指导朗读。 四、组织沟通初读收获,引导进一步质疑。 1、说说自己读懂的“谜”和“谜底”,找读文中有关句段。 2、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视状况相机处理。 五、指导生字书写。 六、布置作业。 1、连续练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引入:学生介绍山谷中的谜和揭开谜底的人。 二、速读全文,以旅行者的口吻练说旅行收获,直奔学习重点。 1、示:这次旅行,我不仅 ,而且 。 2、划出文中写启发的句子,再练说。(可引用另一位旅行者的话或文末的句子) 3、设疑:他们怎么会从雪松身上得到这个启发?“弯曲不是倒下和消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进展”是什么意思? 三、自读第3自然段,自主感悟。 四、组织沟通,感受雪松智者、强者形象,理解启发的含义。 1、学生自由沟通读后感受、理解,教师随机引导。 2、读书要边读边想象,脑子里要出现文字描绘的景象,这就把书读懂了,读活了。学生再读,边读边想象。 (1)学生自由沟通想象到的景象,教师引导紧扣关键词句感悟、品尝。 (2)示句: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管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指导联系上文理解“积”、“弯”、“落”、“弹”的景象和“完好无损”的意思。 边朗读边想象雪松弯曲、反弹的情景,在评议时引导理解“反复”、省略号和“始终”表达的含义,练读句子。 (3)现在我们是不是有了就是旅行者的感觉了,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此时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话吗?。 (4)练习朗读: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心中的鄙视、赞美送给雪松吗? 3、再读启发,谈谈自己的理解。如有困难,可引导学生先联系雪松谈谈,再结合生活实际推而广之。 五、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疑问? 六、布置作业。 1、摘抄描写雪松与大雪抗争和旅行者得到的启发的句子。 2、联系生活实际,写出对“弯曲不是倒下和消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进展”这句话的理解。 2、有兴趣的同学可写一篇读后感。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二 一、复习导入 今日我们连续学习课文山谷中的谜底,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来到加拿大的魁北克,发觉山谷有奇异的景观,是(学生接答) 二、学习2-3自然段 1、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在哪儿。1983年的一个大雪纷飞的一天,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里。如今,谜面最终解开了,我想每个人都会(很兴奋、很感动),让我们带着兴奋的心情把谜底告知给大家 2、课件出示:“东坡雪大也都存活了下来。” (1)齐读这句话。 (2)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是: A、特别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外部缘由) B、松的特性打算。(自身缘由) (3)“这个本事”指什么本事? (4)默读第3自然段,用文中的话来答复。 3、课件出示:“当雪积到肯定程度时,雪松依旧保持着青翠挺立的身姿。” 从这句话中,你认为雪松独有的地方在哪儿?自己放声去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书中所描绘的情景,把能表达雪松独特本事的地方用小圆点标下来。(沟通:弹性、弯曲、反弹、) 4、读了这段话你有没有发觉这魁北克的雪松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会弯曲) 它在什么状况下弯曲?(当雪积到肯定程度的时候。) 这“肯定程度”指什么?(大雪飞扬,漫天飞雪,当雪积到厚厚的,沉甸甸的,雪松实在吃不消的时候,马上顶不住的时候。)压力大,假如不弯曲,会断;假如不会弯曲,也会断;这是雪松区分于柏、柘、女贞之类树的关键所在。 它弯曲的目的是什么?(为了生存) 它弯曲后的结果怎样?(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马上反弹过来,雪松照旧保持着青翠挺立的身姿。)板书:大雪中 雪松弯曲生存 雪松在尽可能地去承受雪的压力而又实在承受不了的状况下,在适当的时候才开头弯曲,才肯弯曲的呀!虽然是弯曲了,但这种弯曲是一种策略,这里面有抗争的力气,我们应当读出这种力气! 创设情境分层朗读:“听!北风在呼呼地刮,雪花飘飘洒洒。不一会儿(生读) “听!风刮得更猛了,雪下得更大了。不一会儿(生读)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又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肯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又开头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马上反弹过来,雪松照旧保持着青翠挺立的身姿。 呈现“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管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你知道省略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省略号说明循环往复,重复地进展。 短短的三十几个字,让人为之赞叹,为之佩服,大声去读读这句话,把让你有所赞叹、佩服的地方圈下来,可以是一个短语,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 (1)沟通:说说有哪些让你赞叹、佩服的地方。 “反复地积”风雪之大,来势凶狠。 “反复地弯”不停地承受着风雪 “反复地落”“弯是为了让雪滑落,减轻压力,制造反弹的时机” “反复地弹”面对寒冷仍旧仰头矗立,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循环往复,重复进展,雪松坚忍不拔。不管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2)小结:这就是雪松,面对风雪的侵袭,一次又一次地承受压力,又一次次地化解了这种压力,又一次次地发起抗争,坚韧地存活了下来,成为山谷中一道奇异的景观。这就是谜底中所说的雪松的本事。让人情不自禁地佩服、赞美。 你能把这一句读好吗?生练读,指名读。 刚开头读这段话,雪松在书上,再读,它仿佛消失在我们的眼前,而现在,我听出来你们已经把她读在心里了,带着这种独特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师总结:这就是雪松,面对风雪的侵袭,用一时的弯曲获得了新生,这是布满才智的弯曲,布满力气的弯曲,这就是魁北克的雪松的特性与本事。一株一般的植物却拥有这样的生存技巧,这种生存技巧是一种才智,是一种胸怀。如今,始终解不开的谜最终豁然开朗。让我们把这个谜底再次告知给大家(指名读) 面对这一谜底的揭开,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围绕雪松、各种杂树、旅行者谈自己的启发。) 三、深究课文,学习第46自然段 1、两位旅行者也想到了许多,闭上眼,让我们细细倾听!(师范读第4、5自然段) 2、听了这两位旅行者的启发,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3、让我们也像旅行者一样去发觉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再读课文第4、5自然段,四人一小组抓住重要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1)小组争论。 (2)第一次沟通。 (3)相机出示: “对于外界的压力,以求反弹的时机。” 自由朗读这句话。 你可以通过一个故事,一句名言俗语,或者一个成语来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 小组其次次争论,集体沟通。 古往今来,从自然界到人类,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通过刚刚的争论,我们都明白了: (依据学生的沟通,随机引说) 麦苗面对严冬停顿生长不是_,而是_。 狗熊躲进树洞不是_,而是_。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不是_,而是_。 中国工农红军进展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_,而是_。 体育课跳远,先把腿弯曲一下,不是_,而是_。 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_,而是_。 4、小结:战胜压力,面对困难时,并非只有通过正面抗争去解决的方法;还可以如雪松那样,作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时机。(课件出示:“弯曲不是屈服和消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进展。”) 5、指名读。多好的启发呀! 师总结:在我们生命的旅程中,我们确定会遇到一些外界的压力,或者意想不到的困难。对于这些压力、困难,我们有时必需选择宁折不弯的士气去抗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我们观赏;有时也应当学会雪松的弯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胸怀我们也要。但有一点特别重要:弯曲的策略不能成为苟且偷安、放弃抗争的借口。 记住:这种弯曲不是倒下和消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进展。齐读! 四、作业: 阅读三个小故事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把你读后的收获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