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docx
-
资源ID:95368781
资源大小:119.2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docx
第四单元课文 8. 古诗二首学问与技术: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两首古诗。过程与方法:图文联合,在频频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睁开想象,争论诗歌的丰富意蕴。感情态度价值观: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遇到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要点: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会 写 9 个生字。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两首古诗。难点:图文联合,在频频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睁开想象,领悟诗歌描述的景象。教课课件。两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登鹳雀楼 )一、讲话导入,理解题意。1同学们,今日我们还要来学一首古诗。 ( 师板书课题 ) 生读诗题,谈谈哪个字已经生疏了。 2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二、简介诗人,识字读文。1. 课件出示诗人王之涣,师简介诗人。2. 课件出示古诗,教师范读古诗。3. 生自由读诗, 借助拼音读准音,读熟古诗。4. 课件出示“依、尽、欲、穷、层”,指生读、赛读、开火车读。5. 学生齐读。 (背诵古诗 )三、图文联合,细读品尝。1. 生小声地读文,再联合插图,想想:诗人王之涣登上楼此后看到了什么?2. 全班沟通。3. 课件出示“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画面,生谈谈与哪句诗对应。(1) 联合画面理解“白天、依、尽、入”词义。(2) 指引学生再次看画面,谈感觉。(3) 教师动情地以描述作结:是呀,太阳渐渐收起刺目的光辉,绵延不绝的群山披着斜阳的余晖, 黄河奔驰而来, 滔滔东去流向海洋。 这样的风景显得多么壮丽呀!(4) 指导学生朗读。4. 课件呈现画面 (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 气吞山河的秀丽风景一览无余 ),生看图,想象他的心情会是如何的呢?他又会想到什么呢?(1) 生 答后,指引学生理解“欲、穷、更”的意思。(2) 生读两句诗句后,师指引学 生弄清这两句诗包含的道理。(3) 指导生读好这两句诗。四、背诵古诗,升华感情。1. 假设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领悟朗读,练习背诵。指引承受多种形式进展读和背。 (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同桌互背、配乐背诵等 )2. 讲堂小结。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期望你们也像诗人同样,留意观看四周的光景,把自己对惊奇光景的宠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 出来。3. 画一画你心中的“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画面。五、指导写字。1. 课件出示“楼、依、尽、层”,生读音观字。2. 师范写,生临写。要点指导“楼”字:左右构造,左窄右宽。左侧“木”的捺要变点, 右上“米” 要写的短 一些,右下“女”的横要长。3. 呈现学生书写,生生评论。其次课时 (学习望庐山瀑布 )一、复习:1. 指生背诵登鹳雀楼。2. 用自己的话说 说“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让你想象到什么画面。二、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 一) 创境导入。1师配乐范读。2. 讲话揭题,相机板书诗题。3. 生齐读课题,指引学生学习“瀑、布”二字。4. 课件出示瀑布画面,师:李白看到了如何的瀑布? ( 二) 初读感知。1. 自己练习轻声读,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音,读熟古诗。2. 抽生读,其余学生辨析、纠音。3. 课件出示生字“炉、烟、遥、川”,生认读后试组词。4. 生齐读古诗。( 三) 再读古诗,品尝词句。1指引学生疏组品尝诗中写得好、写得美的要点字词,并指导朗读。(1) 为何“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2) “挂前川”的“川”指的是什么?“三千尺”是否是正确的数字“三千尺”?(3) “疑”字我们在李白的哪一首诗中也学到过?是什么意思?( 疑是 地上霜 ) 2生吟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赞美庐山瀑布。3扣住要点字词再小声朗读,认真领悟一下,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睁开想象,谈谈感觉,领悟诗歌意蕴及诗人倾注的感情。( 四) 三读古诗,领悟感情。1. 教师范读,生认真听读,看教师是如何办理好重音、语速和停留,如何表现诗句的感情。2. 睁开沟通,教师相机指引:全诗描述了瀑布飞流直泻的壮丽情景,要读出澎湃的气概。3. 学生承受各样形式频频朗读,领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课件出示录音,生赏识后配乐朗读,深入感觉。三、感情升华,拓展延长。1. 小声背诵本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风景。2. 收集相关庐山瀑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呈现给大家看。3. 将诗中描述的美景画下来。四、指导书写生字。1. 课件出示“照、炉、烟、挂、川”,生读音观字。2. 师范写,生临写。要点指导“照”字: 上下构造,上长下短。左上“日”细窄, 要小与左“日”上下相等,下面四点底要托住上半局部。3. 呈现学生书写,生生评论。右上“刀、口”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白天依山尽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入海流疑是银河落九天( 情景壮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