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经典解决方案.pdf

    • 资源ID:95378445       资源大小:2.68MB        全文页数:10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经典解决方案.pdf

    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v2.0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v2.0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v2.0目录目录前言.1术语和定义.11.绪论21.1.背景21.2.目标21.3.范围32.平台架构 32.1.整体规划32.2.集团平台系统 42.3.本地平台系统 72.4.数据接口要求 83.能耗模型及服务品质模型.103.1.能耗模型103.1.1.设计原则103.1.2.总能耗模型113.1.3.分项能耗模型(写字楼).133.1.4.分项能耗模型(商场).143.1.5.分项能耗模型(酒店).153.1.6.多业态能耗模型173.1.7.配置使用规则183.2.服务品质模型 18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v2.03.2.1.服务品质模型(写字楼).193.2.2.服务品质模型(商场).193.2.3.服务品质模型(酒店).203.2.4.服务品质评分方法 213.2.5.多类测点数据的归一化.214.计量点选择设计标准.224.1.设计标准224.1.1.基础条件224.1.2.计量点位选择(能耗总量).224.1.3.计量点位选择(写字楼).234.1.4.计量点位选择(商场).244.1.5.计量点位选择(酒店).254.2.配置文件265.数据质量管理.275.1.数据质量指标 275.1.1.数据丢失率275.1.2.数据超限率285.1.3.总分不平衡率285.1.4.能量不平衡率295.2.数据质量保证 305.2.1.软硬件设计.305.2.2.项目验收.30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v2.05.2.3.长期运营.316.软件系统功能.316.1.绿地集团软件技术标准.316.1.1.软件设计原则.316.1.2.软件系统技术要求.326.1.3.软件数据处理性能要求.336.1.4.软件数据分析性能要求.356.1.5.软件界面交互设计要求.366.2.绿地集团能源管理系统总体架构.376.2.1.集团级能源管理平台功能架构.376.2.2.物业级能源管理平台功能架构.386.3.功能模块技术标准.396.3.1.集团级能源管理系统功能列表.396.3.2.集团级能源管理系统技术标准.426.3.3.物业级能源管理系统功能列表.496.3.4.物业级能源管理系统技术标准.526.3.5.能源管理系统移动端(APP)技术标准.596.4.数据采集及网络传输系统要求.606.4.1.数据采集及网络传输子系统设计原则.606.4.2.数据采集及网络传输子系统中数据采集器主要功能及性能要求.617.硬件设备技术参数.627.1.数据采集表具技术标准.62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v2.07.1.1.配电监测用多功能电表.627.1.2.商户预付费远传电表.637.1.3.商户远传水表647.1.4.超声波冷热量表647.1.5.推荐厂家及型号657.2.传感器类技术标准.667.2.1.室内温湿度传感器标准.667.2.2.二氧化碳传感器677.2.3.一氧化碳传感器677.2.4.照度传感器677.3.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技术标准.687.4.计算服务器技术标准.697.5.工作平台技术标准.698.运维技术标准.698.1.运行工作内容 698.1.1.软硬件系统维护(定期).708.1.2.配置信息维护(定期).708.1.3.系统升级服务(定期).718.2.工作频率及响应时间.718.2.1.各项工作频率718.2.2.工作响应时间729.数据分析服务标准.73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v2.09.1.非现场技术服务.739.1.1.数据分析报告(定期).739.1.2.端对端的项目专属专家服务(定期/按需).739.1.3.空调系统故障在线诊断及远程协助服务(按需).749.1.4.节能量核算(按需).759.2.现场技术服务 769.2.1.冷站能效测评与节能诊断.779.2.2.热力站能效测评与节能诊断.779.2.3.空调末端能效测评与节能诊断.779.2.4.室内环境品质测评与故障诊断.7810.实施和工程管理.7810.1.计量装置的安装标准.7810.1.1.电表安装标准.7810.1.2.水表安装标准.7810.1.3.冷量表安装标准.7910.1.4.各类传感器安装标准.7910.2.采集器的安装标准.7910.3.管、线材的安装标准.8010.4.服务器的安装标准.8110.5.供电与接地的标准.8110.6.施工安全标准 8211.验收标准和方法.8211.1.验收条件8211.2.项目验收内容 82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v2.011.3.项目验收汇总表.8311.4.数据质量验收 8711.4.1.表具数据合理性验证调-电表.8711.4.2.表具数据合理性验证调试水表及冷量表.9111.4.3.试运行验收标准9212.培训.9512.1.培训组织及人力资源.9512.2.培训目的9512.3.培训方法及设计.9512.4.培训内容9612.5.培训考核方法 98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v2.0-1 1-前言前言商业地产包括商场、酒店、写字楼等,作为服务水平高、用能设备众多的公共建筑,其单位面积能耗强度多在100200kWh/m2 之间,为住宅能耗的 1020 倍。研究表明,一方面,我国公共建筑的能耗水平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和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能耗水平差距在不断缩小;另一方面,我国的商业地产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筑规模仍在迅速增长。近年来,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的概念在商业地产中逐渐发展,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作为建筑绿色运行管理的重要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绿地集团中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不仅能够降低能耗费用开支、提升服务品质,还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能源管理系统可起到以下作用:1.对于自持项目: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服务品质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而提升项目的竞争力;2.对于出售项目:以技术措施保障机电系统高品质、高效运行,让顾客对提升项目售价;3.对于设计管理:采集已建成项目的服务品质及能耗数据,指导新建项目的设计,提高设计管理水平,让新建项目的服务品质更高、能耗更低;4.对于品牌建设:将能源管理系统自身及其服务品质效果、节能效果数据用于品牌宣传,帮助集团树立绿色、健康、时尚的品牌形象。本方案包括 4 个部分:正文、附录、招标文件模板和典型项目方案实例。1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能耗模型能耗模型:将建筑总能耗按照用户和设备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各类之间形成树状拓扑结构;其中每一个节点对应一个设备类型,称为一个“能耗分项”(简称“分项”),各分项的名称、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包含关系称为“能耗分项模型”,简称“能耗模型”。服务品质模型:服务品质模型:建筑服务品质模型是由一项或多项服务品质参数组成的服务品质评价体系。狭义的“服务品质”是指“室内环境品质”,包括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照度、PM2.5、VOC 等项目。服务品质模型对各业态服务品质测点类型和数量、评分方法等做出了规定。直直接接计计量量:通过一个或多个计量表数据相互加减得到某个分项能耗数据,称为“直接计量”;狭义的“直接计量”:在配电室内各支路上安装电表,不在配电室以外的地方装表、不采用加减法以外的复杂计算,就得到准确的分项能耗数据。基础分项基础分项:能耗模型树状结构中最末端(即不包含下级分项)的分项称为基础分项。复合分项复合分项:除基础分项以外的所有分项称为“复合分项”。简单支路:简单支路:如果一个支路所属的设备只属于某一个基础分项,则称该支路为“简单支路”。复杂支路复杂支路:如果一个支路所属的设备分别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分项,则称该支路为“复杂支路”。配配置置信信息息:各分项能耗与计量表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称为“配置信息”,简称“配置”(名词)。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包含有配置信息的文档、电子表格、数据表等文件,称为“配置文件”。配配置置(动动词词):为每个计量表数据与各分项能耗之间建立数学关系的过程。21.绪论绪论1.1.背景背景管理学有一句经典的论断:“如果你不能测量它,你就不能管理它”。商业地产能源管理系统是一套建筑能耗数据(电、水、冷/热、燃气等)及其它相关数据的信息平台,具备能耗数据测量、采集、存储、展示、分析等功能,可帮助商业地产显著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常见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商业地产能源管理系统在我国有两个起源,一个是我国政府推行的“公共建筑分项计量工程”,另一个是“配电监控系统”。实际上,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现在的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完善,与节能管理工作流程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已经在多个商业地产集团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在当前阶段,在绿地集团开展建筑能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不仅符合技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而且还能借鉴行业内的成熟经验,在平台建设工作中取得后发优势。1.2.目标目标能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提升集团在能源管理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能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应该以提升能源管理能力(包括:节能运行管理、环境品质管理、节能改造管理、设计优化管理和品牌增值管理等 5 个部分,详见附件 1)为核心目标。2.按要求自动生成能耗报表。能耗报表功能是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平台应按照各业态自身管理需求,为项目管理者定制符合要求的能耗报表,并能实现自动生成。3.分户计量收费管理人工抄表方式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将各租户的能耗计量表纳入到能源管理系统平台之中,可以显著提高收费的效率,减少人力消耗;对于预付费系统,还可以智能判断剩余电费可用时 间,提醒租户及时缴费,避免停电事故。由于可获得各租户逐时的能耗数据,还可以根据能耗曲线的变化,了解租户经营状况、设备运行状况的变化情况,为租户管理提供数据支持。4.向政府主管部门上报数据政府主管部门(住建委或发改委)十分重视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本系统应具备按照这些技术规范向主管部门上报数据的基础条件,预留接口。1.3.范围范围以下类型的项目应按照集团统一要求,部署能源管理系统:酒店项目,甲级写字楼项目,XX 等级以上的商业项目,以及包含上述业态的综合体项目。除上述以外的项目,各项目公司可自行决定是否部署能源管理系统。2.平台架构平台架构2.1.整体规划整体规划4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是一个实时性高、数据量大的系统,它采集绿地集团旗下各类建筑的各种能源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后提供给用户管理使用。绿地集团各地建筑本地服务器将数据上传到集团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进行计算处理,提供 Web等方式供客户端使用,客户端通过办公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访问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的整体规划将对绿地集团能耗相关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理解和分析影响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的各种关系,从全局的视角出发,对能源管理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计,确定建设目标,选择和制定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和方法。能源管理系统平台划分为两个层级:集团级系统和本地级系统。本地级系统的数据信息通过集团网络上传到集团级系统,汇总到数据库中,详见系统拓扑图。2.2.集团平台系统集团平台系统集团平台系统主要是 IT 设备和集团软件系统,具体技术要求如下:要求系统稳定高效,任何应用组件的故障不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5要求充分提高计算效率和速度,以削减高性能服务器的采购成本;要求支持动态负载均衡技术,确保资源被充分利用;要求支持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数据库,具有动态增大规模的能力;要求支持应用模块动态重构,安全升级,无限扩展;要求充分提高服务器具有良好的弹性、扩展性、自动化、数据移动、空间效率和对虚拟化的支持。基于以上功能要求,以及绿地集团系统功能模块不断升级的需求,同时考虑应对未来海量数据处理带来的巨大挑战,为避免反复建设带来成本增加,扩展性、稳定性受影响等因素,集团数据中心采用云计算的方式。云计算是能够提供动态资源池、虚拟化和高可用性的下一代计算模式,提供“按需计算”服务,按需获取网络上的资源。云计算实现资源的集中化、规模化;能够实现对各类异构软硬件基础资源的兼容;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动态流转,可以更好的利用资源,降低成本。云计算数据中心按系统划分,可划分为三大部分:Web服务器:负责为客户端提供服务;调度服务器:负责原始数据的分配,分析统计过程的调度,备份过程的调度等;数据库服务器: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计算。云计算数据中心按架构划分,可分为服务和管理两大部分:在服务方面,主要以提供用户基于云的各种服务为主,共包含 3 个层次: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 SaaS。在管理方面,主要以云的管理层为主,它的功能是确保整个云计算数据中心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并且能够被有效管理。整个云计算中心组建包括:网站服务器、管理节点、管理节点备份以及工作节点。6正如广域网网络系统拓扑图所示,我们将采集得到的原始数据保留在建筑本地,并在数据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原始数据的备份。本地除保留报警及执行操作的处理用服务器以外,其他数据都通过 Web连接远程的数据管理服务中心进行。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系统处理的是海量数据,而且随着建筑设备系统、配电系统的变化其配置参数也将随之改变,因此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计算模块和数据库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将复杂的计算处理部分集中管理,有利于集中资源,用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好的管理效果。从上图我们还可以看出,整个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系统由四种不同特点的用户组成,即负责整体运行维护的集团监管人员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各地领导监管人员、负责日常运行操作管理的本地运行管理人员和社会公众。这些操作用户都可以从数据管理与服务中心获得不同层面的数据服务。要区分用户特征及软件功能要求,如下分 4 类用户的数据需求特征。如下表所示,能源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四种不同类型的用户,不同用户在管理操作对象、关注重点、使用频率和数据细致程度、访问终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为此我们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操作界面和数据服务。各级用户需求差异表用户类型主要需求数据的细致程度数据分辨度界面要求访问终端7集团管理人员及服务商横向比较各建筑使用情况、分析数据、节能诊断、提供日常管理操作及节能改造建议、计算节能潜力、跟踪核算改造后效果经统一转化后的分项能耗数据,建筑设备系统相关信息、操作信息及气候信息等每小时良好的数据接口,可接入专业运算软件集团监控中心各 地监管人员监管关键参数指标、决策节能管理或改造策略、设置定额及管理指标经统一转化后的分项能耗数据,关注某类用能单元总量每小时横向比较时数据表达清晰,信息层次分明台式机、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本 地管理人员辅助日常工作、了解设备运行状态、获知并跟踪报警、了解并执行操作建议、打印报表、收费统计建筑内每个设备,每个用能支路,每个用能管理主体实时数据专业、功能丰富、符合专业人士使用习惯本 地 建 筑管理终端机社会公众了解建筑能耗和室内外环境基本特点、建筑使用的节能改造技术、建筑碳排放量各建筑服务品质、能耗总量,几大主要用能类型比例分布。每天界面简单、清晰、美观,浅显易懂本地建筑综合信息终端2.3.本地平台系统本地平台系统本地平台系统分为 3 层,分别是应用层、网络层和设备层,系统由数据采集硬件系统、数据传输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详见本地系统架构示意图。数据采集系统:由终端计量表具(电表、水表、冷热量表)、传感器(室内外温湿度、照度、CO2、CO、压力等)和数据采集器等组成;数据传输系统:由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网络通讯系统(工业交换机、光电转换器、UPS)等组成;数据展示系统:由数据分析软件、交互展示软件、展示屏幕、打印机等组成;基本功能需求:8能源数据采集:实现水、电、气、热、油等能源的分类、分项、分区实时自动计量及数据存储;环境数据采集:环境品质参数和空调系统大型机电设备品质参数分析;数据传输:能实现各种不同类型数据的汇总并统一,能将数据进行远程传输;数据分析:基于原始数据的标准模型数据分析及管理数据深度分析;数据展示:能源数据及环境数据的展示和信息发布(支持移动终端)。2.4.数据接口要求数据接口要求9数据接口功能分类要求数据中心接口接口定义集团能源管理平台与本地能源平台的数据通信接口数据协议Webservice,HTTP 协议传输数据,XML 格式封装数据数据内容能耗模型定义的建筑基本信息、能耗信息、环境品质信息、设备品质信息等数据频率频率可设定,时间间隔 1h 以上。采集传输设备接口接口定义能源管理平台与数据传输设备之间的数据采集接口数据协议下行 RS485 接口,Modbus 协议;上行 RJ45 以太网接口,TCP/IP 协议;数据内容能耗信息、环境品质信息、设备品质信息等数据频率频率可设定,时间间隔 1min 以上。计量设备接口接口定义数据传输设备与计量设备之间的数据采集接口通信协议RS485 接口,支持标准 DTL645 规约/Modbus 通讯协议数据内容能耗数据,如耗电量、耗水量、耗冷/热量等数据传输支持的通讯速率不得低于 9600bps传感器设备接口接口定义数据传输设备与传感器设备之间的数据采集接口数据协议RS485 接口或支持无线,支持标准 Modbus 通讯协议或 Zigbee 无线协议数据内容温度、湿度、照度、CO2、CO、压力等数据传输支持的通讯速率不得低于 9600bps人工录入接口接口定义能源管理平台与手动录入数据之间的数据采集接口接口要求支持人工按照固定文件格式录入;要求具备文件完整性验证和日志记录功能数据内容建筑基本信息如面积等,以及其他能耗信息,如燃气、油等。数据传输严格依据手动采集文件格式要求进行填写,并定期更新上报。政府主管部门接口接口定义政府主管部门能源数据中心与能源管理平台的数据通信接口数据协议TCP 协议传输数据,XML 格式封装数据数据内容政府主管部门要求上传的能耗信息数据传输具体情况具体讨论BA 系统接口接口定义能源管理平台与 BA 系统之间的数据采集接口接口要求要求 BA 统预留通信接口方式如 ODBC、OPC、Webservice;数据内容能耗数据、传感器数据、状态数据等数据传输具体情况具体讨论配电监测系统接口接口定义能源管理平台与配电监测系统之间的数据采集接口接口要求要求配电监测系统预留通信接口方式如 ODBC、OPC、Webservice;数据内容各支路耗电量、电流、电压、功率因数、谐波等10数据传输逐时能耗数据其他第三方系统接口接口定义能源管理平台与其他第三方系统之间的数据采集接口接口要求要求第三方系统预留通信接口方式如 ODBC、OPC、Webservice;数据内容其他第三方系统采集到的数据数据传输具体情况具体讨论远程访问接口接口定义能源管理平台基于集团网络的远程访问接口接口要求基于 TCP/IP 的网络接口,采用 B/S 模式数据内容根据权限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数据传输具体情况具体讨论3.能耗模型及服务品质模型能耗模型及服务品质模型集团内部相同业态的能源管理系统应采用统一的能耗模型和服务品质模型作为计量目标,以保证分项能耗数据、服务品质参数及其衍生指标在相同业态的不同项目之间具有可比性。3.1.能耗模型能耗模型3.1.1.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本规范能耗模型的设计原则包括兼容性、可比性、分区与分项的独立性等。1.兼容性兼容性:各能耗分项的定义,必须兼容绝大多数项目的建筑及设备系统形式,保证所有设备的能耗都能在能耗模型中找到所属节点。2.可比性可比性:集团能源管理系统平台将数据汇总起来的主要目的是开展横向对比,以反映各项目能耗特点、能耗强度的差异,帮助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或节能方案。因此,必须合理的设置能耗分项节点,同时给出严格的能耗分项定义,避免失去可比性。3.先分户再分项先分户再分项:能耗分项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按照“设备类型”划分,一种是按照“用户”划分。当同时有两种管理需求时,一般按照“先分户再分项”的原则进行设计。11其他(净输入)燃油(净输入)燃气(净输入)冷(净输入)热(净输入)水(净输入)电(净输入)总能耗完整的能耗模型由能耗分项名称及树形结构、节点定义和配置使用规则三部分构成。其中,能耗分项名称及树形结构在本节第 26 小节介绍,配置使用规则在本章第 7 小节介绍。3.1.2.总能耗模型总能耗模型建筑总能耗是指从外界净输入的能源(为了同下文中提到的“二次能源”进行区分,又称“一次能源”)消耗,通常包含多种类型的能源,如下图所示:各节点定义如下表所示:节点名称节点定义备注总能耗建筑消耗的一次能源总量电(净输入)外部净输入的电力水(净输入)外部净输入的自来水热(净输入)外部净输入的人工热力冷(净输入)外部净输入的人工冷量燃气(净输入)外部净输入的燃气燃油(净输入)外部净输入的燃油其他(净输入)外部净输入的其他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说明:1.考虑建筑可能存在向外部输出能源的情况,在计算建筑总能耗时,应扣除外供部分,得到此项能源的“净输入”值2.光伏、光热等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的电力或热力,应归入一次能源。3.一次能源中不包含不包含各类热泵的乏热源输入的能量。4.雨水、中水等暂不列入计量范围。各类一次能源可按下表所示的系数折算为标准煤:能源类型折标系数备注电力kgce/kWh0.3262012 年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12电(自制)电(净输入)总电耗热(自制)热(净输入)总热耗冷(自制)冷(净输入)总冷耗煤炭kgce/kg0.7143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自来水kgce/吨0.0857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天然气kgce/m31.33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汽油kgce/L1.0671.4714kgce/kg0.725kg/L柴油kgce/L1.2241.4571kgce/kg0.84kg/L热力kgce/GJ34.12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冷量kgce/GJ22.64按照制冷效率 4.0 折算到电力二次能源是指建筑从外界输入的一次能源经过自备动力设备(冷冻站、锅炉房、热电联产设备等)转化后产生的电量、冷量、热量等能源。对二次能源的计量对于能源站效率评估、能源结构不同的项目之间横向对比能耗指标等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电、热、冷这三类二次能源的总量应进行计量,并与一次能源区分开来,二者之和为此项能源的总消耗。各节点定义如下表所示:节点名称节点定义备注总电耗建筑消耗的电力总量总热耗建筑消耗的人工热力总冷耗建筑消耗的人工冷量电(净输入)外部净输入的电力热(净输入)外部净输入的人工热力冷(净输入)外部净输入的人工冷量电(自制)建筑自制电量不包括电梯回收的电能热(自制)建筑自制热量冷(自制)建筑自制冷量13室内照明公共照明空分送给信其他调散排电排息动末空风梯水机力端调机泵房设备误差公区用电物业用电租户用电停车场照明室外照明空调冷站空调热力站3.1.3.分项能耗模型分项能耗模型(写字楼写字楼)写字楼电耗的分项能耗模型如下:各节点定义如下表所示:节点名称节点定义备注总电耗各变压器低压侧电耗之和误差总电耗减一级分项能耗之和租户用电各租户付费的电耗之和可按不同的区域或租户类型细分物业用电物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办公、生活用电公区用电除租户、物业之外的用电公共照明公共区域照明用电暖通空调采暖、通风、各类空调设备用电动力设备电梯、给排水泵、信息机房、其它动力设备用电室内照明公共区域室内照明(含应急照明)停车场照明停车场照明室外照明庭院、景观、道路、外立面照明空调冷站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冻站设备(包括冷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机等)用电应分别计量各类设备用电空调热力站为空调、采暖提供服务的热力站设备(包括锅炉、热泵、空调采暖泵等)用电应分别计量各类设备用电空调末端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包括新风机组、空调机组、空调区域送排风机、电热风幕等)用电风机盘管通常难以计量,包含在“照明插座”分项中暖通空调动力设备总电耗14室内照明公共照明空分送给信其他调散排电排息动末空风梯水机力端调机泵房设备误差公区用电物业用电租户用电停车场照明室外照明空调冷站空调热力站分散空调包括分体空调、多联机等送排风机非空调用途的送排风机,如停车场风机、消防风机、厨房排烟风机等电梯电梯及配套设备(电梯机房空调、轿厢用电设备)用电给排水泵给水泵、排水泵、中水泵、生活热水泵等给排水设备用电信息机房中控室、IDC 机房等信息设备及其专用空调用电其他动力设备除以上类型之外的动力设备用电3.1.4.分项能耗模型(分项能耗模型(商场商场)商场电耗的分项能耗模型如下:各节点定义如下表所示:节点名称节点定义备注总电耗各变压器低压侧电耗之和误差总电耗减一级分项能耗之和租户用电各租户付费的电耗之和可按不同的区域或租户类型细分物业用电物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办公、生活用电公区用电除租户、物业之外的用电公共照明公共区域照明用电暖通空调采暖、通风、各类空调设备用电暖通空调动力设备总电耗15大堂及走廊照明公共照明动力设备误差公区用电后勤用电客房用电外租用电停车场照明室外照明厨房餐厅会议室健身娱乐游泳池空调冷站空调热力站空调末端分散空调送排风机动力设备电梯、给排水泵、信息机房、其它动力设备用电室内照明公共区域室内照明(含应急照明)停车场照明停车场照明室外照明庭院、景观、道路、外立面照明空调冷站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冻站设备(包括冷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机等)用电应分别计量各类设备用电空调热力站为空调、采暖提供服务的热力站设备(包括锅炉、热泵、空调采暖泵等)用电应分别计量各类设备用电空调末端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包括新风机组、空调机组、空调区域送排风机、电热风幕等)用电风机盘管通常难以计量,包含在“照明插座”分项中分散空调包括分体空调、多联机等送排风机非空调用途的送排风机,如停车场风机、消防风机、厨房排烟风机等电梯电梯及配套设备(电梯机房空调、轿厢用电设备)用电给排水泵给水泵、排水泵、中水泵、生活热水泵等给排水设备用电信息机房中控室、IDC 机房等信息设备及其专用空调用电其他动力设备除以上类型之外的动力设备用电3.1.5.分项能耗模型(分项能耗模型(酒店)酒店电耗的分项能耗模型如下:暖通空调信息机房洗衣房其他动力设备给排水泵电梯总电耗公共服务16各节点定义如下表所示:节点名称节点定义备注总电耗各变压器低压侧电耗之和误差总电耗减一级分项能耗之和外租用电酒店对外出租经营区域用电应细分到各租户客房用电酒店客房层用电后勤用电后勤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办公、生活用电公区用电除外租、客房、后勤之外的用电公共照明公共区域照明用电公共服务厨房餐厅、会议室、健身娱乐、游泳池用电暖通空调采暖、通风、各类空调设备用电动力设备电梯、给排水泵、信息机房、其它动力设备用电大堂及走廊照明大堂及走廊照明(含应急照明)用电停车场照明停车场照明用电室外照明庭院、景观、道路、外立面照明用电厨房餐厅厨房、餐厅用电应细分到各餐厅会议室会议室用电健身娱乐健身房、美容美发、SPA 等用电应细分到各部门游泳池游泳池及其配套设备用电空调冷站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冻站设备(包括冷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机等)用电应分别计量各类设备用电空调热力站为空调、采暖提供服务的热力站设备(包括锅炉、热泵、空调采暖泵等)用电应分别计量各类设备用电空调末端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包括新风机组、空调机组、空调区域送排风机、电热风幕等)用电风机盘管通常难以计量,包含在“照明插座”分项中分散空调包括分体空调、多联机等送排风机非空调用途的送排风机,如停车场风机、消防风机、厨房排烟风机等电梯电梯及配套设备(电梯机房空调、轿厢用电设备)用电给排水泵给水泵、排水泵、中水泵、生活热水泵等给排水设备用电17总能耗共用能耗商场(不含共用)写字楼(不含共用)酒店(不含共用)洗衣房洗衣房设备用电信息机房中控室、IDC 机房等信息设备及其专用空调用电其他动力设备除以上类型之外的动力设备用电3.1.6.多业态能耗模型多业态能耗模型当一个项目中同时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业态时,通常会有一部分设备(如冷站、停车场、给排水系统等)同时为各业态提供服务,这些设备的能耗称为“共用能耗”。从项目内容管理的角度,可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能耗模型(节点定义略)。但是,从集团横向对比管理的角度,应将总能耗按照业态进行划分(共用能耗分摊到各业态之中),能耗模型如下图所示(节点定义略)。酒店写字楼商场总能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能源管理系统应同时兼容上述两种能耗模型,分别用于不同的管理模块之中。在分摊共用能耗时,参考下列原则:1.各业态之间有相关协议的,按照协议的标准进行分解;2.空调系统冷热站能耗,按照实际消耗的冷热量比例分解;3.给排水系统、停车场能耗等,按照各业态的建筑面积进行分解;无论采用哪种多业态能耗模型,各业态总能耗及共用能耗均应按照各自的能耗模型细分。183.1.7.配置使用规则配置使用规则在采用能耗模型对项目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应遵守以下规则:模型不变原则模型不变原则在配置过程中,不允许增加新的分项、改变分项名称、改变分项定义或改变各分项之间的层级关系等,必须将每个设备集归入能耗模型中某个分项。分户优先原则分户优先原则能耗模型在设计时采用了“按区域分户与按设备功能分类相结合、分户优先”的设计原则,在配置使用时也应遵照此原则。某设备按功能类型划分属于 A 分项,若其电耗费用由租户承担,无论设备产权归谁,则将这部分电耗归入“租户用电”分项;某设备按功能类型划分属于 A 分项,若该设备服务于公区某特定区域(地下设备间、信息机房、商管办公区),则将该支路划分到该区域所属分项。简单支路配置原则简单支路配置原则每个简单支路只能配置为某个基础分项,不允许将简单支路配置成复合分项。复杂支路配置原则复杂支路配置原则对于复杂支路,应优先考虑在下级支路(一般在楼层强电间或设备机房的配电柜)加装电表,将一个复杂支路转化为多个简单支路,通过直接计量的方式得到各分项能耗。对于没有条件在下级支路装表的复杂支路,应采用拆分计算的方式将能耗分解。3.2.服务品质模型服务品质模型由于项目类型、规模的不同,各类服务品质测点的数量是各不一致的。为了定量评价各项19目的服务品质并开展横向比较,应建立统一点位选择方法和评价方法。三种业态的服务品质模型如下:3.2.1.服务品质模型服务品质模型(写字楼写字楼)写字楼的服务品质测点包括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等几大类,各类测点在不同区域布置的要求如下:1.温湿度:租户区域每层至少 4 个测点,通常布置于不同朝向的开场办公区;大堂至少2个测点;地下车库至少每层 1 个测点;2.二氧化碳:每层至少 1 个测点,通常布置于人员较为密集的开敞办公区;3.一氧化碳:地下车库至少每层 1 个测点。各类测点数量范围与建筑规模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建筑面积/m2温湿度测点数量二氧化碳浓度测点数量一氧化碳浓度测点数量20000 以下304048122000040000405061012400006000050608121460000 以上601001220143.2.2.服务品质模型(服务品质模型(商场商场)商场的服务品质测点包括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照度等几大类,各类测点在不同区域布置的要求如下:1.温湿度:公共区域每层至少 4 个测点,均匀布置;租户区域每层至少 4 个测点,通常布置于主力店铺;地下车库至少每层 1 个测点;2.二氧化碳:每层至少 1 个测点,通常布置于人员较为密集的区域(电影院、超市、餐厅等);203.一氧化碳:地下车库至少每层 1 个测点;4.照度:公共区域至少每层 1 个测点;各类测点数量范围与建筑规模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建筑面积/m2温湿度测点数量二氧化碳浓度测点数量一氧化碳浓度测点数量照度测点数量20000 以下30404812482000040000405061012610400006000050608121481260000 以上6010012201412203.2.3.服务品质模型服务品质模型(酒店酒店)酒店的服务品质测点包括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等几大类,各类测点在不同区域布置的要求如下:1.温湿度:公共区域中,每个主要功能分区(餐厅、多功能厅、会议室、娱乐健身等)至少 1 个测点,超过 500m2 的应布置至少 2 个测点;大堂至少 2 个测点;每个客房层至少 1个测点;地下车库至少每层 1 个测点;2.二氧化碳:人员较为密集的功能分区(餐厅、多功能厅、会议室等),每个区至少 1 个测点;3.一氧化碳:地下车库至少每层 1 个测点。各类测点数量范围与建筑规模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建筑面积/m2温湿度测点数量二氧化碳浓度测点数量一氧化碳浓度测点数量20000 以下304048122000040000405061012400006000050608121460000 以上6080121614213.2.4.服务品质评分方法服务品质评分方法以温湿度为例。首先,应给不同的工况(如不同季节、不同使用状况)下,各类区域的温湿度舒适区域范围和报警区域范围,如下图所示:湿度湿度报警舒适下限下限湿度湿度舒适报警上限上限温度报警上限温度舒适上限温度舒适下限温度报警下限设测点数量为 n,若测点落在舒适区域,得 1 分;若落在预警区域,得 0.6 分;若落在报警区域,得 0 分,n 个测点的得分之和为总分,总分经过归一化(归一化公式为:温湿度评分=总分/N*100)之后得到温湿度评分。也可对温度和湿度分别进行评分。3.2.5.多类测点数据的归一化多类测点数据的归一化报警区域预警区域舒适区域阈值夏季冬季过渡季温度/报警上限282828舒适上限262326舒适下限232020报警下限181818湿度/%报警上限808080舒适上限607070舒适下限304030报警下限20202022例如,当系统中同时安装有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PM2.5 浓度传感器时,可分别评价各项得分,对各类测点的评分取平均或加权平均值,即可得到该项目服务品质的总得分。当各类服务品质参数权重相等时时,评分公式为:。4.计量点选择设计标准计量点选择设计标准4.1.设计标准设计标准计量方案设计的核心是计量表数量及位置的确认。应在能耗模型的指导下,充分考察各能源系统拓扑结构及末端用能设备类型,同时兼顾项目预算、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完成计量点位的选择。4.1.1.基础条件基础条件应结合图纸和现场考察,充分调研各能源系统的拓扑结构,并采用图形或表格的形式对能源系统的拓扑结构及末端用能设备信息进行描述,以此为基础开展具体的点位选择。4.1.2.计量点位选择计量点位选择(能耗总量能耗总量)建筑能耗总量的计量点位包括以下几类:1.电、水、冷、热、燃气、燃油、可再生能源等输入建筑的一次能源总支路(其中,电表一般安装在变压器低压侧;当系统中有高压冷机等设备时,应计量这些设备用电并计入能耗总量);2.建筑自制的电、冷、热等二次能源总支路;3.向建筑外输出的能源总支路(包括一次和二次能源)。以下分业态给出各类项目分项、分户能耗的计量点位选择标准。234.1.3.计量点位选择计量点位选择(写字楼写字楼)写字楼计量表的点位选择规范如下:必选支路可选支路电1.配电室低压出线(备用支路、仅包含消防设备等不常用设备的支路除外)2.每个租户的入户支路(缴费用)1.配电室低压出线中,备用支路、包含消防设备等不常用设备的支路2.当某一条配电室低压出线同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项的设备,无法满足能耗分项要求时,应在下游的配电间加装电表水1.各楼层的供水总管;2.每个租户的入户供水管(缴费用)公区主要水用户(包括物业用水、空调系统补水、绿化用水等)的供水支管热无主要热用户(包括采暖、生活热水等)的供热支管各区域、各分项相关的计量点位选择如下表所示:序号序号区域区域冷水冷水热水热水冷热冷热量量燃气燃气租户租户用电用电物业物业用电用电公区用电公区用电公共公共照明照明暖通暖通空调空调动力动力设备设备1各层空调机房2餐厅3公共区域4热交换站5冷冻站6泵房7信息机房8电梯房9地下停车场10后勤办公区11低压配电房12租户13

    注意事项

    本文(绿地集团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经典解决方案.pdf)为本站会员(海阔****涯)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