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95444445
资源大小:34.0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启超先生怀瑾握瑜,光明磊落,为家国奔走,做学问成痴,无论在近现代的文坛还是政 坛,他都堪称楷模。B.军训动员大会上,李明代表参训学员宣誓:“我们要顽强拼搏,刻苦训练,对违规违纪行为做到令行禁止。” C.没有事实依据,就拿出来在公众面前大肆宣扬,即使获得再多的点赞支持,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D.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诗文被后人广为传颂,此外,被后人称道的还有二人被贬他乡时,相濡 以沫的真挚友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自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以来,我国的原子 能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B.面对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督促,更取决于学生端 正的态度和自律的习惯。C.人类的主体性在于能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因而只要正确地认识世 界,就能改造世界。D.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后,还开展了相关空间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在轨建造 和运营管理积累了经验。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囊括四海之意(过秦论)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之道) *其安易持(老子四章)C.天雨雪,武卧啮雪(苏武传)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传序) D.反欲斗两主(苏武传)故亏父而自利(兼爱)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子四章)A.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贼:伤害 *自伐者无功伐:夸耀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五、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近日,40岁农民工张淑宝考取12本学历证书的事受到网友关注和讨论。出生于泰安一 山村的张淑宝16岁那年拿到了秦安机械电子工程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万元学费让一家人犯 了难,最终他选择放弃中专学业外出打工。而立之年他开始自学,白天在一线操作机械,晚 上宿舍里看书。11年里考取了山东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山东大学的新闻学 本科、中国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等12本毕业证。有的工友笑他“疯了,有的 工友见了他笑着直摇头,更有人质疑没意义:考这些证有什么用?还不是农民工? 这些 证书有让他过上更好的生活吗? 张淑宝说:我想让人们重新定义农民工”。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 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 *考 *答 *案 , 1.B (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刻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纪律严明, 执行认真。A怀瑾握瑜:比喻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C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行迎合众 人,以博取众人的好感或拥护。D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2.D (A主语残缺,B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C逻辑错误)3.B (明,形容词作动词;安,形容词作名词。A名词作状语;C名词作动词;D使动用法)4 .C (推:推许,推赞)5 .D (“风格” 一词起源于晋代,错;原文:汉语的“风格” 一词在晋人的著作里就已出 现)6 . A ("马尔克斯的创作优于海明威”原文无依据)7 .C (A民族风格或个人风格;B流派风格;D个人风格)8 .不要刻意追求个人风格,否则会伤害作品本身。诚恳地面对素材,驾驭素材,才是追求个人风格的正确方法。要有诚恳的态度、丰富的经验和相当的技巧,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丰富生活经历和提升 艺术修养。认识到风格的恰当性,让个人风格与作品本身融为一体。9 .C (从文中对话看车夫只是对姨婆这个人有印象,他所说到的都是表面特征,不能证明了 解和熟悉)10 . C (“一波三折”错)11 .描绘了大卫出逃一路上心中的温暖美好的幻象;与主人公一路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大卫处境的凄凉;突出人物性格的坚韧顽强;使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主题中有对真善美的呼唤(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12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儿童视角。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叙述描写真实体现大卫的经历与思想活动;便于抒发感情,将读者带入情节,感同身受。(明确特色2分,分析每点2分)13 . C14 . B (两者含义相同,溯都指逆水而上)15 . D (选文中的渔夫没有劝解之语)16 . (1)太阳已经落山我内心忧愁悲伤,月亮已经疾行而来为什么还不渡江?如果事情紧急 应当怎么办?(夕,太阳落山;驰,疾行;急,紧急;奈何,怎么办。每点1分)(2)(伍子胥)已经要离开,告诫渔翁说:“遮掩好你的壶浆,不要让它露在外面。"渔翁答 应了。(去,离开;诫,告诫;掩,遮掩;诺,答应。每点1分) 参考译文:楚国得到子尚,抓住然后囚禁他,又派遣兵卒追捕伍子胥。伍子胥拿着弓带着箭离开楚 国。伍子胥行到大江,在林泽之中一边走一边仰天哭泣,说楚王是无道昏君,杀死了我的父 亲和兄长,希望我到其他诸侯国去借助力量来报仇雪恨。太子建有子名胜,伍子胥与太子胜 一起逃奔吴国。走到昭关,守关的官吏想拘捕他们。伍子胥便欺骗他说:“君上之所以要搜 捕我,是为了一颗宝珠。现在我已经把它弄丢了,如果你要抓我,我将告发说你把它私吞了。” 关吏于是放了他们。伍子胥与胜出关走了,追兵在后,差一点就不能脱身。伍子胥逃到江边, 江中正有一个渔翁驾船从下游逆水而上。伍子胥就招呼他,对他说:“渔翁请渡我过江!”这 样连续喊了两次。渔翁正想把伍子胥渡过江,可碰巧有人窥视他们,于是渔翁歌唱道:“日 月明亮啊渐渐已经驰去,我和您相约啊在芦苇岸边J伍子胥听到后就躲到芦苇岸边。渔翁 又唱道:“太阳已经落山啊我内心忧伤,月亮已经赶上来啊为什么还不渡江?事情紧急啊应 该怎么办? ”于是伍子胥上了船,渔翁早已明白伍子胥的心意,就把他渡到一个很远的渡口 上。伍子胥过江之后,渔翁才仔细观察他,发现他面有饥色,就对他说:“你在这棵树下等 我,我去给你拿点吃的。”渔翁离开后,伍子胥对他有点怀疑,就藏身到了芦苇深处。过了 不久,渔翁回来了,端着麦子饭、腌鱼羹和一罐水,来到树下找伍子胥,却不见人影,就 用歌声呼唤他:“芦苇中的人,芦苇中的人,你难道不是一个穷途之土吗? ”这样喊了两次, 伍子胥才从芦苇中出来答应。渔翁说:“我看到你面有饥色,为你拿点吃的,你为什么要猜 疑啊? ”伍子胥说:“我的性命属于上天,现在属于您老人家,哪里敢有疑心啊? ”二人吃 喝完毕,要离开了,伍子胥便解下一把价值百金的宝剑,送给渔翁说:“这是我祖父的宝剑, 上边有铸有北斗七星,价值百金,我送给您作为报答。”渔翁说:“我听说楚国有法令:抓获 伍子胥的,赏粟五万石,封赏的爵位是执圭。我难道还贪图一把价值百金的剑吗? ”渔翁推 辞不受,对伍子胥说:“你赶快逃走,不要停留,否则就要被楚国抓获了。”伍子胥说:“请 问您老人家的姓氏名字J渔翁说:“当今世道是这样凶险,两个叛贼碰到一起,我就是以后 人们所说的把楚国流亡的叛贼渡过江的人了。两个叛贼相投合,这种投合表现在默契,哪用 得着知道姓名呢?你是芦苇中的人,我是老渔翁,今后富贵了,不要忘记我/伍子胥说: “好的。”已经要走了,又告诫渔翁说:“遮盖好你的壶浆,不要让它露在外面。”渔翁答应 了。伍子胥走了几步,回头看渔翁,只见他已经把船弄翻而自沉在江水之中了。17 . D (“山川郁盘纤”并非眼前所见之景)18 .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收复山河的壮志豪情。(2分)不同点:本诗通过作者对拥有刚劲之气的爱国义士的呼唤并与之共谋大业而直抒胸臆;。 书愤通过作者对诸葛亮北伐中原,出师明志敬仰而抒发情感。(每点2分)19 . (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2)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逸豫可以亡身(每空1分)20 . A (A “一带一路”表特定称谓。B “发扬国光”表示讽刺。C “吴起镇到了!”表示直接引 用所说的话。D “悲”着重指出)21 .“儿童厨具”存在不少问题安全标准不能降低对家长而言(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5分)22 .略23 .试题R解析材料中张淑宝虽然早年因为家境错失了求学的机遇,但是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在11年里 考取了 12本毕业证书,其中不乏高等学历证书。这样励志的人生故事,值得夸赞。在取得 成绩后,张淑宝的努力被工友嘲笑质疑,而张淑宝却给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K答 案我想 让人们重新定义农民工。“我想让人们重新定义农民工”是本材料的核心。张淑宝考这些证书对改变他的物质生 活不一定“有用”,也不一定能改变他的“农民工”身份。他确实丰富了 “农民工”的内涵: 对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终身学习他追求的是无用之“用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五代史伶官传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知晓、明白 (论语十二章) C.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推:推及 (屈原列传)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判罪(苏武传)D.今一朝而鬻技百金鬻:卖(五石之瓠)照名城,杀豪杰W:毁坏(过秦论)二、现代文阅读(33分)(-)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材料一风格是绝大多数小说作家所梦寐以求的,尤其是对刚刚进入这一行当的小说“学徒”而 言。风格的确立往往意味着“学徒期”的结束,同时宣告了一个小说家的正式诞生。小说作 家对风格的追求成为了推动小说创作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有些时候,作家对风格的向往更像是外在的律令和小说作者本人对获得承认的渴望 相混合的产物。那种外在的律令时刻提醒作者:“你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吗?那么,请 奉献出你的风格J风格意味着独特性和辨识度。但是,若为独特而求独特,为辨识度而求 辨识度,显然会对小说本身产生伤害。海明威的一些作品有时令人不快,大抵是国为他大获 成功后刻意维持他的创作风格。也就是说,风格异化为程式化的表演。此时,风格已不是风 格,而是套路,甚至成为桎梏艺术的牢笼。在这方面,马尔克斯显示出了值得称道的敏感和 警惕,他在风头最劲的时候不固执于既有风格,总是能怀着谦逊的心态,倾听素材本身的需 求,其风格因此不断拓展,佳作不断。是的,只有放下执念,诚恳地面对素*材,运用自身 的修养、技艺与它进行温柔或激烈的搏斗并最终习服它,真正的风格才会适时出现。它自然 散发,甚至透着某种生物性,仿佛老虎从容中旬显威严的体态或狐狸狡黠又透着妩媚的眼神。 马尔克斯也有风格意识,但是他很智慧地控制住了它。或许,这是小说家与风格最理想的关 系。许多小说作家态度诚恳,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当的技巧,但作品并未呈现令人印象深刻 的风格。显然,风格的形成还有着更为重要的因素。风格的形成还跟作家的家庭出身、个性 特征、生活经历、艺术修养等有着玄妙而深刻的关系。作家的风格难以磨灭家庭出身的烙印。 曹雪芹如果出生于寒素之家,笔底的温柔缠绵定不会有富贵雍容气象;鲁迅若没有遗逢家道 中落和随之而来的窘迫,其峻刻和激烈恐怕也会减损几分。个性强烈的作家更容易获得某种 风格,只要他并不过分期待和刻意营造,而是在书写中尽量满足内心和素材的双重需求。不 过,个性与出身有着先天的成分,难由作家掌控,而生活经历和艺术修养对于风格的形成却 存在着大有作为的可能性。鲁迅长期抄写古碑,使他的小说含有一种沉朴高古的金石气。格 非不是草根出身,是典型的学院派,他在先锋时期之后矢志向古典学习,使得他早期和近期 作品呈现出迥异的风格。作家的风格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作家在追求风格的过程中要 清楚这一点。最后来谈一谈风格的恰当性。强大而自信的小说家能够用个人风格熔铸一切素材,赋予 它们文学应有的迷人光辉。这是无可非议、令人羡慕的能力,然而这并不能体现风格的恰当 性。风格的恰当性表现为小说家的创作风格与作品素材本身融为一体,是彰显个人风格和用 心聆听素材的融合统一,不是缺乏对素材的审视而对已有风格的固守。马尔克斯的没有人 给他写信的上校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风格如此不同,并非刻意为之,只是 他最大限度地尊重和置现了素材本身的质地,但为作者的个性气质所染,这三部小说又都打 上了马尔克斯独有的生命印记。或许可以这样描述风格的终极形态:它不仅只属于某一位小 说家,而且只属于某一位小说家的某一部作品。(摘编自马笑泉小说的风格) 材料二风格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汉语的“风格” 一词在晋人 的著作里就已出现,指人的风度品格。在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移指文章的风范 格局。至迟在唐代的绘画史论著作中,风格就被用作绘画艺术的品评用语。近现代以来,人 们广泛地在美学、文学、艺术、文艺评论等领域使用该词。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千差万别的风格种类。刘勰曾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 约、显附、繁缗、壮丽、新奇、轻靡八类,遍照金刚分为六类,司空图分为二十四类,无论 哪种分法,都是不能穷尽的。从理论上说,风格的差异应该是无限的。在文学史上,人们常常把风格相近的作家,放在一起称为流派。比流派风格范围更大的 是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时代风格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这个 共同特点使这个时代的文学与其他时代相区别。民族风格是每个民族在文学上所表现出来的 与其他民族文学相区别的独特点。从一个民族的范围来说,民族风格更多表现为相对稳定性 的一面;而时代风格则表现了这种民族风格发展的阶段性和历史性,更多地表现为变动性的 一面。然而,无论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还是流派风格,归根结底都要由这个民族、时代或 流派的代表作家的个人风格来体现。所以,对个人风格的研究是风格理论的核心。(摘编自“360百科”)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作家为了让自己的创作走向成熟而追求风格的行为,成为小说创作和发展的重要的驱 动力。B.影响风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小说家的风格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促成的,而是复合因素的 结果。c.文中列举了曹雪芹和鲁迅的家境变化,证明了家庭出身对作家风格的影响,且这影响很难 掌控。D. “风格” 一词起源于晋代,指人的风度品格。如今,该词被广泛用于美学、文学、艺术等 领域。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尔克斯有智慧地控制住了风格意识,这证明马尔克斯的创作优于海明威。B.独特性和辨识度固然重要,但是对二者的追求不能以伤害小说本身为代价。C.小说家用心聆听素材,呈现素材本身的质地,才能彰显小说风格的恰当性。D.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形成了千差万别的风格种类,我们了解的只是一部分。7 .下列选项,属于文学史上“时代风格”的一项是()(3分)A.浪漫主义:我国诗歌的传统风格之一,以屈原、李白、李贺为代表。8 .婉约豪放:宋代词坛两大流派,婉约者辞情蕴藉,豪放者气象恢弘。C.建安风骨:汉魏之际的文学风格,具有慷慨悲凉、雄健深沉的特点。D.沉郁顿挫: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经常用来形容杜甫的诗歌风格。8 .材料二结尾强调了个人风格对流派风格、民族风格、时代风格的重要意义。那么小说家该 怎样追求个人风格?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H (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出逃的结局狄更斯天黑时,我终于走到一个小镇。我曾想一路跑到多佛,但这种想法过于荒唐,很快就被 我否决了。我坐在一家门前的台阶上休息,身上共有三枚半便士,之后,我又继续向前走着, 心想过两天报纸上可能会刊登出这样一则消息、:一个少年倒在一排树篱之下,恍若死去。这 个想法让我的心中满是苦涩。我看到一家小店的门上写着收购服装的字样,店老板只穿了件衬衣,正站在门口抽烟。 我想起了来考伯夫妇曾经传授给我的经验,也许这是个救急的方法,能让我免于挨饿。于是, 我走进旁边的小巷,把身上的背心脱下来卷整齐,然后走进那家铺子前,说道:“老板,你 要是给个合适的价钱,我就把这件背心卖给你J老板接过我的背心,走进店里,把它铺在柜上打量了一番,又把背心提起来看了看,然 后说:嗯,这件小背心,你打算卖多少钱? 18便士怎么样? 我迟疑了一下,试着说。老板把背心卷起来,还给了我:就算出九便士买下它,也和抢劫我家没什么分别。当 时我的处境实在太过窘迫,只好说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以九便士卖给他。老板嘴里嘀咕着 将钱付给了我。出门后,我扣上外套的纽扣,安慰自己说即使身上少了件背心也没有什么。但是我知道,这样下去我的外套也将难以幸免,因此,我要尽快赶路,使自己能穿着衬衣和 裤子到达多佛。这里离从前的萨伦学校不算远,我想去学校的围墙外过夜,那里通常会放一堆干草,虽 然我无法看到以前的同学,也不能到曾经的宿舍过夜,但仍然感觉像是和他们住在一起。我 沿着校外的围墙走了一圈,抬起头时只能看到漆黑的一片窗户。四周寂寥无声,我躺在草堆 上,看着头顶上的星空,倍感孤寂凄凉。第二天,我在那条笔直的大道上整整走了 23英里, 当我过了罗切斯特大桥的时候,感觉双脚酸痛,没有一丝力气。不远处的一家旅馆让我动了 心,但我怕花光身上仅有的钱,更怕碰上凶恶的流浪汉。因此,除了以天为被,以地为席, 我再无容身之所。后来为了生存,我又卖掉了自己的外套。这一路上,母亲年轻的形象一直在心中,引导 着我前行:她在啤酒花丛中陪我睡去,她在清晨的阳光下陪我醒来,她在晒得灼热的街上出 现、在古老的教堂前浮现、在钟楼盘旋着的白鸦中翱翔。第六天,我终于踏上了多佛市镇。 当皮肤黝黑、衣衫褴褛的我终于站在这期盼已久的地方时,母亲的容颜竟又像梦一样消失不 见了。我跟附近的渔夫打听姨婆的消息,他们说法不一,最终也没能为我指明方向。当我坐在 台阶上歇息,脑海里盘算着再去哪里打听的时候,一辆马车经过我的身旁,车上的衣服恰好 掉落在我脚下。我拾起衣服递给了马夫,见他面相和蔼,便顺口向他打听特洛伍德小姐。“特洛伍德? ”车夫说,“我好像有些印象,是个老太太吗? ”“是的,”我说,“没错。”“腰板儿挺直的,是不是? ”他说,同时伸了伸自己的腰板。“没错,”我说,“我想是的“常拎着手提包,一个能装不少东西的大包,”他说,“跟人说话总是斩钉截铁,脾气挺 倔的,是不是? ”他所说的正和母亲曾向我形容的相仿,因此我回答说没错。随后他用鞭子指向前边的高 坡,说她就在那几座面朝大海的房子里。走了很久之后,才来到他所说的那几座房子,我向小店里的人们打听特洛伍德小姐的住 所。一个年轻的女人转过身来说她是特洛伍德小姐的女仆。我很激动,跟着她来到了一座规 整的小房子跟前。屋前是个铺有石子的小院,里面种满了花草,收拾得整洁大方,空气中飘 着迷人的芳香。“特洛伍德小姐就住在这儿J那个女人说完就匆忙进了屋,留下我一个人站在花园的 门口,不安地向着客厅的窗户里张望。我抬头向客厅上方的窗子看去,只见那儿有位和蔼可 亲的老先生,他满头白发,面色红润,冲我眨了眨眼睛,做了个鬼脸,然后笑了笑走开了。 我感到十分不安,正想偷偷溜开,却看到门里走出了一位女士。看她走路那昂首阔步的样子, 我就知道这一定是贝特西小姐。“去!”贝特西小姐摇着头冲我说,“走开!这儿不准小孩进来!”我提心吊胆地看着她,只见她走到园子的一个角落里,俯下身子用剪刀修剪着花草。这 时,我虽然害怕,但仍有着不顾一切的决心。于是我悄悄地走进园子,站在她身边,用手指 碰了碰她。“对不起,小姐。”我开口说。她吃了一惊,抬起了头对不起,姨婆,我是您的甥孙。“哎呀,我的天! ”姨婆惊叫了起来,一下子坐在花园的小径上。我向她说出了我的名字,我的身世,以及我那些痛苦的遭遇。我说自己是一路走来的, 已经有一周没在床上睡过觉了。我指了指自己,让姨婆看看我落魄的样子,接着就伤心地大 哭起来。姨婆听着我的讲述,一脸惊讶,直到我的哭声响起才回过神来。她连忙站起身子,揪起 我的衣领,把我带进客厅,让我坐在沙发上。姨婆找来狄克先生商量该如何安置我。那晚我洗了热水澡,吃了一餐丰盛的晚宴,睡在了姨婆的房子里。我所住的房间高居顶楼,非常舒适。我站在窗户边眺望着月光下的大海,又回头看了看 自己的床铺,想到近日自己在夜空下的凄凉遭遇,便默默祈祷,但愿自己永远不要再做无家 可归的人,也永远不要忘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摘编自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9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刚刚出逃的我就想到了可能会死的问题,这说明我已经预感到了出逃之路的艰辛。B.从我在学校的围墙外露宿可以看出我内心的孤独,然而露宿并没有起到慰藉作用。C.车夫一连串问题表明他对贝特西姨婆很了解,并且印象深刻,熟知她的生活习惯。D.姨婆不认识我,但听着我的讲述,看着我落魄的样子,她很吃惊,最终收留了我。10.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大卫投奔贝特西姨婆为线索展开叙事,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了 大卫机敏、坚强的形象。B.小说中人物语言极富个性,文中与店老板、车夫三言两语的对话,使店老板的精明狡黠、 车夫的热心爽朗跃然纸上。C.车夫的描述和对整洁大方的小院的描写为贝特西姨婆的出场做了铺垫,突出了人物的个 性,也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D.小说中的我一路出逃,其间不乏艰辛孤独,但还是有人愿意施以援手提供帮助,这在我的 心中种下了 “善”的种子。11 .文中画线部分是一组排比句,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12 .本文叙事视角特色鲜明,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其好处。(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2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楚得子尚,执而囚之,复遣追捕子胥,胥乃贯弓执矢去楚。子骨行至大江,仰天行哭林 泽之中,言楚王无道,杀吾父兄,愿吾因于诸侯以报仇矣。建有子名胜,伍员与胜奔吴。到 昭关,关吏欲执之。伍员国诈曰:“上所以索我者,美珠也。今我已亡矣,将告子取吞之。 关吏因舍之。与胜行去,追者在后,几不得脱。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 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日 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J子骨即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浸急兮当奈何? 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沼之津。予骨 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予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 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壶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 日:“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 ”如是至再,子骨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 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 "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二人饮食毕, 欲去,骨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 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骨者赐巢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 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 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 子骨日:“诺。”既去,诚渔父曰:“掩子之壶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 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摘编自吴越春秋卷三王僚使公子光传)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 B.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 C.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 D.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适会旁有人窥之”的“窥”有窥探之意,与过秦论中“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中的“窥” 含义相同。B. “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中的“溯”与苏轼赤壁赋中“击空明兮溯流光”中的“溯” 含义不同。C.沼即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金,古代货币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 一镒又称一金。D.字,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名与字大多互为表里,如:苏轼字子瞻,取“凭 轼而瞻”之意。15.下列对原文及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子胥离开楚国的主要原因是楚王无道,滥杀他的父亲和哥哥二人,他希望逃到其他诸侯 国去借取力量为父兄报仇雪恨。B.伍子骨呼喊渔夫渡他过江,渔夫正想把伍子胥渡过江时,碰巧看见有人正窥视他们,于是 以歌示警,使子胥逃过了一劫。C.伍子胥登上渔夫的船后,渔夫知道他是逃亡怕有人跟踪追捕,于是将他送到一个很远的渡 口,以掩人耳目使其免遭追杀。D.选文中的渔夫与屈原列传中劝解屈原的渔夫一样,劝解伍子胥面对人生困境时要不凝 滞于物,要随世道变化而变化。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浸急兮当奈何? (4分)(2)既去,诚渔父曰:“掩子之壶浆,无令其露J渔父诺。(4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718题。观大散关图有感(节选)陆游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寤儒。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纤。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K备注I乾道九年(1173)十月,陆游摄知嘉州(今四川乐山),看了宋与金交界的要塞 地图一一大散关图后作下此诗。魏书卷七十傅永传:“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 惟傅脩期耳J癖儒:瘦弱书生。1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前两句作者以文武双全的傅俺期自况,“击”与“草”勾勒出作者年轻时勇武酒脱的形象。 B,“抱”字写出了诗人年轻时立志坚定,“犹”字写出了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辛酸与无奈。 C. “陈仓”让人想到汉高祖“暗度陈仓”的往事,暗示了大散关与陈仓乃兵家用武决胜之地。 D.山郁郁青青,河盘绕曲折,好一派壮美的景象!诗人在用眼前所见之景,抒胸中豪迈之情。 18.本诗七八两句“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与陆游书愤尾联两句抒发情感有何异同?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题,6分)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而明月依旧高悬空中,“卒莫消长”。张若虚在春江花 月夜中用“,”表达了类似的思考。(2)古代诗歌描写音乐往往把多种感官体验熔铸于一炉,正如李贺所写箜篌之音 “,",以啼鸟拟声,以花容写境,可听可看, 甚至可触可感。(3)过秦论评述秦的过失,揭示其顷刻覆亡的原因为“”,五代 史伶官传序论说后唐的谬误,指出“”乃自然之理,是后唐庄宗迅 速败亡的根由。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共1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9月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 学的独立课程。烹饪作为劳动课的内容之一,带火了 “儿童厨具:然而据调查,有的 模糊玩具和厨具的界限,缺乏安全防护设计;有的则没有标明所用塑料、金属等材料是否达 到相应国家标准。厨具大小可以变化,口。无论是何种厨具,产品安全性始终是不容忽视 的第一道关。对相关部门而言,有必要强化监督管理;圣,为孩子选购相关产品时应多关 注安全性。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让他们明白,比厨具更重要的是体验和理解劳动本身 的价值。20 .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的使用与文中儿童厨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中国将积极为非洲、中东、东南亚国家,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提供云服务支持。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C. “吴起镇到了!”同志们欢叫着跑了下去,看到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我们都很高兴。 D.红楼梦凝聚着曹雪芹的血泪辛酸,是一部含泪的悲剧名著,一个“悲”字贯穿始终。 21.请在横线上补写恰当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 字。(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H (木题共1小题,5分)22 .汉字书写水平测验。请将燕歌行节选部分用正楷字体抄写在空格内,要求:笔画规 范、字体端正、书写整洁。(5分)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