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地球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地球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懂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2.明白现实生活中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3.学会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的运动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并初步明白基本的运动规律。2.能够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3.能够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感受现实生活中所需要具备的时差知识。4.能够利用图或者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明白四季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知人类认知地球运动过程艰辛与漫长,感受人类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2.学会正确的唯物主义思想。二.学情分析:由于本节课内容抽象难懂,而初一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较差,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要注意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规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难点:初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明白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确定依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特征是学习产生地理现象的基础,因此确定为重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抽象难懂,而初一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确定为难点。四.教学过程微课导入:1.确定本节课主人公为米卡。2.米卡看世界视频:米卡在和小伙伴们玩木头人游戏时,大家保持不动,可是加加林却说大家都动了。引出问题:那你们猜一猜他们有没有动呢?引出本节课主题:地球运动简单直接讲授:1.米卡看世界小视频:加加林讲解为何地球在运动,而人类却没有感觉运动的原因。2.简单讲解地球运动分为两类: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简单讲解什么是地球自转和公转。感受地球自转:1.播放地球自转视频,学生自我寻找视频中地球自转中心、方向、现象等自转特征信息。2.师生互动,抛砖引玉的演示地球自转,并讲解自转基本特征。3.根据主人公米卡的要求,小组内自我演示地球自转,并指出地球自转基本特征,尤其昼夜更替现象。感受生活中的地球自转:1.通过演示地球自转,引出昼夜更替现象,指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2.旅游中,宾馆正堂中的各地区的时间差异的钟,感受生活中时间差异现象。3.里约奥运会项目观看时间的差异,感受生活中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感受地球公转:1.播放地球公转视频,学生自我寻找视频中地球公转中心、方向、现象等公转特征信息。2.一组学生根据视频演示地球公转,其他各组指出演示过程中地球公转的正确之处和错误指出,并相互点评。3.地轴永远指向北极星,引出生活中迷路需要看北极星,学以致用。4.通过地轴的倾斜和指向不变,教师利用地球仪自我演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引出公转现象:四季变化。5.根据主人公米卡的要求,小组内自我演示地球公转,相互指出正确之处和错误之处,并指出地球公转基本特征,尤其是四季变化。总结地球运动:1.播放主人公米卡视频:以唱歌的形式归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2.通过板书,进一步巩固地球运动基本特征。感受人类的伟大:通过讲解人类认知地球运动的过程,尤其是哥白尼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前人的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伟大精神,并激励学生们勇于创新,要向前人学习。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布置:1.再一次动手演示地球自转,并简单演示地球昼夜以及昼夜更替。2.再一次小组合作完成地球公转,并能够指出地球四季变化现象。3.上网查询不同温度带的自然景观差异以及家乡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知识,下节课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和补充,获得对地球运动知识的生活体验和感悟。